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玉米自交系XL21和PH6WC组成的6世代群体为材料,调查各群体同一穗位处果穗数量。利用P1、P2、F1、F2、BC1和BC2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控制玉米一节多穗性状的基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F2分离世代表现为斜率负值的直线分布,BC1群体主要呈类似于偏正态分布,BC2群体呈类似于反比例函数分布。通过群体AIC值进行适合性检验,该性状符合一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D模型,主基因效应大于多基因效应,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49.5%~60.2%,多基因遗传力为27.4%~41.1%,两者累加贡献率达到87.6%~90.6%。控制玉米一节多穗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在遗传育种中针对该性状对早代试材进行重点选择和淘汰。  相似文献   

2.
新疆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产量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是近年来在新疆开始推广的一种青贮玉米,由于该杂交种带有多秆多穗多叶基因,比普通的生育期相同的玉米杂交种每株要多出2~3个有效茎、3~5个果穗、30~50片的叶片,而显得尤为特别。目前,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在新疆推广面积约2万hm2。近年来,我们对这种特殊基因型玉米的植物学性状、产量特征、光合产物生产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1 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特征研究表明,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每株要多出2~3个有效茎、植株茎秆较高;每株多出3~5个果穗,果穗略小且在植株茎的中…  相似文献   

3.
Mait.  R  李绍武 《杂粮作物》1998,18(4):1-5
对玉米群体GoldenGlow多果穗性状的20轮双亲混合选择R.Maita等著李绍武译玉米的多果穗性状与籽粒高产相辅相成。有关多果穗性状遗传的许多研究表明,该性状受少数几个基因控制而且高度遗传。鉴于玉米籽粒产量的遗传力很低,因此,对遗传力很高的多穗性...  相似文献   

4.
(括号前为期数,括号内为页数)玉米玉米数量性状的遗传控制1.收获时果穗的干物质含量玉米耐热雄穗的花粉活力、散粉特性和配合力玉米根细胞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抗寒性在高密度下极早熟玉米使用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含和不含H::基因的玉米近等基因系对4种叶斑病菌的抗性膨化和煮熟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衣阿华坚秆玉米综合种系群间的选择差异玉米数量性状的遗传控制皿.千粒重玉米各生长时期叶片光合活性杂种优势的变异以自交系为测验种改良玉米一般配合力亏水灌溉对甜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乙烯利处理后的玉米生长和产量施氮对几个热带玉米…  相似文献   

5.
玉米雌穗一节多穗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鞠方成 《玉米科学》2015,23(6):7-11
以玉米自交系XL21和PH6WC组成的6世代群体为材料,调查各群体同一穗位处果穗数量。利用P1、P2、F1、F2、BC1和BC2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控制玉米一节多穗性状的基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F2分离世代表现为斜率负值的直线分布,BC1群体主要呈类似于偏正态分布,BC2群体呈类似于反比例函数分布。通过群体AIC值进行适合性检验,该性状符合一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D模型,主基因效应大于多基因效应,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49.5%~60.2%,多基因遗传力为27.4%~41.1%,两者累加贡献率达到87.6%~90.6%。控制玉米一节多穗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在遗传育种中针对该性状对早代试材进行重点选择和淘汰。  相似文献   

6.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初步判断小麦重要性状的遗传组成,并筛选适于QTL定位的性状,以小偃81和西农1376及其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7代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了株高、叶面积、穗下茎长、穗下节长、穗下节间直径、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抽穗期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穗下节长性状符合多基因遗传,无主基因存在;株高、小穗数、穗粒数、叶面积、穗长和抽穗期6个性状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穗下节间直径性状符合3对主基因遗传,无多基因存在;穗下茎长性状则符合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株高、穗长、抽穗期和穗下节间直径等4个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2.32%、75.75%、81.98%和91.04%,可能含有较大的主效QTL.  相似文献   

