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腐烂病,危害各种杨树,以及旱柳、榆等,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一、症状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初期为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死亡。皮层腐烂后,纤维分离易剥离,木质部边材亦变色。病斑上生出  相似文献   

2.
1 症状特征 杨树烂皮病主要危害干和枝条,破坏韧皮层,病斑多发生在芽痕、节疤、皮孔、冻伤、灼伤、虫伤、机械伤处,有干腐和枯枝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和树干分权处,病部初期为暗灰色,水渍状,微隆肿,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之有水渗出,以后病斑失水下陷,出现散生的黑色疹状突起(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后,自突起点溢泌桔红色卷须(分生孢子角),幼树及一些光皮树种有明显的病斑,粗皮树种病斑隐蔽在老皮下发展,由树皮裂缝放射孢子角,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即引起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3.
1 腐烂病的症状杨树腐烂病 (valsasordida)又称烂皮病 ,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 ,表现为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1.1 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 ,大枝及树干分杈处 ,发病初期为暗褐色水渍状斑 ,略肿胀 ,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 ,用手压之有水渗出 ,以后病斑失水 ,树皮便干  相似文献   

4.
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及粗枝上,个别在小枝上。在皮孔边缘形成灰色隆起的圆形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液体,其后病斑干缩下陷,皮层腐烂变黑褐色。当病斑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桔死。春季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形成新的传染源。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树种;  相似文献   

5.
三、杨树腐烂病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由黑腐皮壳菌引起。除危害杨属各树种外,还危害柳、槭、桑、核桃、板栗等树木。常引起林木特别是防护林和行道树大量枯死,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岔处。枝枯型主要发生在1-4年生幼树或大树枝上。病斑初期呈褐色水渍状,微隆起。组织腐烂变软,后期引起大面积组织坏死至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6.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两种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常能引起树干皮层腐烂、坏死,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的大量死亡。1杨树溃疡病1.1症状幼树时溃疡病斑主要发生于树干的中、下部,大树受害时枝条上也出现病斑。初期在树干的皮孔边缘出现褐色、水渍状很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时病斑呈水泡型,树皮凸出,大小不等,这是该病  相似文献   

7.
一、病状:腐烂病在杨柳树栽培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树干及枝条。发病初期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水渍状病斑,略为肿胀,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即流出褐色液体,以后病斑失水、干缩、开裂,被害皮层变黑,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剥开病斑可看见表皮内部变成黑褐色,腐烂病斑逐渐扩大,围树一圈时,病部以上的枝干即行死亡。  相似文献   

8.
1发病特点 杨对溃疡病病原为群生小穴壳菌.病菌以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翌年春气温升到10℃以上,菌丝开始活动,杨树表皮出现明显的病斑.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也可在病组织内越冬.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也可由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不仅危害苗木和幼树,也能危害大树.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枯梢,甚至整株死亡.病斑发生在树干基部0.2~2.5m高度范围内.感病植株多在皮孔边缘形成近圆形水泡状溃疡斑,初期极小,不明显,其后变大呈典型水泡状,直径约0.5~1.5cm.泡内充满灰褐色液体,水泡破裂,液体流出后遇空气变为黑褐色,并残留在病斑处.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点,受害严重植株,树干上病斑密集,并相互连片,病部皮层变褐腐烂.秦皇岛地区每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达到发病高峰,7~8月由于气温偏高,病势减缓并逐渐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及粗枝上,个别在小枝上。在皮孔边缘形成灰色隆起的圆形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液体,其后病斑干缩下陷,皮层腐烂变黑褐色。当病斑包围树  相似文献   

10.
杨树烂皮病是主要危害杨属树木,同时也危害柳树及榆树。症状。病害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枯梢型多发生在幼树的主要枝、侧枝和一些不抗寒的树种上。树木病初时,患部皮层变色,无明显病斑,病部的枝梢失水枯死;干腐型较常见,病斑多发生在成年树木西南朝向的主干和大枝上,形成表面溃疡,患部初期出现暗褐色水渍状褐斑,  相似文献   

