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 A)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合成新型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并对此聚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平衡含水量的分析,透氧量的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发现这种材料符合日戴型角膜接触镜的要求。这一研究为药物载体的功能性角膜接触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主要原料,采用适宜的制备工艺,得到一种高含水率、非离子型交联共聚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材料,对影响其平衡溶胀率的各种因素、透光率、饱和含水率、力学强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膜材料的透光率、饱和含水率、力学强度均能很好满足水凝胶角膜接触镜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克仑特罗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识别特性,以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媒介,将聚甲基丙烯酸偶合接枝到硅胶微粒表面,形成接枝微粒,以克仑特罗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对接枝在硅胶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大分子链进行分子印迹,制备克仑特罗表面分子印迹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分子印迹材料表面,用红外光谱对分子印迹材料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法研究克仑特罗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对克仑特罗的结合性能与分子识别特性。研究表明,分子印迹材料对克仑特罗具有特异的识别选择性,优良的结合亲和性及洗脱性。  相似文献   

4.
以食用菌壳聚糖、虾蟹壳聚糖、羧化壳聚糖为原料,卡波姆为辅料,通过两种制备方法研制5种壳聚糖/卡波姆聚电解质复合水凝胶,并对复合水凝胶进行定性鉴别及外观特征、粒度、黏度、溶胀度、稳定性、酸碱度、铅离子含量的鉴定;采用茜素红法、锌试剂法测定壳聚糖经皮累积渗透量.结果表明:5种壳聚糖/卡波姆复合水凝胶的粒径均小于180μm,黏度大于10~5 mPa·s,具有较高的耐热耐寒性,pH呈中性或微酸性,铅离子含量小于10μg·g~(-1),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适合人体皮肤使用;除采用直接混合型制备的1%虾蟹壳聚糖/卡波姆复合水凝胶涂抹有颗粒感外,其他4种均具有稠度适宜、细腻有光泽、易于涂抹、有清凉感、稳定性好、黏滞性好、使用安全等优点;食用菌壳聚糖与卡波姆的交联性好于其他4种水凝胶.经皮渗透试验结果表明,茜素红法、锌试剂法均适用于复合水凝胶中壳聚糖含量的测定,0.45μm聚合膜、Strat-M~(TM)皮肤专用膜具有较高的壳聚糖累积渗透量,并随着透皮时间的增加,累积渗透量增大;0.45μm聚合膜可以替代Strat-M~(TM)皮肤专用膜成为壳聚糖透皮给药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用低场核磁共振(NMR)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酶(MTG)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子核磁共振弛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MR结果拟合后得到的水有4个组分,合并为对应水的3种状态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和对照相比,加酶处理后显著降低了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加入2 U·g-1剂量的MTG后,T22b值(对应于不易流动水)由226 ms(峰值)降低到188 ms.然而,当酶浓度增加时,T22b没有进一步降低.对衰减NMR信号拟合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80%,并且加酶和对照在样品评分图上显著分开.加入MTG后,凝胶中水质子的移动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H对鸡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非共价键作用力和结构的影响,揭示凝胶非共价键作用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活AA鸡宰杀,提取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配制不同pH(5.0、5.5、6.0、6.5、7.0)的肌原纤维蛋白溶液并制成热诱导凝胶,运用Zeta电位仪测定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分子表面的电位值来表征静电相互作用;利用拉曼光谱仪测定肌原纤维蛋白凝胶I760/I1003反映疏水相互作用变化,I850/I830反映凝胶氢键变化,并通过分析酰胺带I最大峰的波数计算蛋白和凝胶的二级结构含量;用粒度仪测定肌原纤维蛋白粒径大小和分布情况;用扫描电镜观察凝胶微观结构。【结果】pH由7.0降至5.0,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Zeta电位值从-17.87显著变化到-0.263(P0.05),表明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分子表面所带负电荷急剧减少,静电斥力显著减弱;归一化强度I760/I1003比值由0.86逐渐增大到0.927,表明肌原纤维蛋白中色氨酸包埋程度增加,凝胶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增强;归一化强度I850/I830比值从1.039减小至0.987,表明肌原纤维蛋白酪氨酸残基苯环上-OH与水分子生成的氢键逐渐减少、与蛋白质上其他基团生成的氢键逐渐增加,即蛋白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增强,蛋白与水的作用减弱。