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比较亮氨酸对不同动物胰腺消化酶分泌的影响及其是否存在种间差异,试验利用体外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研究。试验一:选取5头西门塔尔育肥牛,屠宰后立即取出胰腺组织,切成小块置于含不同浓度亮氨酸的Krebs Ringer bicarbonate buffer(KRB)溶液中,亮氨酸梯度设置为0、2.62、5.24、10.48 mg/mL,每个处理5个重复,培养1 h后取胰腺组织和KRB培养液,测定消化酶活性;用相同方法处理羊、猪、鸡。试验二采用双因素交互试验设计,取牛、羊、猪、鸡胰腺组织,亮氨酸梯度设置为0、5.24 mg/mL,每个处理5个重复,培养1 h后收集胰腺组织和KRB培养液测定酶活性。结果表明:(1)亮氨酸可以线性提高牛胰腺组织释放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P<0.05),降低胰腺组织释放的脂肪酶活性(P<0.05),提高羊、猪、鸡胰腺组织释放的α-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P<0.05);(2)动物种类显著影响体外胰腺组织释放的α-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P<0.05),亮氨酸显著影响胰腺组织释放的α-淀粉酶、胰蛋...  相似文献   

2.
猪仿生消化中消化酶活性随消化时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猪仿生消化过程中胃、小肠阶段消化酶的衰减以及补加消化酶后活性变化的规律,为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养分消化率提供参考。本研究中,试验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评价以玉米、大豆粕、小麦麸、玉米-大豆粕型饲粮为底物,在仿生消化中一次性注入模拟胃液和小肠液后,消化酶活性随消化时间的变化规律。胃阶段消化时间设0、1、 2、 3、4 h,测定消化液中胃蛋白酶的比活性及总活性。小肠消化时间设0、2、4、6、8、12、16 h,分析消化液中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试验二根据试验一结果,在小肠消化4 h补加消化酶,评价补加酶后小肠消化4、6、8 h消化液中消化酶活性。每个时间点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当模拟胃液与玉米、大豆粕、小麦麸或玉米-大豆粕型饲粮混合后,消化液中胃蛋白酶的比活性迅速降低(为模拟胃液活性的28.8%~59.1%),但在模拟消化1~4 h时,胃蛋白酶的比活性和总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最终可达到模拟胃液比活性的78.0%~96.1%和总活性的87.2%~102.7%;在小肠消化阶段,模拟消化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P0.05),其中淀粉酶和糜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因消化底物不同而呈二次或其它非线性变化(P0.05),而胰蛋白酶的活性均呈二次曲线下降(P0.05)。胰蛋白酶的活性下降速度最快。2)补加消化酶后消化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均可恢复到初始值,但仍随消化时间而衰减(P0.05),其中胰蛋白酶活性依然快速下降。综上所述,在仿生消化过程中,胃消化阶段无需补充胃蛋白酶;小肠消化阶段需要补充消化酶。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猪仿生消化中小肠阶段主要消化酶的组成及活性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为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粮养分的消化率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5个处理分别为胃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模拟消化、胃+小肠(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小肠消化4 h时补充消化酶)模拟消化,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考察各处理条件下玉米、豆粕、小麦麸及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总能消化率的差异和各消化酶的贡献。结果表明:1)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均可显著提高胃消化后玉米、豆粕、小麦麸及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总能的消化率(P<0.05);胰蛋白酶可以进一步提高胃消化后豆粕、小麦麸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总能消化率(P<0.05);补充3种消化酶可以提高对小麦麸粗蛋白质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总能的消化率(P<0.05)。2)小肠液中消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上,因饲粮底物的不同而异,其中淀粉酶、糜蛋白酶对总能和粗蛋白质消化率的贡献相对较高,而胰蛋白酶和补充消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率的贡献虽然相对较少,但也可以引起消化率显著性差异(P<0.05)。在猪的小肠模拟消化阶段,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补充消化酶对饲粮养分的消化程度均有显著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自然放牧(NG)与全混合日粮(TMR)育肥对绒山羊成年母羊小肠及胰腺酶活性的影响。选择6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一组母羊在天然草场放牧,为放牧组;另一组母羊舍饲饲喂TMR,为TMR组。育肥期均为60 d。结果表明,与NG相比,TMR育肥显著提高了母羊十二指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空肠脂肪酶活性,胰腺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对母羊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有提高的趋势(P=0.08);对母羊小肠淀粉酶活性没有影响。总之,与NG相比,TMR育肥可以提高绒山羊成年母羊小肠和胰腺的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评估3种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对小麦秸秆体外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将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分别以0、1、3、5和7 mol/L的浓度加入到瘤胃液中,厌氧培养72 h后,测定瘤胃液的pH、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浓度,以及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性。