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家蚕的人工饲料育讲座(一):第一部分饲料(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前 《江苏蚕业》1989,(1):57-62
  相似文献   

4.
5.
小蚕人工饲料育农村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家蚕人工饲料育在1960年前后日本就已初步研究成功,以后在实验室及农村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农村推广,进行实用饲养。现在日本小蚕期人工饲育的普及率已达40%左右,饲育蚕种数量达35万张左右,其中鹿儿岛县、熊本县的普及率已达80%以上,成为日本近代蚕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6.
7.
8.
报告了秋蚕期稚蚕采用人工饲料育技术的情况,稚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具有省力省工,避免共育室中毒事故发生、降低小蚕蚕病发生机率等优点。通过调查,同等卵粒条件下,采用稚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张种蚕茧产量仍然高于桑叶育。认为秋蚕生产中稚蚕人工饲料育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但在如何规范稚蚕人工饲料技术、提高发育整齐度以及降低饲料成本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桑蚕人工饲料育实用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缪云根  徐俊良 《蚕桑通报》1994,25(2):13-14,12
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中间试验的情况表明:前期蚕儿生长发育欠齐,发育经过延缓,3龄饷食始转换桑叶育后,生长发育趋于整齐,至4龄时已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区别。小蚕人工饲料育较之全龄桑叶育.其张种产茧量、万蚕收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茧质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桑前 《江苏蚕业》1989,(3):58-65
<正> (一)稚蚕人工饲料育家蚕人工饲料育是近10年来养蚕方法最大变革之一。日本自1977年以农村稚蚕共育所为基点推广稚蚕人工饲料育以来,显示出:①不需要稚蚕专用桑园,②节省劳动力,③减轻自然灾害,④减少蚕病,⑤可行全年饲育等的优点,深受蚕业者的欢迎,普及率逐年增加,1987年丝茧育普及率占全国总收蚁量的35%,种茧育占45.8%。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日本在60年代着手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研究,在70年代进入实用化开发阶段,在饲料组成、饲育技术、蚕品种适应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小蚕饲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缪云根 《蚕业科学》2000,26(2):91-93
从收蚁方法、饲料形状、光照条件等方面研究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小蚕饲育技术。结果表明 :不带卵壳收蚁其疏毛率、起蚕率、生长发育进度优于带壳卵收蚁 ;收蚁用饲料以平板状为好 ,有利于蚕的取食和疏毛 ,2龄以后用片状饲料饲育较适宜 ;光线不仅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而且影响饲料价值。为便于实际操作 ,防止饲料变质和污染 ,保持饲料水分等以黑暗封闭饲育为宜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家蚕人工饲料的实用化与普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人工饲料的实用化过程关于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最初只有少数人从事,当初的研究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向养蚕生产上推广人工饲料育。在日本农林省蚕丝试验场里,人工饲料是作为蚕的营养学研究及其他一些研究的手段而被采用的,后来才逐渐向实用化方面发展的。 1960年发表了家蚕人工饲料全龄育的论文。之后,一方面进行蚕的生理生化学的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平板给饵法进行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结果表明:蚁蚕对平板给饵法摄食反映快,疏毛整齐度达95.5%,各龄蚕儿生长发育正常;5龄期蚕座整洁卫生、蚕体强健、无蚕病发生,各项饲育成绩与桑叶饲养的中秋蚕相当,茧质、丝质调查亦与桑叶育无开差。同时,给饵次数比切削给饵法大为减少,更加节省劳动力,饲料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的现状及我国的实用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外研究概况有关家蚕人工饲料的探索,早在30年代就有报道,但直到1960年,日本的福田和伊藤才首次用人工饲料养蚕完成了一个世代,从而开创了养蚕史上的新纪元.用人工饲料养蚕与桑叶育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首先,养蚕不受季节、气候和桑对生长的限制,可任意调整养蚕时间和全年连续养蚕,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蚕桑生产模式.其次,人工饲料营养均一,可使蚕获得同样的营养条件,饲料消毒无菌,有利于防病、防污染.更重要的是,人工饲料育便于实现饲料生产和养蚕生产的机械化、工厂化,简化生产环节,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是蚕业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此外,人工饲料还是开展家蚕营养学、病理学等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在蚕的基因工程产业化等蚕业高新技术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世界各养蚕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自其诞生以来,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在推进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其人工饲料的研究远远走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前列,到1975年,日本已完成了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实用化研究,1977年开始在生产上推广,普及率逐年提高,成为其蚕业生产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又培育成功广食性蚕品种,并开发出相应的低成本LP饲料、颗粒饲料及相应的饲育机械,可实现1~4龄用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5龄分户桑叶育的蚕农一周养蚕的蚕桑生产新模式.近来,日本由于高度工业化,传统农业包括养蚕业出现了极度萎缩的局面,为挽救其养蚕业,日本蚕业界结合家蚕新用途和新型蚕丝的开发,又进行了全龄一次给饵、一年饲养36批蚕的超省力全年连续无菌养蚕技术的研究,并进行了生产中试.  相似文献   

19.
从生产用蚕种中抽样,对浙江省现行春用和夏秋用主要推广品种越年蚕种在浴消后及时进入5℃或2.5℃保护的解除滞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蚕品种间解除滞育的迟早和快慢有明显差异,一代杂交种解除滞育时期比原种稍迟。供试原种,1月中旬基本上全部解除滞育,而供试一代杂交种,至2月上旬才全部解除滞育。根据本试验调查的结果,认为原种应适当提早浴消,以便在12月下旬、1月初入库为好。此外,夏蚕或早秋蚕用的越年蚕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问题,探讨了颗粒饲料育小蚕质量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小蚕人工饲料育的优势及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近几年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生产技术应用和示范情况,提出了今后在实用化中需要进一步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