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系统。为加快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研究了有效的启发式学习算法。以二关节机器人为对象仿真表明,该控制系统能使机器人跟踪希望轨迹,其系统响应跟踪精度及鲁棒性优于常规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的优点,设计了神经网络作为主控制器的对系统进行辨识的纤维板调施胶控制系统和神经网络作为辅助控制器来修正PID控制器的纤维板调施胶控制系统.分析了两种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性能优劣.仿真表明,神经网络作为辅助控制器调节PID比神经网络作为主控制器的超调小,系统稳定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业生产特殊工作环境的要求,研究了沿垄栽作物行自动行走机械的视觉系统和控制机械行走方向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由视觉系统提取机械行走轨迹特征并转换为行走方向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经神经网络处理取得正确的偏转方向和编转角,从而操纵机械部分实现按给走路线的自动行走。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结构和模型.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的演变过程是一种计算联想记忆的过程,它适用于正交(或近似正交)模式的记忆性质,给出了一种Hopfield神经网络的双向联想记忆模式的记忆矩阵构造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算法,利用此算法实现实时检测混烧控制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对混烧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和阀门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信息提示.  相似文献   

5.
把神经网与模糊系统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这种控制系统由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和模糊网络组成,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仿真结果以及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中,其鲁棒性明显优于一般Fuzzy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三自由度汽车模型为基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驾驶员-环境闭环控制系统模型,研制了闭环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对几种典型转向工况进行了模拟。为验证系统模拟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闭环系统模型合理,仿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将RBF神经网络应用于数据挖掘的分类和预测中,解决钢构件过程中的性能预测问题。其中用黄金分割法确定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隐层节点数,减少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最终将其应用于某钢铁企业质量控制系统。构建对钢构件质量检测的数据挖掘及质量追溯平台,该平台是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实际应用证明,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可达到96.27%,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业生产特殊工作环境的要求,研究了沿垄栽作物自动行走机械的视觉系统和控制机械行走方向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由视觉系统提取机械行走轨迹特征并转换为行走方向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经神经网络处理取得正确的偏转方向和编转角,从而操纵机械部分实现按给定线路的自动行走,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薄永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102-4104
在以优质、高效、高产为目的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阶段,温室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对于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由于其非线性、强耦合、纯滞后、大惯性的自身特性,传统PID控制已难以满足高品质温室控制系统的需求.由于BP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及非线性映射性,将BP神经网络控制引入常规PID控制中,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案,设计温室温度的自动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PID控制系统,所设计的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具有更强的自适应能力与稳健性,控制品质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厚板常化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辊道控制子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校正神经网络PID优化控制算法.采用此算法的常化炉辊道控制系统运行稳定,产品性能指标、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清安  姚建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9):3430-3447
苦杏仁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苦杏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杏仁产量的80%左右仍以原料形式售卖,未充分发挥苦杏仁加工增值率大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苦杏仁加工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的产品加工企业较少、技术落后,对苦杏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成分的损失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苦杏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是苦杏仁加工行业面临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苦杏仁去皮、脱苦及干制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又对苦杏仁油、精油、蛋白和苦杏仁苷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高效综合利用苦杏仁资源,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和促进苦杏仁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制约苦杏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展望:一是建议后期应采用现代食品绿色去皮技术替代传统沸水烫漂去皮法,加强去皮废水中的活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和皮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二是采用超声波等新技术实现苦杏仁的快速高效脱苦,减少苦杏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脱苦废水排放;三是创新技术努力实现主要成分同时综合提取利用,即在提取苦杏仁油的同时抑制苦杏仁苷酶的活性并防止蛋白过度变性和苦杏仁苷的降解,使苦杏仁中各主要成分互不影响,从而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并将此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总之,对于苦杏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和产品的创新研究,同时提高杏仁产业的融合度,进而提升其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杏仁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及其以前的庭园是规则式园林,反映借助自然之物来美化人工环境的思想。文艺复兴 运动将欧洲的园林艺术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反映自然美和人工美并不悖的观点。法国的古典园 林使欧洲的规则式园林艺术达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反映人力能够改变自然,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的 哲学思想。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反映人工美应服从于自然美,造园应与自然相协调的观 念。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盆栽大蒜探讨土壤施硒、锌、锰、铜对大蒜吸收这些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施硒量的增加,土壤中硒的有效含量增加,大蒜地上部和地下部含硒量也增加;土壤施锌、锰、铜对大蒜吸收硒几乎没有影响;而硒会明显地抑制大蒜对锌元素的吸收,对锰、铜的吸收虽有抑制但只在地下部明显,因此,土壤施硒的量一定要合适。  相似文献   

