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产梨大国,栽培面积和梨果产量均具世界首位,近年来梨果生产出现了果品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目前我国梨的优质果率只占梨果总产量的30%;约有50%的梨果随产量的增加价格大幅度的下降;还有20%的劣质果积压滞销.造成果品质量差的原因,除栽培技术上的问题外,栽培品种老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造成产品积压滞销的原因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熟期过于集中,早中晚熟的品种不配套,加工品种短缺,没有优质的加工原料基地.我国每年加工用量还不足总产量的10%.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梨罐头和梨汁饮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生产中需调整品种结构,加大适合于加工的优良梨品种的栽植面积,建立优质梨果加工原料基地,以增加经济效益.下面介绍几个适合于加工罐头和制汁的梨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1利用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1.1品种选择。梨树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十分显著。在优质丰产前提下,选用抗病虫品种和健壮无病虫的苗木定植。1.2加强管理。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控制负载,采用疏花疏果、套袋、摘叶、转果等优质梨果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梨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江苏省近20年来的梨种植面积、产量、品种变化及栽培技术现状,以及该省发展优质梨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江苏省梨生产发展建议: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优新品种;对现有梨园进行分类管理,提高梨果品质和产量;减少污染,生产清洁果品;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增加种植效益;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使江苏梨果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果实形状是梨果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每个品种都有其各自的典型果形,如鸭梨为倒卵圆形,黄金梨为扁圆形,丰水梨为近圆形,红香酥梨为长卵圆形,红巴梨为长瓢形.但无论哪种形状,都要求果形端正、整齐,而变形果、歪斜果、疙瘩梨及沟沟梨等(以下通称为畸形果)均非优质梨果.据几年来的调查试验及参考有关资料,发现梨果畸形与授粉品种、授粉状况、留果序位、某些微量元素供应量、花期霜冻、药害及病虫危害有关.现将梨果畸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郓城县梨树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早中晚品种结构趋于合理,梨农收入逐年增加。但梨农在梨树栽培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栽培技术水平偏低、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等,造成梨树产量低、商品果率不高及梨树种植经济效益低。为保障梨树优质丰产,满足消费者对梨果安全健康的需求,增加梨农经济收入,推动传统梨业向现代梨业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梨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以供梨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梨果食用品质同质化,尝试以梨果无袋化生产为突破口,对梨果相关生产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从郁闭度控制、肥力供应、供水区域的差异化控制、林下养鸡、促进梨果面抗逆性、病虫害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梨果无袋优质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了辽宁省葫芦岛地区梨果销售旺季市场销售梨果的品种、价格以及内在品质,并就市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葫芦岛地区销售梨果以辽宁主产秋子梨为主,另有其它省份的我国大宗生产白梨和砂梨以及进口的西洋梨品种;进口梨价格远高于国产梨;综合SSC、TA、Vc等品质指标,该区主要销售的14种梨果中,以安久、红巴梨、库尔勒香、南果等品质较好;无论批发市场还是零售市场,部分梨果按级销售。  相似文献   

8.
优质梨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果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发展优质梨果栽培市场潜力巨大。果实营养是评价梨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重金属Cu胁迫则是制约优质梨大面积推广栽培的一个关键因素。优质梨早果、丰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是品种选择,高质量育苗,防止采前落果,合理施肥与灌水,实现合理负载,进行省力化密植栽培。综述了优质梨果实营养和重金属胁迫及早果丰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优质梨省力化早果丰产高效栽培是当前梨树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栽培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开发果园简易机械,提高优质梨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实现标准化栽培。  相似文献   

9.
农户作为家庭经营中的微观经济实体,其生产行为直接影响梨果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文章对河北省梨树标准化生产的不同阶段主体特征、品种选择行为、生产投入偏好、技术与服务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表明女性和老龄人口在梨果业的标准化生产中将继续发挥主要作用;部分农户生产中存在短期行为;梨农最需要的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信息服务。有关部门应从农户的需求出发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以规范其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0.
套袋是目前梨生产上常用的技术。由于套袋后果实所处微域环境的改变,而对果实品质尤其是外观品质产生了影响。综述了套袋对梨果实着色、梨果皮结构和光洁度、果实大小等外在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为梨果优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来人们营养保健意识逐步增强、消费逐步趋向多元化,对黄米等杂粮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提出把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作为确定育种目标的重要依据,今后应根据糜子消费市场逐步细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为糜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角度,开展多元化育种,培育能够支撑糜子产业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高产品种、优质富硒保健品种、优质富铁保健品种、优质富钙保健品种,并就多元化育种方法和产业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梨是云南省产量占第一位的大宗水果。全省 17个地州 (市 )均有种植 ,面积约 4万hm2 ,年产 12 5~ 13万t。在生产中 ,除利用部分地方品种外 ,近 10年来 ,还引入了“砀山梨”、日本“三水梨”等一大批外地优良的梨品种 ,改变了云南省梨果市场优质品种少、数量不足的现状。但由于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 a来我国梨果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改革开放30 a来我国梨果产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梨果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布局与产区优势不尽合理,提高品质与质量机理尚不完善,梨果国际市场亟待扩大.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今后我国梨果产业经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封丘县是有名的优质梨生产基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无公害梨近些年来在市场上比较热销,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而栽培管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梨果的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了如下栽培要点:一、合理建园(一)园址选择选择交通便利,地势比较平坦且排灌方便,产地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地块。(二)品种选择选择优质、抗病、高产、耐储运的品种。早、中、晚熟品种应适当错开,以达到最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梨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山东省梨果生产现状,包括历年梨面积产量消长动态、在全国及全省果业中的地位、山东省梨树资源和分布情况以及主要品种构成,指出了当前山东省梨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渠慎春 《农家致富》2014,(14):32-32
梨促成栽培技术在江苏省梨栽培实践中属于探索性研究项目。江苏省先后引进、筛选、推广了园黄、若光等适宜促成栽培的早熟优质品种,并通过对设施内梨花果管理、蜜蜂授粉、科学施肥及修剪等多项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初步建立了梨促成栽培技术体系。一、技术特点1.成熟早,可弥补市场缺口通过推广促成栽培技术措施,可以使梨果提早上市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7.
梨不同品种果肉石细胞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低温冷冻加酶解法测定了 70个梨品种果肉的石细胞含量 ,结果直径为 0 .2 5~ 0 .5 0mm的石细胞含量最多 ,直径为 0 .5 0~ 0 .75mm的其次 ,直径 >0 .75mm的石细胞可以忽略。梨果肉质地不同 ,石细胞含量差异显著 ,肉质粗的品种果肉所含石细胞显著高于其他肉质品种 ,直径为 0 .2 5~ 0 .5 0mm的石细胞在不同肉质梨品种间差异最为显著 ,直径 >0 .5 0mm的石细胞在肉质中等、细、极细梨品种果肉中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套袋梨果面黑斑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果套袋可极大地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梨果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普及,套袋梨果面出现了黑色或黑褐色、凸起或凹陷的黑点或黑斑 (以下通称为黑斑 )的现象,影响了套袋果的果实品质,降低或完全失去了其商品价值,严重影响了我市梨果的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汉中市2017年水稻种植品种及栽培技术需求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科学的了解水稻当前生产情况,通过对陕西汉中稻区农户种植品种及技术需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是农户的品种需求、“更高产技术、省工省力技术以及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是农户迫切的技术需求,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梨果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梨果栽培面积、产量、区域化布局、品种结构和贸易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梨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提出加强产业引导、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品牌建设、精品高效标准化生产、市场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产业化经营和保障支撑等发展战略,为实现梨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