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白菜为两性花,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十分明显,是我国杂优利用取得成就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国内外对大白菜的生产已基本实现了F1杂优化。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大白菜一代杂交种子,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尚少,但不管利用什么途径生产杂交种,其目的都是生产高质量、高产量的杂交种,将优良杂交种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所以一代杂种的生产技术尤为重要,现就大白菜一代杂种生产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萧县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辣椒杂交种生产,90年代初全县辣椒杂交制种面积发展到100hm2以上,由于缺乏经验,制种中常出现花期不遇、果多籽少、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使制种产量低且不稳,667 m2平均产量20~25kg.从1995年起我们开展辣椒制种技术的研究(亲本均由韩国提供,母本为雄性不育系,杂交种为PE4502),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使产量和效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带动了我县及周边县市辣椒杂交制种业的发展,2000年以后全县制种面积每年都在500hm2以上,667 m2产量75~90 kg,最高达116.3 kg.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繁殖大白菜生产用杂交种,以往大多采用春季小株繁种法。这种方法生长期短,生长势强,产量远远高于母株繁种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育苗时间是在严寒的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对育苗设施及管理技术要求比较严格,用工量大,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定植后遇低温、多雨天气,大多缓苗慢,发棵迟缓,营养体小,产量较低。用冬前沟内定植大苗越冬的方法繁殖生产用大白菜杂交种,管理方便,产量高。我校教学基地连续三年采用这种方法繁殖大白菜杂交种,667m2平均产量为87.7kg。增产效果及主要配套技术总结如下:1 大苗越冬采种的增…  相似文献   

4.
西瓜苗期生理指标与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西瓜优良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研究5个生理指标与亲本遗传性和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瓜杂交种苗期叶片叶绿素a/b比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仅受其亲本遗传影响较大,而且与其它生理和F1产量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西瓜杂交种苗期叶片叶绿素a/b比值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西瓜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理想的杂交种生产基地之一,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杂交种生产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籽粒饱满,色泽美观,备受经营者和种植户青睐。然而,近  相似文献   

6.
1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F1)的程序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需要建立三个繁育区,即不育系繁育区、父本系繁育区(有些作物称此系为恢复系,但商品大葱是以营养体为产品,不是以籽实为产品,因此大葱杂交种的父本不必具有恢复性.因此该文称杂交种的父本为父本系.)和杂交种(F1)制种区.其简图如下.  相似文献   

