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螺旋藻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最适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属蓝藻门、颤藻目、颤藻科,目前国内主要有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两个淡水种,云南程海湖是世界上三大天然螺旋藻产地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齐鲁渔业》2008,25(8):57-57
山东滨州港微藻养殖公司,作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微藻养殖企业是国内唯一能够规模化、工厂化养殖螺旋藻、小球藻、盐藻的公司。公司最新推出的富含EPA、DHA“海之源”牌小球藻活体浓缩液,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3.
山东滨州港微藻养殖公司,作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微藻养殖企业是国内唯一能够规模化、工厂化养殖螺旋藻、小球藻、盐藻的公司。公司最新推出富含EPA、DHA"海之源"牌小球藻活体浓缩液,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渔业资源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远洋渔业企业在国际市场通过兼并收购获得海洋渔业捕捞配额的情况屡见不鲜。近日,总部位于香港、在新加坡证券市场上市的中渔集团(China Fishery Group)收购秘鲁国内第二大鱼粉生产企业科佩卡公司(Copeinca ASA)的案例,曾经引起全球海洋渔业捕捞界和鱼粉生产企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螺旋藻对锦鲤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何培民 《水产学报》1999,23(2):162-168
通过使用钝顶螺旋藻喂养锦锂试验,探讨了不同含量的螺旋藻干粉配合饵料以及活藻对锦鲁体色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温,光照和投喂量的条件下,随着螺旋藻干粉投喂量的增加,锦鲁体色越鲜艳,体重,体长也相应增加,其中鲜活螺旋藻对其色体,体长,体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Spirulina),隶属蓝藻门、颤藻目,是一种多细胞螺旋体状的浮游自养原核生物,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0多亿年。其体内富含藻篮素、叶绿素α和β胡萝卜素,藻体通常呈淡蓝绿色。其繁殖方式为直接分裂,无藻殖段。通常所说的螺旋藻指的是螺旋藻属中个体较大的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maxima)。螺旋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区和内陆的淡、咸水湖中,喜欢在微碱性水域中大量生长。螺旋藻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8.5-71%,同时还含有人类和动物各种必需氨基酸及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螺旋藻作为添加剂添加于饲料中或直接投喂,…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海区及陆地淡、盐水湖中,是浮游自养的原核生物,属蓝藻门颤藻目颤藻科。藻体由于含藻蓝素而呈绿色,显微镜观察呈细丝状螺旋形。全世界已知存在36个种,目前国际上工厂化生产的主要是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2个淡水种类。螺旋藻是目前常用微藻(小球藻、绿藻、螺旋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营养全面、消化吸收及适口性最好的藻种,而且食用安全,至今未发现对动物有任何毒性或致病等副作用。 一、螺旋藻的营养特点 1.蛋白质含量高 螺旋藻含蛋白质高达55%~70%,相当于大豆的2倍,鸡蛋的4倍,且蛋白质品…  相似文献   

8.
螺旋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海区及陆地淡、盐水湖中,是浮游自养的原核生物,属蓝藻门颤藻目颤藻科。藻体由于含藻蓝素而呈绿色,显微镜观察呈细丝状螺旋形。全世界已知存在36个种,目前国际上工厂化生产的主要是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2个淡水种类。螺旋藻是目前常用微藻(小球藻、绿藻、螺旋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营养全面、消化吸收及适口性最好的藻种,而且食用安全,至今未发现对动物有任何毒性或致病等副作用。1螺旋藻的营养特点1. 1蛋白质含量高 螺旋藻含蛋白质高达55%~70%,相当于大豆蛋白质的2倍,鸡蛋蛋白质的4倍,…  相似文献   

9.
陈国俊 《科学养鱼》1995,(12):34-34
螺旋藻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螺旋藻隶属蓝藻门,属高蛋白、低脂肪、低纤维饵料.它体内含多种氨基酸,丰富的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螺旋藻在医药、食品、畜禽饲料等方面都有应用。在水产苗种生产中,已有用螺旋藻配合饲料饲喂对虾幼体、海湾扇贝、幼鲍等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Ni^2+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法,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i^2+,对螺旋藻的生长曲线、生物量、吸收光谱以及藻胆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当Ni^2+质量浓度为0~0.5μg/m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藻胆蛋白含量增加,螺旋藻生长加快,累积的螺旋藻生物量增加;0.5μg/mL的Ni^2+对螺旋藻生长、生物量累积和藻胆蛋白含量具有最大促进作用;0.5μg/mL的Ni^2+处理,导致螺旋藻叶绿素a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440 nm的吸收峰消失,而在430 nm和450 nm处分别出现一个吸收峰;Ni^2+对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没有显著影响。当Ni^2+质量浓度达到1.0μg/mL时,螺旋藻仍能正常生长。试验结果表明,0.5μg/mL的微量Ni^2+通过改变螺旋藻叶绿素a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提高藻胆蛋白含量,从而促进螺旋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累积,是促进螺旋藻生长的最佳Ni^2+质量浓度,为降低螺旋藻生产成本,以及利用螺旋藻治理水体镍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东山湾海水螺旋藻Spirulina大面积养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东山湾海水螺旋藻Spierulina大面积养殖,分析研究了海水螺旋藻生长与理化因子关系,试验表明,经分离,筛选,驯化,培养的海水螺旋藻适用于东山湾大面积养殖,其产量与水质,水温,养殖池水体深度,封闭程度及硬件设施等有关,海水螺旋藻养殖生产成本较淡水低,且可利用滩涂荒地,少占或不占耕地。  相似文献   

