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凤眼莲净化北方地区屠宰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凤眼莲净化北方地区屠宰厂废水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凤眼莲可以直接净化高浓度的屠宰废水,能够大幅度降低屠宰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态氮和总磷的浓度。凤眼莲处理系统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还可收获大量具有多种用途的凤眼莲。  相似文献   

2.
凤眼莲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凤眼莲对氮、磷、钾、钙等多种无机元素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中对大量元素钾的富集作用尤为突出。在现有凤眼莲资源化利用方式中,较为简易而普遍的是用其堆制有机肥及生产沼气,也可直接利用其干粉或将燃烧后的灰分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使用。由于凤眼莲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纤维及粗脂肪,可用作饲料。利用其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收获后的凤眼莲可以加工成重金属或染料的吸附剂,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或染料废水的治理。在凤眼莲单一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有限、彻底有效的利用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加快开发可行的综合利用方式迫在眉睫。开发以钾产品为龙头的无机化工产品和商品化的重金属吸附剂或离子交换树脂可能是凤眼莲综合利用的2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凤眼莲别名凤眼兰、野荷花、水荷花、水葫芦。为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种养凤眼莲,用工极少,费用极低,如利用污水沟塘或肥沃水面,可不施或少施肥料;生长快,每667平方米水面年产可达3万公斤;既是青饲料,又可做绿肥,还能净化污水,美化环境,以及用于造纸、制作纤维板、生产沼气等。是低投入、高产出、多用途的植物。一、生长特点凤眼莲性喜温暖多湿,最适温度25-32℃。较耐高温,气温上升达39℃时,仍能正常生长;有一定抗寒力,能在5℃气温下自然越冬。喜光、耐肥又耐瘠,适应性强,不论深水、浅水,都能放养,在潮湿洼地及稻田也能生长。在水深0.3米~1米、水质肥沃、静水或活水缓流的水面生长较好。二、用途广泛1.净化污水:凤眼莲吸肥能力特强。在污染极严重的沟塘里,只要放上凤眼莲,污水也即很快变清。许多缓流的污水沟,流进的是奥污水,经凤眼莲根系吸收后,流出的则是没有臭味的清水。2.美化环境:凤眼莲叶柄奇特,叶色翠绿,花色蓝紫,是良好的水生观赏植物。在美国的一个博览会上,凤眼莲被誉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花冠”。在我国,凤眼莲也是城市中很好的家庭盆栽水生花卉。从母株上分割幼芽,水养在口径30厘米以上的广口浅盆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的2种提取液对入侵性水生杂草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叶片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测定凤眼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分析其抑制机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喷施海州常山提取液的凤眼莲健康叶片比例低于1%(P0.01),死亡叶片比例高于85%(P0.01),凤眼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由于海州常山提取液作用于凤眼莲叶片,造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活性氧积累,生物膜系统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凤眼莲叶片干枯腐烂甚至衰亡。说明海州常山提取液对凤眼莲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生物防治凤眼莲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凤眼莲净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凤眼莲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不同的对待,其命运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凤眼莲对营养盐、重金属等水体污染物质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曾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的治理和水环境的修复.但是,由于监控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凤眼莲的应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从而造成了人们对凤眼莲的使用产生了一些误解和怀疑.从凤眼莲净化水体的角...  相似文献   

6.
