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城以南宁陇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无论其自然生态环境,不是农业生产体系均具有典型农牧交错、农牧结合的特征。本文在对该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状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将研究地区划分为四个生态区、七个生态经济亚区。并就不同生态经济单元的综合特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土地-植物-动物“三位一体”草地生态农业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整理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中药材市场发展需求与趋势,参照农业综合区划分区,将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划分为北部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中部丘岗平地栽培药材区和南部中山、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3个一级区域,并进一步细分为9个二级区域(亚区),对各区域特点、药用植物分布、发展规划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果梅栽培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划的主要依据是果梅的生态地理--气候条件,并参考社会经济和地域开发潜力状况.分布区划分主要依据我国植物地理气候带的差异,亚区划分主要依据区内水分条件的差异,具体区划界线主要依据地貌单元的分界.我国可划分出4个果梅栽培分布区和8个亚区  相似文献   

4.
山西玉米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根据山西省不同地域的热量资源,≥10℃年积温、无霜期,生产条件,不同玉米品种对生态环境的反应,以及各地对玉米品种的利用状况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参照山西省综合农业区划,以乡镇为单位,将山西全省玉米种植生态区划分为:春播中晚熟区、春播中早熟区、春播早熟区、春播特早熟区、夏播早熟区和夏播中熟区等六个大的种植生态区。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全省各地区玉米种植生态区分布呈多样性,一县多个生态区的县占到68.4%,各生态区玉米生产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生态区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棉花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甘肃省棉花生产发展、布局演变和植棉区自然、气候特点等,按照"区域划分同一性"原则,以≥10℃活动积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期为主要依据,在全国棉花生产一级区划的框架下,将甘肃省棉花生产划分为黄河流域棉区黄土高原亚区、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亚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河西走廊亚区3个二级区;中部沿黄灌区特早熟次亚区、陇东特早熟次亚区、河西走廊早熟棉次亚区和河西走廊特早熟次亚区4个3级区。通过分区评述各级区的气候、生产等特点,指出了在该区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不利条件和自然灾害,提出了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路: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种植区域与结构;坚持集中连片,突出规模效益;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突出经济效益;实施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培训;增加和整合支农投入。  相似文献   

6.
晋北旱作区是山西胡麻的主要产区,但生产上存在品种单一混杂、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产量低且不稳等问题。山西农科院高寒所选育出适宜在晋北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晋亚9号、晋亚10号、晋亚12号,并研究总结出一套抗旱综合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西南葡萄酒产区历史悠久,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丰富多样性高,面积超过6000hm2。目前对该产区的历史认识和区划还不足,本文在深入田野调查,走访调研多个产区及结合川、滇和藏政府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南葡萄酒产区进行划分。西南产区位于N22°~34°之间的喜马拉雅山东麓横断山脉周围,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岷江、大渡河上游、嘉陵江上游、安宁河、雅鲁藏布江等干旱河谷区域和一些高原高山地区如云南弥勒和文山,维西永春和塔城,四川孟屯河谷等区域构成的产区;西南产区是中国境内现代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工艺较早地区;西南产区可划分为云南亚产区、四川亚产区、西藏亚产区;其中以四川亚产区的子产区和小产区最多,共有子产区10个,小产区87个;其次是云南亚产区,云南子产区有5个,小产区28个,西藏亚产区最少。结论:西南葡萄酒产区复杂多样,适合生产个性多样、品质各异、品种多样和风味独特的葡萄和葡萄酒。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寻甸县农业生产基础资源高效利用,优化布局农业生产类型,推动当地农业产业扶贫。在对寻甸县农业生产基础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县域内典型农业生产类型的产业化潜力和各乡镇农业产业化综合潜力进行评价,将研究区农业生产类型划分成主导型、辅助性、候补型和消减型4种类型,为区域农业生产类型时空优化布局和农业生产基础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菏泽市优质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文对菏泽市的优质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小麦全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菏泽市的土壤类型、灌溉条件、种植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了菏泽市优质小麦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GIS技术将菏泽市优质小麦种植划分为强筋区,强筋、中筋过渡区,中筋区3个不同的适宜种植区,同时叠加了土地利用信息,区划结果更为精细化,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聚类分析的胶东半岛苹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胶东半岛苹果种植布局,为胶东半岛苹果种植区气候适宜性区划做好基础,以1959—2015年胶东半岛苹果种植区各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以与苹果产量、品质形成密切相关的5月相对湿度、5月平均气温、7月相对湿度、7月平均气温、8月降水量、9月日照时数、9—10月降水量、4—8月≥10℃积温等8个关键气候因子作为区划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和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方法对该地苹果适宜种植区重新进行了区划。将胶东半岛苹果种植的生态条件划分为4区。根据划分的4个种植区,胶东半岛24个苹果种植区中的14地属于适宜种植区,7地属于一般适宜种植区。划分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各栽培区内的相似性和区间的差异性,与目前胶东半岛苹果种植的分布和生产现状比较一致。