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竹草是多年生禾本四碳植物,它直立从生,是由黎草和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皇竹草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地区,引进我国后经驯化可在大部分地区种植。皇竹草根系发达且密集。因此,比较耐干旱,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皇竹草植株高大,属高大型牧草,株高4~5米,最高可长达8米。当年的幼苗可分蘖15—30株。最多可达100株以上。鲜草产量极高,亩产可达15—25吨。条件好的地方产量更高,是丰产的牧草,而且再生能力很强。全年可多次刈割,是牧草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人工种植牧草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全国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笔者现将人工种植牧草的刈割与调制做一简单介绍,供参考。   一、牧草的刈割   (一 )牧草的适宜刈割期:牧草的刈割时期是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应确定在单位面积营养物质总收获量最高时期进行刈割。禾本科牧草宜在抽穗到开花期刈割,豆科牧草宜在现蕾或初花期刈割。   (二 )刈割高度:刈割过高,会降低疸;刈割过低,会影响牧草割后再生,甚至影响以后各年的产量。一般上繁草刈割可高些,留茬 5~ 6厘米;下繁草应低些, 4~ 5厘米。土壤、…  相似文献   

3.
刈割对牧草生物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朱珏  张彬  谭支良  王敏 《草业科学》2009,26(2):80-85
刈割是一种常见的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它可以通过两方面途径来影响牧草产量及品质。首先,刈割可以利用植物的补偿性生长,促进牧草生长并提高牧草产量。其次,刈割可以利用植物均衡性生长特性,改变牧草营养物质的沉积和分配方向,进而影响牧草品质。常见的刈割包括刈割频次、刈割时间和刈割方式。全面综述3种刈割对牧草产量及品质影响和相应作用机理,为适当利用刈割提高牧草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优质牧草收获技术适时刈割可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刈割不仅是一次 ,刈割时期是否得当 ,留茬高度是否合适 ,都对牧草的生长和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刈割过早 ,虽然质量好 ,但产量低。延迟刈割不仅降低饲草质量 ,也影响生长季的刈割次数。因此 ,最适时的刈割时期应把产量和质量两者结合起来。刈割留茬高度也因不同牧草而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从根茎发出新枝的牧草可以低些 ,10~ 15厘米即可。而对于从茎枝腋芽发出新枝的则应留茬高些 ,15~ 30厘米为宜。对禾本科牧草一般留茬高 15~ 2 0厘米 ,以利再生。二、牧草贮藏和加工技术(一 )青干草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哈尔滨市几种一年生牧草不同刈割高度下,再生性能及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时留茬高度不同,对牧草的产量有显著影响。晚熟籽粒苋留茬50 cm,刈割时期为抽穗初期,刈割次数可达到3次,总产量可达到54 500 kg/hm^2;晚熟苦荬菜株高达到60-100 cm,留茬20 cm,产量达到43 950kg/hm^2;菊苣株高50-60 cm,留茬5 cm,产量达到50 700 kg/hm^2;高丹草留茬20 cm,产量达到96 300kg/hm^2。  相似文献   

6.
红三叶和鸭茅牧草刈割利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三叶和鸭茅是我国南方山区的重要牧草,通过在不同生育期或不同高度刈割的研究,在草群中豆科牧草现蕾后、开花前或植株高度在30cm时刈割,其产草量最高,禾本科牧草产量比重较适宜,植物干鲜比、茎叶比较理想,草质较好。牧草的前几次刈割,对产量形成起决定作用。随刈割次数增加,再生草达同一刈割生育期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株高降低。刈割时间、次数、高度会直接影响牧草当年及次年的分枝(蘖)特性,产草量和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地膜覆盖与未覆盖栽培,对牧草进行多茬次增产试验。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牧草和皇竹草栽培覆盖地膜均可刈割8茬次,比未覆盖地膜多增加刈割3次;墨西哥玉米牧草A组比B组增产65.84%,差异极显著;皇竹草A组比B组增产33.85%,差异显著;墨西哥玉米牧草A组比皇竹草A组增产14.5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皇竹草又名王草,是南美洲象草和狼尾草杂交育成的禾本科牧草,因产量位居牧草之首,杆型如小斑竹,故称“皇竹草”。叶宽3~5cm,叶长100~150cm,单株分蘖30~60株,茎杆高300~500cm,亩产鲜草可达15~25t。属多年生、抗倒伏、抗旱耐脊薄、抗病力强、分蘖性能强、生长速度快,早期刈割适口性好的速生优质禾本科牧草。该牧草由于茎叶柔嫩多叶、口感好、营养丰富、产量高,被列为刈割、鲜饲、青贮、晒制青干草或加工草粉的优质高产牧草;因秸秆高大、纤维细长,又是造纸、制造纤维板的优质原料;更因根须发达、生长快、分蘖多、覆盖度高,被列为防止水土…  相似文献   

9.
1牧草的刈割1.1刈割时期无论是栽培牧草或建立草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大量优质的饲草。适时刈割的牧草可以青饲,也可以晒制成干草和青贮,以备冬春饲草缺乏时利用。牧草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产量不同,其质量也有很大差异。所以,牧草的刈割时期是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牧草新芽和再生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确定牧草的适宜刈割时期时,首先要根据生长时期内,草场产量动态和牧草营养物质积累动态规律,确定在单位面积营养物质总收获量最高时期进行刈割。其次,还要注意牧草刈割时期对其以后产量的影响。牧草生长早期,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皇竹草又名王草,是多年生耐刈割的速生性禾本科牧草。其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株高达300cm以上;皇竹草对土壤选择不严,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能力。皇竹草生长期长,在一般条件下,一次种植可利用6-7年。  相似文献   

