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槐叶蛋白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3种刺槐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刺槐叶蛋白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也很丰富,属完全蛋白质;其总氨基酸含量为63.97%~96.8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4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73%~80%,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或含硫氨基酸,符合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刺槐叶蛋白还含有丰富的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4%~38%,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刺槐叶蛋白的贴近度为0.64~0.89,比较符合婴幼儿及少年食用;刺槐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紫花苜蓿叶蛋白相当,刺槐叶蛋白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2.
为给无患子籽仁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无患子籽仁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就提取籽仁油的各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籽仁油提取得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采用GC-MS分析法,对无患子籽仁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5,提取时间2 h,得率达41.63%。检测结果表明:无患子籽仁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山嵛酸、芥子酸等11种脂肪酸成分,其中C_(16)~C_(20)的脂肪酸占9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3%以上,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均达到54%以上;无患子籽仁油的酸值为2.46 mg·g~(-1),皂化值为202.46 mg·g~(-1),碘值为0.985 3 g·g~(-1);无氰甙成分。  相似文献   

3.
探讨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种子为原料开发食用植物油和食品源的可能性。采用相关国家标准对广西产格木种子开展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格木种子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水分含量分别为:19.00、9.40 g/100 g和7.70 g/100 g;蛋白质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7种,占34.06%;脂肪中含有11种脂肪酸,其中人体必需的脂肪酸2种,占37.44%;含有V_E和钙、铁、锰、锌、铜等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格木种子可以长期自然条件下贮藏,具有一定的食品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油茶果及其副产品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油茶果壳、茶籽壳、茶籽仁、茶枯饼、浸提茶皂素后的茶枯饼及发酵茶枯饼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含有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的次序为:发酵茶枯饼(38.19%)>茶籽仁(20.52%)>茶枯饼(9.90%)>浸提茶枯饼(8.89%)>茶籽壳(2.65%)>油茶果壳(2.21%)。在氨基酸含量和配比上,发酵茶枯饼与豆饼十分接近。在发酵茶枯饼中,17种氨基酸含量、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都比发酵前的茶枯饼中的含量分别提高2.86倍、1.86倍和1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樟属的一新种—茶果樟的果实营养含量高低及阐明其营养价值,以其果仁为材料,采用常规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测定其氨基酸、矿物质及其它营养成分,并进行分析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茶果樟中含粗脂肪、蛋白质、粗纤维、总糖、总皂甙、单宁、水分、维生素C等9种营养物质;它们由9种脂肪组成,其中6种饱和脂肪酸和3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11%;饱和脂肪酸中月桂酸含量最高,为68.92%;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为4.43%;茶果樟果仁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有17种,苯丙氨酸+酪氨酸RC值最高为1.689,苏氨酸是第一限制氨基酸,SRC为67.5,与标准模式有一定差距,相对营养价值不理想,需与其他食物相搭配食用;且含有多种矿质,其中钾元素含量最高,为774mg/100g。结果证明,茶果樟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茶果樟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勇  罗朝光 《经济林研究》2012,30(3):103-105
为给人们认识绿竹笋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有关食品检测标准,对绿竹笋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34个营养成分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绿竹笋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2.23%,粗纤维含量为0.77%;绿竹笋主要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约为1.76%,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最多;各样本的总糖含量在1.10%~2.40%之间,其含量差异较大;绿竹笋主要含有磷、铁、钙,其含量均值分别为435、8.6、86.3 mg/kg,各地绿竹笋中磷与钙含量的差异较大;绿竹笋主要含有维生素C,其维生素C含量为73.0 mg/kg。  相似文献   

