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田志强 《现代种业》2009,(1):11-11,13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退耕前后,退耕农户在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巨大转变。其转变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养护措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环保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植树造林在解决环境问题,提高我国森林的覆盖率方面意义重大。我国经济过去一直采取粗放式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森林覆盖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荒漠化加剧,雾霾问题严重,水污染触目惊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  相似文献   

3.
太湖地区竹的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和种植,江南人培育出若干优质美味的竹笋品种,这些品种以产地加以区别.产地对经济作物品种的影响甚大,主要是由于各地的水土条件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也不尽相同.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明清时期江南杂生的野生竹林渐渐被人工栽培的纯竹林所取代,形成较为统一的出笋季节.由于各地宜生竹种与环境条件不同,人们的消费习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切实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来抓.农作物秸秆是永续性的宝贵资源.拮秆综合利用不仅会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为肥料、畜牧、食用菌、能源、加工业等提供大量的廉价原料,促使其向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结构乃至整个农村结构的变革,形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势力的增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乡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漳县农村沼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是通过发酵方式循环利用的生物质能,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农民温饱问题解决了以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可以促进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项目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解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基础上,以阜平县楼房村为例,对项目实施环境进行优劣势分析,采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重点探讨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得出的结论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对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助力脱贫攻坚等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耦合理论,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河南省2005—2014年间能源、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河南省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以及系统整体的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2005—2010年间急剧上升,而在2010年以后下降幅度明显;河南省能源、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两相关协调度不断上升,在2014年均达到0.75以上,实现了良好地协调发展,但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关系仍属于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性。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方式,为了将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同普通经济要素进行比较,可采用经济价值度量单位对生态环境给予经济社会的贡献进行定量评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还可以让环境利用方式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就目前的评估研究状况来看,主要从微观支付意愿出发直接对区域甚至是国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进行评估,省略了与之相关的过程,从而限制了评价范围,影响了评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参考性。本文通过分析环境产品和服务的潜在供需方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模拟评估环境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结和分析相对经济价值评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证。我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又刚刚学习了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所以对农业生态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为课本中学到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初步形成的,但由于其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一经提出,就很快为各有关学科的学者、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似乎主要来自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0.
高晟 《农业网络信息》2011,(4):15-17,26
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有力地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农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文化类型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与古代社会的移民模式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决定了古代社会移民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移民模式。在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移民历史时,关于移民的缘起、过程与数量被学者们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但是生活方式与移民模式之间的关系则少有论及。中国古代生活方式,带有明显的食尽一山则移一山的特点,类似于荷花覆盖池塘现象,与欧洲生活方式老虎式圈套地显著不同,中国古代的移民行为主要为内调式,与西欧外部扩张式存在明显区别,这是由于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的作用之故。这也就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相对紧张的人地关系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理念与特定生态环境中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课题组对南京4所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水平与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城乡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的结果对比,调查表明,当前农村大学生在生态认知、态度与行为方面的表现较弱,特别相较于城市大学生而言表现均差异较大。笔者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农村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效果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态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政区建设的细胞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是生态市县和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乡村的创建优化了村镇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农村生态文明水平,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因地制宜探索具体道路,在公众参与下建立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个现代化城市不仅要具有工作效率高、生活居住舒适、文化休息场所富足、交通通讯便捷四大功能,还要有一个符合生态要求、洁净优美的环境,钱学森曾经提出过建设山水城市--把未来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的理论。所以说,建设园林城市是今后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要加强古城保护性开发管理,创建具有商丘文化特色的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的生态环境中 ,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示特别的文化现象 ,折射着大学文化群体特有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优秀的校园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 ,它需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扎实的现实培育 ,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有着诸多的关联 ,并能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48-15851
传统与现代是目前地域建筑环境设计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深入探寻宁波地区古建筑的营造风格,并结合实例概括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转化的3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禾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是支撑当地苗族、侗族人民生存的文化,它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禾能适应冷、阴、烂、锈等恶劣环境的稻田.摘禾、禾晾和禾仓的收储方式独具特色.禾改粘、粘还禾反映了当地群众对禾的依赖.黔东南苗侗民族是禾(糯)文化的传承者.当今世界糯稻栽培圈已逐步减少,而黔东南却以禾的形式把这些糯稻完整保存下来,它在中国稻作文化中独具特色,是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18.
樊毅斌  杨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67-9867,9870
分析了学术界对“承包”式产权和共有产权何者更有利于西藏草场可持续利用所存在争论,指出造成争论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将西藏的生态环境及相应的产权和放牧模式间的关系理清楚.草场环境主要分为平衡生态环境和非平衡生态环境,在非平衡生态环境下应采取“游牧式”的放牧组织模式,其对应的产权为共有产权(或农场主式的私有产权);而在平衡生态环境下应采取定居式的放牧组织模式,对应的产权应是承包产权.西藏属于非平衡生态环境,因此其应采用共有产权.  相似文献   

19.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的绿地建设类型、绿地树种配置和绿地建设模式,体现了“古、绿、水、文、秀”的地域生态景观特色,为生态城市绿地建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定量评价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复层林地模式生态环境效应优良:减噪效果较好、滞尘能力强、抑菌功能显著。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分析了云南烤烟在质体色素类香气物质、叶面分泌物、酚类物质等烤烟中的重要香气物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烤烟所处的高原生态条件,如海拔、光照等有利于其香气物质的形成,是云南烤烟香气风格形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