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锰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它的作用不能用别的元素代替。如果土壤中植物能吸收的锰不足,植物就会出现缺锰症状,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下降。据资料介绍,在含碳酸钙较多、质地较轻的碱性土壤上,锰的有效性较低,我区大  相似文献   

2.
聚磷酸铵溶液在春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东北典型黑土上设置聚磷酸铵新型液体氮磷复合肥溶液的不同用量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玉米产量、磷肥利用效率及农田磷素盈余状况的影响,明确聚磷酸铵溶液在玉米施用上的最佳施用量.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磷养分投入量在75 kg/hm2时,玉米产量、干物质量及磷素积累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两年的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5.0%和24.5%;当...  相似文献   

3.
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7年在吉林省和河北省研究了恩泰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比较了习惯施肥与恩泰克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恩泰克比习惯施肥降低了氮肥用量,玉米产量与习惯施肥相当或略有增加,增产幅度9%;恩泰克一次施用即可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可减少施肥的劳动力投入,经济效益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不同配方复混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玉米配方施肥的研究,人们已获得了不少试验结果,然而在东辽地区最佳的配方施肥,很少有报道.本研究于2004年在东辽县白泉镇连泉村二组,对9个复混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对比试验,为东辽县玉米生产的最佳配方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潘贺玲 《杂粮作物》2000,20(2):21-23
辽中县位于辽宁中部 ,属辽河冲积平原 ,全县有耕地面积 8.7万hm2 ,有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盐土、沼泽土 5种土壤类型 ,全县境内有 5条河流 ,地处九河下稍 ,地下水位一般在 1.5~ 2 .5m。据 1980年土壤普查盐碱地占 1.7万hm2 。随着产量的提高 ,氮磷钾大量的投入以及农家肥施入不足 ,使得一些地块缺素症越来越明显。我们与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合作对我县各乡 (镇 )土壤进行化验分析 ,从 1989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复合微肥。至今已在玉米生产田推广复合微肥累计面积达 4.7万hm2 ,共增加玉米产量 34 1…  相似文献   

6.
对潮土棉田进行了施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锰可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并提出了提高潮土棉田的施锰方法和锰肥底施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连续两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在减氮20%的条件下比较不同增效氮肥对玉米产量、氮素回收率与损失率、氨挥发及土壤无机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常规氮肥处理相比,减氮施用稳定性氮肥、硅酸盐包膜尿素、肥包肥不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和植株吸氮量,氨挥发量分别下降35.6%、43.0%和39.9%;氮素表观利用率分别达到43.8%...  相似文献   

8.
玉米不同复合肥施用效果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当地有代表性的不同品牌的玉米专用肥为对象,以自制的掺合复合肥为对照,对其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肥料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品种的玉米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差异不大,但后期的生长发育差异明显,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肥现象,产量不同程度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锰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锰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概况,以及锰在水土中的存在形式、锰对水稻的生理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并对锰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冯爱丽 《中国棉花》2013,40(2):28-29
 硼肥与当地测土配方肥一起作基肥施入,成本低,用工少,增产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可到达1∶10。  相似文献   