于2017年6月1日至7月21日,以凤眼莲作为供试材料,进行凤眼莲净化农村污水的实验,分析凤眼莲对农村污水中营养元素的去除效果。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对凤眼莲净化污水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对农村污水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去除率因温度不同有一定差异,在适宜温度下凤眼莲具有较强的净化污水效果,对TN、TP、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53%、84.55%、64.88%和58.87%。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研究植株吸收氮、磷能力对去除水体营养盐的贡献,以及对底泥营养盐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富营养化水体初始氮浓度增加,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吸收氮量占水体可溶性总氮(TDN)去除量的比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吸收作用在净化不同浓度氮的效率和贡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低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三个生长阶段凤眼莲对水体TDN、TDP去除效果和效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净化中、高浓度水体氮时(TDN浓度约为7、13 mg·L-1),生长初期凤眼莲对水体TDN在实验前期的净化效率明显高于生长后期,而生长中期净化效率最慢,但在实验中、后期各生长阶段凤眼莲净化速率趋于一致。在中等氮浓度水体中(TDN浓度约为7 mg·L-1),凤眼莲吸收氮量占水体氮损失量百分比为生长后期生长中期生长初期。种植凤眼莲水体中底泥总氮、总磷含量均显著降低;凤眼莲对磷吸收量高出水体可溶性总磷(TDP)损失量,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吸收作用对消减水体磷的贡献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说明生长初期凤眼莲通过主动吸收净化高浓度水体氮的速率最快、贡献最高,而通过凤眼莲根系调节的生物脱氮途径理论上较弱,凤眼莲不仅能够快速去除上覆水体中的磷,而且能够吸收底泥中的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入侵植物凤眼莲生长对滇池水生植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月份滇池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篦齿眼子菜)的叶绿素含量,结合凤眼莲根培养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探讨凤眼莲生长对滇池水生植物的影响。[结果]滇池凤眼莲生长降低了浮游植物及沉水植物(篦齿眼子菜)的叶绿素含量,对二者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凤眼莲根培养液明显抑制了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为滇池凤眼莲生态安全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前期激素诱导形成的类紫根凤眼莲以及自然河道采集的普通凤眼莲为研究对象,加入液体混合菌剂,比较这2种凤眼莲与液体菌剂单一及其组合处理时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氨氮、总磷的能力。结果表明:经过45 d的处理,发现类紫根凤眼莲与液体混合菌剂组合的去除效果最好,其氨氮的去除率为55%,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5%;综合效果其次的是用类紫根凤眼莲单独处理;而普通凤眼莲与液体混合菌剂组合在去除氨氮效果上比类紫根凤眼莲单独处理稍好,液体混合菌剂单独处理效果较差,总磷去除率仅为34%,氨氮去除率27%。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凤眼莲在高铁高锰(对照)、低锰、缺锰、低铁和缺铁处理下的营养特性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铁锰胁迫降低了凤眼莲吸收氮、钾的能力,导致凤眼莲各部位氮、钾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铁、锰胁迫对凤眼莲的磷吸收能力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铁、锰胁迫下叶、茎中磷的含量上升;铁胁迫导致凤眼莲体内铁、锰含量降低,缺铁时根中铁、锰含量均最低,差异达显著水平;锰胁迫下凤眼莲对铁元素的吸收比例失衡,缺锰抑制了铁向凤眼莲叶部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对水葫芦资源化利用中微生物的应用研究进行归纳和评述,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作用效率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方法]采用水葫芦净化试验,研究水葫芦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在自然状态下,30 d内水葫芦对水中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85%、55%~60%;水葫芦对污水中的TN、TP去除速率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水葫芦对不同浓度的污水有都有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水葫芦用作湿地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其生长繁殖迅速,富集能力强,非常适合处理富营养化和富含重金属的废水,对生活和工业污水净化效果显著。同时,水葫芦还是优质、充足的生物质资源,可将其用于能源、肥料、饲料生产等方面。水葫芦从环境治污到成为生产原料,实现了能源回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葫芦容积密度小、含水率高,不利于资源化利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液压打包原理的水葫芦压缩打包机,确定了压缩装置、出料装置等零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与软件编程。