pH由7.0降至6.5,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α-螺旋含量从59.96%降低到55.24%(P0.05),β-折叠含量从15.83%显著增加到19.44%(P0.05),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pH在6.5—6.0时,各种结构含量变化都不显著(P0.05);pH在6.0—5.0时,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α-螺旋含量从51.61%降低到16.76%(P0.05),β-折叠含量从22.23%显著增加到48.93%(P0.05),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随着pH降低,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的含量逐渐降低,而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pH在7.0—5.0时,肌原纤维蛋白粒径大小逐渐增大,D_(10)从13.4μm上升到48.4μm,D_(50)从38μm上升到253μm,D_(90)从236μm上升到805μm。pH 7.0时形成的凝胶微观结构有序,孔径最大;随着pH减小,凝胶微观结构有序程度降低,孔径变小;pH 5.0时形成的凝胶微观结构无序、孔径最小。pH与凝胶静电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氢键、α-螺旋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β-折叠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这表明pH显著影响静电斥力、疏水相互作用、分子间氢键和二级结构含量。静电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与蛋白凝胶二级结构都显著相关(P0.05),表明非共价键作用力显著影响二级结构。【结论】肌原纤维蛋白凝胶非共价键作用力、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与pH密切相关;pH从7.0降到5.0,静电斥力减小、疏水相互作用增大、分子间氢键增大,是α-螺旋含量减小、β-折叠含量增多以及凝胶微观结构变得无序、孔径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子动力学和巨正则Monte Carlo(GCMC)法研究了小分子(H2,O2,CO2,N2,CH4)在聚叔丁基乙炔中的扩散和溶解行为,应用自由体积理论探讨了小分子在聚合物内的扩散机理.结果表明,分子越小,其在聚合物内运动范围越大,扩散系数越大.模拟所得的扩散和溶解系数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同时验证了扩散系数与分子有效直径的关系.计算所得渗透系数,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在同一数量级上,说明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洛模拟是研究小分子在聚合物中扩散溶解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提高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耐水性,依据仿生学原理,采用疏水效果好的纳米二氧化硅和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疏水改性,明确最佳改性配比及机理,进而制备出缓释效果好的环境友好型包膜氮肥。【方法】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添加不同比例的壳聚糖(0.5%、1.0%、1.5%)、淀粉(0.5%、1.0%、1.5%)和聚乙烯醇(PVA)(2%、3%、4%)对水基共聚物膜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吸水率及极差分析筛选出疏水效果好的最优配比。在优选的水基共聚物包膜材料中分别加入0.5%、1.0%、1.5%、2.0%、2.5%、3.0%、3.5%和4.0%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疏水改性,通过测定纳米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吸水率和渗透率明确最佳纳米二氧化硅用量。随后,将优选的纳米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分别置于含0.5%、1.0%、1.5%和2.0%的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的正己烷溶液中进行自组装改性,探究组装浓度对膜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疏水性及透性等变化明确其改性效果,通过改性前后膜材料红外光谱特征、表面微观结构变化探讨其疏水改性机理。并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究所制备的仿生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特性。【结果】 当壳聚糖含量为0.5%、淀粉含量为1.5%、PVA含量为4.0%时所制备的水基共聚物膜材料吸水率最低,为42.50%。与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相比,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双重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吸水率分别降低了38.54%和55.98%,铵离子的渗透率分别降低了24.14%和44.58%,水分子渗透率分别降低了36.14%和60.98%。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OH数量减少,并且观察到了Si-O-Si摇摆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双重改性后水基共聚物材料表面观察到了C-F键。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表面发现Si元素,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双重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表面发现F元素,并且观察到粗糙的表面结构,其水接触角由62.5°提升到118.6°,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效果。