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除草威——48%乙莠悬乳剂新章河北省曲阳农广校,073100)除草威(48%乙莠悬乳剂)是防除玉米地杂草的优质农药,可克服玉米地单用莠去津(阿特拉津)对后茬作物引起的药害现象,在杂草防除上具有互补和增效作用,杀草谱广。有使用方便,有效成分含量高,悬浮...  相似文献   

2.
阿特拉津与丁草胺混用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特拉津和丁草胺在我国药源充裕,可望大面积推广应用。阿丁混用是我国目前解决阿特拉津单用所引起的对后茬小麦药害问题和提高对耐药杂草——马唐防效的良好方法.本文从其对夏玉米田主要杂草的毒力、玉米的安全性、混用的联合作用、相容性、环境条件对除草剂的影响及残留毒性诸方面系统地论证了阿丁混用的可行性,并用等效线法确定了最大增效混合比和增效倍数。试验证明,阿丁混用适应环境条件强,无论在多雨年份,还是在干旱年份均可有效防除夏玉米田一年生主要杂草。  相似文献   

3.
夏播高粱播后不久即进入雨季,草害十分严重。以往应用阿特拉津防除田间杂草,在常用量下对小麦出苗有抑制作用。为此,1989~1990年我们进行了40%绿阿混胶悬剂防除高粱田杂草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1.40%绿阿混(绿麦隆+阿特拉津)胶悬剂(北京市植保站、吉林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研制);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夏播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河北省夏播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组成、翻耕和免耕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及消长规律 ,并就不同种植方式的玉米田提出了相应的化学防除药剂及施用技术 :在翻耕玉米田 ,以喷施乙阿合剂做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 ;免耕贴茬玉米田 ,在作物播后苗前喷施农达混用乙阿合剂 ;麦垅套种的玉米田 ,在小麦收获后立即喷施玉农乐或玉农乐与阿特拉津混用做茎叶处理 ;采用克芜踪行间定向喷雾防除玉米生育后期的杂草  相似文献   

5.
阿特拉津防除甘蔗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县甘蔗生产的发展,蔗地除草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进行了阿特拉津芽前芽后处理防除蔗地杂草的大田对比试验。 供试药剂:40%阿特拉津胶悬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农药厂生产)、50%丁草胺乳剂(杭州农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6.
王德旭 《植物保护》1994,20(1):42-42
阿特拉津、乙草胺混用防治玉米田杂草阿特拉津用于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效果很好,但用量过大或重复用药,对下茬作物(如小麦、花生等)有影响。经1988年试验,用40%阿特拉津和50%乙草胺等量(各75克)混用解决了药害问题,1992年在莱...  相似文献   

7.
阿特拉津与乙草胺混用防除夏玉米地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玉米地主要除草剂阿特拉津造成后茬小麦等作物药害、对危害玉米的优势杂草马唐防效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从1989年起着手系统地研究阿特拉津与乙草胺的混用技术。一、材料与方法(一)乙草胺的毒力测定试验处理:(1)48%甲草胺乳油(美国孟山都公司产);(2)50%乙草胺乳油(河北宣化农药厂产);(3)60%丁草胺乳油(江苏昆山化工厂产)。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播种时气温较高,杂草生长较快,杂草发生集中且以禾本科杂草占绝对优势。我场历年用阿特拉津或拉索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取得了好的防除效果,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及夏玉米田今后的化学除草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一)筛选推广茎叶处理剂麦收后为了抢播夏玉米,常常是整地质量不及春播玉米田精细。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化除因垡块较大,而影响防效,同时从播种到出苗的时间较短,也容易错过防除适期,每年都出现一定面积的草荒。1987年我场在夏玉米田进行了阿特拉津不同用量、不同施药期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阿特拉津与乙草胺混用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特拉津与己草胺混用(以下简称乙阿混剂)在玉米播后苗前使用,能有效地防除术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通过阿特拉津与乙草胺不同用量混配试验,了解该混剂在本地区的杀草谱和除草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1.50%乙草胶乳油(江苏省昆山化工厂产);2,50%阿特拉律可湿性粉剂(吉林省激化农药厂产)。(二)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黔东南民族农校实习农场(鸭塘),土质粘性,PH7·25。(三)田间杂草试验地杂草种类有狗尾草(SetariaVirid九)、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香附子(0吵erusrotundus)…  相似文献   

