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海市杂交稻的种植现状与发展曾文鸿,王惠珠(龙海市农业局363100)一推广杂交稻的主要成绩(一)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自1975年开始引种杂交稻,经过两年的多点试验、示范,1977年大面积推广普及,至1995年累计推广面积400多万亩,增产稻谷220...  相似文献   

2.
陈平 《杂交水稻》1992,(1):14-15
作者通过多年吨粮田生产实践,提出了穗型大小定节位,成穗多寡定茎向,增不增粒定叶指,结实差异定级色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作者总结各地高产经验认为,穗数和粒数是杂交水稻高产的关键。为了增穗增粒必须培育带大蘖的壮秧,使本田前期分蘖早发,以建立中、后期的合理群体结构和良好的冠层结构。品种搭配上双杂能显著高产,应突破杂交早稻。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制种异交高产栽培规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杂交稻制种异交栽培的特性,提出高产制种的栽培目标:母本穗齐穗多,中穗 粒多,柱头外露率和千粒重高;父本穗大粒多,穗子相对不齐和抽穗分散。在栽培上应采取措施 实现早发、稳长,使高产栽培与改善异交性能相结合。据此,作者提出了异交高产栽培的模式及 汕优63高产制种技术措施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5.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静  马国辉 《作物研究》2006,20(5):422-425
从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中,提出了“超级杂交稻99论证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是可行的。通过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理论,探讨了超级杂交稻所特有的生理特性和生态特性及主要成熟的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分析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优质杂交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Thesetoftechniquesforfinequalityhybridricetomaintaingoodgrainqualityandhighyieldingablility在优质稻米的生产中要保持组合的优质特点并获...  相似文献   

8.
我县烟后稻适应范围在海拨500—650米之间。抓好该区烟稻配套栽培技术,对解决粮烟争地矛盾,增加粮食产量有重要意义。措施为选用中迟熟高产杂优组合,适当提早播种插秧期,培育分蘖壮秧,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9.
头年冬种大、小麦,次年连作双季杂交稻,是我市亩产过吨粮的一种可靠性较大的种植模式。1986年全市小面积试验示范0.56万亩, 1991年发展到38. 48万亩, 6年累计种植面积94.83万亩,其中三熟亩产过吨粮的达89.7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4.6%。据抽样调查,麦类-双杂三熟合计亩产1100公斤以上,各季的亩产指标一般是:无论大麦或小麦,亩产应在200公斤以上,早杂亩产450公斤左右,晚杂亩产450公斤以上。综合各地高产丘块的验收资料,三季的产量结构和全生育期如表1。 麦类-双杂亩产过吨粮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是: 一、搞好三熟品种搭配,缓解高产与季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超级杂交稻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超级杂交稻的发展、形态生理、生态适应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分析目前超级杂交稻生产力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周静  马国辉 《作物研究》2006,20(Z1):422-425
从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中,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论证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是可行的.通过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理论,探讨了超级杂交稻所特有的生理特性和生态特性及主要成熟的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分析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隆回县超级杂交稻攻关片以良种为核心,良田为基础,良法为手段,达到了超级杂交稻单产13.5 t/hm2的第三期攻关目标,主要是推广应用了以半旱化育秧、适龄早栽、双本稀植、带土移栽、肥料运筹、多次中耕、好气灌溉、病虫综防为主的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组合搭配、种子处理、培育壮秧、垄厢栽培、合理密植、间歇灌溉及病虫防治等配套栽培技术方面,总结了1个村成建制实现中低产田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的经验。从1990年起,我们在株洲县均坝乡杨梅村进行中低产田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配套栽培技术试点,粮食生产两年两大步,实现了全村成建制过吨粮,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与超级杂交水稻良种相匹配的强化栽培技术,2004年在湖南浏阳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施N 187.5 kg,N,P,K总量440.1 kg,N:P:K=1:0.56:0.56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效益,投入产出比则以每公顷施N 106.5 kg,N,P,K总量274.5 kg,N:P:K=1:0.79:0.79的方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6.
杂交稻再生利用高产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我区杂交稻再生利用在耕作制度、组合选择、高产栽培等三方面实现了技术配套。1990年全区再生稻40万亩,亩产200公斤以上,高产田经实地验收,头季稻亩产465公斤,再生稻亩产423公斤。其措施主要是高节位留桩,重肥促多蘖。该技术使荆州地区稻田每亩增产250~270公斤,进而找到了与之配套的新三熟制度和两种五收制度,使其成为一种农业综合发展的优化耕作模式和节劳节能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17.
1989年雨水地区农科所与庆元县农牧特产局、松源镇农技站联合在庆元县松源镇大畈墙、南门墙建立千亩双杂高产栽培示范片,该片实际面积964亩,全年平均亩产943.0公斤,320亩全年平均亩产超吨粮,其中52亩中心方经实打验收,早杂平均亩产588.3公斤,晚杂平均亩产579.6公斤,全年平均亩产达1167.9公斤,增产极为显著。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 根据测产、考种及产量调查:早杂威优35亩产从4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主要靠增穗增产,从5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则穗、粒都有相应的增加,而亩产550公斤以上的更高产,则主要靠增粒增…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少免耕中、大苗抛秧栽培,是一项新的简化栽培技术,其要点是:采用常规育秧方式培育多蘖中大苗,改干耕为干旋,改手插为抛秧。抛秧工效比大苗手插提高近1倍,且减轻劳动强度,产量超过大苗手插。  相似文献   

19.
李述南 《作物研究》2000,14(3):23-24
介绍了陆两优63在沅江市草尾镇试种的情况,表现丰产性好,平均产量达到7372.5kg/hm^2,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宜,品质优良,并总结了它的产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详细地总结了四川省发展杂交稻取得的巨大成绩,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