结果 :缬氨酸、亮氨酸或异亮氨酸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挥发性脂肪酸总量(P 0.05),但无显著线性升高效应(P 0.05)。支链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3种支链氨基酸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线性升高(P 0.05)。随着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加入,乙酸和丙酸比值显著降低(P 0.05),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 0.05),同时随着亮氨酸添加水平的升高,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降低(P 0.05)。与此同时,异丁酸浓度随着缬氨酸和亮氨酸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而异戊酸浓度随亮氨酸或异亮氨酸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线性升高(P 0.05)。缬氨酸或异亮氨酸浓度在1 mmol/L时,对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能力最大。结论 :添加低浓度(1 mmo/L)的缬氨酸、亮氨酸或异亮氨酸,可使小麦秸秆的体外发酵产生较高的挥发性脂肪酸。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50日龄特种野猪仔猪消化道及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50日龄特种野猪16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1.5%Gln,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Gln对特种野猪仔猪各肠道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Gln显著提高了胰腺指数和胰腺脂肪酶活性(P0.05),对胰腺淀粉酶活性、胰腺糜蛋白酶活性和胰腺胰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Gln增加了胰腺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胰腺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及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小肠及胰腺酶活性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1因素为育肥方式,分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第2因素为品种,分呼伦贝尔羔羊及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由呼伦贝尔母羊与杜泊公羊杂交而来)。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4月龄断奶呼伦贝尔羔羊和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各60只,各分为2组,每组30只。育肥阶段分为育肥前期、育肥后期2个阶段,共60 d。放牧补饲组羔羊每只每天补饲精料在育肥前期为0.27 kg,育肥后期为0.53 kg。育肥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每组羔羊中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取小肠及胰腺组织测定酶活性。结果表明:与自然放牧相比,放牧补饲可显著提高羔羊十二指肠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及糜蛋白酶活性,空肠、回肠与胰腺的淀粉酶、脂肪酶及胰蛋白酶活性(P0.05)。与呼伦贝尔羔羊相比,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的十二指肠淀粉酶、糜蛋白酶活性,空肠及回肠的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胰蛋白酶、胰腺脂肪酶活性的增加趋于显著(0.05≤P0.10)。总之,与自然放牧相比,放牧补饲能够提高羔羊的小肠及胰腺的消化酶活性,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的小肠及胰腺的消化酶活性高于呼伦贝尔羔羊。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十二指肠灌注亮氨酸对奶牛胰腺淀粉酶分泌的影响。以4头周岁荷斯坦母牛[(215±7)kg]为试验动物,手术安装十二指肠胰液收集袋、灌注管和回流管以及颈静脉插管,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十二指肠亮氨酸灌注试验[(灌注水平分别为0、29.5、59.1和88.6μmol/(kg.h)]。结果表明,随亮氨酸灌注水平升高,血浆胰岛素和胆囊收缩素浓度升高(P<0.05),胰腺α-淀粉酶合成速率(U/h)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1),在29.5μmol/(kg.h)灌注水平时最大。十二指肠灌注亮氨酸也极显著影响了胰腺α-淀粉酶分泌浓度(U/L,P<0.01;U/g prot,P<0.01)。结果表明,亮氨酸可能通过刺激胰岛素和胆囊收缩素释放,调控青年奶牛胰腺淀粉酶分泌功能,二者存在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氮源和水平对肉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不同水平(0、50、100和200 mg/L)的尿素、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对培养液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为氮源,培养液pH和微生物蛋白质浓度分别显著低于和显著高于以尿素为氮源(P<0.05),以支链氨基酸为氮源培养液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以尿素为氮源(P<0.05),以异亮氨酸为氮源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都显著高于其他氮源(P<0.05);随着氮水平的提高,培养液pH以及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和丙酸的浓度都显著的升高(P<0.05);氮源和水平对各指标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结果提示,亮氨酸作为氮源更有利于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200 mg/L的氮水平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氮源和水平对瘤胃发酵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中消化酶活性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为评价单宁酸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参考。试验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考察在无饲粮下2种单宁酸对猪模拟胃液、模拟小肠液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5个处理,单宁酸添加量分别为0 mg(胃液体积为20 mL,小肠液体积为22 mL);单宁酸1,10 mg;单宁酸1,20 mg;单宁酸2,10 mg;单宁酸2,20 mg。