此外,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NWCU)、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双重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SNWCU)的养分缓释期明显延长,SNWCU养分累积释放80%所需时间由改性前的10 d左右提升了28 d左右。【结论】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对水基共聚物膜材料进行联合改性可以显著改善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耐水性及透性,所制备的仿生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氮肥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稻生长过程中籽粒水分状态和横向弛豫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观察水稻抽穗到成熟过程中籽粒水分状态的变化,探讨淀粉、蛋白质的积累效应对前者的影响,为水稻品质形成规律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抽穗后63 d内的"越光"有机稻间隔采样,测定籽粒的百粒重、硬度、水分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比较水稻在抽穗后不同生长时期的整体品质变化,通过LF-NMR测定的横向弛豫参数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籽粒中的水分动态,探讨水稻品质形成过程与水分状态的相关联系。【结果】在抽穗后7—14 d百粒重和淀粉含量增长速率最快,两者表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硬度分别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分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分含量在抽穗后7—56 d从57.16%呈指数型下降到22.39%。淀粉含量在抽穗后42 d内呈"S"型曲线增长至50.47 g/100 g湿基。蛋白质含量在抽穗后7—49 d线性地增长至峰值6.56 g/100 g湿基。总体而言,水稻籽粒在抽穗后49 d左右整体品质已经形成。LF-NMR反演图谱表明在抽穗后7 d内籽粒部分水分往高自由度方向移动。抽穗后7—21 d,反演曲线整体向左迁移,表征流动性最弱"结合水"的T2b峰出现,表征束缚水的T_(22)峰发生峰的分化现象。4种横向弛豫时间T_(2b)、T_(21)、T_(22)和T_(23)随生长时期而减小,水稻籽粒中的整体氢质子自由度在逐渐降低。抽穗后21 d左右,"结合水"的峰比例超过束缚水和自由水的峰比例总和。籽粒内的水分含量和横向弛豫参数(T_(2b)、T_(21)、T_(22)、T_(23)、A_(2b)、A_(22)和A_(23))都随生长时期极显著地变化(P0.01),而且淀粉和蛋白质积累与前者变化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尤其是淀粉充实胚乳细胞,水分子被淀粉颗粒包围或与其中的亲水基团氢键作用,使得整体水分状态向"结合水"的方向迁移。基于对横向弛豫信号的主成分分析,发现抽穗后42 d内不同生长时期的籽粒水分状态差异显著,42 d后整体趋于稳定。【结论】水稻灌浆期间,籽粒内部水分状态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积累显著相关;"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例显著下降;利用LF-NMR技术可以有效分析抽穗后不同生长时期籽粒的整体水分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丹参地上部分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比较了不同部位的水分分布及不同温度(35、55℃)条件下水分散失规律.结果表明,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地上部位的水分特征一致,都有3种状态的水,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叶、花萼中以不易流动水为主,茎、侧枝、花(除花萼)、花蕾中以自由水为主.在热风干燥过程中,随干燥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丹参茎、侧枝及叶中3种状态的水均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干燥前期均为自由水先散失,茎中自由水会有部分转化为结合力更强的不易流动水,低温干燥初期叶与茎、侧枝相比,自由水的散失更慢,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为丹参不同地上部位中水分状态变化研究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侧枝及茎可采用较高的热风温度进行干燥加工,叶片等部位适宜采用较低的热风温度.  相似文献   

11.
魔芋葡甘聚糖的磷酸酯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研发新型的生物可降解凝胶。[方法]以魔芋葡甘聚糖为主要原料、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合成了生物可降解的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并探讨了该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以及不同反应条件对凝胶平衡溶胀比的影响,并通过体外降解试验分析了该水凝胶的生物可降解性。[结果]该水凝胶在溶胀初期溶胀比迅速增加,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溶胀比增长逐渐变慢,8 h后达到溶胀平衡。该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随魔芋葡甘聚糖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随着交联剂三聚磷酸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水凝胶可被含有β-葡聚糖苷酶的纤维素酶降解,而不能被不含β-葡聚糖苷酶的胰酶等降解,保持了魔芋葡甘聚糖所具有的生物可降解性。[结论]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可作为用于结肠定位释药的生物可降解水凝胶。  相似文献   

12.
