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语序,作为语法功能的一个方面,在英汉双语方面都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序方面,英语和汉语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别。英文的语法结构为树枝状,而中文却为竹节状。这样的句法特征造成了英汉双语的语序差异。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种语言的语序的异同,并比较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语序和语序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看到张爱玲的作品是她的<沉香屑--第二炉香>,故事的新颖和叙述的缜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重逢张爱玲;柯灵在<读书>上发表了<遥寄张爱玲>一文,这使我对她的经历和创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收获>重刊了她的<倾城之恋>,我不能不为她的才情所折服.张爱玲被从尘封的历史中发掘出来,一下红遍了中国,从旧作重印到出版文集与传记,乃至于仿效者风起,成为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很多习语借助某一具体形象来表达意义,以形象来比喻某个意义,这类成语叫比喻性习语。英汉比喻性习语往往采用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比一下英汉比喻性习语,我们就会发现英语和汉语比喻性习语竞采用相同的形象来表达相同的意义。例如:趁热打铁: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如履薄冰:to be on the thinice;浑水摸鱼:to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s;  相似文献   

4.
英汉动物词文化意象的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传统、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分析英汉动物词文化意象的差异,探讨翻译中如何鉴赏和处理这些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5.
于大玮 《农业考古》2000,(2):219-230
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相传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来,茶叶逐渐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及至今日,“客来敬茶”早已是我们民族生活中待人接物最常见的礼仪。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种茶、制茶、饮茶、品茶,渐渐由茶的物质属性生发出这一瑞草清茗的精神属性,使小小的茶叶负载起深重的文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把人文精神和自然境界统一起来,使茶道不仅包容了极其深刻的哲理,而且体现出美的境界。虽说唐宋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述对象,如晋代就有诗人杜育、文学家…  相似文献   

6.
比喻辞格在不同语体中呈现不同的形式差异和功能差异。本文结合文本实例, 对比喻辞格在不同语体中的功能作用和表现形式作了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7.
个人信用像只鸡。有的个人信用像母鸡,有的个人信用像公鸡。王先生的信用是典型“母鸡型”。他早先曾向上海某银行借款应急,因及时还款而有了不错的信用记录,后来该银行又向他推出如住房、消费、旅游等个人贷款项目,他都按时还款。王先生个人信用评分也在慢慢升高。不久前,他一次就贷到50万元开了一家公司,用他的话说:“我是用我的信用贷的款。”  相似文献   

8.
工厂企业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企业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美化作用,而且也是体现企业历史、企业文化的重要场所。文章主要探讨了植物、园林小品、楹联题刻等在工厂企业绿地景观中体现文化底蕴的主要作用和形式。  相似文献   

9.
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饱含文化底蕴。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谈一谈中国造园艺术及其对意境追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的学习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英语翻译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西方国家交流的过程中,翻译不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更加承担了文化传递的重要作用。由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都对英语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是汉语还是英文都是具有丰富历史底蕴的语言,如何能够将翻译的内容与背景文化相结合,准确地表达出,这对民族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目前英文翻译方法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方文化底蕴的差异,分析了文化底蕴对英文翻译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由于文化底蕴掌握差异下的英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是影响交流的关键。其中文化底蕴,对翻译有很大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加强文化的理解,将推动中国和国际接轨的进程。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用一些文化的例证,总结规律,以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希望这种分析能对翻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汉成语分属不同语系,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本文从民族心理、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文化遗产、民族历史五个方面比较英汉成语的文化背景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文化底蕴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完善的教育、办学理念,确立的校训校风、形成的校园精神等就是文化底蕴,而这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千上万的悻悻学子,高校文化底蕴越深,文化氛围越浓,对学子的影响越大,对社会的价值和影响就越大。本文介绍了南京部分高校的教学及办学理念,分析了高校文化底蕴对大学生及社会的影响,促使高校对文化底蕴引起重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化建设上,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拥有知识技能,而且还有内在的精神,而那些精神也必将会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得到弘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4.
为在园林规划中创新利用造园材料,通过指出造园材料所表达的意义与氛围是材料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分析典型材料不同的意象特征,包括时代特征(明清、民国、现代)和场所特征(商圈、居住区、公园、工厂),进而通过从时代意象与场所意象两个方面阐述不同材料给人们提供不同视觉体验与心理感受,探究在意象固化的环境下传统材料创新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40-241
近几年,衡水迎来了大家有目共睹的飞速发展,随着衡水教育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这使得衡水这个城市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有历史性的突破。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这个城市的自身发展紧密相连,然而,如何加强衡水的物质文化底蕴宣传,让外界对衡水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吸引足够的目光投入到衡水的建设发展中,值得我们每个市民思考和付诸行动。关于城市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人民过得更幸福。可见城市发展对人民的重要性,加强城市宣传、带动经济发展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传统文化底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恩来的成长过程中 ,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使他在处理外交事务上无处不流露出传统文化的思维 ,并由此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外交思想与策略—“求同存异” ,为新中国的外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比喻辞格的译学观来对英汉中最常用的明喻、隐喻等辞格加以比较,提出汉语文本和英语文本英汉、汉英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不同产地的中药甘草采用传统鉴别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性状、显微及理化等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确定品质。结果是甘肃不同产地的甘草野生品与栽培品在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效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本研究为中药甘草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明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喻体的运用却有很大差异。文章从文化角度,通过分析地域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学作品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两种语言中明喻喻体的不同及其体现的文化差异,从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20.
电影片名的英汉互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理论,探讨了电影片名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实例进一步分析了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