各地可在种植区划的基础上,结合生产管理方式和地方能力,综合考虑优化苹果种植布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楚雄州特色蔬菜、经济林果、花卉种植及特色养殖和林下资源利用发展迅速,为科学指导楚雄州农业经济发展,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楚雄州10个气象观测站和2010年以来先后建成并投入观测应用的2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按热量条件为第一划分因子,结合海拔分布,将楚雄州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划分为南亚热带气候农业经济带、亚热带气候农业经济带、北亚热带气候农业经济带、温带气候农业经济带、北温带气候农业经济带,并简述了各个农业气候经济带的农业经济作物分布和气象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赣州市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划分出3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并进一步分析了赣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2000-2011年)。研究结果表明,赣州市尚主要处于重点开发区,近12年来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比较平稳,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应用于主体功能区划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竹林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按照生态区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区划对象的基本特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浙江省竹类植物适生区域进行了划分。区划的基本手段为聚类,即选择影响竹类植物生长与分布的因子组成指标体系,并划分为生态类与经济类两大类指标,经相关性分析筛选之后,对所需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分别以生态类与经济类指标作为指标变量,以浙江省69个市(县)作为样本总体进行样本聚类,依次划分出类与亚类,经分析调整后依次划分出6个竹林生态区与4个生态亚区,分别为:浙东北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浙西北山地竹林生态区,浙中低山丘陵盆地竹林生态区,浙西南低山盆地竹林生态区,浙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和浙东沿海半岛岛屿竹林生态区。图1表3参17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托里县春玉米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托里县周边10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10℃积温、霜日数、≥35℃日数和站点经纬度、海拔高度等资料,在ArcGis平台上完成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气候要素的栅格化数学模型。根据春玉米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对托里县种植春玉米进行气候适宜性划分。结果表明:托里县春玉米种植气候区划共划分为5个亚区。晚熟春玉米适宜种植区位于海拔900 m以下的平原地区;中熟春玉米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900~1 150 m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带;中熟春玉米次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适宜区上部,海拔高度在1 150~1 250 m的狭窄范围内,但成熟期有一定的低温危害风险;早熟春玉米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1 250~1 450 m的低山、丘陵地带,但成熟期有遭受低温危害的风险,部分年份玉米籽粒不能正常成熟;玉米不适宜种植区在海拔1 500 m以上的山区,该区无法满足玉米对热量条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东北农作区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农作制分区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东北农作区种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情况,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法探讨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作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85—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比重的减少和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各农作亚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结构。主要粮食作物空间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形成了各自主要的生产区域。主要变化为:水稻和玉米种植区域增加,小麦种植区域大幅缩减,大豆种植范围重心北移和种植区域增加。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因素共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而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是种植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Camellia L.)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通过查阅文献及植物标本,对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共4个亚属、10组、48种,占中国山茶属种数的20.6%;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多集中于北部山区;在广东省的垂直分布海拔范围为50~1 800 m。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多元数量聚类分析中的星座图方法,利用云南全省一月份气候资料,选取代表光热水的八个气候要素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各地点光热水随地域分布星座位置图.根据星座位置的聚散规律,以热量类型划分为基准,试将云南冬季热量资源按热量、水份的组合关系划分为四大类共10个亚类.这对掌握云南各地光热水组合情况,发展农业生产,合理利用云南冬季农业气候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铜川市烤烟种植综合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三级网筛"法(以单纯的自然生态条件为一级网筛,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二级网筛,以烟叶种植效益占农民年总收入的比例为三级网筛),对铜川市进行烤烟种植综合区划,结果表明,铜川市烤烟种植最佳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主要有彭镇、五里镇、西村乡、尧生乡、阿庄乡、雷塬乡、红土镇、金锁关镇、高楼河乡、陈炉镇、云梦乡。改进"三级网筛"法能充分考虑自然生态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烤烟种植的影响,区划结果较客观,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分析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市场区位、生产规模、产业基础及布局指向等方面因素,兼顾相对集中连片原则,结合粮食生产现状、市场前景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湖南划分为“一区一圈两带”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优化战略。对“一区一圈两带”4个片区的粮食生产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晃凉伞猪、溆浦龙潭猪、绥宁东山猪系产于湖南省黔阳、邵阳两地区的三个地方猪种。过去对其虽曾作过多次调查,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深入一步了解这几个地方猪种的属性,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猪种资源,我们根据我省历年来的调查、试验资料,对这几个地方猪种的来源、形成历史、其所分布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条件、猪种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的主要性状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试图从中得出正确结论,为解决同种异名问题和为今后充分利用、改良及保存这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