测定各处理的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试验二考察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单宁酸对猪仿生消化中胃、小肠阶段消化酶活性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5个处理,单宁酸在饲粮中的含量分别为0 mg·(2 g)~(-1);单宁酸1,10 mg·(2 g)~(-1);单宁酸1,20 mg·(2 g)~(-1);单宁酸2,10 mg·(2 g)~(-1);单宁酸2,20 mg·(2 g)~(-1)。测定仿生消化中胃阶段0.5和4 h时胃蛋白酶活性,小肠阶段0.5、4和8 h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及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测定饲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1)无饲粮的情况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单宁酸对模拟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单宁酸1比单宁酸2更高地降低了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2)在饲粮进行仿生消化的胃消化0.5~4 h内,除4 h时10 mg·(2 g)~(-1)添加量外,添加单宁酸1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添加单宁酸2时的相应值(P0.05),除单宁酸2在消化0.5 h外,2种单宁酸在添加10 mg·(2 g)~(-1)时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20 mg·(2 g)~(-1)添加量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0.5 h时,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2的2个水平对消化液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单宁酸1的消化液中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4 h时,除添加水平为20 mg·(2 g)~(-1)时的糜蛋白酶活性外,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消化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活性高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而胰蛋白酶活性低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8 h时,饲粮中单宁酸的添加量影响了淀粉酶的活性,但单宁酸1和单宁酸2各两个添加量在淀粉酶的平均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两种单宁酸在两种添加水平下均显著降低了饲料粗蛋白消化率(P0.05),且单宁酸2比单宁酸1更多地降低了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综上所述,在有、无饲粮条件下,单宁酸对消化酶活性呈现不一致影响。单宁酸影响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可能主要与消化液中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以及单宁酸与饲粮中的化学成分形成螯合物降低了小肠消化酶的水解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胰液的分泌受肠内食糜性状的影响。不同的日粮组成可影响胰液中酶的活力。研究指出:饲以高氨基酸日粮致大鼠胰腺蛋白质及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含量增加,而饲以高酪蛋白日粮则使胰蛋白酶含量降低。试验结果证实,饲以高蛋白日粮导致禽胰腺蛋白酶活力升高,而提高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采食量可使胰液中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提高。强饲或禁食能降低许多消化酶的活性。同样,北京鸭在填饲肥育时,其多种消化酶的活力下降。填饲使鹅胰腺及食康中消化酶浓度下降。饲喂含生大豆粉的日粮,能降低鸡胰淀粉酶、脂肪酸和糜蛋白酶的活力,而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比较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与低温浓缩-透析-冻干-脱脂法制备鸭空肠液消化酶粉剂的差异。采用两样本完全随机设计,将8 L鸭空肠液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 L肠液。第1组采用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第2组采用低温浓缩-透析-冻干法,分别制备消化酶粉剂,然后对2组制备的粉剂进行脱脂,比较脱脂前和脱脂后2种方法制备消化酶粉剂的消化酶活性与回收率、总蛋白浓度与回收率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温浓缩-透析-冻干法制备的消化酶粉剂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比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分别高34.8%、27.9%和12.1%(P<0.05);相应地,3种消化酶回收率及总蛋白回收率比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分别高34.8%、35.2%、15.3%和12.6%(P<0.05);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P<0.05),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经脱脂处理后,低温浓缩-透析-冻干-脱脂法制备的消化酶粉剂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比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分别高11.5%和7.9%(P<0.05),而糜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回收率比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法分别高39.4%和43.9%(P<0.05),而糜蛋白酶回收率差异不显著(P>0.05);总蛋白回收率显著高于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P<0.05),而总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P<0.05),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从纯化过程的全程看,低温浓缩-透析-冻干-脱脂法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和回收率均显著高于硫酸铵沉淀-透析-冻干-脱脂法。  相似文献   

13.