14.
钱建华  熊宇 《油气储运》1997,16(5):22-24
加热炉炉管是直接式加热炉的关键部件,其壁厚直接影响加热炉的安全运行。分别对方箱炉和弹簧炉的炉管壁厚进行了测试,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炉内单根炉管的腐蚀主要集中的炉管两头及靠近弯头部位0-900m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不同年代育成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对施肥水平的响应,明确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随产量改良的演变趋势。【方法】以祖先亲本相同(均来自Williams和Amsoy)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相同纬度)育种程序下育成的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于2011、2013和2014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磷酸二铵为种肥,设3个施肥水平(0、150 kg·km-2、300 kg·km-2),测定大豆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结果】随着大豆产量的改良,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降低、节间长度缩短、倒伏指数下降、收获指数增加;俄亥俄品种的分枝数和结荚高度增加,而辽宁品种则下降。单株粒数的改良是俄亥俄品种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辽宁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百粒重的增加。在品种选育进程中,俄亥俄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升高;辽宁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与相同年代育成的辽宁品种相比,俄亥俄品种株高矮,节间长度短,抗倒伏能力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收获指数以及产量明显增加;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而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俄亥俄品种的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保持相对稳定,而辽宁品种的增幅较大。俄亥俄品种的籽粒产量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辽宁品种则在中肥条件下表现最佳。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株高、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结论】在大豆品种产量改良过程中,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和节间长度均呈下降趋势,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得到增强,收获指数提高,但俄亥俄品种的改良程度大于辽宁品种。俄亥俄品种产量的改善多得益于单株粒数的增加,而辽宁品种则得益于百粒重的提高。俄亥俄品种的耐肥性得到增强,其株高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保持稳定,而辽宁品种则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4SHY-2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玉米收获机械研究发展缓慢,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玉米生产农艺情况,研制了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结果表明该机可在一次完成两行玉米收获的同时进行秸杆还田等作业,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省工、省力、经济有效的机具。  相似文献   

17.
考评从技术到操作过程出现了种种难以跨越的障碍。从量化指标设计、考评标准、考评目的、日常管理的缺失、人际对公正考评的影响等方面的矛盾、问题、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倡在探究更加科学的考评方法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还要淡化考评结果,要注重日常工作、能力、素质和业绩的实际开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水花生的根、茎、叶形态解剖特征及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水花生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三原型和四原型;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正常,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后一轮额外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向外产生的薄壁细胞,结合组织为发达的薄壁细胞,二-四轮三生维管束排成整齐的同心环类型,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异常根的额外形成层,芽外有二至三轮鳞片,其内着生许多毛状物;水花生茎有气腔,薄壁细胞间有间隙,形成层细胞层数多。地下茎比较粗,形成层细胞层数少,薄壁细胞较大。地下茎加粗过程中形成三生结构,其异常结构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其起源于薄壁细胞;水生叶与旱生叶在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以及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大小方面存在差异。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水花生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降解秸秆的细菌和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秸秆粉部分代替LB、高氏培养基中的碳源,通过延长培养时间从土样中分别富集降解秸秆的细菌、放线菌,用稀释倒平皿挑取单菌落法通过菌落形态差异分离出细菌29株、放线菌29株。用秸秆粉培养基定性鉴别法鉴别出其中有8株细菌、10株放线菌能降解秸秆。测试了硝酸铵、酵母粉和土壤浸液等添加物对能降解秸秆的细菌和放线菌在秸秆粉培养基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粉对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他添加物对供试菌的生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管道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运输工具,春焊接质量对管道的安全可靠性有较大影响。管道环焊接头的断裂评定,对于管道系统的安全动物真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欧美等国家有关管道环焊接头断裂评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方法的进展,讨论了各种评定方法之间的差异,目的在于为管道焊接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