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8份不同遗传基础的材料作为亲本,做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F1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蒴果数、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的平均优势分别为5.939、7.380、16.767、20.872、9.567、19.260。所研究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均极显著。表明本试验中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5个籼稻品种和5个粳稻品种配成一套正、反交组合,研究籼、粳杂种F_1代三个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结果表明,籼、粳杂种F_1的理论产量优势大,其杂种优势平均为204.7%,优势变化幅度79.1~446.9%;竞争优势平均值为39.4%,变化幅度-30.3~150.3%,籼、粳杂种存在极大的产量潜力。籼稻亲本福引一号和粳稻品种皖恢3号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好,籼稻V20B和粳稻B46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最大,福引一号×皖恢3号在三个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26个不同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RVA谱特征值以及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淀粉品质性状及品尝品质性状,分析不同糯玉米品种的RVA谱特征值间及其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RVA谱特征值间的峰值黏度与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谷值黏度、崩解值与终值黏度两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特征值均未达到显著相关;糯性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呈显著负相关;果皮厚薄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烤烟的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以自育品系香稻1601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追施量对其品质和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为探明氮肥施用量与香稻品质关系提供数据支撑。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增加,食味品质下降趋势,淀粉RVA谱曲线整体下降,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均呈下降趋势,崩解值和消减值先升高后降低,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峰值黏度和冷胶黏度与大米蛋白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889和-0.843,与食味值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896和0.763。  相似文献   

7.
用8份不同遗传基础的材料作为亲本,做不完全双到杂交。分析了F1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蒴果数、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的平均优势分别为5.939、7.380、16.767、20.872、9.567、19.260。所研究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均极显著;表明本试验中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若干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杂交稻7个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阐明了亲本对杂种品质性状的影响,并提出了以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预测杂交稻品质性状表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花生品种性状杂种优势强度关联性及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表明,参试花生各性状存在着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有4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强度与单株果重杂种优势强度呈显著相关。配合力分析结果,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全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都显著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故这些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1.
利用籼型水稻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配组的4 ×4 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 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85%,说明两者可以作为育种指标。(2)两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说明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根系活力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其衰退值以加性效应为主。(3)龙特甫A和镇恢084具有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可作为优良亲本利用。(4)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均表现正向优势(衰退值负向优势为好),表明利用杂种优势改良根系生理活性这一性状比较困难,但通过亲本的适当选配仍能获得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籼稻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5个新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和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6个新育成的恢复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配制36个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湖北进行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考查单株产量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配合力。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表明基因的加性作用大于非加性作用。5个新育成的不育系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对照不育系培矮64S;华885S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是参试不育系中产量配合力最好的亲本;华893S的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是提高每穗粒数的优良亲本;播始历期以华328S表现最好,以华328S作母本可以选育到生育期变化较大的组合,既可以培育中籼型组合,也可以培育晚籼型组合;株高一般配合力以华884S的负效应最高,特殊配合力方差显著大于组合平均值,表明用华884S作母本,容易选育出植株较矮、抗倒性较强的组合。恢复系中,华恢2185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表现最高,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千粒重、穗长、结实率和播始历期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排在参试恢复系首位,是一个理想的亲本;株高、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的配合力,以华1108表现最好。特殊配合力效应最大的前10个组合和单株产量最高的前10个组合顺序完全对应,表明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亲本之一有良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另一个亲本或双方都具有良好的特殊配合力,就有可能育成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3.