7.
辣(甜)椒一代杂种的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甜)椒在产量方面杂种优势特别突出,优良组合比一般生产种增产50%以上,远远超过其它蔬菜杂交种的增产幅度,但是,为什么辣椒的杂种一代的推广利用却远远落在后面呢?这主要是因为辣椒的花器小,人工杂交难度大,尤其是辣椒的开花、授粉及结实受环境条件影响甚大,杂交种子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8.
西瓜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生理指标与F1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西瓜优良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两种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这些生理生化指标与亲本遗传性和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瓜杂交种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不仅受其亲本遗传影响较大,而且与F1产量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西瓜杂交种苗期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这个生理指标可以作为西瓜杂种优势预测中的一个参考指标.通过这个参考指标可以节省大量F1的田间试验过程,缩短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
单株茄籽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雌雄同花,杂交制种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去雄授粉,耗工多,产量低,成本高.本文旨在研究单株茄子杂交种子产量与各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茄子杂交种子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春大棚薄皮甜瓜“一茬多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皮甜瓜的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技术不断优化.近年来各科研单位推广的甜瓜保护地吊蔓立体栽培技术已经有效地解决了其在栽培上土地利用率低的弊端,但是采收期短仍然是甜瓜生产中导致其产量较低的一个限制性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介绍一种"一茬多瓜"的新型栽培技术,可使薄皮甜瓜采收期大大延长,产量明显增高.从2005年开始研究薄皮甜瓜的高产栽培技术,2008年开始在北京大运祥和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通州区)进行试验、示范.每667 m2产量可达3 500~4 000 kg.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河西地区杂交甜瓜大田制种生产流程,包括生产土地的准备、原种发放、栽培管理、授粉技术、授粉后管理以及杂交种采收等环节.其中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环节是授粉和清杂,保苗和坐瓜数是产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番茄砧木新品种“科砧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番茄连年种植土传病害严重,采用抗性砧木嫁接是解决土传病害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当前可选抗性番茄砧木极少,培育多抗性番茄砧木新品种是当务之急。"科砧3号"是以高抗根结线虫的番茄自交系MK5965为母本,以高抗番茄枯萎病的番茄自交系XN355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南方根结线虫兼抗番茄枯萎病的番茄砧木一代杂交种。其为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根系发达,高抗南方根结线虫兼高抗番茄枯萎病的杂交种。经人工室内接种鉴定根结指数为0.56,枯萎病病情指数为0.8。生产实践中以"科砧3号"为砧木,与生产上主栽品种嫁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双抗性强,改善了品质,提高了产量,增产20%以上。适宜冬春茬番茄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沈研14号是利用100%雄性不育系A2013和恢复系S8—1—1—2配制的一代杂交种。具有早熟、产量高、商品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一般667m^2产量5500kg。适宜春秋保护地及露地栽培,可在保护地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茄子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茄子杂交制种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在生产中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单位面积杂交种产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份.有时差异更大。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和系统分析.我们对于影响茄子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因素作了总结归纳.以利于提高茄子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从而降低种子成本.提高杂交种纯度.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为制种面积的准确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葱的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大葱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大葱杂交种(F1)不论在产量,还是抗性方面均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特别是株间的一致性更受葱农的欢迎。经过多年的选育,我所已成功选育出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及其杂交种9746F1,目前已进入使用阶段。实践发现提高杂交种(F1)的种子产量是实现大葱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一、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F1)的程序(见图1)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需要建立3个繁育区,即不育系繁育区、父本系繁育区(有些作物称此系为恢复系,但商品大葱是以营养体为产品,不是以籽实为产品,因此大葱…  相似文献   

16.
绿色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磊  郑敏 《北方园艺》2007,(12):233-234
核桃又名胡桃,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经济树种,其营养物质丰富,是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核桃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核桃系列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俏销.然而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导致核桃树病虫危害较重,造成产量低、品质差,成为影响核桃规模化、商品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核桃质量和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线辣椒为中国独有、陕西主产的经济作物中唯一的出口创汇拳头名牌主导产业,在国际市场誉为"椒干之王"和"一枝独秀",其产品畅销东南亚、远销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深受青睐.但是,在漫长的栽培当中,随着化肥的长期和超量施用,导致辣椒产区土壤物理特性、化学性状、生物性能和生产活力明显降低,致使连作障害日趋严重,病虫害猖獗,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到万年青"西安椒干"的出口创汇声誉.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青椒杂一代种子的产量,本试验对青椒杂交制种中的栽植密度、疏花方式以及去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探索青椒制种的最佳栽培方式及合理的去雄方法.为杂交制种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大幅度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南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瓜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均采取露地栽培方式进行制种,但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生态区域不同制种技术和产量有明显差异,根据多年南瓜杂交制种经验,摸索出一套高寒区制种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影响番茄杂交种子产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立英 《蔬菜》1999,(10):18-19
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番茄杂交种子产量,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为此,笔者总结几年制种实践经验,对番茄杂交种子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产量的技术要点。一、番茄杂交种子产量的构成因素主要有单株坐果数、单株种子数、千粒重及定植密度。单株坐果数×单株种子数单株产量=千粒重×                    667m~2产量=单株产量×定植密度1单株坐果数的影响因素单株坐果数=每序花数×单株花序数×单株坐果率影响单株坐果数的因素有:(1)品种特性 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