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法提取木材中的阿拉伯半乳聚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木材的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利用微波效应,以水为溶剂来提取其中的阿拉伯半乳聚糖。通过实验设计考察了微波提取的条件即微波功率、作用时间、木粉粒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物产率的影响,从而确定较佳的提取工艺:微波功率为490w,作用时间为25min,料液比为l:35,木粉粒度为0.20—0.30min。微波提取法提取物产率可以达到17.47%。并在此基础上将微波提取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微波提取法的提取率比传统水浴提取法的提取率高出1.6%,在所用时间上仅用了l/12,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对提取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优选出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采自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的葡萄叶为材料,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法提取葡萄叶乙醇提取物;工艺优化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分别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做抑菌试验,并以其中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试验,并用K-B琼脂扩散法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葡萄叶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时间3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获得的葡萄叶提取物对4种菌的抑菌作用大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叶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显著。本文所建立的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具有渐变快速、仪器设备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可用于葡萄叶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竹叶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竹叶的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渗漉提取、冷浸提取、微波提取和索氏提取6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的收率进行比较,同时以芦丁为考察指标分别对其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收率大小次序为:超声波法>微波法>回流法>渗漉法>索氏法>冷浸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快速,不需加热,节省时间、溶剂和能源,所提取的总黄酮含量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接提取法和分步提取法对哈茨木霉T28发酵液进行萃取,获得6种提取物;将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并对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步提取法和乙酸乙酯为萃取液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萌发、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67.06%,71.71%和76.25%;采用直接提取法获得的提取物抑制效果次之.2种方法的提取物中分别含有10个和15个组分,其中相同组分为2,5-二叔丁基酚、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十八碳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单(2-二乙基己基)酯,这些组分可能为对致病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枸杞中抗氧化性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对枸杞中抗氧化性物质进行了提取,碘量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了提取物与VC、VE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确定了提取枸杞中抗氧化物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时间短,操作简单的特点;枸杞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性物质,其抗氧化性低于合成的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和VC,但高于VE和柠檬酸。其中,用60%的乙醇对枸杞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其抗氧化性最强。同VC、VE的协同实验证实:无论是VC还是VE同枸杞提取物均能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其协同效果高于BHT的抗氧化性,其中,VC的协同效果高于VE。因此从枸杞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并同VC使用可替代BHT。  相似文献   

6.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提取香橼干果,对比了其提取物在卷烟加料中的应用效果,筛选出了香橼干果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在卷烟中的最佳添加用量。通过评吸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提取的香橼提取物添加到卷烟中均有降刺增香、生津回甜的效果。其中70%乙醇回流提取香橼提取物以5‰的比例添加到卷烟中,感官评吸效果较好;其次是70%乙醇索氏提取香橼提取物;再之是50%乙醇回流提取香橼提取物。  相似文献   

7.
阔瓣含笑叶片总酚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阔辩含笑叶片为原料,定性鉴定了其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并时酚类物质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影响总酚提取率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液具有典型的酚类化合物特性,定性反应现象明显;阔瓣含笑叶片中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总酚提取率为10.57%.  相似文献   

8.
提取技术对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和两步提取法对新鲜的和风干的香榧假种皮原料进行提取,从提取物得率、性状、组成成分和各成分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新鲜原料所得提取物得率高于风干原料,两步提取法所得提取物总得率高于另外两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新鲜原料的提取得率为5.54%,风干原料为1.98%,G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风干原料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新鲜原料的溶剂提取物得率高于水蒸气蒸馏法,且随着溶剂不同,得率略有变化,其中使用甲苯时得率为21.84%,使用正己烷时得率为16.01%,主要成分皆为二萜类物质;新鲜原料的两步法提取所得组分分为精油和提取物两部分,其中精油的得率、性状、组成与水蒸气蒸馏方法一致,提取物的得率、性状、组成接近于溶剂提取法,只是组分含量略有变化。对香榧假种皮进行两步法提取比较有利于精油和提取物的有效分离及利用。  相似文献   

