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型、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大部分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小部分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梨木虱成虫、若虫均能在梨树幼叶、果梗、新梢上群集吸食汁液危害。梨木虱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在冬季对越冬场所进行综合治理,就能在防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危害症状梨木虱若虫取食时可分泌黏性物  相似文献   

3.
<正>梨木虱是为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为害梨叶,造成枯斑、早期脱落,使树势衰弱,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梨木虱食性专一,主要为害梨树。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在冬季对越冬场所进行综合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清园。清理园内和周围的残枝、落叶及杂草,深埋或烧毁,降低越冬梨  相似文献   

4.
梨木虱是梨树上最主要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叶,造成枯斑,早期脱落,使树势衰弱,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梨木虱食性专一,主要危害梨.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针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1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2种,以冬型成虫在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农事操作,可消灭80%以上越冬成虫。  相似文献   

6.
南方梨木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南方7~8月伏旱高温气候是抑制梨木虱持续发生为害的主因;在南方,梨木虱以冬型成虫越冬。防治策略是搞好越冬期防治、生长期兼治。  相似文献   

7.
梨木虱是我区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芽、叶、嫩梢汁液,直接危害梨树,一年发生4~6代,成虫在果园地面落叶下、土缝内、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在冬春季要做好以下预防工作:1.梨树落叶后彻底清除杂草、枯枝落叶,以减少越冬基数。2.刮老树皮。先在树冠下铺一层塑料薄膜或纸  相似文献   

8.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木虱属,是中国梨树主要害虫之一,梨木虱也叫中国梨木虱,分布很广,近几年在我省各梨产区发生呈严重趋势.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成虫分冬型和夏型.冬型成虫体长2.8-3.2mm,体褐色,头顶及足色淡,触角顶部有丫叉,雄虫腹部瘦,体小,腹面有黑白相间环状纹,雌虫腹部肥大,腹面有红黑相间的环状纹;夏型成虫体小,长2.3-2.9mm,体色由绿至黄变化很大,翅上无斑纹,成虫.胸背均有4条红黄色或黄色纵条纹,静止时翅呈屋脊状叠于体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白前提取物水剂对越冬代梨木虱成虫的控制效果.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白前提取物水剂对越冬代梨木虱成虫有显著的致死作用,处理后24 h,0.07 mg/ml白前水剂对梨木虱成虫的田间控制效果达66.8%,室内生物测定效果达100%,并且制剂浓度与越冬代梨木虱成虫的致死作用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梨园越冬代梨木虱成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绿色防控药剂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梨木虱的发生与为害近年来,梨木虱是我市梨区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梨木虱以成虫在树皮裂缝和杂草落叶中越冬,春季花芽膨大、鳞片露白时越冬成虫出蛰,花序分离时成虫产卵,落花结束时第一代卵孵化,初孵若虫集中发生,5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集中发生,6月以后出现世代重叠。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浦东新区梨树上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水平,采用悬挂双面粘胶黄板的方法,对梨卷叶瘿蚊、梨木虱、梨蚜和小绿叶蝉成虫在浦东新区梨树上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浦东新区梨树上,梨卷叶瘿蚊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在3月31日至4月18日、二代集中发生在6月16日至6月21日、三代发生高峰在11月6日至11月13日和11月23日至12月14日;梨木虱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在3月26日至3月31日、一代集中发生在4月18日至5月11日、二代发生高峰在5月27日至6月8日;梨蚜有翅成虫于4月1日大量发生,5月5日后离开梨园,8月11日开始迁回梨园;小绿叶蝉世代重叠,全年有4个成虫发生高峰。  相似文献   

12.
梨木虱也叫中国梨木虱,同翅目,木虱科,分布很广,近几年在我市各梨产区发生呈严重趋势。成虫分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体长2.8~3.2mm,灰褐色,前翅后缘在臀区有褐斑;夏型体长2.3~2.9mm,翅上无斑纹。卵成长卵形,长0.3mm,越冬成虫产的卵淡黄至乳白色,夏卵乳白色,若虫初孵化时为扁椭圆形、淡黄色3龄后呈扁圆形、绿褐色、翅芽长圆形,突出于身体两侧。  相似文献   

13.
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兰菊  纵玲  岳兰凡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3):357-357,369
试验结果表明 ,根据梨木虱不同虫态及生活习性 ,落花 70 %时选用强内吸性杀虫剂 10 %吡虫啉对消灭在幼叶卷边内危害的梨木虱 ,效果较好 ;第 2代后的粘液中的梨木虱若虫用 1.8%齐螨素防治 ;3月 15日前后即梨木虱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和 5月上旬第一代梨木虱成虫羽化盛期是防治梨木虱的最有利时期 ,用触杀剂即可达到理想防效。人工防治 ,7月中旬以后人工摘除重叠叶、贴果叶 ,以免梨木虱粘液污染果面  相似文献   

14.
<正>在每年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梨树发芽前,梨木虱越冬代成虫便刺吸枝条,造成树体伤流。生长季节主要以成虫、若虫吸食梨树的芽、叶及嫩梢汁液,并分泌大量淡黄色呈甜味的黏液,使得相邻叶片相互粘连或粘在果实上,诱发霉病,污染叶和果面,果实颜色变黑,影响梨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库尔勒地区危害梨的梨木虱为中国梨喀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梨树的芽、花、嫩梢和叶片等部位,从而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正梨木虱又称中国梨喀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害虫,分布范围较广,在国内各梨产区均有发生。梨木虱食性专一,以幼、若虫刺吸果树芽、叶、嫩枝液汁危害。梨木虱成虫不危害梨树,但在梨树上产卵,产卵后迅速死亡。幼、若虫分泌黏液,招致杂菌,使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危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同时,污染果实,使受害果实表面凸凹,形成黑色点状物,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库尔勒垦区作为香梨主产区,夏秋季气温较高,干旱少雨,这种气候条件容易造成梨木虱的爆发,6  相似文献   

17.
梨木虱的危害症状 梨木虱主要危害叶片,危害严重时会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危害时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叶、芽、嫩梢汁液。造成叶片背面纵卷,严重时叶片皱缩脱落。梨木虱危害时会排泄粘液,造成叶片污黑.果面也粗糙变黑,降低果品品质。  相似文献   

18.
梨木虱是巴音郭楞州的果树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梨树,近年来发生危害越来越重。梨木虱刺吸叶片汁液,使受害叶片沿主脉向背面弯曲。若虫分泌大量黏液,使叶片粘满灰尘,引起黑霉菌寄生污染叶片和果实,导致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下降。1生活习性1.1梨木虱一年发生4~6代。成虫在树皮缝、落  相似文献   

19.
王斌 《新农业》2011,(8):22-22
梨木虱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木虱科。以成虫、若虫刺吸芽、嫩梢、叶片及果实汁液为害。芽和新梢受害后发育不良,树势衰弱,影响花芽分化及未来的产量,叶片受害后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并逐渐变黑,提早脱落,受害严重的梨园易引起早期落叶。果实受害后,果面遍布煤污,外观品质下降,影响商品价值。梨木虱在海城地区每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主、侧枝基部及树皮缝隙中越冬,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来,梨木虱发生逐年加重,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重要害虫,在很多梨园猖獗危害,对梨树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为摸清此种害虫的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方法,1987年以来,对梨木虱的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观察试验,总结如下。一、危害特点梨木虱食性较单一,主要危害梨。以若虫和成虫吸食梨芽、叶及嫩梢的汁液,其若虫体外常分泌一种蜜质粘液,大量滋生黑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