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毛竹枯梢病 Ceratos 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是我国南方林木的重要病害之一。1983年林业部保护司在制定国内林木检疫细则时,已拟定将这一病害列入国内检疫对象。七十年代以来,毛竹北移在黄河、淮河流域诸省大规模开展,是北方发展毛竹的重要地区。随着毛竹的北移,枯梢病的传播问题也受人关注了,毛竹枯梢病是否已随着毛竹北移而进入黄淮流域呢?在今后的毛竹北移中是否对这一病害实施检疫措施呢?为此,我们对这些问题作了以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药是否失效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病虫防治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鉴别农药的药效呢?可对常用农药采取以下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晨阳  蒙凤群 《植物保护》2023,49(4):108-114
了解我国松毛虫发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对松毛虫暴发的预防?控制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各行政区2004年-2012年间每年松毛虫发生面积及其寄主植物面积, 使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气候因子是否以及如何驱动我国松毛虫发生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全国尺度上, 最暖季降水量是松毛虫发生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 松毛虫平均发生率与最暖季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在最暖季降水量的作用下, 我国松毛虫的发生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 最暖季降水量较高的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松毛虫发生率较高, 而降水量较低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松毛虫发生率较低?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松毛虫暴发的预防和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多种植保专业书籍均记述着“卵孵化后、幼虫孵化后、卵孵化、幼虫孵化”。……查阅有关词典,也有上述现象。是否“孵化”一词用于卵或幼虫都一样呢?“卵孵化后”与“幼虫孵化后”同是  相似文献   

5.
俗说:“牛子朝北爬”。有没有道理呢?在我们地区“牛子”,即是过去误认为仓库害虫米象(S.oryzae Linne)的,经南京农学院田立新、夏师我鉴定为玉米象(S.zea-mais Mots)的成虫,是麦子、稻  相似文献   

6.
家白蚁食性复杂而广泛,其危害涉及房屋、仓库、日常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由于它活 动极隐、筑巢位置不一,往往给灭蚁工作带来困难或不便。在社会上要求找巢灭蚁呼声高涨的今天,如何准确地找巢灭蚁,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何寻找家白蚁的蚁巢呢?我认为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 (一)幼年蚁巢的寻找:一对雌雄繁殖蚁可繁殖一个新的白蚁群体,初时虫口不多,所筑的巢板极简单,巢内结构为泥骨架及泥片无王宫。这种蚁巢称为幼年巢。在蚁患场所里,如何区别它是属于幼年群体呢?应根据它出外活动修筑的蚁路短小而速度慢,并条数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橡胶树白根病在全球的适生区潜在分布, 探究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该病适生区的时空变化趋势?本研究利用基准时段(1970年-2000年)和未来(2041年-2080年)的全球生物气候数据和该病地理分布信息, 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未来该病适生区分布?结果表明: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方面积值分别为96.5%?94.2%, 模拟精度较高?贡献率排名前三的主导环境因子是年均气温变化范围?最湿月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基准时段橡胶树白根病的全球中?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太平洋岛国?非洲中西部?南美洲东北部等地区?从基准时段到未来, 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中?高适生区分别有向西北?东北?中间和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 全球适生区质心位置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 中?高适生区面积占比呈现增加趋势?该研究可为全球各地区橡胶树白根病的检疫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稻田里面可以养鱼,那么,鱼塘里面是否也可以种稻呢?回答是肯定的。5月12日,合川区二郎神域公司在虾塘里面栽种上了芦苇稻。芦苇稻叶片大而长,抗病虫性好,每个稻节上可形成发达的水生根,种在1 m多深的水里看起来就像芦苇,故名"芦苇稻"。在虾、蟹、鳖以及特种鱼等经济高效的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9.
创制或在某一特定地区引进的新农药,用生物测定方法进行筛选,是迄今为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传统的筛选方法,只强调供试生物要敏感、标准化和有代表性,它提供的信息只是药剂对敏感种群是否有活性及活性程度。这在农药使用还不广泛,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问题还不突出的年代或地区尚可。但目前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生产的需要。由于长期大量广泛地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10.
粥中茶色     
杯中茶色,令人淡泊明志,那么一碗碗看似简单、滑腻的茶叶粥呢?是否时时有心中无限宁静致远的感觉呢?  相似文献   

