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治百日咳。冬瓜子15克加红糖适量捣烂,以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 相似文献
2.
枇杷叶(届0去叶背面的毛)历来为祛痰镇咳的要药,它还能治疗下列疾病。 相似文献
3.
1.治疸疮:取老丝瓜近蒂部分10厘米长,连皮烧炭存性,研细末,以白糖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5.
1.治痘疮:取老丝瓜近蒂部分10厘米长,连皮烧炭存性,研细末,以白糖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7.
柳树的枝、叶、花、皮、根,均可入药,能治疗下列疾病. 1.痛风:柳树花、银花、蒲公英、土茯苓、紫花地丁、生大黄各30克,水煎30分钟,浸洗患处.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相似文献
8.
芦荟,系百合科植物,在花卉业或家庭培养的俗称龙爪.芦荟叶在防病治病上用途很广,经济实惠,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一、晕厥:症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甚至不省人事。他人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压患者手之“虎口”(即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捏压10余次可以苏醒。 相似文献
10.
艾叶又名艾蒿,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医认为,艾叶性温,味苦、辛,功效为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祛痰,镇咳,能治下列疾病,是物美价廉的中药。 相似文献
11.
一、大黄治急性扁桃体炎生大黄15克(小儿用8-10克),加沸水250毫升冲泡。每隔2小时冲泡1次,1剂可连泡4次。取药液饮服。据福建莆田县人民医院林文谋报道,采用本方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2例,2-4天全部治愈。这22例均经中西医治疗3天以上无效,才改用本方而奏效。二、仙人掌治热嗽仙人掌(鲜品)100克,去刺。 相似文献
12.
艾叶又名艾蓠,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医认为,艾叶性温,味苦、辛,功效为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祛痰,镇咳,能治下列疾病,是价廉物美的中药。1.治寻常疣、扁平疣:鲜艾叶揉至出汁,在患部摩擦至皮肤微热或微红,每日2次。 相似文献
14.
艾叶又名艾蒿,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医认为,艾叶性温,味苦、辛,功效为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祛痰,镇咳,能治下列疾病,是价廉物美的中药. 相似文献
15.
柿叶治内伤出血:采集秋后柿树叶适量,洗净后晒干,研成极细末.每次5克,日服3次,重症者每欠服10克.治高血脂:嫩柿树叶适量,用竹条串起,放人80~90℃热水中浸泡30分钟,捞起,置于阴凉处风干,切碎.每次取10克,以开水泡,当茶饮.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柿树叶(经霜打落者)200克,洗净、晒干,研细末.每次3克,每日早晚以温开水送服,连服1个月. 相似文献
16.
编者点评:单方,是指仅含一味中药的方剂.它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一是组方简单,一方含一药,一药治一病;二是经济实惠,药源广泛,大都可自行采集或廉价购买;三是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家庭治疗;四是针对性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七厘散专治伤痛,活血消肿定痛良”。笔者行医40年,对七厘散情有独钟,运用七厘散治疗多种疾病,常常获效。一、治跌打损伤:瘀血停滞、遍身疼痛者:内服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1.5克。如因刀刃所伤、流血 相似文献
18.
正1.治肋软骨炎综合征胆南星、法半夏、制附子、制草乌、制川乌各30克。将上药研成细粉,用蜂蜜适量,调成糊状,取适量药粉膏外敷患处,每隔7小时调湿再敷。有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者停用。2.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晒参200克,蛤蚧5对,沉香、杏仁、茯苓、当归各100克,川贝母、炙甘 相似文献
19.
<正>香椿为楝科植物,别名椿木叶、椿尖叶。其春天生长的嫩芽、叶可食。中医认为,香椿性平,味甘,芳香,有清热解毒、健胃利气、杀虫之功效。下列验方可供选用。1.治胃溃疡:香椿芽250克,搓碎后与适量红枣泥调和为丸,每丸重约3克。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以温开水送服。2.治呕吐:香椿叶2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2次。 相似文献
20.
鸡内金,又名鸡肫皮.为鸡的沙囊内膜干品.将鸡宰后,取出沙囊,剖开,趁热剥取内膜,洗净.晒干.即为鸡内金.它味甘,性平,具有消积滞、健脾胃功效.可治疗下列多种病症.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