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云杉梢斑螟种群密度与云杉主干新梢生长损失率关系的调查研究,建立了云杉主干新梢生长损失率与云杉梢斑螟幼虫种群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24.98-0.39X(Y为主干生长损失率,X为云杉梢斑螟种群密度,头∕株),相关系数R为0.981 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价格与不同有效药剂防治云杉梢斑螟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分别在当年5月份和7月份对微红梢斑螟危害过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林实施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幼虫.结果表明: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与剪梢时间和树种有关.人工剪梢防治对马尾松、湿地松地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5月份剪梢的马尾松地径增长最明显,达14.87%...  相似文献   

3.
<正> 松梢斑螟是松树枝梢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油松、赤松、樟子松等树种。松梢斑螟危害后影响林木的生长及成材,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哲里木盟南部奈曼旗、库伦旗和后旗的人工油松林都程度不同的发生过松梢斑螟危害,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水源缺乏,难以进行药剂防治。鉴于生产防治的需要,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奈曼旗青龙山林场进行了(除化防外) 松梢斑螟防治的专题研究。一、寄主与为害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aiaella H.S)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  相似文献   

4.
云杉梢斑螟是云杉林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文章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云杉梢斑螟的发生与林分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林分的郁闭度越低,云杉梢斑螟的虫口密度和有虫枝率越高,其危害越严重,中龄林平均虫口密度最大,纯林中云杉梢斑螟发生比混交林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5.
微红梢斑螟是马尾松的主要蛀梢害虫之一。2013-2015年对贵州省黔南自治州马尾松20年树龄的种子园的微红梢斑螟进行全面踏查、定点观测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该虫的生活习性、危害方式及在马尾松不同树冠高度层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贵州黔南地区微红梢斑螟在马尾松种子园1年发生3代,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1年生主梢或侧梢的梢头,被害枝梢常表现为近90°弯曲或螺旋状弯曲,弯曲处有流脂,导致马尾松的主梢、侧枝枯死及树冠畸形,严重影响马尾松生长及成材。  相似文献   

6.
微红梢斑螟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原名松梢螟,危害多种松树,在我县危害火炬松、湿地松幼林,以幼虫取食当年新梢造成危害。上世纪中后期随着我县造林工作不断深入,外松林面积增幅较大,一度出现微红梢斑螟大面积危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外松的正常生长,现将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云杉梢斑螟Dioryctirin schutzeella Fuchs在祁连山林区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新梢基部芽鞘内及针叶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6月上、中旬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在被害残梢虫巢内结茧化蛹。在云杉萌芽抽梢期喷洒杀螟松、敌敌畏、辛硫磷、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2—4龄幼虫,杀虫率90%以上;喷施苏云金杆菌含孢子3—4亿/毫升,防治效果75%左右。  相似文献   

8.
微红梢斑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Hampson),属鳞翅目螟蛾科。该虫在我国分布广泛,从东北到云南均有分布,受害树种有马尾松、华山松、油松、云南松及云杉。幼虫蛀食主梢和侧梢,使松梢枯死,引起侧枝丛生,树冠成扫帚状。 我们苗圃担负着为社会提供优质无病虫害绿化苗木,为北京市绿化服务的使命。华山松苗木一旦被微红梢斑螟危害,就会降低价值,影响销售,影响造林绿化质量,已成为制约我圃生产的一大虫害。为有效控制微红梢斑螟危害,我们经过几年的室内外观察及防治试验,已初步掌握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年生  相似文献   

9.
红松种实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实害虫危害红松的球果及种子,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直接危害红松种实的害虫主要有赤松梢斑螟、冷杉梢斑螟、松梢螟、红松球果种蝇、红松球果种小蜂等。其中冷杉梢斑螟为原始红松林果梢的重要害虫,赤松梢斑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树的球果、嫩梢及干部,是该地区危害红松种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云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杉梢斑螟以幼虫危害青海云杉新梢嫩叶,在甘肃省寿鹿山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在当年新梢基部和针叶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并危害新梢,6月中旬化蛹,6月底始见成虫,7月上旬末,中旬初达羽化高峰。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下旬幼虫孵化,幼虫轻微危害后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6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0%左右;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标准地调查研究了微红梢斑螟蛀害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并对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的方法进行了简述.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蛀害对马尾松幼林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受害后主梢当年生长量损失27.23%,树高下降13%,而地径增长7.23%.马尾松受害后除影响当年梢生长外还影响其次年梢生长.树高在141~180 cm左右的马尾松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冷杉梢斑螟在林芝地区林芝云杉上的生物学特性,为以后科学防控该害虫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室内解剖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杉梢斑螟的年生活史、各虫态形态特征、习性。[结果]表明:冷杉梢斑螟在林芝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危害林芝云杉球果果轴、种鳞和种子,且以幼虫在球果内越冬,有滞育现象,无转移危害现象,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成虫期5~8 d,卵期9~14 d,幼虫期近10.5个月,蛹期25~36 d。[结论]冷杉梢斑螟危害林芝云杉球果,影响林芝云杉林的天然更新,建议每年12月、1月对落地球果和挂在树上的畸形球果进行清理并深埋,以减少冷杉梢斑螟的种群数量和对来年林芝云杉球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4种药剂防治青海云杉嫩梢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青海云杉是寿鹿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树种,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人为活动频繁,致使林内害虫种类不断增加,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以云杉梢斑螟(Dioryc tria-schuteella Fuchs)、松点卷蛾(Lozo-taenia coniferana(Issiki)为主的青海云杉梢嫩害虫发生极其严重。两种害虫常常混同发生,主要以幼虫蛀食针叶,食害嫩芽和新梢嫩叶。据调查,被害株率为70%~100%,  相似文献   

