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横向混合系数与水力系数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横向混全系数的理论关系式,通过天然河流原体观测、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2.
河流年度径流具有周期性、层次性、可预测性的特点,通过研究和分析河流年度径流的统计变化特征,可以对河流径流未来的长期变化作出预测。该文研究了佛子岭水库的河流年度径流滚动预测的方法,通过观测的河流年度径流资料,探索径流统计变化规律,运用多元回归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并且进行了模型参数的确定和径流的预测。通过预测模型对河流年径流实际值与预测值误差分析,并绘制实际值与预测值折线图进行比对,对选择最优的预测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继而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误差在较为合理的范围。最后得出结论,建立二元线性预测模型对于佛子岭水库年径流量预报结果的拟合模型较好,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原位土壤观测的SWAT关键参数及模拟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现场观测土壤属性数据,对基于传统数据库的率定值和监测数据的参数计算值进行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以三江平原阿布胶河流域的现场观测数据,通过物理机制中公式或模型,计算得到SWAT模型关键土壤属性参数的值,再进行两次SWAT模型的模拟。先运用基于土壤数据库参数率定值模拟,再用观测数据计算的参数值替换掉部分率定的参数值;与已经率定好的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参数计算的结果。结果表明,SOL_AWC、SOL_K、SOL_BD和USLE_K等4个参数在基于数据库的率定值和观测数据计算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SOL_CRK的率定值和基于观测数据的计算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模拟结果相比,发现基于观测数据的农业面源负荷在数值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年尺度和月尺度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观测数据的SWAT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农业面源负荷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徐春 《北京农业》2011,(11):52-53
主要研究确定生态系统模型中高精度参数的问题。利用给出的观测数据的周期性,建立了以仿真值和观测值的方差为目标的选优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了搜索和仿真找出最优解。  相似文献   

5.
MODFLOW在三工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MODFLOW地下水渗流模型应用于干旱内陆区的三工河流域,充分利用该流域40个地下水动态监测孔15a的观测资料,详细地介绍了该模型在水文地质参数拟合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的应用,对推进MODFLOW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及提高评价精度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庄毅璇  熊良时  徐俊荣  史志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96-19398,19495
为了验证能量平衡融雪模型在巩乃斯流域的适用性,在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开展了模型的应用试验。设置了3个融雪水收集样点,模拟值分别与1号、2号和3号样点观测的日融雪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号融雪水收集点的拟合优度系数R2=0.86,体积差Dv=-5.9%;2号收集点R2=0.92,Dv=-3.2%;3号收集点,R2=0.91,Dv=-10.7%,模拟值总量偏高于实测值。较高的R2和较低的Dv值,表明模型达到了比较好的模拟效果,也显示该模型在巩乃斯河流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徐春 《北京农业》2011,(33):156-157
主要研究确定生态系统模型中高精度参数的问题。利用给出的观测数据的周期性,建立了以仿真值和观测值的方差为目标的选优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了搜索和仿真找出最优解。  相似文献   

8.
从载波相位测量方程出发,直接写出双差模型的观测方程并对其进行线性化,从而导出适合基线向量平差的线性误差方程式,组成法方程式,求解之,并对观测值的单位权中误差和基线长度的精度估计以及基线长度相对中误差进行试算,从而建立GPS测量数据平差模型。  相似文献   

9.
范铭丰  武伟  刘洪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87-3089,3188
利用玉米生长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土壤资料、田间管理资料,采用CERES-Maize模型对玉米进行应用研究。首先运用均匀设计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模拟及优化结果选取最佳的遗传参数,最后通过模型对玉米的产量、每平方米粒数、生育期模拟值和观测值间的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模型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二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的河岸镜像问题,采用计算机模拟河流污染带的方法,对一侧镜像模型和两侧镜像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湖南省澧水某段枯水期的水文参数,对一侧镜像模型和两侧镜像模型的污染带进行了模拟,发现一侧镜像模型由于忽略了一个虚源而使河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产生较大的误差,从而导致污染带异常;而两侧镜像模型考虑了河岸两侧的两个镜像虚源,从而很好的反映河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因此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过程中,应采用两侧镜像的二维水质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择我国3个不同流域的河流,研究了河流N2O饱和度与释放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河流氮水平的关系,并评估了IPCC关于河流N2O的释放系数.结果显示,河流硝态氮和氨氮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23~5.24(均值1.29±0.822)mg N·L-1和0.020~40.3(均值2.54±5.47 )mg N·L-1;相应地,河流N2O饱和度和释放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0%~8213%(均值407%±1010%)及0.250~1960(均值58.3±221)μg N·m-2·h-1.不同河流N2O饱和度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N2O饱和度几乎持续处于过饱和状态,表明河流N2O是大气N2O的源.不同类型的河流,其氮浓度水平、N2O饱和度与释放量均有显著差异,城市纳污型河流——南淝河,其氨氮浓度、N2O饱和度和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流,均值分别达(12.5±6.10)mg N·L-1、1760%±2620%及(363±548)μg N m-2·h-1.研究发现,除南淝河外,所有径流主导型的河流,其N2O饱和度与NO3-含量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高NO3-含量的河流能增加N2O的表观产量.除南淝河以外的河流N2O释放系数变化范围为0.05%~0.87%,均值为0.20%,较为接近IPCC的参考值0.25%.但我们的研究建议采用修正后的河流N2O释放系数(均值为0.10%),该系数更能体现河流释放N2O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数学地貌方法对天山北坡五条河流建立了流域地貌数学模型。通过区域地质地貌及河流水文资料的分析,确立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们关心的河流产沙问题进行分析。本方法对于干旱内陆区地形变化大,岩性复杂的天山地区是适用的。河流的产沙与河流流域地貌数学特征及发育阶段相对应,又与地层岩性、降水量、植被等有关。穿过有大面积中生界和第三系地层出露地区的河流,其含沙量高,侵蚀模数大。另外在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区的流域地貌数学特征值:河流比降,地形高程曲线积分值大,河流侵蚀搬运力强。  相似文献   

