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生态振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首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理论;其次应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化的建设,以多元治理的方式提升治理的效能;最后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实 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中,强化乡村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无疑是一项需要深入探索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文章在学习与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基础上,指出以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生命安全为重点,着力构建以生产、产业、经营、人才为重点的科技创业绿色发展体系和以政府为主导、乡村为平台、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体系,推动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并提出了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进行部署,既抓住了当前 乡村发展的关键,也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超越。本文主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对乡风文明建设进行探索 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乡村振兴,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乡村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环境建设,探索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云南省西畴县为例,以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对生态振兴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总结出西畴县的脱贫攻坚成果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振兴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乡村绿色振兴,建设生态强省是未来吉林省的重要任务。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吉林省推进乡村绿色振兴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在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同时用乡村旅游盘活乡村经济绿色健康发展。但在当前吉林省乡村绿色振兴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需要予以重视与解决。对此提出以下发展路径: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文明思想意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实践,在农村营造良好环保氛围;系统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升级,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 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建设美丽乡村 是改善当前农村发展现状,致力于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满足乡村人民美好生活需 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14-2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现代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应用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吁求,并通过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途径,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更公平、效率的产业兴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推动乡村家庭伦理教育和学校伦理教育健康发展;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建设有生命力的文明乡风。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乡村经济振兴思想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思想为主要理论渊源,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重要理论意义,以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重要实践意义,共同组成了习近平乡村经济振兴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意义。厘清习近平乡村经济振兴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时代意义,对于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乡村图景。当下,大数据"基因图谱"正向广阔的八闽乡村拓展,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孕育着无比美好的未来。福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征程。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并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江西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持续向好、农村发展稳步推进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上.接下来,要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建设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和谐有序之美、共建共享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乡村振兴背景、来源、内容来阐述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之间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二十字总要求,即"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不仅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还是人们日夜期盼的生活向往。本文以泗阳县八堡村为例,结合其生态特色、文化特色以及产业特色,从建设良好生活环境、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塑造良好乡村风貌和传承乡村古老文化四个方面,为八堡村的乡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五个阶段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对其价值意蕴进行探析,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标杆,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谭镜 《乡村科技》2020,(7):10-12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生产活动粗放化、生活方式随意化、基础设施薄弱化、环保意识淡薄化等问题,需要优化乡村绿色环境颜值、延伸乡村生态产业链、构筑乡村生态文化空间,最终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相似文献   

16.
安宏 《乡村科技》2019,(6):13-14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许多地方乡村河道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走访一些乡村发现,一些河道改得笔直,河底平整,不见杂草,更不见鱼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上,本文重点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河道改造应更加注重的"内涵美"。  相似文献   

17.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2018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分析湖南省湘潭县湘莲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如何更好地指导湘潭县湘莲加工企业的发展,对提升其竞争力,充分发挥湘莲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生态振兴的科技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寻找解决乡村生态振兴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农村污染为对象,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乡村生态振兴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深入探讨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机制,以期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科技方案,丰富乡村生态振兴的制度体系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省的重托和厚望。本研究以山东省莱西市为调查对象,介绍了莱西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典型经验,进而提出了夯实产业基础、激活人才动力、焕发文明新风、建设生态家园、强化组织保障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兴不兴,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青年大学生坚持不懈地为乡村振兴而奋斗。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赋予了大学生奋斗观新内涵,这不仅是新的理论读本,也为高校和政府提供了新的培育契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