论杂交稻育种的配合力选择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在选育一般配合力优良亲本的基础上,配组特殊配合力优良的组合,是国内外杂交玉米育种的成功经验,也是提高我国杂交稻育种的必由之路。分析了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的优势表现和配合力成分,提出了加强杂交稻配合力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2个粳稻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2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3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除单株穗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不显著外,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测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主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作用较突出。穗长、穗颈长、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受不育系的影响较大,其余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以六盐A、丹阳941A、98G26A、99 9A、香粳8016A和95122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C418、J16、晚161和C76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稻优势生态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孙传清  陈亮 《杂交水稻》1999,14(2):34-38
研究了培矮64S和N422S与粳亚种中的东北粳、华北粳、日韩粳、云贵粳、非洲粳、美国稻及籼亚种中的云贵籼、太湖籼、华中籼和Aus稻的杂种F1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初步确定美国稻、非洲粳、云贵粳以及华北粳中的改良品种是粳稻的优势生态型,太湖籼与云贵籼是籼稻的优势生态型。对籼粳优势生态型的产量优势进行比较发现,N422S/太湖籼低于N422S/美国稻,但与N422S/非洲粳和N422S/云贵粳相当;培矮64S与粳稻优势生态型的优势强于与籼稻优势生态型的优势。两个不育系的优势比较表明,培矮64S与各生态型的杂种优势强于N422S与各生态型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两系杂交稻优势生态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培矮 64S和N4 2 2S与粳亚种中的东北粳、华北粳、日韩粳、云贵粳、非洲粳、美国稻及籼亚种中的云贵籼、太湖籼、华中籼和Aus稻的杂种F1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 ,初步确定美国稻、非洲粳、云贵粳以及华北粳中的改良品种是粳稻的优势生态型 ,太湖籼与云贵籼是籼稻的优势生态型。对籼粳优势生态型的产量优势进行比较发现 ,N4 2 2S/太湖籼低于N4 2 2S/美国稻 ,但与N4 2 2S/非洲粳和N4 2 2S/云贵粳相当 ;培矮64S与粳稻优势生态型的优势强于与籼稻优势生态型的优势。两个不育系的优势比较表明 ,培矮 64S与各生态型的杂种优势强于N4 2 2S与各生态型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稳产性配合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多点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在AMMI模型分析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稳产性的配合力及其与丰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丰产性及其亲本的配合力均与试点存在交互作用,材料间稳定性差异较大;稳产性与丰产性间相关不显著;杂交稻F1的稳产性同时受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且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但均不可忽视。选育稳产性好的杂交稻组合,至少应有一个稳产性配合力高的亲本。  相似文献   

18.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稻米理化品质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300 Gy 60Co-γ射线辐照籼型保持系龙特甫B和Ⅱ32B,获得了多种类型的叶色突变体(分别记为LBn和ⅡBn)。对其中的13个LBn和7个ⅡBn的稻米理化品质测定结果显示,LBn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碱消值(ASV)和胶稠度(GC)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但淀粉粘滞特性(RVA谱)变异较大。而在ⅡBn中,ⅡB11的AAC、ASV和GC与亲本Ⅱ32B有极显著差异;ⅡB9的GC也与亲本差异极显著。ⅡB11和ⅡB9的RVA谱也与Ⅱ32B存在差异。配合力分析表明,由突变体LB3和ⅡB2转育而成的带叶色标记不育系LA3和ⅡA2的配合力与各自的亲本相仿。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个核质互作型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配制了109个杂交组合。花后35 d收获种子,分别检测每个杂交组合F1及其亲本种子在不剥壳和剥壳情况下的休眠指数。采用5×5 NCⅡ遗传设计配制了25个组合,利用其种子的休眠指数分析了配合力。结果表明,在不剥壳情况下,F1种子的休眠指数与双亲种子的休眠指数以及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109个组合中,82个组合超过中亲值,43个组合超过高亲值,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去除稃壳的双亲及F1种子的休眠指数均大幅度下降,表明稃壳对种子休眠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剥壳后双亲种子和F1种子休眠性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与不剥壳时相似的趋势。稃壳对种子休眠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F1的基因型,而不受控于母体稃壳本身。不育系、恢复系休眠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比例分别为59.2%、31.1%和9.7%,三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基因的加性作用占主导地位。不育系Ⅱ112A 种子休眠性的一般配合力最高,D62A次之;恢复系以IR112一般配合力最高,2786次之。它们是选配强休眠杂交组合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0.
论杂种优势群理论对杂交稻育种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群理论是杂交玉米育种历经百年而不衰的重要理论支柱。概述了杂种优势群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玉米和水稻两大作物中的研究和应用。分析了我国杂交稻育种面临的挑战,指出了用杂种优势群理论指导杂交稻育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