7.
以中单909的两个亲本郑58和HD568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穗上叶性状进行遗传特性剖析。通过P_1、P_2以及RIL3个世代联合分析发现,环境对穗上叶性状的表型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对穗上叶的表型呈现一定的规律,穗上叶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对穗上叶叶面积进行联合分离分析发现,在中、高密度下两个环境的遗传模型一致,均符合E-9模型;在低密度下两个环境分别符合E-9和F-1模型,说明穗上叶叶面积的最优遗传模型是两对具有抑制性的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的加性遗传模型,但会受到密度效应的影响,不同密度下遗传模型的差异在后代育种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穗上叶与主茎夹角性状的数量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丰光 《玉米科学》2012,20(1):53-56
以两个株型不同的玉米自交系自330和PH4CV构成的6世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量角器测定玉米穗上叶基部与主茎自然夹角角度。通过P1、P2、F1、F2、B1和B2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玉米穗上叶与主茎夹角性状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F2分离世代群体呈多峰分布,B1和B2群体分离世代呈双峰分布,说明玉米穗上叶与主茎夹角性状遗传由多基因数量性状控制,且符合一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即D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27.55%~52.60%,多基因遗传率为47.40%~72.45%,两者在后代遗传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农艺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组成,并筛选适于QTL的性状,以西农817和中国春为亲本,构建F2、F3群体,采用P1、P2、F1、F2、F3五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株高、有效分蘖、小穗数、穗粒数、穗长、穗下节间距、小穗着生密度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同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其中,穗长、穗粒数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型,无主基因存在;株高、小穗数、小穗着生密度符合一对加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下节间距符合一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有效分蘖符合一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  相似文献   

10.
玉米的穗行数和行粒数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它们决定果穗的和整株的籽粒总数,从而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因此,人们经常注意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问题。但是,研究者所用的试材及取得的关于这两个性状遗传体系的结论很不一致。现已证实穗行数主要由表现加性效应的基因控制,并且显性和上位性效应也有很大作用。对行粒数遗传控制体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已有的报道指明它是由加性效应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更加全面了解玉米多穗现象,本文以不同类型的玉米多穗现象为基础,深入探究其发生原因,认为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气候因素、栽培管理因素是造成玉米多穗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相关看法,以期为玉米生产和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玉米10个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吴子恺 《玉米科学》1995,3(1):006-011
利用世代均数分析法估计了由11个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组配的10个杂交组合,各6个群体(P1,P2,F1,B1,B2,F2)的与株高、生育期和籽粒产量有关的10个性状的基因效应值。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合的株高、穗位高、第一果穗着生节节间长、抽雄期、抽丝期、果穗重、轴重、单株籽粒重等8个性状的显性效应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大部分组合的株高、穗位高、第一果穗着生节节间长、抽雄期、抽丝期,第一和第二果穗抽丝间隔以及单株双穗率等性状的加性效应也都这显著成极显著。在株高、穗位高、抽雄期、抽丝期、果穗重、轴重和单株籽粒产量等性状中,出现显著上位性效应组合的频率也较高。通过利用由抽丝间隔、株高、穗位高以及抽丝期建立的选择指数进行选择,将利于同时改良产量、株高和生育期.  相似文献   

13.
赵明  石桂春 《玉米科学》2002,10(1):021-023
很多研究表明:玉米的多育性对提高产量潜力和氮肥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玉米多育性的遗传与控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玉米的多育性主要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单穗×双穗是玉米多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主要形式,但是育种家如果能创造出对环境胁迫不敏感的玉米多育性基因型材料,那么利用双穗×双穗的杂交模式,就有可能培育出稳定表达双穗特性的超级杂交玉米。  相似文献   

14.
玉米常用自交系茎节抗折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采用新的玉米茎节抗折强度测定方法,研究了23个玉米常用自交系的茎节抗折强度及其与株高、穗位高、去鞘茎粗、带鞘茎粗及叶鞘厚度等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抽雄后6 d不同自交系间茎节抗折强度呈现极显著差异;抽雄后6 d带鞘茎节抗折强度与株高、穗位高及地上第3节茎粗显著不相关,而与折断处去鞘茎粗、带鞘茎粗和叶鞘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抽雄后6 d带鞘茎节抗折强度受折断处带鞘茎粗的直接影响,去鞘茎粗和叶鞘厚度对带鞘节抗折强度的影响是通过其对带鞘茎粗的直接作用而间接实现。抽雄后6 d的叶鞘贡献率要高于抽雄后15 d,6 d时叶鞘贡献率的变异幅度较大;带鞘茎节抗折强度的变异幅度低于去鞘茎节抗折强度。育种上抗茎折材料的选择应注重穗位以上茎节粗度及叶鞘厚度两个性状。  相似文献   

