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既不拒斥社会公正,也不简单地空喊社会公正的口号,而是把社会公正看作革命的理想目标和根本任务,看作历史的实践过程。在当代中国,必须从人本维度、实践维度和发展维度上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理想的当代价值和意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和谐社会中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正义。和谐社会中要求人们在公平与正义的理念指导下构建维护和谐社会发展的法律制度,从而实现社会核心价值的回归。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之上,同时法治保障和谐社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借鉴汉字艺术的形与意,试图抽象出以思维唤起联想而得到的精神形象,从直接或间接的角度启发现代建筑创作,达到借助汉字艺术丰富建筑外在形式和赋予其内在底蕴的目的,进而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之一。体育是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体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手段之一。体育工作应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贡献力量。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等方面。本文着重从"和谐社会"及其内涵、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校园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更好地挖掘和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当前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社会实践最基本的“人和”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形成“和谐文化”并指导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以“和谐文化”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生态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课堂生态建构是课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文中从价值、社会和心理等维度对课堂生态建构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课堂生态遵循生态价值观,师生都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师生双方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具有不完满性和互补性;民主既是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则,也是课堂生态主体的主要生活方式;课堂生态需要具有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心理环境,自立、自信和自强是课堂生态主体必备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8.
村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是富民。民富则易冶,民贫则难治。老百姓富裕了,才能安居乐业。老百姓不安,和谐又从何谈起?”谈到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何处着手,来自甘肃省的代表张津粱说,构建和谐社会是实施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比如失业问题、城市贫困群体问题、少数官员腐败问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就难构建。但这些问题与“三农”问题相比较,后者则更具有基础性和连锁性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盖志毅 《中国草地》2005,27(1):68-71
过去对草原价值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家畜的饲草饲料功能上,近几年人们逐步认识到其生态功能,但都未从多重理论的高度全面、深刻的挖掘其内在价值,这是导致滥垦、过牧、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从多重理论视角如从自然资源稀缺、外部性、生物多样性、土地伦理、草原文化等方面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征了我国社会的追求与宗旨,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有利于在共建、共享社会道德价值观中,提高青少年整体道德素质水平,使其融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文明的精神实质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role of the arts in the lives of those veterinary students and veterinarians who could be found to be active in one or more of the arts. PROCEDURE: Veterinary students and veterinarians active in the arts were sought by advertisement and personal contact. Respondents each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which was analysed using SAS. RESULTS: Of the 55 respondents (43 veterinarians; 12 students), 73% were involved in music, 31% in theatre, 27% in writing and 15% art, but for more than 80% this occupied no more than 10 hours/week, about one quarter of the time for veterinary work. Although most would like to spend more time on the artistic activity, this was generally limited by the need to earn an income from veterinary work. Music and drama provided satisfaction, variety, and relaxation while catering to creative needs. A creative outlet and satisfaction was very important for writers as well, but they also valued the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A complex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the artistic and the veterinary activities, but the nature of this relationship varied both between type of artistic activity, and the person concerned. CONCLUSIONS: Veterinary science and the arts can complement one another with each making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erson and the artistic field involved, even though limitations of time for the arts may cause frustration.  相似文献   

13.
鉴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发展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一理念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根据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学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而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细胞也是和谐的人。学校音乐教育与和谐社会这两个表面上看似完全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由于一个共同的联系对象:“和谐的人”的存在,实质上具有了相当紧密和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科技发展,赋予展示设计全新的构成理念。中国展示因国家的国际化行为发生了巨大的技术变化,现代数字化手段对设计创意的表达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几乎颠覆了全部传统设计概念。在短短二十年里,数字化手段的创新发展几乎涉猎了应用美术的各个领域。数字艺术设计既表现了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方式的冲击,也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体现。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熏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在承接传统美德、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促进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有重点、分层次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有利于这些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伦理意识渗透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社会、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而科学的伦理观则是促使社会各关系协凋发展的意汉核心。因此,科学的伦理观是执政党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根基,是执政党从社会所认同的共同的伦理价值观中总结出来,符合执政规律的伦理观。因此,加强科学的社会伦理观建设是执政党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促进社会秩序健康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民主政治作为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和现代文明的标志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民主政治是程序政治、透明政治、宽容政治、法治政治。它为和谐社会提供了必须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使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组织由于其天然的公益性、专业性、群众性(草根性),成为联结政府与社会成员的重要纽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特殊的角色和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