13.
及莹  蔡体久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79-1481,1519
利用WEPP(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侵蚀模型,模拟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道路(包括林内道路和柏油路)与河流的相交点的侵蚀特征,以及符合在道路长度50111内,与河流有1个以上相交点的共20个路段的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在与河流相交点的路段中,当道路坡度〉6.19%,泥沙量显著增长;20个模拟路段中,降雨径流、融雪径流、路面及路缘泥沙量、进入河流泥沙量4个模拟结果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位于道路VI中的路段11;道路长度是影响道路泥沙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岸连通城市生态系统中水陆生态系统,不仅在城市行洪排涝、水土保持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景观和生态学价值。针对昆明近几年开展的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的河岸绿化建设,从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昆明3种常见的河岸绿化模式(防护型绿化、景观型绿化、生态型绿化),并提出了加强生态河道的建设力度,挖掘河道的历史文化内涵,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主要河流及地下水硅含量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海南省主要河流及地下水硅的含量,指出海南省主要河流及地下水硅含量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硅含量比较低,水稻等喜硅的植物应补充含硅的肥料或含硅的复合肥。三大河流中以万泉河流域河流及地下水水体中的二氧化硅含量最高,分别为11.60mg/L和9.81mg/L,以昌化江流域河流水体中的二氧化硅含量最低;南渡江流域地下水水体中的二氧化硅含量最低,与万泉河相比相差分别为61.8%和6.63%。总体上河流水体中的二氧化硅含量比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含量略低,为3.9%。相关分析知道,相关系数(r)0.588**(r*=0.349,r**=0.449,n=31);地下水二氧化硅含量的整体的变异比较小,变异系数(CV%)为41.1%,河流水体的二氧化硅含量变异程度则较大,变异系数(CV%)为54.4%。比较流域变化情况来看,南渡江流域二氧化硅含量变异最大,河流水体和地下水变异系数(CV%)分别为67.3%和60.3%。要准确地提出与海南省的实际情况吻合的水稻等农作物对应的水体中二氧化硅临界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道清淤产生大量淤泥面临处理处置的难题,根据绿化结构土用土的技术要求,分析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5条典型河道淤泥用作结构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除航城路个别样点的盐分含量和钠吸附比超标外,其余河道淤泥的pH、盐分、阳离子交换量、质地、有机质、主要养分、可溶性硼、重金属和多氯联苯含量均满足绿化种植土壤相关标准要求;而且大部分淤泥的基本理化指标、主要养分含量和重金属清洁度优于上海园林绿化土壤。用淤泥替代园林绿化土壤生产绿化结构土,既可缓解上海土壤资源紧缺,也为淤泥资源化利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排污河道原位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排污河道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采用原位植物修复技术进行治理既简单经济,又环保美观,且可操作性强,前景十分广阔。为了给今后河道修复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从排污河的污染物入手,分析了影响植物修复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一些典型案例综述了国内外采用原位植物修复技术治理排污河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尤其是体现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恶化方面。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简述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含义、构成及功能,并通过对国外河流建设的介绍及对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江源地区天然牧草气候生产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14-6416,6460
选用河南、甘德、同德、玉树、曲麻莱、五道梁和玛多7个气象台站的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对三江源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应用综合数学模型建立了三江源地区的天然草场植物气候生产力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气候生产力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气候生产潜力较大。在较小范围内,海拔高度和气候生产力呈反比关系,海拔每上升100m气候生产力约降低1200~1425kg/ha,同时水分也是三江源地区天然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江西省中小河流防洪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江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及实施的情况,最后就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