雏番鸭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以 0~ 3周龄雏番鸭为研究对象 ,分别测定 0 ,1,4 ,7,10 ,14 ,17和 2 1日龄雏番鸭胰腺和肠道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胰腺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的活性分别在 4 ,14 ,10和 17日龄达到峰值 ;在肠道中 ,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的活性分别在 10 ,14 ,17和 14日龄达到峰值。从消化酶的发育规律显示 10~ 17日龄是番鸭消化酶发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饲料中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和缬氨酸(Valine,Val)的交互作用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道消化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设2个异亮氨酸(Ile)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0%和2%),并将其分别与3个缬氨酸(Val)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0%、0.83%和2.27%)制成6组试验饲料(LI-LV、LI-MV、LI-HV、HI-LV、HI-MV、HI-HV)。以初始体重为(3.57±0.05)g的牙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20尾鱼,分别投喂上述6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低Ile水平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随Val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脂肪酶活性随之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Val含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则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磷酸酶(AKP)则先降低而后升高;但在高Ile水平时,脂肪酶、SOD活力随饲料Val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Ile和Val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在Ile 2%与Val 2.27%水平下,牙鲆幼鱼脂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均达到最高值。故Ile与Val对牙鲆体组织消化酶和免疫酶有显著交互作用,并且Ile 2%与Val 2.27%交互作用时显著提高牙鲆脂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选取初生体重(3.38±0.33)kg的小尾寒羊公羊56只,分为2组,从4日龄起分别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或鱼粉代乳料,并在21日龄将原饲喂牛奶粉代乳料和鱼粉代乳料的羔羊各8只转喂开食料,在7、14、21、28和35日龄各屠宰4只,取小肠各段食糜,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酶活性及体增重,以研究不同日龄和不同代乳条件下羔羊小肠消化酶的发育。结果表明,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时羔羊小肠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变化,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时羔羊日增重平均为157.2 g/(只·d),随日龄变化不显著;饲喂鱼粉代乳料时羔羊小肠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在不同日龄均低于饲喂牛奶粉代乳料羔羊,平均分别低43.7%、46.0%、35.2%和10.2%,饲喂鱼粉代乳料时羔羊日增重降低,特别是在21日龄后,提示可能受鱼粉蛋白免疫反应的影响。在21日龄给羔羊转喂开食料,羔羊小肠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但之后逐渐恢复,在21日龄前饲喂牛奶粉代乳料的羔羊转喂开食料时α-淀粉酶、乳糖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降低的程度较饲喂鱼粉代乳料的大,但活性仍较高。由本研究得出结论,1~35日龄羔羊小肠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增加,乳糖酶活性随日龄降低;羔羊饲喂鱼粉代乳料时小肠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在21日龄转喂开食料后,羔羊出现消化障碍,但较短期内可恢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仿生消化过程中生长猪体内4种小肠消化酶以及胃期和小肠期消化时间对植物性饲料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确定仿生消化法评定生长猪常用植物性饲料磷体外消化率时模拟小肠消化液的组成与最佳消化时间提供参考。试验在SDS-Ⅰ型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中进行,以玉米、豆粕和麦麸为测试原料,分3个试验进行。试验1,设置5个处理,1个不添加小肠消化酶的处理(对照)和4个添加不同小肠消化酶的处理,分别添加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胃期消化时间为1.25 h,小肠期消化时间为4.00 h;试验2,确定小肠消化液主要消化酶组成后,设置5个不同的胃期消化时间的处理,分别为0.50、0.75、1.00、1.25、1.50 h,各处理的对应小肠期消化时间均设置为4.00 h;试验3,确定胃期消化时间后,设置6个不同的小肠期消化时间的处理,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 h。以上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根消化管,分别测定3种饲料原料的磷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均可显著提高玉米、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P<0.05),糜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P<0.05),却显著降低了玉米磷体外消化率(P<0.05)。2)胃期消化时间由0.50 h增加到1.00 h,玉米和豆粕磷体外消化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1.25 h时玉米和豆粕磷体外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消化时间由0.50 h增加到1.00 h,麦麸磷体外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1.25 h时达到稳定。3)小肠期消化时间由1.00 h增加到6.00 h,玉米、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0.05),并分别在3.00、4.00、5.00 h达到稳定。分析以上结果得出:1)可采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模拟小肠液。2)确定胃期消化时间为1.00 h,小肠期消化时间为5.00 h。  相似文献   

17.
