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鲜食蚕豆品种通蚕(鲜)6号和日本大白皮(对照)为材料,根据历年产量结果和示范及现场测产结果,评价通蚕(鲜)6号的优越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结果]通蚕(鲜)6号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生长势强,中后期根系活力高;2005-2006年3点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通蚕(鲜)6号鲜荚、鲜籽、干籽平均产量分别为18.0900、6 060.0、2 886.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13.51%、16.6%和14.59%;2007年测产结果显示,通蚕(鲜)6号鲜荚、鲜籽产量分别为18 129.0和6 444.0 kg/hm^2,鲜籽百粒重459.0 g,出籽率35.5%。[结论] 通蚕(鲜)6号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适合在江苏及临近省市蚕豆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打顶对蚕豆越冬设施栽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2012年,以当地主推的中粒型品种海门大青皮、小粒型品种启豆2号和自主育成具有知识产权的鲜食蚕豆品种通鲜1号、通鲜2号、通鲜3号、通蚕鲜6号4个大粒型蚕豆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品种和打顶处理的裂区试验,研究打顶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株高不存在显著差异,鲜荚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等产量相关性状有差异,通鲜1号、通鲜2号、通鲜3号以及通蚕鲜6号这4个育成品种的产量表现明显高于海门大青皮和启豆2号,在单荚鲜重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打顶处理有效地降低了蚕豆株高和生物产量,提高了鲜荚产量以及收获指数,表明打顶可以使设施蚕豆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鲜食蚕豆专用品种选育、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特早熟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在蚕豆设施化栽培技术研究上取得的进展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主要观点:(1)新育成鲜食蚕豆品种通鲜2号,属中熟鲜食蚕豆品种,露地播种至青荚采收历期209 d左右。分枝早而多,分枝结荚率高;苗期可耐-55℃低温,适应秋播生态区多种茬口。平均鲜荚产量可达17086.35 kg/hm5℃低温,适应秋播生态区多种茬口。平均鲜荚产量可达17086.35 kg/hm2,鲜籽产量57840 kg/hm2,鲜籽产量57840 kg/hm2。后期长相好,不易早衰。鲜籽易煮烂,口感香甜柔糯,风味独特。(2)研成设施高效栽培技术。发明了芽苗培育、芽苗人工春化、芽苗移栽、棚内温湿度调控、病虫害的防控、植株限长等设施栽培新技术,形成了设施栽培早熟高效配套技术体系;同时创建了大棚葡萄套种蚕豆,大棚西瓜/甜瓜轮作蚕豆组合,大棚蚕豆间作叶菜类组合等多元集约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宋洋 《农家致富》2013,(11):6-7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育成了"通蚕鲜6、7、8号"等蚕豆新品种,其中"通蚕鲜7、8号"为江苏省首批鉴定的鲜食蚕豆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苏鉴蚕豆201205、苏鉴蚕豆201206)。"通蚕鲜6、7、8号"鲜荚、鲜籽粒较大,口味佳,是鲜食蚕豆鲜荚上市和速冻加工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鲜食蚕豆通鲜2号选育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鲜食蚕豆专用品种选育、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特早熟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在蚕豆设施化栽培技术研究上取得的进展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主要观点:(1)新育成鲜食蚕豆品种通鲜2号,属中熟鲜食蚕豆品种,露地播种至青荚采收历期209 d左右。分枝早而多,分枝结荚率高;苗期可耐-5~5℃低温,适应秋播生态区多种茬口。平均鲜荚产量可达17086.35 kg/hm~2,鲜籽产量57840 kg/hm~2。后期长相好,不易早衰。鲜籽易煮烂,口感香甜柔糯,风味独特。(2)研成设施高效栽培技术。发明了芽苗培育、芽苗人工春化、芽苗移栽、棚内温湿度调控、病虫害的防控、植株限长等设施栽培新技术,形成了设施栽培早熟高效配套技术体系;同时创建了大棚葡萄套种蚕豆,大棚西瓜/甜瓜轮作蚕豆组合,大棚蚕豆间作叶菜类组合等多元集约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鲜食蚕豆是浙江省重要的冬种作物之一,但是由于长时间种植,蚕豆品种的种性出现了退化,品种的纯度、品质和产量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筛选出适宜杭州市种植的优质早熟高产鲜食蚕豆新品种(系),采用大区试验方法,于2022年—2023年对11个蚕豆新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ZB–155的成熟期较早,比对照品种‘慈蚕1号’早11 d,3粒(及以上)荚的数量占比较高,鲜荚产量高,商品性好;‘陵西一寸’和‘浙蚕1号’的鲜荚产量较高,商品性好,可在杭州市进一步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蚕豆品种鲜食和加工特性,对9个蚕豆品种的生长性状、外观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并开展速冻加工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生长性状不同,其中日本大白皮株高最高,通09-110-2出籽率最高,通蚕鲜8号的产量最高。不同品种外观特征有一定差别,通09-110-1的荚长和籽长最长;优3-2的荚宽最宽,鲜籽百粒质量最大,为491.2 g,籽粒色泽最绿。不同品种之间的营养品质差异较大,通09-110-2的水分含量最高,陵西1寸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各品种支链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其直链淀粉含量,且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日本大白皮的支链淀粉含量最高。速冻后蚕豆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直链淀粉含量均明显下降。主成分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a*、支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速冻蚕豆籽粒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其中陵西1寸最适合速冻加工,其次为通蚕鲜6号和通蚕鲜7号,通09-110-2、优3-2和通09-110-1不适合速冻加工。该研究结果可为蚕豆的速冻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个鲜食蚕豆品种大棚栽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慈溪大白蚕、苏蚕2号、日本大白皮、陵西一寸、海门大青皮、上虞田鸡青、美国蚕豆、通鲜6号8个鲜食蚕豆品种以及自主培育的长荚型蚕豆品系为试材,研究比较了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鲜食产量。结果表明:长荚型蚕豆鲜荚产量、鲜粒产量最高,日本大白皮次之,上虞田鸡青综合性状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设施蚕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通蚕鲜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棚不同播期、密度试验,分析该品种株高、始荚高度、单株有效分枝数、始荚节位、节数、单株产量(鲜荚)、小区鲜荚产量等。[结果]通蚕鲜7号播期处理11月2日产量最高,通蚕鲜7号密度试验以37 500株/hm2产量最高。[结论]鲜食蚕豆可采用大棚栽培,播期可在11月初,密度37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设施蚕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通蚕鲜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棚不同播期、密度试验,分析该品种株高、始荚高度、单株有效分枝数、始荚节位、节数、单株产量(鲜荚)、小区鲜荚产量等。[结果]通蚕鲜7号播期处理11月2日产量最高,通蚕鲜7号密度试验以37 500株/hm2产量最高。[结论]鲜食蚕豆可采用大棚栽培,播期可在11月初,密度在37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发病猪的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用该分离菌研制出自家灭活苗,预防效果良好,用康复猪制备自家血清同时配合敏感抗菌素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张小林  张挽澜  酒强 《北京农业》2012,(12):187-188
雪松是常绿的观赏树种,栽植时要选择恰当的栽植季节、苗木和采取正确的挖掘方法,后期管护浇水、施肥,加强高温季节以及越冬的管护。  相似文献   

17.
18.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对当地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