酶解木质素接枝聚丙烯酸多孔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对丙烯酸进行预聚,以Fe2SO4/H2O2体系引发酶解木质素(EHL)形成自由基,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将酶解木质素自由基与聚丙烯酸(PAA)进行接枝共聚制备酶解木质素接枝聚丙烯酸多孔水凝胶(EHL-g-PAA)。采用红外光谱(FTIR)、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进行表征,研究EHL和PAA质量比、pH值、温度对EHL-g-PAA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木质素与聚丙烯酸接枝成功,形成了具有新型网络结构的EHL-g-PAA,EHL-g-PAA具有不规则分层次多孔结构。当EHL和PAA质量比为0.4∶1时,EHL-g-PAA的平衡吸水倍率最大。在室温下,EHL-g-PAA在蒸馏水中的平衡吸水倍率可达410.99,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到12 h,且EHL-g-PAA对水分的释放率达到93.88%。EHL-g-PAA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在酸性以及碱性溶液中吸水能力降低,在中性条件下吸水能力最高。在低温条件下,EHL-g-PAA的网络舒张,吸水能力增加;在高温条件下,EHL-g-PAA的网络收缩,吸水能力降低。在高温低温交替的环境下,与PAA相比,EHL-g-PAA显示了良好的循环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把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壳聚糖的大分子链进行交联,破坏壳聚糖大分子链的规整结构,增强壳聚糖的亲水性,改善对脂肪的吸附能力。[方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壳聚糖大分子链的羟基和氨基,在壳聚糖大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交联点,同时网络聚乙烯吡咯烷酮,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壳聚糖(CS)交联水凝胶。最后,考察交联剂的用量对凝胶溶胀度和脂肪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发生了交联反应,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SEM照片观察到PVP/CS交联凝胶表面呈微相分离。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凝胶在水中有很好的溶胀性,当交联剂的用量为2.5 ml时,凝胶的溶胀度最大。[结论]壳聚糖交联聚维酮凝胶对脂肪的吸附能力比起单纯的壳聚糖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制备KGM/N,N-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凝胶。方法:聚合法制备KGM水凝胶,考察交联剂、引发剂、介质p H值、KGM分子量对其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交联剂、引发剂、介质p H值、KGM分子量均能影响水凝胶的溶胀行为。结论:KGM/N,N-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反应温度70℃,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反应物质的0.6%和0.8%,p H值为7.8条件下制备的水凝胶溶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三偏磷酸三钠对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魔芋葡甘聚糖(KGM)水溶胶在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天然高分子KGM为主要原料,采用三偏磷酸三钠(STMP)作为交联剂来制备1种可降解磷酸酯化KGM水凝胶。研究不同浓度的KGM和STMP对该水凝胶平衡溶胀比的影响,并分析该水凝胶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该凝胶溶胀比在溶胀初期迅速增加,其增幅随溶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8 h后达到平衡溶胀比。该凝胶平衡溶胀比随KGM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随STMP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该凝胶可被含β-葡聚糖苷酶的纤维素酶降解,而不能被不含β-葡聚糖苷酶的胰酶等降解。[结论]KGM的改性产物能被降解KGM自身的酶所降解,说明该水凝胶保持了KGM的生物可降解性。  相似文献   

16.