7.
主产区浙江红花油茶籽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浙江红花油茶油用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浙江红花油茶品质育种和引种栽培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了江西、浙江、福建省浙江红花油茶主产区内的6个优势林分,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干籽仁油,利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浙江红花油茶油脂的脂肪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多重比较法及巢氏方差分析法对浙江红花油茶各项油用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6个产地的浙江红花油茶其籽仁含油率的总均值为58.46%,其中,籽仁含油率大于60%的样株数占供试样株总数的52%。各个产地的平均籽仁含油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福建武夷山、福建霞浦、浙江开化、江西德兴、江西乐平和江西婺源。统计所有供试样株的数据可知,浙江红花油茶的油脂以油酸为主,且其变异系数最小(2.64),而油酸大于81%的样株数占供试样株总数的50%以上。在其脂肪酸组成中,油酸与亚油酸组分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籽仁含油率在不同产地间及相同产地内的差异均不显著,而各脂肪酸组分在不同产地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对油脂性状指标与不同产地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仁含油率受不同地理生态因子的影响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年均温与年均湿度对浙江红花油茶籽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均较大。【结论】在种子发育进程中,相对较高的温度和相对较低的湿度可能有利于种子中油酸的积累。此外,除了总脂肪酸含量与产地海拔呈一定的负相关,不同产地的海拔差异与浙江红花油茶各项油脂性状指标间总体上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从高海拔区域向低海拔区域引种浙江红花油茶对其油脂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斑苦竹(Arundinaria oleosa)笋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斑苦竹笋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4.83%,在几种常见的竹笋中含量最高;脂肪含量为3.43%,低于常食竹笋;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磷含量最高(6 853.50 mg/kg),其次为镁和钙,分别为2 009.14 mg/kg和1 029.25 mg/kg;斑苦竹笋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384.1 mg/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占氨基酸总量的36.35%。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斑苦竹笋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4.84,其营养价值优于常见蔬菜。  相似文献   

9.
四种天然食用植物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气相色谱技术对油茶籽油、牡丹籽油、橄榄油和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油脂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由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组成,但不同脂肪酸的含量相差较大。油茶籽油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为82.43%,核桃油脂肪酸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为62.91%,牡丹籽油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为41.78%,油茶籽油、牡丹籽油、橄榄油和核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达到90.04%、93.08%、85.43%和92.11%,4种油脂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旱地油瓜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31%,粗脂肪15.4%。通过分析,黎巴嫩种深旱地油瓜籽的含油量为44.99%。美国、黎巴嫩两个种深旱地油瓜籽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9.1%和88.7%。其油脂中的脂肪酸成分比例与优质大豆油及橄榄油类似。  相似文献   

11.
为丽豆(Calophaca sinica)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太原天龙山珍稀灌木丽豆的种子为材料,以沙棘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丽豆种子形态以及氨基酸、矿质元素、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丽豆种子呈卵圆形,墨绿色,种子平均长度6.92mm,平均宽度3.89mm,千粒质量84.58g;种子含水量为10.99%,含有粗蛋白28.23%、粗脂肪12.53%、粗纤维10.72%;具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1.48%;主要含有8种矿物元素,K、Ca、Fe、P、Zn含量丰富,其中K含量达16557.5mg/kg;丽豆种子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相对含量较高,油酸为24.98%、亚油酸为68.01%。丽豆种子中矿质元素丰富,且含有种类齐全的氨基酸,亚油酸含量较高,因此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4个油茶良种种籽为试材,采用索氏法提取油茶种子中的油脂,运用气相色谱分析测定油茶种子中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良种间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华硕、华金、华鑫、湘林XLC15’其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89.15%;棕榈酸相对含量介于9.39%~13.18%;硬脂酸介于1.46%~2.86%。4个油茶种子中均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者为‘华硕’是673.1 mg.100 g-1,次之为‘华鑫’是583.9 mg.100 g-1,最低为‘华金’是404.6 mg.100 g-1。不同良种间在精氨酸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他氨基酸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李占君  郭兴  徐宜彬  杨逢建 《林业科技》2020,45(3):23-25,62
采用不同提取方式对塔拉籽油提取率、理化指标、脂肪酸构成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在索氏、超声、超临界3种提取方式中,超临界在塔拉籽油的提取率和脱酸方面表现最好,相关理化指标的表现也较好;塔拉籽油脂含有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二十二碳酸等8种脂肪酸,不同提取方式对脂肪酸构成及含量无明显影响,超临界为塔拉籽油最优提取方式。  相似文献   