11.
叶面肥在大豆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年时间对6种叶面肥在大豆初花期叶面喷施的研究,表明了肥力高等6种叶面肥都能促使大豆健壮生长,增加有效分枝,株粒数,百粒重,加快鼓粒速度,提高光合速度,增加产量。其中以天然芸苔素和有机活性液肥增产效果最好,增产28.33%和21.42%,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示范研究溶磷生物肥料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及其对土壤、植株磷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溶磷菌液玉米整个生育期磷肥利用率达21.75%~37.98%,植株从土壤吸收磷素养分的效率达10.94%。从植株磷素吸收效率分析,磷肥减量1/3处理与全量磷肥处理吸磷量无明显差异,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植株吸收效率明显降低。溶磷生物肥在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示范应用,可使化学磷肥用量减少1/3而产量均有所增加,在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增产幅度为8.2%~11.7%,在西部干旱地区幅度为4.1%~8.3%,在东部湿润冷凉区增产幅度为5.6%~13.0%。溶磷生物肥料对不同生态区域的不同土壤类型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缓释肥在玉米正大999上的使用效果,采用几种缓释肥和通用复合肥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能提高玉米正大999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其株高、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9.3 cm、16.6粒、1.08 g、6.27%,每公顷纯收入平均比对照增加1507.25元,其中养分含量高的51%三宁牌缓释肥(N-P-K=25-10-16)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本地区棉花施用硫肥的效果和用量 ,1 999年在本所试验田进行了本试验。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在商丘市农科所试验田进行 ,整地前每公顷施农肥 3万公斤、过磷酸钙 750 kg、尿素30 0 kg、氯化钾 2 2 5kg。试验设每公顷施硫肥 (硫磺 )60、90、1 2 0、1 50 kg,以不施为对照 5个处理 ,小区面积为 2 0 m2 ,重复 3次 ,随机区组排列。供试品种为中9571 82 ,4月 2 0日播种 ,种植密度为 4.5万株 ,于 7月 2 0日和 9月 1 0日进行生育性状调查 ,各小区单收计产。2 试验结果2 .1 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据 7月 2 0日调查 ,平均单株果枝施硫肥的…  相似文献   

15.
沼液在茶叶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红黄壤山地茶园中,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的施肥处理,即全量化肥(处理1)、1/2化肥 1/2沼液(处理2)和全量沼液(处理3),对茶叶生长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效果研究,得出对茶叶生长的促进效果大小顺序为:处理2>处理3>处理1;施用沼液处理(包括处理2和3)能比全量化肥(处理1,为当地习惯施肥)处理更好地促进茶树春梢的生长、增加茶叶的叶面积、增大茶叶的芽头密度和百芽重,并提高茶叶产量,故在利用沼液对茶叶施肥时,以沼液与化肥各半配合施用为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新宿甘蔗进行一次性和二次性施用缓释肥4个试验,探讨了缓释肥在甘蔗生产上的缓释效果和对产量、糖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甘蔗生产上施用缓释肥具有缓释功能,能有效促进蔗茎的增粗、有效茎的增加,对产量有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2%~10%之间,同时糖分增幅在0.1~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保水剂在甘蔗上施用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胶体和干粉两种不同剂型的保水剂在甘蔗上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施保水剂与不施保水剂以及不同剂型保水剂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下种期施用吸足水分的胶体和干粉两种不同剂型的保水剂,均能促进甘蔗出苗和分蘖及蔗茎伸长,增加有效茎数。增产显著,比不施保水剂的对照每公顷增产14.80~17.81吨,增长15.3%~18.4%,达1%显著水平;经济效益增加明显,比不施保水剂的对照每公顷增收2495~2948元,增长9.4%~11.1%。不同剂型的保水剂,以干粉保水剂表现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钾肥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春棉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对K2O的吸收规律,不同施钾量防止棉花早衰及对产量的影响。根据棉花的需肥规律研究了适宜的钾肥用量及施用时期。  相似文献   

19.
江汉平原玉米施用磷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江汉平原布置3个玉米磷肥用量试验,以确定该地区种植玉米施磷效果和适宜的磷肥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明显增加玉米叶片数和株高,在不同磷肥用量时3个试验点的子粒最大增产幅度分别为15.4%、18.8%和39.9%,磷增产效果显著.结果还显示,磷肥对子粒的增产作用大于其它部分,足量磷肥施用有助于子粒产量的形成.磷肥施用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收益,施磷处理的产投比均>2.0,表明江汉平原玉米施磷是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磷肥用量结果表明,第一个和第三个试验点在施磷(P2O5)  相似文献   

20.
锰肥在碱性棉田土壤上的使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是锰在碱性土壤中易被固定而影响肥效,它在碱性土壤上的最佳使用量及使用方法还很少研究。本文经试验提出,以每公顷施30kg锰肥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皮棉151.5kg,差异达显著水平。使用方法以土施比喷施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