11.
正1在县级化工园区的化学农药生产企业,可以新增化学农药原药生产吗?根据《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现有的化学农药生产企业可以新增制剂加工生产范围。要新增原药品种生产,所在地应当在地市级以上的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2新增农药生产企业是否有数量限制?是否只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冰雪旅游产业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冰雪旅游迅速发展,很多区域纷纷打造冰雪旅游产业来提升经济效益,然而冰雪旅游产业的效率如何?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文中选择运用DEA模型方法,以17个省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冰雪旅游产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域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水平比较低,只有黑龙江省、四川省、重庆市、天津市的效率值为1,达到了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最优化。同时把研究区域通过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类评价,西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609,中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459,东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424,可以看出三个地区的效率均不高。最后针对各地区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开发冰雪旅游资源、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的多元化、打造区域冰雪旅游合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是世界性的大害虫。1776年 A.S.Rottemburg,描述了它的形态和为害习性,以后世界各国昆虫学家广泛地对它进行了研究。在长期研究中,发现它既不在亚热带平原地区越夏,又不在温带地区越冬,而且在同一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突增突减现象。这一现象,本世纪初印度伍德豪斯(Woodhouse)等及一些欧美昆虫学家提出了小地老虎春季向北、秋季向南远距离迁飞的假说。国内在东部农业区,地老虎中分布最广、发生量最大、危害最重的是小地老虎,很早就受到了重视。吴福祯1926年发表《地老虎之研究》以后,各地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在我国淮河、秦岭一线以北广大  相似文献   

14.
夏播时期防治蝼蛄最有利 一年之中防治蝼蛄以什么时候最好呢?蝼蛄在豫北地区,自立冬至次年惊蛰,是处于越冬时期,不宜防治。从惊蛰到立冬,是蝼蛄活动为害时期。但在活动期中,由于谷雨以前和寒露以后,气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大,蝼蛄的活动常常不很稳定,故这两段时间内防治蝼蛄,效果常不理想。而夏至到立秋期间,是一年中温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 ,又名玉米钻心虫、旋心虫、蛀秆虫 ,是危害玉米最主要的害虫 ,是玉米生产的大敌。它不仅繁殖快 ,每年 2~ 3代。而且危害时间长 ,无论是春播玉米还是夏播玉米均会遭到危害。因此 ,防治玉米螟是提高玉米单产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那么 ,怎样防治玉米螟呢 ?1 确定防治适期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 ,也就是大喇叭口期 ,这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因为玉米到了心叶末期 ,玉米螟全部集中在叶丛中进行危害 ,为用药提供了有利条件 ,既能提高防治效果 ,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怎样确定玉米的心叶末期呢 ?方法是 :用手捏玉米喇叭…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已发现的昆虫病毒名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毒是什么?很难以三言两语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随着岁月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综合现代的观点,可以认为: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约20—300um大小的传染因子,从化学方面来说,它是一个以自身DNA或RNA作为复制的遗传物质,以旦白质作为保护外壳的粒子;从结构功能来说,它是以核苷酸构成基因组的表达因子;从增殖过来说,它只能在活体内增殖,并利用活细胞的合成抗器来合成完整的粒子。那么,什么叫昆虫病毒呢?就是以昆虫作为宿主、并在宿主种群中发生流行病的病毒。它能在昆虫体内进行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或从一个个体进入另一个个体的水平传播,也能进行病毒核酸自我复制的垂直传播。因为病毒是昆虫的特异性病原,可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乍那多纳(Zhana Darya)冲积三角洲平原,坐落在克兹尔库姆沙漠北缘和咸海南岸之间;它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地区之一,目前正引起科学家和实业家们的兴趣。研究该地区的自然演替和景观变化具有重大意义。在乍那多纳平原的各种变化过程中,流沙的形成值得特别注意,因为这一过程导致了龟裂土向沙区方面转化,形成了众所周知的牧区牧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的背景下,环境规制是否对新疆棉农的生产环境保护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环境规制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中效果是否显著?这些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对新疆重点植棉县的棉花种植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将环境规制分析归类为命令控制型、宣传教育型、经济激励型三种类型,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Probit双变...  相似文献   

19.
防治农作物的害虫,怎样才能用药少,效果好呢?生产实践证明,有如下4招在防治害虫时可值得参用: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和墨西哥,墨西哥棉铃象 Antho-noms grandis Boheman 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有关它的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己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这不仅是因为在其分布区域内墨西哥棉铃象给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它还在不断向其它地区扩展(表1)。早在19世纪90年代,当美国首次发现其为害时,有关它的起源和分布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大量工作,结合有关这种害虫的分类和与寄主植物关系的研究所取得的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