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烷基糖苷(APG)是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综述了烷基糖苷的转糖苷法和直接苷化法2种制备方法及其在界面张力、胶束结构、相行为、溶解性、泡沫力、去污力、配伍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葡萄糖合成烷基糖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66+4077-4066,4077
[目的]以葡萄糖和十二醇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合成十二烷基糖苷。[方法]逐一考察了各个工艺因素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剂糖比为0.010∶1,醇糖比为6∶1,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 h。在该条件下,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72.5%。[结论]该法具有工艺简单、快速、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4.
O/W型药用微乳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O/W型药用微乳形成的基本规律及评价方法,为药用微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滴定法绘制拟三元相图,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对O/W型微乳形成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油相的情况下,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不同结构和性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温度的变化对微乳的形成均有影响。【结论】恰当的油相和适配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微乳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降低至7.5%,而且一般微乳形成的区域大小与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总量成正比,与油的用量成反比。用三元相图作为选择最佳微乳组方需要结合微乳的稳定性考察来确定微乳的最佳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绿色表面活性剂辛基葡糖苷合成反应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葡萄糖与脂肪醇反应直接合成辛基葡糖苷的反应机理,建立了该法合成辛基葡糖苷时葡萄糖浓度CA和反应时间t的反应动力学模型。该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烷基葡糖苷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讨论α-淀粉酶活力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α-淀粉酶催化芭蕉芋淀粉合成烷基糖苷单因素试验,分析淀粉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同时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催化芭蕉芋淀粉合成烷基糖苷的最优条件,并对产物做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果显示,α-淀粉酶催化芭蕉芋淀粉在温度为50℃,pH为5,甲醇浓度为40%(V/V)下酶活力保持较好。α-淀粉酶催化芭蕉芋淀粉合成烷基糖苷的最优条件为:淀粉浓度150g/L,酶浓度138U/mL,时间18h,在此条件下最终产物得率为15.94%,产物主要由甲基葡萄糖苷和甲基麦芽糖苷组成,且经过葡萄糖淀粉酶酶解转化得到最终甲基葡萄糖苷总量为1.16mg/mL。  相似文献   

7.
竹材化学成分分析和表面性能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竹龄、部位毛竹(Phgllochysheterocyclavar.pubscense)化学成分的差异;应用化学光电子能谱仪(ESCA)和红外光谱(FTIR)对竹材的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竹龄竹材抽提物差异较大;竹材从根部到梢部,pH值逐渐增加;从竹青到竹黄,pH值逐渐降低;竹青表面的氧原子大于竹黄表面氧原子的比例;竹材的表面主要以木质素和各种抽提物为主,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明显低于木质素和抽提物;靠近竹青处的竹材表面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竹黄,竹青的表面的羟基震动强于竹黄,且竹青表面的活性自由羟基的数量高于竹黄表面。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接苷化法用正十二醇和葡萄糖以对甲苯磺酸和磷酸为二元催化剂合成十二烷基糖苷(APG-12)的工艺制备APG-12,并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体系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合成APG-12的适宜工艺条件如下:醇和葡萄糖摩尔比7∶1,体系反应温度为115℃,二元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与磷酸配比为3∶1)用量1.3%,压力控制在3~4kPa。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APG-12,表面张力测试结果表明其表面活性高,具有良好地降低表面张力的性能,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应用在日用化工和油田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竹材的表面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处理方法对竹材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文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ESCA和FTIR分析技术,对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条件竹材表面的碳氧比和C1s4种结合形式的分布情况,以及红外光谱的谱峰位置和相对吸收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条件下竹材表面的碳氧比有很大差异;竹材表面主要以木素和各种抽提物为主;高温干燥导致竹材表面易挥发的抽提物分解,使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得以显露,而硼酸处理效果不明显;高温处理和硼酸处理后竹材表面的自由羟基减少,活性降低;竹黄表面的活性自由羟基的数量高于竹青表面.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用5-Br-PADAP光度法联合测定镍和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9.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5-Br-PADAP与镍和锰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λ^Nimax=575nm,λ^mnmax=57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ε^Ni575=1.07×10^5L·mol^-1·cm^-1,镍量在0~16μg/25ml锰量在0-12μg/25ml的  相似文献   

11.