15.
《Field Crops Research》2004,90(2-3):203-212
Previous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prolific (multi-ear) maize (Zea mays L.) hybrids might perform better than nonprolific (single-ear) hybrids under lower-yielding environment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1996–1999 to evaluate the agronomic responses of 10 maize hybrids differing in ear prolificacy under reduced-input and high-input cropping systems. Hybrids were of similar maturity (FAO 400) and divided into two prolificacy groups (prolific versus nonprolific), each consisting of five hybrids. The reduced-input system consisted of plowing at 20–22 cm; fertilization at 105, 104, and 104 kg ha−1 N, P2O5, and K2O; 37–38 000 plants ha−1; and low input of herbicide. The high-input system involved plowing at 30–32 cm; fertilization at 213, 130, and 130 kg ha−1 N, P2O5, and K2O; 60–65 000 plants ha−1; and high input of herbicides. Grain yield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under reduced-input compared to high-input cropping system by an average of 26.1%. Significant cropping system×prolificacy group interactions were found for most yield components but not for grain yields. This indicated that both prolificacy groups exhibited a similar yield decrease under the reduced-input system even though prolific hybrids had 1.33 ears per plant compared to only 1.01 ears per plant of nonprolific types. All prolific hybrids responded similarly to various cropping input levels principally by means of changes in kernels per plant, whereas some nonprolific hybrids had greater response through 1000-kernel weight then kernels per plant. Prolific hybrids tended to achieve higher grain yields which averaged 10 414 kg ha−1 compared to 9383 kg ha−1 for nonprolific types partly due to less barren plants per hectare and primarily because of a higher grain weight per plant. Larger grain weights per plant of prolific hybrids were primary due to more kernels per plant in the reduced-input system, and a combined effect of more kernels and heavier 1000-kernel weight per plant in the high-input system. Improved kernel number per plant for prolific hybrids was associated with kernels from secondary ears. Although prolific hybrids outyielded nonprolific types, our findings failed to indicate that the prolificacy trait per se had any important effect on hybrid performance when grown under reduced-input compared to high-input cropp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6.
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概述了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表现特点及其遗传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基因效应、遗传相关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其遗传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玉米品种比较,研究玉米新品种登海661的高产特性,为超高产玉米育种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登海661的穗大、粒重,单株子粒产量高,分别较郑单958和农大108高25%和30%;干物质积累量大,与郑单958和农大108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花后;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较长,在生育后期下降速度慢。登海661的株高、穗位高分别较郑单958和农大108低18.53%、22.68%和51.97%、48.03%,穗高系数显著低于郑单958和农大108;穗部及上下两节间较短,抗倒伏,耐密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同时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我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产量构成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着年代推进逐渐提高,亲本产量与品种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穗粗、单株穗干重、单株粒干重、穗轴粗、子粒长、株高、叶片宽、生育期、百粒重、行数和出籽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穗上叶夹角、雄穗分枝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出籽率、百粒重、穗位高、生育期、穗长、穗行数等对产量增加直接作用最大;穗粗、密度、穗干重、百粒重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因子。种植密度的提高、株型的改善及果穗性状的优化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甜、糯性状育种的遗传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玉米和糯玉米是一类淀粉合成途径不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子粒中含有高可溶性糖或高支链淀粉的玉米,是可直接食用的鲜食玉米类型。介绍玉米甜、糯性状形成的生物化学基础及其遗传特征,详细阐述单果穗甜糯形成的遗传学基础与机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隐性性状高效遗传改良具有无需表型选择并克服连锁累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玉川  王树楼  王笳 《玉米科学》1994,2(1):028-031
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地玉米采用免耕整秸秆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干旱年份尤为明显,3年平均产量比传统耕作玉米增产57.7%,增产幅度23.8%~191.0%.由于秸秆覆盖后土壤温度降低,玉米前期生长发育缓慢,进入拔节期后植株生长发育加快,抽雄前植株长势逐步赶上并超过对照.与传统耕作比较,免耕覆盖玉米具有根系发达、植株高、茎秆粗、叶面积大、干物质积累多、成穗率高、果穗大、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