12.
祖国各地     
祖国各地螺旋藻的培养技术与应用生物学特性螺旋藻属于蓝藻门(Cyanophyta)、颤藻目(Oscilatoriales)、螺旋藻属(Spirulina)。在世界上已定名记录的有30余种,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螺旋藻有二种: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是被成功开发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微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在螺旋藻种的驯化、选育和工业化培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国外螺旋藻大规模工业化培养其日平均产量一般为10~14克/米2,而国内仅为7~9克/米2。为降低生产成本,国内外已有利用海水及盐碱水养殖螺旋藻的研究报道,但在利用苏北沿海地区天然海水来培养螺旋藻方面尚未有研究。本试验应用驯化的方法,设计了盐度梯度,驯化和筛选出能在海水中快速生长的品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盐度对螺旋藻的生长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对进一步合理利用沿海滩涂及废盐…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螺旋藻饵料喂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藻能促进幼蟹的生长和加深成蟹的体色,在相同水温及凤饵量(投喂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等条件下,随螺旋藻干粉投喂量的增加,幼蟹体重增加,成蟹体色加深,以投喂含螺旋藻6%的饵料为最适合。  相似文献   

15.
螺旋藻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良的保健品,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是去年曝光的个别企业生产的螺旋藻胶囊重金属含量超标,使得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导致螺旋藻整个产业遭受影响.笔者从事螺旋藻生产多年,认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源头,制造胶囊的原料藻粉的质量是关键,通州区绿智健螺旋藻养殖专业合作社2012年承担省级高效渔业项目,通过设施改造、加强管理等措施,使螺旋藻藻粉生产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所有检测指标全部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由于质量得到保证,产品供不应求,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结合几年来养殖实践总结出影响螺旋藻质量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产品质量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的培养技术 一、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螺旋藻属于低等的藻类植物。属于蓝藻门(Cyanopingta)、蓝藻纲(Hormogocnles)颤藻科(Oscillatoridae)、螺旋藻属(SpirulinaTurp)。在世界上已定名记录的有30余种,...  相似文献   

17.
螺旋藻属蓝藻门,蓝藻纲,念球藻目,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微型藻,因其个体微小,且呈螺旋状,故名螺旋藻。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富含多种维生素,如Vc、Ve、Va、Vb和胡萝卜素;富含r-亚麻酸、藻蓝蛋白及钙、铁、碘、锌、铜、硒、锗、锶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螺旋藻还含有核酸小分子多糖、蛋白多糖、叶绿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螺旋藻的细胞壁不是由纤维素构成的,而是由多糖类物质构成的,易于吸收,消化率高达86%以上。80年代许多资料上介绍了使用藻粉的方法,特别是日本在水产育苗上广泛应用螺旋藻。1994-1995年我们…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中渔集团收购秘鲁国内第二大鱼粉生产企业科佩恩卡公司的案例。在渔业资源紧张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渔业企业跨国收购兼并的事件屡见不鲜。尽管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快速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完善产业链,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战略发展平台,但是整合与重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运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熟练运用规则,借鉴成功企业案例,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海鲜世界》2005,(4):67-67
7月19日随着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发现并培育成功3个螺旋藻新种,我国螺旋藻产业只能依靠外来藻种的历史随即结束,尹伟伦的发现也同时填补了我国从未发现过螺旋藻种的学术空白。  相似文献   

20.
一、生物学特性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在世界上已定名记录的有30余种,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螺旋藻有二种:钝顶螺旋藻和巨大螺旋藻。螺旋藻是一种繁殖快、高光效、适应性强的藻类。藻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体。无鞘、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状弯曲。细胞或丝体顶部不关细、横壁常不明显,不收缩或有收缩,顶端细胞圆形,外壁不增厚。多数种的藻丝由短圆柱形细胞组成,丝长50~250μm,宽3~8μm,细胞内有气泡,上浮性好,便于收采。繁殖方式以细胞不断横分裂或藻丝断裂而增加藻丝长度和数量。3~5天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