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采用国家标准GB 5 5 4 9 90的方法测定了 30种市售杀虫剂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值 ,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 30种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并测定了表面活性剂 885的临界胶束浓度及相同浓度不同气 液界面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大多数杀虫剂常规使用剂量的药液中 ,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没有达到其本身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 ,有些药剂的推荐浓度与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药液浓度相差 10倍以上。当气 液界面扩大到一定程度时 ,将改变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为了充分发挥药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大于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四酸、十六酸、硬脂酸和二乙醇胺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经酯化和水解二步法合成C14、C16、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各类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合成条件。测定了产物表面张力并确定了3种产物的临界胶团浓度(cmc),考察了无机盐对系列产物表面张力的影响,并测试了产物的起泡能力。结果表明,C14、C16、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形成临界胶团的浓度(cmc)分别为10、5、1mg/L,对应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8.91、27.57、26.15mN/m。无机电解质浓度越高,产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得越多,阳离子价态数的高低对产物表面张力影响不大。合成产物的起泡能力不强,但其消泡速率比较小,在0.37~0.6ml/min之间,说明合成产物的稳泡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量和聚氧乙烯(EO)链长数目变化的条件下制备了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简称纯丙乳液),考查了非离子型乳化剂用量和EO链长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液冻融稳定性,Ca2 稳定性,玻璃化温度(Tg),粒径和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乳化剂用量和EO链长的增加,有助于乳液聚合反应的平稳进行,得到的乳液粒径较小,黏度较大,Tg较低,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和Ca2 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脉冲偏压电孤离子镀技术沉积了CrN薄膜,并考察了在不同偏压下薄膜的表面形貌、相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随着偏压的增加,CrN薄膜表面颗粒运渐变少,表面粗糙度降低,结晶度增大,偏压为-100 V的CrN薄膜具有致密的表面结构,较高的硬度,最佳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常用农药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能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稻田常用农药大容量喷雾和弥雾浓度下药液在稻叶上的润湿性能。【方法】采用Zisman图法测定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并将其与采用国家标准GB 5549-90的方法测定的52种农药田间使用浓度下药液的表面张力值进行比较分析;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并借助5种制剂来分析说明药液在稻叶上的润湿性。【结果】南粳44、南京11和武香糯8333 3种稻叶正、反面的临界表面张力估值介于29.90-32.88 mN•m-1。大容量喷雾和弥雾时,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稻叶临界表面张力的农药分别为21和23种,其中药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的农药分别为19和21种;其余农药的药液表面张力则大于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或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大容量喷雾和弥雾时,5%井冈霉素AS、70%吡虫啉WDG 2种农药药液的表面张力分别为46.84和46.53 mN•m-1、49.48和40.24 mN•m-1,在稻叶上的接触角均大于100°,润湿性差;50%甲基硫菌灵SC 药液的表面张力均为35.89 mN•m-1,在稻叶上的接触角介于98.59°-53.76°,润湿性较差至好;4%阿维菌素ME、1.8%阿维菌素EC 2种农药的药液表面张力分别为29.98和29.13 mN•m-1、27.67和27.67 mN•m-1,在稻叶上的接触角均小于60°,润湿性好。【结论】稻田常用农药中多数在大容量喷雾和弥雾浓度下药液的润湿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土壤理化特性对土壤吸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设施土、蔬菜土及水稻土3种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考察了这些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地均以粉砂壤土为主,且呈中性或微酸性。设施土表层含盐量较高,蔬菜土、水稻土表层和底层含盐量均较低。SDBS在土壤中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型等温线,其在3种土壤中饱和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设施土〉蔬菜土〉水稻土。水稻土去有机质后对SDBS的吸附增加。水稻土在不同阳离子饱和后吸附SDBS的规律为:钙饱和土〉镁饱和土〉钾饱和土〉钠饱和土。土壤利用方式、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吸附性阳离子的种类对SDBS在土壤中的吸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吸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Brij30、Tween-80、TritonX-100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及Brij35、Brij30在不同处理土壤上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Brij35、Tween-80、TritonX-100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等温线呈Langmuir型,而Brij30呈S型,其达到吸附饱和时的平衡浓度分别为110、55、200、25mg·L~(-1);Brij35、TritonX-100和ween-80主要通过疏水基在土壤/沉积物有机质中的分配作用而吸附,而Brij30的吸附是亲水基团与土壤/沉积物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疏水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温钢  卢克欢  赵悦  刘虹  金虎 《湖北农业科学》2016,(15):3980-3984
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用蓝色凝胶培养基分离筛选出1株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B2。经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经红外光谱与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生的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鼠李糖脂。以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即以20 g/L豆油为碳源、5 g/L尿素为氮源、温度34℃、p H 7.0、发酵时间96 h。在此最佳条件下测得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3.746 1 g/L。该菌株所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其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为180 m N/m。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TX-10 对溶液表面张力及水稻植株持液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生物染料丽春红-G作指示剂,采用称重法和比色法测定了水稻叶片持液量和丽春红-G的回收率。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对清水的持留量为0.05 mg/cm2,表面活性剂TX-10能降低清水的表面张力,增加其在水稻叶片上的持留量;与用清水配制的丽春红-G溶液喷洒,丽春红-G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率(29.83%)相比,用TX-10 60mg/L溶液配制的丽春红-G溶液喷洒,丽春红-G在植株上的沉积率显著提高(120.32%)。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硫酸和硝酸混合酸对催化裂解法(CⅧ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进行纯化,然后运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HTAB)对CNTs进行修饰,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表征了CNTs的表面结构;另外,通过数码照相机和乌氏粘度计研究了修饰的CNTs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混合酸处理能够使CNTS表面拥有较多的羟基和羧基官能团;在氨水的作用下,CNTs能够被HTAB所包覆,而且修饰后的CNTs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