14.
对沙地云杉球果及其害虫在树冠上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南侧和北侧的上、中层球果较多,而下层球果较少;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下层的球果危害较重,果梢斑螟对树冠北侧的球果危害较重;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和北侧球果的平均危害率为16.53%;果梢斑螟的平均危害率为12.67%。总体来看,球果小卷蛾对沙地云杉球果的危害要重于果梢斑螟,两种害虫对北侧树冠球果的危害重于南侧。  相似文献   

15.
赤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松梢斑螟(D ioryctria sylvestrellaRatzeburg)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林的球果、嫩梢和干部,造成红松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为了解决红松种子严重短缺的问题,利用2.5%溴氰菊酯、20%速灭杀丁、50%辛硫磷和40%氧化乐果等化学药剂,在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林木种子园进行了赤松梢斑螟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球果被害率可减少20%~85%,种子被害率减少25%~45%。  相似文献   

16.
松点卷蛾Lozotaenia coniterana Issiki已知国外分布日本,危害冷杉类。1990年国内首次发现在甘肃省祁连山林区危害青海云杉Pica corasifolia.是该区云杉嫩梢害虫的优势种。林木受害后新梢干枯,远视一片枯黄,特别是幼树顶梢被害后高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呈灌丛状,严重影响成林成材和森林生态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对松林的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红梢斑螟是南京地区重要的松树蛀梢害虫,尤其对人工火炬松幼林危害严重.对南京及周边4个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型的野外试验地松林受害株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对人工纯林危害大于天然更新林;对火炬松危害大于马尾松和黑松;此外,统计分析表明马尾松受害梢率与受害株胸径呈典型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对采集回的受害松枝室内剖查结果统计显示,火炬松受害大于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  相似文献   

18.
王琪  严善春  徐波 《林业科学》2012,48(7):79-85
为了探讨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幼虫的生存策略差异及与寄主红松化学防御的相互关系,研究1,3,5龄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幼虫中肠解毒酶、保护酶的活性,同时分析相应生长发育期红松健康、受害球果及主梢内多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健康红松球果及主梢中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与其生长发育时期有关。梢斑螟幼虫的取食可诱导红松球果及主梢内5种防御酶活性显著提高,寄主不同部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与该龄期幼虫取食有关。不同生存策略的2种梢斑螟幼虫体内解毒酶、保护酶活性有差异。冷杉梢斑螟幼虫专食红松球果,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多功能氧化酶(MFO)显著高于果梢间转移为害的赤松梢斑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几丁质酶(CT)的活性与梢斑螟幼虫是否转移为害无相关性。赤松梢斑螟幼虫体内酚氧化酶(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冷杉梢斑螟,表明这2种活性较高的保护酶,能够降低其在转移为害过程中面临的死亡威胁。冷杉梢斑螟幼虫主要通过生理解毒,而赤松梢斑螟则以生理解毒和改变取食范围相结合的方式,适应寄主植物的化学防御。植物化学在2种害虫的生存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水释液含孢量 4× 10 8/ml、3× 10 8/ml、2× 10 8/ml喷雾防治危害青海云杉种实的云杉梢斑螟和云杉球果小卷蛾 ,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92 %、90 %、 80 %和 86 .3%、 84 4%、79 .6 % ,虫果率减退分别为 59.2 %、54.3%、4 6 .2 %。使用 10 0× 10 8孢子 / g原粉喷粉防治以上 2种害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55%、6 0 .4 % ,虫果率减退 2 9.3%。含孢量 3~ 4×10 8/ml菌液防治危害嫩梢期的云杉梢斑螟 ,虫口减退率达 73.7% ,10 0× 10 8/ g粉剂喷粉防治 ,虫口下降32 .5%。苏云金杆菌防治对害虫寄生性天敌杀伤较小。采取摘果收集天敌释放林间的方法可使下一个结实年虫害果率下降 55.1% ,虫口减退率达 85.6 % ,天敌寄生率提高36 .5% ,能保护并利用天敌  相似文献   

20.
<正>云杉梢斑螟Dioryctria schuezeella Fuehs属鳞翅目螟蛾科,是青海云杉的重要害虫。作者于2013年在甘肃省和政县对云杉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序贯抽样分析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临夏州和政县南阳山,海拔2450 m,年均降雨量700 mm,年平均气温5.4℃,全年无霜期130 d。金融会员林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