11.
一、症状: 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至红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受害较重时皮层腐烂坏死,用手按时即下陷,病皮极易剥离,烂成层红褐色,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表皮上产生黑褐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将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传染源除侵染枝干外,有时也侵染果实。果实上病斑症状为暗红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发病部位腐烂软化,略带酒糟味,病果表皮易剥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候变暖等诸多自然环境的变化,杨树腐烂病(烂皮病)的发生呈上升势头,其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严重。杨树主干部位和新生枝条是腐烂病主要侵染区域。腐烂病侵染杨树后呈两种形态,一种为干腐,另一种为(枯梢)枯枝。对于腐烂病的防治要坚持病前预防、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多管齐下的防治方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的生物灾害,危害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侵染杨树的病原菌有300多种,危害133个杨树种、杂交种和无性系.葡萄座腔菌能危害40个属的阔叶树和5个属的针叶树,几乎遍及全球.因此,掌握杨树溃疡病的发病规律,切实做好杨树溃疡病防治工作,对保护造林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杨树溃疡病的发病症状及规律 1、症状.典型症状是在树干或枝条上开始时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变色病斑,逐渐扩展,通常纵向扩展较快,病斑组织水渍状,或形成水泡,压之有液体流出,具臭味,后期病斑失水稍凹陷,呈灰色至黑褐色长椭圆形病斑;病部后期长出许多小黑点,为病菌的子实体,内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色.当病斑相互联结环绕枝干后,病斑以上枝干枯死.  相似文献   

14.
生石灰防治杨树腐烂病腐烂病多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表现干腐与枯梢。安徽省阜阳市马寨乡林站采用生石灰对4年生杨树防治此病,效果达92%—976%,防治与不防治比较,杨树平均胸径大518cm。防治方法:7月用刀将病斑上的腐烂部位刮掉,将生石灰粉末撒在病...  相似文献   

15.
板栗干枯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栗疫病、栗胴枯病。发病轻者树干局部染病 ,造成树势衰弱 ,影响成花结果 ;重者树干上大面积溃烂 ,整株很快死亡。一、病  状板栗干枯病主要危害成年栗树的主干及主枝 ,少数在枝梢上也引起枝枯。早春树液流动后 (3月底 4月初 )开始发病 ,病症发生于枝干皮层 ,初期为红褐色病斑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赤褐色病斑 ,最后包围枝干 ,并纵向发展。病部组织松软 ,呈水渍状隆起 ,有时阴雨天气自病部会流出黄褐色汁液。撕破病皮可见内部组织呈红褐色水渍状腐烂 ,有酒糟味。发病中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凹陷 ,并在树皮下产生黑色…  相似文献   

16.
1 病原菌 是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此病菌的寄生性很弱,只能在死亡或垂死的组织上生长繁殖。病菌先对活细胞或组织分泌毒素使其致死,然后菌丝扩展进去。病菌对树体健康的苹果树不易造成危害。2 病状及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结果盛期更易发病。枝干各部位均能发病,但以主干、大枝、枝杈部位发病较多。初期病部树皮上出现淡褐色病斑,病部组织柔软,水浸状,皮层呈湿腐状,有酒糟味,病皮极易剥离。以后病部干缩下陷,变成黑褐色,表面有许多突起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17.
杨树腐烂病Valsa sordida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出疹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枝枯树死,在暴风雨的作用下常倒伏在人行道或交通途中,严重影响行人的安全及车辆运行。为了控制杨树腐烂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胡雪文 《湖南林业》2006,(11):24-24
1.症状。危害油茶果、叶、梢和花蕾等部位。果实初期在果皮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大成黑色圆形病斑。或联合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后期病斑出现轮生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或经露水湿润,产生粘性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病害有时深达种仁内部,病果易落。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半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内轮生小黑点。新梢病斑多发生在基部,椭圆或梭形,略下陷,边缘淡红色。后期病斑褐色,有黑色小点及纵向裂纹。病斑环梢一周,梢部即枯死。  相似文献   

19.
碱水治疗杨树溃疡病效果好杨树溃疡病是杨树常见的树干病害,病状特点是在树干皮孔边缘形成隆起的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液体,小泡呈圆形,连成大包后呈不规则状。得病后皮层变褐腐烂,环树干一周可使植株死亡。该病发生普遍,分布广泛,且多种药剂治疗效果不明显,病害发...  相似文献   

20.
栗干枯病(又名腐烂病、栗疫病)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树干皮层。发病初期出现褐色病斑,组织松软,稍隆起,有时自病部流出黄褐色液体,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干缩凹陷,病斑上散生黑色瘤状小粒点。病皮干枯后粗糙、干裂,并在病斑周围长出瘤状愈伤组织。该病菌从伤口(机械伤、嫁接口、害虫危害口等)侵入,3月份为发病高峰。病树全年均可发病,严重时导致枝干或植株死亡。2.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果园深翻改土,增施农家肥和翻压绿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晚秋主干涂白,防止日灼;树体伤口部位易发病,应减少和保护伤口。药剂防治:发芽前,刮除病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