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及烤烟节水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玉米、油菜和水稻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烟苗抗旱补水情况及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在烤烟生长前期的地温低于无覆盖处理,玉米秸秆覆盖和油菜秸秆覆盖降温效果大于水稻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高于未覆盖处理;秸秆覆盖能够减少补水次数2~3次,减少补水量2~3 kg,提高烟苗成活率2.6~5.0个百分点。烤烟移栽采用秸秆覆盖是一项节水抗旱、提高烟苗成活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秸秆覆盖对富集植物重金属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作物(水稻、小麦、油菜和蚕豆)秸秆对镉富集植物硫华菊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与未覆盖相比,覆盖4种秸秆降低了硫华菊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也降低了其光合色素含量。覆盖小麦、油菜、蚕豆作物秸秆的处理均提高了硫华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转运系数和转运量系数,而覆盖水稻秸秆的处理则降低了这4项指标。硫华菊地上部分镉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油菜秸秆覆盖小麦秸秆覆盖蚕豆秸秆覆盖未覆盖水稻秸秆覆盖。与未覆盖相比,覆盖小麦秸秆、油菜秸秆和蚕豆秸秆的硫华菊地上部分镉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4.22%、32.04%和18.82%。【结论】覆盖小麦、油菜、蚕豆秸秆均能提高硫华菊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其中以油菜秸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9,(8):22-23
为探讨不同秸秆覆盖对樱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地温的影响,进行了果园地面水稻秸秆、玉米秸秆覆盖试验,以不覆盖作对照,对比各处理果园土壤温度、养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温度、提高了土壤酸碱度值,减轻了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水稻秸秆覆盖优于玉米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秸秆覆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覆盖作为保护性农业的新颖课题之一,备受关注。为了深刻理解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及研究进展,该文综述了我国秸秆覆盖技术研究现状,秸秆覆盖技术研究面临的问题,秸秆覆盖技术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秸秆覆盖技术进行展望,以期为当前和今后秸秆覆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方式研究了玉米、油菜和水稻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变化、烟株生长和烟叶产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和油菜秸秆覆盖处理在烤烟生长前期土壤温度低于不覆盖处理;玉米秸秆覆盖对烤烟前期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油菜秸秆覆盖对烤烟后期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秸秆覆盖能够提高烟叶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油菜秸秆覆盖对烟叶产值的提高效果最明显;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覆盖能够降低烟叶中烟碱和总氮含量,提高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6.
秸秆覆盖技术是农业保护性技术之一,备受关注。为了研究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及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我国秸秆覆盖技术研究现状,秸秆覆盖技术研究面临的问题,秸秆覆盖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秸秆覆盖技术进行展望,以期为当前和今后秸秆覆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方式研究了未腐熟和腐熟油菜秸秆覆盖对烟株生育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覆盖对烤烟生育期无影响,油菜秸秆覆盖有利于烟株叶片数增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未腐熟油菜秸秆覆盖的效果好于腐熟油菜秸秆覆盖;油菜秸秆覆盖有利于烟叶烟碱、总氮含量的降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旱地马铃薯秸秆覆盖增墒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旱地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对土壤墒情和水分利用率,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丰富旱作农业技术内容.2006年在华岭乡进行了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了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对旱地土壤水分、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验证秸秆覆盖的抗旱增产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秸秆覆盖技术,提高旱地综合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崔运峰  董洁  邹皆明 《农技服务》2011,28(8):1228+1230-1228,1230
