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鲜豆8号(浙审豆2012001)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菜用大豆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商品性较好,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14,(4):616-616
正浙鲜豆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2001)。该品种丰产性好,商品性较好,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播种至采收)94 d,比台湾  相似文献   

3.
衢鲜5号(浙审豆2011002)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秋季菜用大豆。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商品性好,口感香甜柔糯,适宜浙江省作秋季菜用大豆种植。栽  相似文献   

4.
浙鲜豆3号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2008年在慈溪示范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株高中等,主茎较粗,耐肥抗倒,较抗病毒病,商品性好,鲜荚产量高,口味香甜,质地柔糯。总结了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特征特性及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鲜豆8号"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经慈溪市示范种植,该品种生育期适中,耐肥抗倒,高抗病毒病,生长清秀,商品性好,鲜荚产量高,品质极佳,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还介绍了其直播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地膜覆盖、足肥足水、防治病虫、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6.
浙鲜豆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育种方法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2004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同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浙江农业科学》2011,(2):452-452
萧农秋艳(浙审豆2011002)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而成的秋季菜用大豆专用品种。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秋季菜用大豆种植。1特征特性萧农秋艳2008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667 m2产鲜荚613.6 kg,  相似文献   

8.
浙农6号等菜用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农6号、浙农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6号淀粉、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3.7%和3.48%,品质好,商品性好,但对病毒病抗性一般,栽培时须及时防治蚜虫,以降低病毒病的发病率。浙农8号、浙鲜豆6号和辽鲜1号3个品种早熟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病毒病发病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9.
浙鲜豆6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09003),表现熟期中等,鲜荚产量高,耐肥抗倒等特点。其栽培技术为适期抢晴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及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菜用大豆品种,引进辽鲜豆13、浙鲜豆2013等10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生育时期、农艺性状、抗病虫特性、产量表现差异等。结果表明:参试10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在贵州的生育期均小于80 d,表现为早熟,能正常进行鲜食采摘;辽鲜豆13、浙鲜豆2013、交大28的生育期短、产量均超过目前生产上表现较好的浙鲜5号,对花叶病毒病抗性均达中抗及以上,适宜在贵州推广种植;辽鲜豆13、浙鲜豆2013口感香甜柔糯,交大28口感鲜脆,可依据生产需求和消费者食用习惯进行选择;增加单株荚重、标准荚长、荚宽有利于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1.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435-1435
衢鲜5号(浙审豆2011003)系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秋季菜用大豆品种。2008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667 m2产鲜荚641.5 kg,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16.7%,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平均667 m2产鲜荚514.7 kg,比对照增产0.2%,未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平均667 m2产鲜荚658.6 kg,比对照增产10.7%。  相似文献   

12.
浙鲜豆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2001)。具有丰产性好、优质、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等优良特性。株高35~40 cm,单株有效荚数24~28个,标准荚长6.1 cm、宽1.47 cm,每荚粒数20 粒,百荚鲜重280~300 g,百粒鲜重80~86 g,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SC7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4 d,一般鲜荚产量9.75 t·hm-2,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豆衢鲜5号     
衢鲜5号(浙审豆2011003)系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秋季菜用大豆。该品种表现耐肥抗倒,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秋季菜用大豆种植,生产上注意防治病毒病栽培时适期播种(7月10日至8月15),迟播适当增加密度(667 m2最高不超过15 000株)。  相似文献   

14.
正1.萧农秋艳(2018主导品种)作物名称:鲜食秋大豆审定编号:浙审豆2011002产量表现:2008—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亩产鲜荚598.5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8.1%。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43.4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15.
衢鲜2号是浙江省衢州市农科所以诱处4号为母本、上海香豆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夏秋季菜用大豆品种。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鲜荚产量高,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衢州地区及同类型生态地区作夏秋季菜用大豆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做好田间管理、化学调控、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16.
菜用大豆是我国南方沿海各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近10年来随着菜用大豆生产的蓬勃发展,对品种特性及栽培和繁种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8号的品种特性和栽培繁殖试验,系统概况该品种在不同地区繁种时的适宜播期、因地制宜的施肥措施、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整个生长期间的管理措施以及种子的适宜的收获方法等,对该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成功繁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浙鲜豆3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4年引入慈溪市,经多年试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佳、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种植时栽培密度16.5万株·hm-2,用商品有机肥1500kg·hm-2、三元复合肥300kg·hm-2、钙镁磷肥450kg·hm-2作基肥,营养生长期施三元复合肥150kg·hm-2,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8.
辽鲜1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于2002年引入台州市椒江区小面积试种。2006年,经台州市椒江区种子管理站推荐,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2007年在继续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的同时,设立了生产试验。2008年10月30日通过省引种登记(浙种引[2008]第007号)。目前,辽鲜1号大豆新品种已成为台州鲜食大豆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嘉善县菜用大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航豆3-2、奎鲜1号等几个品种商品性和丰产性较好,增产幅度明显,可作为本地区春季菜用大豆品种进一步示范应用;杭鲜1号品种的早熟性表现突出,但产量相对较低,可作为本地区促早栽培品种扩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20.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28.2 cm,主茎节数7.7节,有效分枝数3.3个;单株有效荚数29.1个,标准荚率72.6%,标准二粒荚荚长5.5 cm、荚宽1.5 cm,平均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重304.3 g,鲜百粒重79.2 g;籽粒椭圆形,种皮淡绿色,子叶黄色,口感香甜柔糯。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和SC18株系,感炭疽病。2020—2021年浙江省鲜食春大豆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836.8 kg; 2022年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60.0 kg,适宜在浙江及周边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