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五十五份小白菜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5份小白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为育种中杂交组合的选配及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的110对引物中筛选出44对稳定的多态性引物,得到10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2.4,每条染色体上平均多态性位点为10.5个,遗传距离在0.016 9~0.754 4,平均为0.373 0,参试材料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55份材料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第Ⅰ大类31份材料,第Ⅱ大类8份材料,第Ⅲ大类5份材料,第Ⅳ大类11份材料。在这些材料中,大多数来源相同的聚为一类,少部分个体分布在不同类群中,可能是由于这些材料在人为与自然选择以及栽培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2.
菊花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韩洁  胡楠  李玉阁  尚富德 《园艺学报》2007,34(4):1041-1046
以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 对45个菊花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E + 3 /M + 3引物组合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共获得486条清晰可辨的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451条,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可检测出4511个多态性位点, 多态性位点百分率高达92.80% , 这表明供试品种资源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广泛的变异。应用DPS软件计算供试品种遗传距离界于0.36000~0.86237之间, 平均为0.611185; UPGMA分析将45份资源分成6个类群,从相异性系数分析了各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海南省引种种植的54份榴莲种质资源采用荧光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SSR多态性分析、聚类分析、群体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9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通过DNA扩增共检测出117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等位基因数为6.15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398个,香农指数平均值为1.372,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均为0.689,多态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643,表明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基于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6处54份榴莲种质资源可以分成3个类群,第一类群共45份种质资源,包括引种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榴莲品种;第二类群共8份种质资源,均为引种于不同国家的猫山王榴莲;第三类群共1份种质资源,是引种于泰国的红榴莲。以遗传距离0.3为阈值,第一类群又可以分为9个亚群。基于Structure可以将54份榴莲种质资源划分为5个亚群。综合聚类和群体结构分析,明确了部分未知种质资源的品种所属,对不同亚群的遗传变异、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分析发现,个体的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亚群5与其他亚群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程度最大,不同亚群整体基因流较大,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4.
海南椰子栽培品种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晓磊  汤华  李东栋  王茜  林艳青  周蓉 《园艺学报》2008,35(8):1199-1204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方法,对海南的11个椰子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选取30对引物用于PCR扩增,有23对引物扩增出有效多态性片段136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5.77%,每对引物扩增出的带数2~12条不等,平均为6.17条,每个SSR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于0.173~0.896之间,平均为0.561。11份材料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061~0.861,说明海南椰子栽培品种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椰子栽培品种分为四个类群和两个亚群。SSR标记反映出的品种间亲缘关系与形态学研究的分类结果并不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5.
InDel背景选择标记有利于大白菜育种亲本的高效选配。以31份不同类型大白菜自交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变异分析、InDel标记遗传背景和群体结构分析,并将多态性标记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结果显示,3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5.97%~47.63%,平均为32.58%,表明供试群体表型变异丰富;从177对InDel引物中筛选出158对多态性引物,在31份材料中共检测出701个多态性等位变异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变异位点4.418个,变幅为1~11个;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612~0.963,平均为0.843;有效等位基因变异数(Ne)变幅为1.656~3.985,平均为2.640;供试材料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75~0.910之间,变化幅度较大,说明群体的遗传背景具有较大差异。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关联分析发现分布于8个连锁群的22个InDel标记与供试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开展度、全株质量、球叶数、外叶数、叶片宽、叶片长、叶球高、叶球宽、叶球质量、中肋长、中心柱长和株高)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RAPD技术对国内外47份西葫芦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从5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0条能产生稳定多态性的引物用于RAPD分析,共扩增出367条带,其中302条表现多态性,占总数的82.29%,表明西葫芦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形态学研究结果一致。聚类分析将47份西葫芦种质材料分为两大类。在第Ⅰ类群中,可将32份种质分为4个亚类;第Ⅱ类群分成5个亚类。从生长习性来看,矮生与半蔓生的亲缘关系最近;从皮色来看,白色与绿色亲缘关系最近,亲缘关系最远的为白色与花皮。  相似文献   

7.