14.
湖南油用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好了解湖南牡丹籽油的品质与特性,从而为湖南油用牡丹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牡丹籽的组成、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带壳牡丹籽的粗脂肪含量为20.77%,不带壳牡丹籽的粗脂肪含量为28.36%;不带壳牡丹籽的蛋白质含量为19.94%,淀粉含量为22.98%,而带壳牡丹籽的蛋白质含量为13.76%,淀粉含量为18.81%,说明牡丹籽油是值得开发的食用油资源,牡丹籽破壳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牡丹籽的品质;带壳和不带壳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相差不大,初榨毛油的酸值在1.7 mg/g左右,碘值在1.77 g/g左右,皂化值在194 mg/g左右,这些指标与常见食用油的理化性质基本相符;牡丹籽油的棕榈酸含量为4.9%,油酸21.3%,亚油酸30%,亚麻酸40.2%,硬脂酸1.5%,亚麻酸含量很高,达到了40%以上,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1%左右,其中以亚麻酸和亚油酸为主。  相似文献   

15.
澳洲坚果属山龙眼科,坚果属常绿乔木、是当今世界的新兴产业热带果树。澳洲坚果原产澳大利亚,因其耐贮藏,果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被誉为"坚果之王"、"干果皇后"。澳洲坚果的果仁营养丰富,含油量达60%~80%,碳水化合物约8%,蛋白质约4%、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10种是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含多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4%,可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小板的黏  相似文献   

16.
栝楼籽油的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式提取器萃取栝楼籽油,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栝楼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栝楼籽仁油中捡出19种脂肪酸:10种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8.019%;9种不饱扣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栝楼酸为主,占总量的91.603%。理化测定结果表明:栝楼籽的出仁率为55.8%,种仁含油率为51.4%,折光指数为1.4831,皂化价为190.2mg KOH/g,碘价为120.9gI2/100g,酸价为1.62mgKOH/g,过氧化值为0.85meq/kg,可见栝楼籽油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17.
大百合鳞茎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国家标准的分析方法,对大百合成熟鳞茎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6种常用蔬菜的相应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百合鳞茎中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1.59 g/100g、1.25 g/100g、4.0 g/100g、6.76 g/100g、2.7 mg/100g,其中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6种常用蔬菜;大百合鳞茎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明显低于百合,但比大白菜和白萝卜的高;大百合鳞茎的维生素C含量低于6种常用蔬菜。每千克鳞茎干物质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为:P 222mg,Ca 183 mg,K 2 348 mg,Mg 17.1 mg,Fe 4.2mg,Zn 5.3 mg,Cu 0.34 mg,Mn 4.1 mg,其中Ca、Zn、Mn的含量略高于百合,其他元素含量则低于百合。大百合鳞茎的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TAA)、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和人体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含量分别为50.6 g/kg,17.6 g/kg,30.1 g/kg。其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AA/TAA)的34.78%,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58.47%,接近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大百合鳞茎富含粗纤维、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其粗纤维含量明显高于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属高纤维且营养全面的野生食用蔬菜,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对隶属于山茶亚属、茶亚属、后生山茶亚属的27种山茶属植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山茶亚属的种仁含油率较高,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亦较高(大多在85%以上),个别种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亚麻酸;后生山茶亚属种仁含油率相对较低,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亦较低,在不饱和脂肪酸中,还含有5.16—9.04%的芥酸。在山茶属植物中发现亚麻酸和芥酸,在国内乃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油桐林下套种5种药材,分析不同套种模式下油桐果实经济性状、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鲜果出鲜籽率麦冬石蒜玉竹油桐纯林桔梗黄精;干籽出干仁率分别为麦冬黄精玉竹石蒜桔梗油桐纯林;干仁出油率分别为麦冬黄精玉竹石蒜桔梗油桐纯林;桐酸含量油桐+黄精、油桐+玉竹和油桐+桔梗模式较高;经济效益以玉竹最高,每667 m~2达到了14 100元,桔梗为11 560元,黄精为9 050元。  相似文献   

20.
一种虫草分离菌菌丝体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虫草分离菌 AT0 1的深层发酵菌丝体进行了有效成分分析 ,其结果表明 :菌丝体中氨基酸种类和冬虫夏草生药一致 ,但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生药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也高于后者 ,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更远远高于后者 ;菌丝体中粗蛋白、总糖及甘露醇的含量均高于冬虫夏草生药 ;菌丝体的脂肪酸组成中 ,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组成的 85 .3 8% ,其中亚油酸、亚麻酸等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组成的 5 8.87% ,而亚油酸的含量占整个脂肪酸组成的一半以上 (5 1 .0 4% ) ;发酵菌丝体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 Zn、Fe、Ca等金属元素 ,尤以 Ca的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