10.
甲草嗪与敌草隆混用防除蔗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草嗪与敌草隆混用防除蔗田杂草试验管楚雄,曹坳程(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广州510316)(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广东蔗区大面积应用阿特拉津除草已多年。由于品种单一,在个别蔗区防效下降,特别对禾本科杂草防效更差。甲草嗪的除草效果比阿特拉津好,但因价格...  相似文献   

11.
应用40%乙莠水悬浮剂、乙宝EC、阿宝悬浮剂、38%阿特拉津悬浮剂防除玉米地杂草.结果,以乙莠水剂150 ml/667 m2除草、增产效果为最好,乙宝100 ml/667 m2其次,从而为引进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阿特拉津、2.4-D丁酯混用防治玉米田杂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邦河 《植物保护》1991,17(3):45-45
40%的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安全,但杀草不彻底;72%的2,4-D 丁酯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用于玉米田可有效的防除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有抑制作用,但使用不当,则会产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阿特拉津是玉米田优良的选择性除草剂,杀草谱广,药效好,安全性高,成本低,但是由于其残效期过长,容易造成后茬小麦等作物的药害,而且对危害玉米的优势杂草马唐的防效较差。为克服这一问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卢向阳等同志研究,表明每亩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107ml 加入50%乙草胺乳油40ml,其杀草  相似文献   

14.
“阿丁”合剂玉米田除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特拉津做为玉米等旱地和果园除草剂,已被应用多年。过去阿特拉津多为单独使用,但由于其对禾本科杂草比双子叶杂草效果差,且对后茬敏感性作物影响也大,故近年来有不少与阿特拉津混合使用或制成合剂使用的经验,不仅扩大了杀草谱,提高了除草效果,还降低了农药用量,减少了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了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吉化公司农药厂试制出丁草胺与阿特拉津合剂(暂称“阿丁”合剂),我们于1989-1990年对该合剂做了玉米免中耕除草的药效试验,并  相似文献   

15.
乙阿合剂为乙草胺和阿特拉津混合剂,是河北宣化农药厂生产的玉米田专用除草剂。它克服了阿特拉津(莠去津)残效期长、用药过量易对小麦产生药害和乙草胺除草单一等缺点,具有除草范围广、防除效果好、省工、省肥、利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经济效益显著。此剂为玉米田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施后在土壤表面形成膜,易被雨水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硝磺·氰草津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550g/L硝磺·氰草津悬浮剂825-1650ga.i./hm^2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主要杂草,其中对玉米田中的反枝苋防效最理想,对牛筋草、铁苋菜防效较好,对马唐的防效稍差,且本试验剂量范围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7.
阿特拉津灭草威防除阔叶杂草试验简报付建华张咸福(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柳州545005)羊角山苗圃地的主要阔叶杂草有铜锤草OxaliscorymbosaDC·,异叶黄鹌菜Younginheterophyla(Hensl·)Babe·etstebb,繁缕...  相似文献   

18.
对50%氰草津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玉米田防除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3~4叶期使用50%氰草津可湿性粉剂200~240g/667m2,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9.
几种常用化学除草剂防除蔗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君 《广西植保》2007,20(4):16-18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出苗前和中耕培土后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蔗地杂草,能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防效,节约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使用5种蔗地常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比人工除草平均每公顷增产9 765kg,平均增收3 138.9元。38%阿特拉津胶悬液3 000ml/ha 80%阿灭净可湿性粉剂1 500g/ha混用杂草鲜重防效最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甘蔗是我县近年发展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91年全县种植面积2.43万亩,计划到1995年将发展至6万亩左右.随着我县甘蔗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蔗地杂草的防除已成为当前我县发展甘蔗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1991年我们进行了40%阿特拉津作蔗地杂草芽后防除效果试验.试验在本县小长安乡牛毕村进行.蔗地平坦,沙质土,肥力中等.主要杂草有:雀舌草、铁苋菜、胜红蓟、艾蒿、蟋蟀草、繁缕、辣蓼、荠菜、马唐等.所用药剂为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农药厂生产的40%阿特拉津胶悬剂,亩用量200毫升,另设空白作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