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地对外开放,我们逐渐的了解到了外来文化,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可以足不出户的了解到。但是,这些外来文化浸入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的文化氛围带来了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新时代的接班人,却面对着西方世界的文化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碰撞所带来的冲击。所以,本文分析了现代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对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切实可行,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文明经历了四次碰撞 ,从而产生了具有特定历史条件下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 ,即佛学本土化 ,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近现代文明的产生 ,中西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等各具历史阶段性的传统文化 ,并揭示了其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从而反映了民族文化传统既具有民族特性 ,又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而逐步发生演变 ,带有时代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保守主义在各个时期都充当了传统守护者的角色,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断有所变换。这是因为他们所要保守和所能保守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在精神上却又越来越被放大,有时甚至显得很玄妙。在洋务运动时期,保守主义者几乎排斥一切西方文化,要保守住整个的中国传统不变。到了维新变法时期,"师夷长技"已不成问题,保守主义者乃要求师夷当止于工艺,中国传统政教制度不可变。到了排满革命高潮时期,否定传统政教制度又几乎不成问题,保守主义者乃呼吁要珍惜和保存"国粹",而"国粹"到底是什么东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从辛亥革命前期至国民阶段,我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中,饱受外来侵略者的欺辱与打压。期间我国传统文化在打压中又与外来文化融合,最为突出的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给当时的外来侵略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近现代园林史上的3个重大标志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简述我国近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通过注解《春秋繁露》本义 ,企图扶正过去被维新变法扭曲的《公羊》学说。他质疑康有为认定的《春秋》口说的可信性 ,申明《春秋》非改制之书 ,认为董仲舒和何休的《公羊》学说并非如康有为所言“绝无迥异”并辩别出了二者之异。苏舆在《春秋繁露义证》中通过“存天理”“灭人欲”来阐明《春秋》济世之用 ,又审定当时的政治环境 ,分辨华夷关系 ,驳斥西方平等观念 ,这反映出苏舆的《公羊》学说与湖湘学派有着深厚的渊源 ,加上他以礼印证《春秋》经世大义 ,凸显出他治经的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6.
陈萱  陈佳瀛  蒲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88-17190,17196
介绍了海派文化的来源及其文化特点,重点分析了海派插花的风格特征,认为海派插花以人为本,凸现地方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插花的精髓,有选择地汲取外来文化,将西方花艺与本地理念融合,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海派插花艺术追求自然、讲究线条、注重意境,同时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商业气息浓厚,雅俗共赏;海派插花表现开放、着重创新、注重宣传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潮流,热衷于西方的节日等崇拜外来文化的现象在大学校园普遍存在,而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却缺乏了解,其根本是当代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针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探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期待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80-281
社会思潮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时代背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高校都存在问题。当前,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和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自清朝来,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下将国门打开,不仅在经济上侵蚀着中国,中国本土文化也同时遭受冷落。而绘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种类,近几百年来中国美术界及学者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已成为普遍之势。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也在界内普遍存在。对传统文化的遗忘,对传统文化缺乏多维度的剖析和对西方文化理性的探索,已然成为我们当今应该意识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困境与会通创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越过了“认识阶段”而进入到“行动阶段”后,必然会面临如何处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与西方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棘手问题.本文根据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内在规律,探讨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实现对古今中外文化会通超胜与综合创新的主要方式,以期走出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困境,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和推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高职通识教育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现代文化的持续冲击,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某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在通识教育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为此,研究主要从课程定位与课程要求、课程内容、课程任务、信息化教学及课程考核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文化软实力来渗入我国,发展好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渗入,群众文化充当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康有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他领导了著名的“公车上书”,推动了“戊戌变法”的进行。“百日维新”所颁布的一系列法令集中反映了他的改良主张,特别是他著的秘而不宣的《大同书》,昭示他对人类未来大同社会的构想和美好愿望。大同社会的设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正反映在他的充满矛盾的思想中。康有为思想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又受到西方启蒙思想、进化论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外语专业学生是学习和接触外来文化的前沿。因此,外语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创新思政+人文学科的工作方式,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外语人才的文化自信,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语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新教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传入黔西北苗族社会的。苗族接受基督教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外来文化与其本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落后的苗族文化经历了一次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洗礼,并自身得以更新,引起了苗族社会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观念、思想意识、教育等文化各方面的变迁,从而实现了跨阶段的进步。但这个进步是以苗族传统文化的损耗为代价的,隐藏着传统文化流失的危险,而最大的危险则是民族感情的疏离。对于这种疏离,大多数苗族群众处于不自觉状态。  相似文献   

16.
由于西方特殊的民主政治传统,民间和社会层面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些国家政府外交的走向。因此,为因应新的形势、拓展新的外交空间,江泽民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世界一流大学这块特殊的阵地。其战略目的在于顺应西方民主政治传统,争取海外对华友好势力,前瞻未来,为中外关系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走向预作"伏笔”。它既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新发展,又是江泽民“文化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经历了艰难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西方文化派的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必须明确,在大力宣扬五四斯文化运动功缋的同时,对它给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论争的简述,客观的评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负面影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应处理的各种关系,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湖南维新运动时的新旧之争 ,不仅是一场政治立场之争 ,也是一场学术文化之争。从《翼教丛编》及叶德辉其它的学术活动与主张来看 ,其反对变法 ,在学术文化上至少有三个原因 :其一 ,出于保守传统文化的立场 ;其二 ,经学研究中的汉学取向 ,使他不能同意维新派的一些主张 ,如蔑视训诂、追求大义等 ;其三 ,从古文经学的角度出发 ,叶德辉崇《左传》斥《公羊》 ,不同意新派人士对公羊学的鼓吹。这些主张自有其学理的根据 ,但他反对维新变法 ,逆历史潮流而动 ,仍然是要批判的。  相似文献   

19.
青年时期的冯友兰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在借鉴吸收西方哲学思想中创立了“新理学”。“新理学”是比较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哲学体系,也是中国正统派哲学与西方正统派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亦即中国古典理性主义与西方古典理性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学关于入世之中追求出世的精神内涵对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与行为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源于西方文化的专业社会工作在本土化历程中同样面临着佛学当初进入中国的处境。佛学十分注意外来文化本土环境适应的重要性,其一方面注重依附统治阶级和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不断地改造自己并努力调和与儒道学说的关系,极力证明佛学与儒道学说在根本宗旨上的一致性,直至真正融入中国本土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本土化可以从佛学的中国式成功嬗变和精神内涵改造经验得到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