选取初生体重(3.38±0.33)kg的小尾寒羊公羊56只,分为2组,从4日龄起分别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或鱼粉代乳料,并在21日龄将原饲喂牛奶粉代乳料和鱼粉代乳料的羔羊各8只转喂开食料,在7、14、21、28和35日龄各屠宰4只,取小肠各段食糜,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酶活性及体增重,以研究不同日龄和不同代乳条件下羔羊小肠消化酶的发育。结果表明,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时羔羊小肠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变化,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时羔羊日增重平均为157.2g/(只·d),随日龄变化不显著;饲喂鱼粉代乳料时羔羊小肠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在不同日龄均低于饲喂牛奶粉代乳料羔羊,平均分别低43.7%、46.0%、35.2%和10.2%,饲喂鱼粉代乳料时羔羊日增重降低,特别是在21日龄后,提示可能受鱼粉蛋白免疫反应的影响。在21日龄给羔羊转喂开食料,羔羊小肠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但之后逐渐恢复,在21日龄前饲喂牛奶粉代乳料的羔羊转喂开食料时α-淀粉酶、乳糖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降低的程度较饲喂鱼粉代乳料的大,但活性仍较高。由本研究得出结论,1~35日龄羔羊小肠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增加,乳糖酶活性随日龄降低;羔羊饲喂鱼粉代乳料时小肠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在21日龄转喂开食料后,羔羊出现消化障碍,但较短期内可恢复。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日粮添加复合异位酸对山羊小肠氨基酸流通量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远端瘘管、平均体重为(25.4±0.75)kg的健康麻城黑山羊为试验动物。I组为空白对照,饲喂基础日粮。II组、III组分别饲喂含0.3%和0.6%复合异位酸(钠盐形式)的试验日粮。采用Co-EDTA标记法测定小肠氨基酸流通量和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III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亮氨酸和必需氨基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缬氨酸和丙氨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I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II组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显著高于II组(P0.05)。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研究2~10日龄乳鸽体重、消化器官重量、血清蛋白质代谢、胰腺和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乳鸽消化道早期发育特性。选取出壳后2、4、6、8、10日龄白卡奴乳鸽30羽(每个日龄6羽),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日龄对乳鸽早期体重(含卵黄重)、腺胃、肌胃、肝脏、胰腺、小肠的器官重量和器官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尿素氮含量;胰腺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总活性,脂肪酶比活性,小肠黏膜二糖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及碱性磷酸酶总活性和比活性均影响显著(P0.05)。其中,发育模式随日龄变化表现为线性增加的指标包括:肝脏、胰腺、小肠的器官指数(P0.01);体重,肌胃、腺胃、胰腺、肝脏、小肠的器官重量(P0.0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1);胰腺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总活性,胰腺脂肪酶比活性(P0.05);小肠黏膜二糖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总活性和比活性(P0.01)。血清尿酸、尿素氮含量,胰蛋白酶比活性发育规律表现为线性下降(P0.05)。腺胃和肌胃的器官指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P0.05)。2)肠段对乳鸽小肠黏膜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总活性影响显著(P0.05)。3)日龄与肠段的交互作用对麦芽糖酶总活性、蔗糖酶总活性和蔗糖酶比活性影响显著(P0.05)。结果提示,随着日龄变化,乳鸽机体蛋白质代谢能力不断增强,沉积水平不断提高,消化系统发育迅速,生长速度高于机体生长,自身胰腺和小肠黏膜水解酶活性不断增强,10日龄时,机体发育水平显著提高。因此,2~10日龄阶段是乳鸽出壳后消化生理机能趋于完善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0.
鸭空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鸭空肠套管中食糜流量及空肠液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异,探讨获取相对可比的空肠液样品的适宜采样方案,为鸭小肠中消化酶酶谱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3×6(日期×时间)完全随机设计,每4h采集1次空肠食糜,每采集1h后间隔3h,隔日重复采样过程,共采集3d.试验1,随机选择15只荷术鸭,分成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鸭,测定空肠套管中食糜的流量.试验2,从鸭群中随机选择24只荷术鸭,分成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测定空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空肠套管内的食糜流量呈现出日间及日内变异,日内食糜流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总体规律.日内采样时间对空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不同日间,淀粉酶、糜蛋白酶的日平均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而胰蛋白酶日间平均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28).3种消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同一日内随采样时间而逐渐降低的总体现象.鉴于上述现象,通过套管获取反映鸭空肠中消化酶活性生理水平的采样方案为:白天采集3次样品,每次采集1h间隔3h,隔日重复采样,共采集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