9.
CO2超临界-超声波联用技术提取花色苷(配糖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色苷是花青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可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 ,常规提取工艺容易使其发生降解、褪色。用CO2 超临界装置对植物原料进行预处理 ,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花色苷具有时间短、纯度高、提取量大等特点 ,同时具有防止提取物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发生降解、褪色等变化。对超声波提取花色苷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设计了工艺流程 ,研究了超声波提取的温度、时间和提取剂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 ,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在超声波频率为 3 0kHz条件下 ,用浓度为 2 %的稀H2 SO4作提取剂 ,处理 40min ,温度 5 0℃时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一条高效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竹叶抗氧化物提取均具有显著影响,优化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为0.3098 mg/mL,提取物中含有总酚3.34%,总萜2.89%.为鸡毛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和两步提取法对新鲜的和风干的香榧假种皮原料进行提取,从提取物得率、性状、组成成分和各成分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新鲜原料所得提取物得率高于风干原料,两步提取法所得提取物总得率高于另外两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新鲜原料的提取得率为5.54%,风干原料为1.98%,G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风干原料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新鲜原料的溶剂提取物得率高于水蒸气蒸馏法,且随着溶剂不同,得率略有变化,其中使用甲苯时得率为21.84%,使用正己烷时得率为16.01%,主要成分皆为二萜类物质;新鲜原料的两步法提取所得组分分为精油和提取物两部分,其中精油的得率、性状、组成与水蒸气蒸馏方法一致,提取物的得率、性状、组成接近于溶剂提取法,只是组分含量略有变化.对香榧假种皮进行两步法提取比较有利于精油和提取物的有效分离及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以花楸果为原料,对花楸果多酚进行乙醇提取,分别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对花楸果多酚物质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通过研究花楸果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过氧化氢等的清除能力,同时与相同浓度的抗坏血酸进行比较,对其进行抗氧化性的研究。由结果可知,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40%乙醇浓度,40℃下提取90 min,该条件下多酚得率达6.73%。通过比较花楸果多酚提取物与相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性,确定花楸果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较抗坏血酸要弱,但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提取物(GBE)质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作者几年来对银杏叶提取物(GBE)生产和工艺研究,在分析了银杏叶化学成分及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对影响银杏叶提取物产品质量及得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银杏叶质量(包括繁殖方式、枝条年龄、施肥种类、采叶季节、贮存时间及银杏叶贮存含水量等)、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是影响银杏叶提取物质量及提取得率的主要因素,文中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详尽描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油茶枯饼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产品得率的影响,并采用DPPH法和FTC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60%(v/v),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黄酮苷1和黄酮苷2得率分别为12.56%和13.03%,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油茶籽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响应面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是油茶籽中重要的活性成分。研究其组成、提取工艺和活性,对于优质茶油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就微波辅助提取油茶籽多酚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料液比这3个因素对油茶籽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微波功率与微波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与料液比、微波提取时间与料液比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利用DesignExpert7.1软件分析得出的油茶籽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800W;提取时间,35s;料液比为1︰16。在此条件下,用回归模型预测的油茶籽多酚的提取量为19.60mg·g-1,实际测得值为19.02mg·g-1,相对误差为3%。与传统溶剂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时间短、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高效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获得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更加环保且活性优良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原料,以ABTS+·和O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法萃取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工艺,以V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了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对OH·、ABTS+·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并分析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与抗氧化的相关性。【结果】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 g/mL,硫酸铵质量浓度0.31 g/mL,乙醇体积分数43%,超声功率510 W,超声时间50 min;此时提取物对2种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59.36±0.80)%,其中OH·清除率为(51.77±0.97)%,ABTS+·清除率为(65.20±1.43)%,较单一双水相法和常规醇提法均有显著提升。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得率为(12.67±0.43)%。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含量分别达到了...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辅助提取桔皮中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桔皮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微波功率900 W,提取温度75 ℃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微波法从桔皮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浸提时间7 min,料液比1:30.用此工艺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12.04%.通过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桔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表明不同工艺的桔皮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清除率与总黄酮的含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传统生产中被废弃的宣木瓜叶的利用价值,对宣木瓜叶提取物经显色及沉淀反应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鉴定出了宣木瓜叶中含有生物碱、多酚、皂甙等活性物质;并以95%的乙醇回流提取宣木瓜叶中主要活性物质--齐墩果酸,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提取齐墩果酸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其工艺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12(g·mL<'-...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紫花地丁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生物碱,大量的试验证明其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了紫花地丁根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物料比1∶50、功率150W、提取时间50min、温度70℃,且紫花地丁根提取物中粗品黄酮得率为1.71%。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提取物(GBE)三种提取工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水提取-乙醇回流(树脂吸附)法,乙醇提取-树脂吸附法,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3种提取工艺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以及提取物的质量指标作了全面论述,并指出在我国采用乙醇提取-树脂吸附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