为探究机器运行参数对压缩打包工艺性能的影响,以喂入量、切碎度、保压时间为试验因素,以打包密度、产量、含水率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喂入量为7.0±0.1 kg,切碎度为6.75±2.25,保压时间为10 s时,水葫芦压缩打包工艺性能最优,打包密度为446.6 kg/m3,产量为238.8 kg/h,含水率为91.27%,综合得分0.941,上述结果可为水葫芦压缩打包机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种水葫芦-微生物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锡本地水葫芦和云南紫根水葫芦的水质净化效果。[方法]采用10种分离培养基分析2种水葫芦根际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并通过监测水葫芦生物性状及水质指标,分析比较无锡水葫芦和云南紫根水葫芦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水体中自然存在的微生物、浮游动物等对COD、氨氮、总磷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种养水葫芦能进一步增强总氮、COD、总磷的降解,且无锡水葫芦对总氮降解能力好于紫根水葫芦,紫根水葫芦对COD、总磷的降解能力较强;无锡水葫芦生物量明显大于紫根水葫芦,无锡水葫芦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叶柄增重引起的,而紫根水葫芦是由根系增重引起的。2种水葫芦老根的根际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明显著,新根的大多根际微生物数量差异明显。[结论]云南紫根水葫芦净化水质的能力强于无锡本地水葫芦,为利用水葫芦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草食性鱼种抑制凤眼莲生长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严密的设计,在相同规格的16只网箱中,采用草鱼、杂交鱼[草鱼(6)和赤眼鳟(早)杂交繁育的F1]、三角鲂、赤眼鳟、异育银鲫和翘嘴红鲐等为试验对象,对凤眼莲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鱼苗具有不同的控制凤眼莲的能力;在2.5~9.0cm范围内各鱼苗食用凤眼莲能力依次为:草鱼〉杂交鱼〉三角鲂〉赤眼鳟〉异育银鲫〉翘嘴红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Martius)Solms-Laubach〕疯长带来的污染大、难处理的问题,进行了水葫芦污水净化及日光玻璃温室干燥试验。结果表明,种植了水葫芦的食堂污水氮磷含量在较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去除率分别可达94.3%和94.2%,水葫芦吸收带走的氮、磷量(试验水葫芦中增加的氮、磷量)分别为490.2、130.5 mg/kg;此外,定时鼓风的玻璃温室的干燥速率比自然晒干快,若将水葫芦干燥至含水率为10%左右,温室干燥需要6 d,而自然晒干需要9 d。  相似文献   

18.
水葫芦富集水体养分及其农田施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自然水体养殖及农田施用试验方法,对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的N、P、K吸收能力及其在农田施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试验条件下,水葫芦对N、P、K的富集系数分别达到N6641倍、P16 667倍、K6 560倍,42 d对N、P、K的吸收量可高达40.57、6.95和81.14 g·m~(-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水葫芦处理(等量的N、P投入)的土壤速效N除了苗期显著降低外,其他各时期无显著筹异,而速效P和速效K从苗期开始一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施用水葫芦可促进土壤速效P、K的增加.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应适当增加前中期氮肥施用水平.采用水葫芦控制性种养既可实现养分在水体与农田间的循环,还可减少农田化肥的施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光照对水培风信子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定向光条件下,研究水培风信子根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水培风信子根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负向光性.其感受光的部位是根冠;光强越强,根长越短,根数越少,根越粗,负向光性越明显;不同光质对根长、根数、根粗无明显影响,但蓝光对负向光性诱导最明显,红光则无效;高浓度生长素(IAA)的培养液在抑制根长的同时增加了负向光性弯曲角度。  相似文献   

20.
水葫芦生态工程措施对太湖竺山湖水环境修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取以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等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措施净化污染水体,成为污染水体治理的发展趋势。在太湖流域,虽然已有多年的工程措施经验,但尚无针对该种生态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对水质改善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为此对2011年太湖竺山湖种养66.7 hm2水葫芦期间水体营养盐吸收和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受风浪扰动等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工程区内外水体交换强烈,水体透明度、p H等基本理化指标变化不明显,水葫芦种养区内未出现厌氧现象,水葫芦工程措施对颗粒物及蓝藻具有滞留效果,使得水葫芦种养区水体TN、TP含量较高,其变化幅度分别为1.13~3.30、0.085~0.165 mg·L-1,低于外围水体中TN、TP含量;受气温及水流等影响,水体中蓝藻密度在8月份达到高峰,放养区内叶绿素含量为77.97 mg·m-3,同期边缘和外围含量分别为84.40、86.84 mg·m-3,植物根部叶绿素含量较高,表明水葫芦根须对蓝藻细胞具有较强的拦截作用。全年收获20000 t水葫芦,从水体中共带出N、P、K的量分别为19.8、2.4、44.5 t,表明规模化种养以水葫芦等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措施具有较好的水体净化功能,为扩大利用水葫芦等速生漂浮植物建立的"移动湿地式"生态工程措施治理较大面积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