吴立东 《蔬菜》2014,(6):17-21
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34份辣椒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采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其中有28个引物组合可以获得多态性扩增,28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5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98条,多态性条带比例83.7%。通过聚类结果分析发现,在遗传相异系数为0.39处,可将辣椒的2个变种分开,即长角椒(C.f.var.longum Sent)和灯笼椒(C.f.var.grossum Sent),这与自交系间系谱关系相似;遗传相异系数在0.33处将34份辣椒自交系材料分成4个类群,运用SRAP分子标记是可以基本区分本套辣椒自交系材料的基本类型的。  相似文献   

8.
以78份不结球白菜栽培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21对多态性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共产生了56个等位基因标记,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2~4个;78份不结球白菜可分为三大类,类群I包括51份普通白菜、4份乌塌菜和3份菜心材料,遗传变异幅度较大,普通白菜来自南北方各地,反映了南北方栽培的普通白菜较近的亲缘关系;类群II包括2份菜心、3份普通白菜和5份苗用大白菜;类群III包含6份普通白菜、1份菜心和3份苗用大白菜。北方培育的苗用大白菜被分别聚在类群II和III,反映了其在选育过程中遗传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异。该研究结果为不结球白菜遗传基础的拓宽和育种亲本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85个大菊品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缪恒彬  陈发棣  赵宏波 《园艺学报》2007,34(5):1243-1248
 采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大菊85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77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2条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60条清晰可辨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48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5%,多态性较高。POPGENE软件计算结果表明,85个大菊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013,平均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8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162;应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各品种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介于0.294~0.802之间。UPGMA法将85个品种分成6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品种瓣型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14份乌腺金丝桃为试材,采用L_(16)(4~5)正交实验设计,建立并优化乌腺金丝桃的ISSR-PCR反应体系,并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分析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应含有Taq DNA聚合酶1.0U,dNTPs 0.2mmol·L~(-1),Mg~(2+)2.0mmol·L~(-1),模板DNA 45ng。从45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引物,利用筛选的多态引物对14份乌腺金丝桃材料进行了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7条,占67.06%;4个乌腺金丝桃居群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75 1~0.725 2,平均值为0.541 6;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4份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4个亚群。乌腺金丝桃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居群内,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东北区甜菜单胚不育系的遗传基础和类群划分,使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东北区甜菜单胚品系骨干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2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66条带,其中196条是多态性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是53.6%。平均遗传距离是0.394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是0.6740。利用MEGA3.1软件,在遗传距离0.20处,供试材料被分为5个类群。结果表明,东北区48份甜菜单胚品系骨干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利用各类不育系做亲本,将可获得杂交优势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SRAP 标记对111 份芥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记载了其形态特征。从300 对SRAP 引物中筛选出21
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0 条条带,其中106 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70.67%。
SRAP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1 份芥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8~0.89 之间,分为5 大类和若干亚类。对芥菜的叶片性状及根、
茎、叶、薹的发育状况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1 份芥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1.00 之间,分为4 大类和
若干亚类。这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SRAP 标记可以应用于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一套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的核心引物,以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为材料,从已发表的2 129对白菜SSR引物中,初步筛选出分布于白菜整个基因组、具有唯一扩增位点、扩增稳定性及重复性好的多态性SSR引物51对。进一步根据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等位基因数量、位点的物理位置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分析结果,确定了一套包含28对SSR引物的核心引物组合。比较核心引物组合、51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23个标记(72个SNP标记与51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的聚类分析结果,三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套引物可将262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区分开,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利用这套核心引物构建了242份大白菜品种的指纹图谱。