3种保水剂对松苗茎水势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施用科瀚98保水剂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苗木的茎水势和生长的影响,以及科瀚98、黑金子和Stockosorb 400k等3种保水剂对火炬松Pinus taeda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科瀚98保水剂可以明显提高湿地松苗的茎水势,降低水分胁迫对松苗造成的危害。在整个胁迫过程中,保水剂处理的苗木茎水势比对照高0.27~0.87 MPa,而且胁迫越重,两者之间的差异越显著。经过保水剂处理后,湿地松苗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有明显的增加,根部、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以及根冠比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而且保水剂处理的松苗长势好,不易萎蔫。在田间用科瀚98、黑金子和Stockosorb 400k等3种保水剂处理火炬松苗近3个月后,苗木株高、地径和茎、叶相对含水量总体上比对照略高,但由于受实验环境的影响,3种保水剂的施用效果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显著。图1表3参11  相似文献   

17.
保水剂与肥料交互作用对石楠抗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以盆栽石楠为材料,研究了保水剂与肥料的交互效应对苗木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水剂与肥料对苗木的光合生理有明显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苗木光合速率变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分供应的多少,在水分充足时可以提高施肥效益,保水剂与肥料的交互效应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2)保水剂与肥料的交互效应对苗木的生存期和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3)对脯氨酸、丙二醛和叶片相对电导率的测定,表明保水剂与肥料的交互效应能提高苗木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减轻苗木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8.
以自然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基质,利用微型电机控制溶氧微电极实现纵向精确微位移,在照光与遮光条件下,对典型湿地植物菖蒲幼苗、成株根系根基部起总根长1/4处(根1/4)、根系中部(根1/2)、从根基部起总根长3/4处(根3/4)及根尖(根1)处根系微界面径向溶氧浓度变化进行原位精确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有无光照,菖蒲幼苗、成株根系不同部位均存在从根表面至沉积物氧饱和度由高到低的氧扩散层,其厚度0.18-0.68 mm;根1/2、3/4、1处氧扩散能力菖蒲成株较幼苗显著增强(P<0.01),根1/4处二者则无显著差异(P>0.05);光照对菖蒲幼苗、成株根系不同部位氧扩散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光照对菖蒲幼苗根1/2及菖蒲成株根1/2、根3/4处影响显著(照光组显著高于遮光组,P<0.01),而对菖蒲幼苗根1/4、根3/4、根1及菖蒲成株根1/4、根1处无显著影响(P>0.05);从根系泌氧空间差异上看,照光条件下菖蒲幼苗、成株分别表现为根1/2>根3/4≈根1≈根1/4 (P<0.01,P>0.05)和根1/2>根3/4>根1>根1/4( P<0.01),遮光条件下菖蒲幼苗、成株分别表现为根1/2≈根3/4≈根1≈根1/4( P>0.05)和根1/2>根3/4≈根1>根1/4( P<0.01,P>0.05).  相似文献   

19.
以淀粉为改性原料,尿素为肥料,采用两步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丙烯酸盐/淀粉水凝胶,研究淀粉用量对水凝胶溶胀度的影响,初步考察以该凝胶作为保水剂对缺水环境下梭梭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聚丙烯酸盐/淀粉水凝胶的机械强度较大;淀粉用量为10%时,凝胶具有最大的溶胀度和溶胀速率,加入保水剂能提高梭梭的成活率;与聚丙烯酸盐凝胶相比,加入适量淀粉改性的二步法合成聚丙烯酸盐/淀粉互穿网络凝胶吸水和保水性更高,对植物有一定的保水增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一种兼温度响应与高选择识别性能于一体的分子印迹水凝胶(T-MIHs)。  方法  以磷酸三(2-氯丙基)酯[Tris (2-chloropropyl) phosphate, TCPP]为模板分子,丙烯酸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敏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温度敏感的T-MIHs。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表征原料的结构,考察水凝胶对模板分子的特异识别性能。  结果  成功制备T-MIHs,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为39 ℃;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理论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该分子印迹水凝胶对TCPP显示了良好的选择识别性,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容量为119.32 mg·g?1,印迹因子α=3.75,选择因子β=2.75,对TCPP的识别具有温度响应性。  结论  T-MIHs对水溶液中TCPP具有优异的吸附效果,同时对构筑有机磷阻燃剂高选择识别性的温敏印迹水凝胶具有重要参考。图9表4参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