从秸秆覆盖量、覆盖时间、覆盖时期和覆盖方式等方面综述了秸秆覆盖节水保墒效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豆麦轮作下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豆麦轮作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翻耕、翻耕秸秆覆盖、旋耕、旋耕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秸秆覆盖对冬小麦麦田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容重、p H值、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不同耕作方式在各个土层呈现表层聚集现象;翻耕和旋耕速效钾含量和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秸秆覆盖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秸秆覆盖处理显著高于传统耕作不覆盖处理;翻耕和旋耕处理土壤容重和p H值显著高于深松秸秆覆盖处理;深松秸秆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养分与碱性磷酸酶、脲酶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深松秸秆覆盖可作为旱作区适宜的耕作方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高,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秸秆和地膜双覆盖使0 ̄20cm土层含水量平均比露地栽培提高16.82%,比秸秆单覆盖提高6.45%,比地膜单覆盖提高5.43%,而且烟叶成分较协调,产量与产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幼龄橡胶园覆盖的材料,以裸地为对照,采用生物材料(厚度分别为3 cm、2 cm、1 cm)、秸秆和薄膜进行2年覆盖,测定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及橡胶树的株高和茎粗生长量.结果表明:薄膜覆盖与裸地的土壤温度无显著差异,生物材料覆盖和秸秆覆盖在土层5 cm、20 cm处土壤温度显著低于裸地对照;各处理间含水量差异不明显,其中以1 cm生物材料覆盖最好;秸秆覆盖的土壤各养分含量相对较高;秸秆覆盖和1 cm生物材料覆盖橡胶树的株高和茎粗增加量较大,薄膜覆盖的增加量相对较少.秸秆可在幼龄橡胶园中大力推广应用,1 cm生物材料可作为新型覆盖替代物逐步推广,薄膜覆盖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腐解物为覆盖材料,研究了不同厚度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可以显著降低表层的土壤容重,具有保水作用,如玉米秸秆覆盖120 d时,覆盖3 cm的效果最佳;覆盖180 d后,均可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覆盖6 cm处理的杂草抑制率达100%;覆盖还能减缓土壤温度变化的幅度。因此,玉米秸秆园林覆盖可省水、省肥、省工,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园林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郭霄  韩茁  徐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94-7695,7776
通过多年试验及数据监测,在防雨棚下的测坑中设置不同的水分处理,研究无覆盖与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耗水特征、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冬小麦生育期间,覆盖与不覆盖处理间总耗水量差异明显,但不显著;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存在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南高丛越橘品种奥尼尔(O'Neal)和兔眼越橘品种杰兔(Premier)为试材,研究透湿性反光膜、秸秆覆盖处理对越橘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越橘园覆盖反光膜和秸秆处理,其单果重大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也高于对照.反光膜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秸秆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有机酸含量亦略有降低.对于果实花色苷含量,反光膜覆盖处理最高,秸秆覆盖处理居其次,而对照最低.  相似文献   

16.
免耕秸秆覆盖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采用微区定位方法,研究免耕栽培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均呈增加趋势,0%、30%、60%、100%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垄作处理,平均增幅0.99%-3.77%,其中以100%秸秆覆盖处理保水效果最佳;秸秆覆盖后,免耕大豆在前期表层土壤水分富集现象显著,不同秸秆覆盖处理5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播种至出苗期分别较常规垄作处理增加4.81%-9.43%。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烟叶品质,进行了对植烟土壤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C/N比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有机质积累明显,腐殖化作用强,使得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比例更协调,产值高。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好,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产值与地膜单覆盖差异不显著;由于没有新鲜的有机质补充,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从而使得烟叶品质较不协调,但产量较高,产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耕作方式滞后,平均年降水量少且变率大。秸秆覆盖微集水技术是解决风沙半干旱区粮食产量不稳和土壤易干、易旱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7500kg/hm^2处理的玉米穗粗和百粒重高于另外2个处理及对照。3个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7500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3个处理与对照的7月29日光合速率均比8月27日高,而蒸腾速率均比8月27日低。秸秆覆盖量7500kg/hm^2处理和11250kg/hm^2处理2个时期的光合速率均高于3750kg/hm^2处理和对照,而蒸腾速率均低于3750kg/hm^2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19.
研究比较5种不同覆盖物(薄膜覆盖,秸秆覆盖,1 cm、2 cm、3 cm生物材料覆盖)与裸地(CK)在每个季节3个不同土层深度(5、20、40 cm)的土壤温度。结果表明:5 cm土层(四个季节)以及20 cm土层(春季和夏季)的土壤温度,薄膜覆盖与裸地无明显差异,均明显高于秸秆覆盖,1 cm、2 cm和3 cm生物材料覆盖;40 cm(春季)、20 cm(秋季、冬季)和40 cm(秋季、冬季),5个处理的土壤温度与裸地无明显差异;40 cm(夏季),薄膜覆盖,1 cm、2 cm和3 cm生物材料覆盖,土壤温度与裸地无明显差异,均显著高于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