该研究获得的28对SSR引物可以用于大白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核酸指纹库构建等研究,可为大白菜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检测体系的建立和新品种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采用M13通用接头连接锚定引物,建立了适合于菜薹的荧光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FLP)技术;在此基础上,从360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适宜的引物组合,对收集的32份菜薹种质进行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引物组合的扩增产物在32份菜薹种质中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在10 ~ 31之间,平均为17.7个;多态性信息量在0.61 ~ 0.98之间,平均0.81。利用获得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32份菜薹种质间的相似系数在0.277 ~ 0.836之间,平均0.624;基于多态性数据,运用除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将这些菜薹种质材料分为2个组群和4个亚群。这些结果显示荧光MFL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发现供试菜薹种质材料的DNA多态性,表明该技术在菜薹遗传特性分析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准确识别不同甘蓝自交系的遗传背景,提高回交育种效率,利用36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对8个甘蓝变种的101份自交系进行扩增,应用NTSYSpc2.11a进行遗传背景分析表明,不同甘蓝变种种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都大于0.55,变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5 ~ 0.59,101份自交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62处基本可聚为8个类群。在此基础上,选出23份具有代表性的自交系材料,增加筛选获得多态性稳定的50对EST-SSR引物,初步建立了一套包含86对引物的甘蓝背景选择标记,并应用于甘蓝自交亲和性的回交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与大白菜干烧边性状相关的SSR和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白菜感干烧边品种A67和抗干烧边品种A53配制的141个F2代单株组成的群体为材料,双亲DNA构建大白菜感病池和抗病池,对104对SSR引物和320对SRAP引物进行筛选,并对与干烧边性状相关的QTL和对应的连锁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2个与大白菜干烧边性状相关的QTL,同时获得3个与这2个QTL连锁的标记,其中A29-890和E6-400标记与其最近QTL位点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5cM和7.1cM。为大白菜抗干烧边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和紫菜薹自交系染色体组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漆小泉  朱德蔚 《园艺学报》1995,22(3):256-262
用8个随机引物(10bp)对2个紫菜薹自交系的3个单株和4个大白菜自交系的4个单株的染色体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有40条带分离清晰、明亮,其中引条带在7个单株中表现出差异,可作为遗传标记(RAPD标记)。4个大白菜自交系之间的平均差异条带数为12.3,2个紫菜薹自交系之间为9.5,大白菜与紫菜薹之间平均有15.5条带的差异。用7个引物在93W05-7(紫菜薹)和93W58-5(大白菜)之间检测出对个RAPD标记。从同一自交系的不同单株抽提的染色体组DNA扩增出较一致的DNA谱带,而不同自交系间扩增出的DNA谱带差异很大,这表明此方法也可以象RFLP一样,用于大白菜和紫菜薹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23个石榴基因型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23个石榴基因型为试材,利用7对SRAP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80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2个,多态率为48%。应用DPS分析软件构建UPGMA聚类图,23个基因型遗传距离在0.0769~0.4131。在遗传距离0.33处,可将石榴基因型分为A、B、C、D和E5个类群。4种单瓣白花基因型都聚类在A组;B组都是单瓣红花、味甜的鲜食品种;C组中鲜食品种果皮都不着色;4种不同花色或叶型的单瓣、赏食兼用基因型则聚在D组;观赏型墨石榴与其它基因型显著不同,单独聚为一类(E组)。引物对组合ME4/EM4-800bp缺失条带是青皮石榴的特异缺失标记,ME4/EM4-480bp缺失条带是峄城红和河阴软籽石榴的特异缺失标记,ME2/EM3-120bp缺失条带是峄城红、白皮酸和大青皮的特异缺失标记。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基因型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技术可有效运用于石榴基因型的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仁用杏品种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检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鹏飞  苏姗  靳占忠 《园艺学报》2014,41(6):1191-1197
利用SRAP标记对24份仁用杏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对引物共扩增出280条带,其中241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5.34%;每个引物组合扩增谱带数在13 ~ 24条之间,平均为18.7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28 ~ 0.65之间,平均为0.51。基于引物Me4-Em4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的指纹检索系统可以区分24个仁用杏品种。根据SRAP扩增结果,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70处可将24个仁用杏品种分为4组,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万寿菊杂交一代遗传多态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西西  徐进  王涛  董爱香  赵梁军 《园艺学报》2008,35(8):1221-1226
 应用SRAP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分子标记对当前市场上推广的48个万寿菊杂交一代品种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用60个引物组合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到20个多态性引物组合,共产生289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4.45个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聚类分析20个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48份材料分为两大类,Jaccard's相似系数在0.25~0.9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