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调研江西省梅岭风景区的4条主要道路(X014、X052、X004、X003)景观小品的实际应用状况,从材质、造型、色彩、文化展示性等方面归纳总结,以及从不同类型之间、相同类型之间、不同道路之间、相同道路不同区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4条道路存在的问题:地域文化缺失,缺少当地特色、文化内涵;生态性缺乏,开发过程中和景观小品的选取未考虑生态性;系统性缺乏,不满足总体、系统性规划的原则;整体布局不健全,未全面考虑小品的布置。为了更好地促进梅岭风景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景观小品设计要体现地域性与乡土人文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增加辨识度和认同感的效果;因地制宜与生态节能结合,将道路周边原有的自然景观元素巧妙融入景观小品中,采用无污染的环保材料;设置相应的管控制度,加强统一管理,便于景观维护与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黄帝陵风景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特征,评价了风景区人文及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进而确定了该风景区的性质,提出了风景开发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沈敏  周永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6-21888
归纳了景观审美的基本属性,即体验性、文化性、象征性、偏好性、结构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景观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偏好,指出划分文化群体及其文化规则可有助于景观审美研究,而旅游景观的异质文化是旅游景观审美的动力源泉,优化旅游景观审美结构可以提升旅游景观审美质量。根据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探讨了旅游景观的审美结构,认为其包括"空间-尺度"维、"时间-历史"维、"机制-功能"维。在结构主义美学的指导下,从维度结构与文化偏好、大众审美与市场导向、符号象征与文化价值方面提出了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
大连金石滩风景区属千山山脉南延部分,地势总体呈现北高南低趋势,东西两侧低丘呈岬角半岛式环抱中部丘前倾斜平原。地形特征呈现出三面丘陵环抱,中部倾斜平缓并向海敞开。全区地势最低处为南部人工湖至游艇俱乐部及孙家屯附近,地面标高<10米。区内总体地貌以丘陵为主。土壤性质主要为耕型淤积潮棕壤、耕型砂页岩类棕壤性土、耕型黄土状棕壤以及滨海盐土。  相似文献   

5.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植被景观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白云山风景区的植被景观划分为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疏林草地,果园5大类型。分析了各种植被景观类型的生态特征。其中,常绿阔叶林的斑块类型丰富。面积差异较小,景观多样性最高,认为应该加强对白云山风景区的生态景观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福建省德化九仙山气象站2000-2019 年的气象要素数据,重点对九仙山风景区旅游气象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花亭湖风景区的景观林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花亭湖的概况,分析了在花亭湖风景区发展景观林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设景观林业的构想,以期为花亭湖风景区景观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湾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开发景区旅游资源应以森林生态游、生态考察探险游、茶乡田园观光游和水上游为主线,丰富文化内涵,完善配套措施,拓宽旅游渠道,扩大景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以华山风景区为研究区域,着重分析了华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容量、社会心理容量、旅游设施容量和生态环境容量,采用“最低因子定律”,将上述容量中最小的容量值定为华山风景区的旅游容量;最后,结合华山风景区历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对旅游容量做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景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综合玉苍山风景区景观资源特点、森林植物景观现状及地带植物类型因素,提出.玉苍山森林植物景观优化对策,即在保护好公园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风光资源的基础上,遵循森林群落演替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苍南县森林景观实行高质量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达到森林群落结构优化、生态功能稳定、景观特色明显、生物多样性较高、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并方便市民休闲、健身、游览和科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生态景观林景观效果构成特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省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采用典型选样法选取了30个生态景观林样地,调查测定森林景观效果及其构成因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森林景观效果与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模型,进行构成因子相关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树高、郁闭度、枝下高、草本层盖度、色调、树种组成、分布状况和采伐剩余物等8个因子与森林景观效果相关显著。在生态景观林发展中,应重点对这8个因子进行优化规划和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在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旅游的同时,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植被景观所受干扰日渐明显。通过样地调查,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及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主要受人文地理因子的影响,受自然地理因子的影响小。②相对于自然地理因子而言,人文地理因子(即旅游干扰活动)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植被景观特征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在今后景区旅游开发中要特别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规划,以保护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运用景观分类生态原则和群落生态学原则,建立了武夷山风景区景观二级分类系统。其中,一级景观包括马尾松林、杉木林、经济林、竹林、阔叶林、茶园、农田、河流、居住地和裸地10个景观类型,二级景观包括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和成过熟林4个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景观类型的生态特在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馨  陈士惠  路雪梅  徐鹏飞  李海芯  何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58-4458,4515
以江苏省生祠镇为例,首先对其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了生祠镇乡村旅游规划的整体思路,制订了生祠镇乡村旅游开发的功能布局方案,将生祠镇的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为六大区域。最后,对生祠镇内的旅游建筑进行控制并对生祠镇的旅游市场进行了规划。以期对今后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武夷山风景区现存植被主要类型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面积小,但结构复杂,种类丰富,层次分化明显。生于山谷岩隙中的岩生植物群落以青冈为建群种,因其生境特殊而有较特殊的群落结构。针阔混交林有较多常绿阔叶林的残余成分,乔木层分为明显的二层,上层由马尾松占据,马尾松林林相单一,乔木层仅一层,马尾松的优势极显著。九曲溪两岸的毛环竹林林相整齐,立竹均匀,但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旅游景观的定义与内涵,然后从项目的策划入手,对该项目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设计定位,通过对项目周边文化、环境的充分调查,采集仙姑顶诸多的文化传说,进行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思,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景点布置。在对景区内的建筑物的风格控制和小品植物等的选择搭配上,均展现了仙姑顶特色的人文风貌。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景观建设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意义重大,笔者分析了都市农业旅游景观建设的原则,并探讨了如何从聚落景观、田园风光和观光旅游专类园三个方面建设都市农业景观。  相似文献   

18.
浙江淳安千岛湖地区经过30年的封山育林,恢复了森林植被,使该区的山、水、林、岛融为一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保护了鸟兽资源,湖水清澈,湖上出现奇特雾景,为风景区自然美增添光彩。本文还初步评价了千岛湖区森林景观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志民  谢园方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5049-505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区域旅游资源的竞争重点开始转向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竞争力中乡村文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江苏省苏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历史特征和地域优势,使得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迅速.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需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坚持以地域乡土文化为核心,加强乡村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注重乡村文化的多层次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20.
杨诗源  陈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02-18703,18706
以厦门市同安区五峰村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以期促进五峰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