11.
<正>(一)牧草收获牧草刈割时期是否得当,留茬高度是否合适,对牧草的再生和产量产生直接影响。适时的刈割时期可兼顾牧草产量、质量和饲喂牲畜的采食。一般来说,禾本科牧草适宜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刈割,豆科牧草适宜  相似文献   

12.
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 L)又称紫草根,畜禽饲用价值高,是一种适应性广、产量高、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作物。1利用价值高饲用价值。聚合草是优质高产的畜禽饲料植物,一次种植可连续利用20多年。经与苜蓿、串叶松香草等20余种牧草栽植和饲喂比较,聚合草具有独特的三大经济特点,一是产草量高,再生能力强。春、夏、秋三季可随割随长,一个生长季北方可刈割3~7次。一般每茬亩(667平方米)鲜草产量4~5吨,是中国各类牧草中高产的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3.
牧草的刈割是牧草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适宜的刈割时间,既不影响牧草的生长发育,又可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牧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产量和质量均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牧草生长早期,蛋白质含量丰富,纤维素含量较少,营养价值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生长后期,产量提高,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纤维素含量增加,牧草营养价值降低。确定牧草的刈割时间,必须兼顾产量与质量两个方面。试验证明,在适期收获的牧草中,由于干物质产量和可消化蛋白质含量高,家畜采食后所产生的畜产品产量也相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皇竹草是多年生直立型丛生性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在西昌市海拔1500m、1760m、2000m地区年总产鲜草分别可达2.48×105kg/hm2、1.98×105kg/hm2、1.81×105kg/hm2,日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3.26cm、3.00cm、2.85cm,结果表明:皇竹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快,可在西昌市海拔1500~2000m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 作者在多哥的Adélé牧场对天然牧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该草场牧草每隔20d刈割一次,牧草干物质日平均产量为5.18t/hm~2 ,而每隔35d刈割一次的牧草干物质日平均产量为8.42d/hm~2 。旱季草地粗放管理、草地  相似文献   

16.
刈割次数对健宝(Jumbo)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健宝是近年来引入我国适于农田种植的新型牧草,兼具高产、优质、多抗、多次刈割及鲜草持续供应期长的优势。2002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进行的健宝刈割试验结果表明:刈割次数对健宝有效分蘖数、根干重、支持根数、茎叶比、鲜干比、租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一次性刈割干草产量最高,达40.08t/hm^2,分别是二次刈割、三次刈割干草产量的1.38倍、1.87倍;二次刈割鲜草产量最高,达162.42t/hm^2,分别是一次刈割、三次刈割鲜草产量的1.20倍、1.16倍;三次刈割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2.63t/hm^2,分别为一次刈割、二次刈割粗蛋白质产量的1.73倍、1.17倍。  相似文献   

17.
聚合草是优质高产的畜禽饲料植物,1次种植可连续利用20多年。经与苜蓿、串叶松香草等20余种牧草栽植和饲喂比较,聚合草产草量高,再生能力强。春、夏、秋三季可随割随长,1个生长季北方可刈割3~4次,南方可刈割4~6次。一般每茬亩(667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老芒麦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刈割高度对"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盛花期不同刈割高度对"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产量与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4cm刈割高度时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22 029.95kg/hm2和5 755.94kg/hm2,但牧草品质较差,其CP为11%;6cm刈割高度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0 207.32kg/hm2和4 781.259kg/hm2,但牧草品质最好,其CP达到15.73%。综合各项指标,"川草2号"老芒麦在盛花期,以刈割高度为6cm时,能使牧草产量与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牧草在收割后需干燥、贮藏。牧草收割时期是较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不仅是关系到当年收获营养体的数量与质量 ,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第 2年 ,甚至第 3年割草场的生产力[1] 。一般饲草刈青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 适时刈割不同生育时期的牧草质量不同 ,干物质产量也有很大差别。越是幼嫩的牧草营养价值越高 ,但干物质产量则越低 ;越是接近成熟阶段 ,营养价值越低 ,而干物质产量则越高。必须在牧草营养成分含量和干物质产量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此时牧草的营养物质总产量最高 ,可作为刈割适期。禾本科牧草刈割适期 ,应是抽穗至开花期 ,而豆科牧草则…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由刈割高度(留茬高度为5,10,15,20 cm)和刈割频率(1次性和每隔60,40和30 d刈割)组成的双因子试验,来研究不同刈割频率和刈割高度对地处温带的河南黄河滩区皇竹草的生长特点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解决该草在黄河滩区种植中存在的利用期短、产量低、品质差、易倒伏的难题。研究证明,刈割对皇竹草的生长和生产有显著的影响,1年多次刈割会降低茎叶比(S/L ratio)和叶面积指数(LAI),适度的刈割有利于提高鲜干比(F/D ratio)、单株分蘖数和生长速度,过频过低刈割(留茬高度为5 cm,每隔30 d刈割)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能显著地提高鲜干比和单株分蘖数,能显著降低倒伏率;不利的方面是会显著降低皇竹草刈割后的再生速度,不利于饲草的生长和生产。试验证明,在中原地区种植皇竹草适宜每隔60 d刈割1次,一年刈割2次,留茬15~20 cm为宜,全年产草量为31.58~32.41 t DM/hm2,均显著地高于其他刈割组合,和一次性刈割相比,提高14.26%~17.34%(P<0.05),另外,适度刈割有利于减轻皇竹草的倒伏,减少收获中营养和能量的损失和浪费。总之,在河南黄河滩区种植皇竹草是非常必要,也是可行的,在科学种植,合理灌溉和及时施肥的基础上,保持合理刈割高度和适当的刈割次数是优化和协调生长和生产各指标的重要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产量和营养损失,有利于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