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多发病,屡配不孕的奶牛中患子宫内膜炎的占1/2以上.患病牛由于子宫存在炎症,无法完成受孕过程,给我国乃至世界奶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病原菌的抗菌谱越来越广,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开发抗生素替代疗法得到学界广泛共识.微生态制剂具有绿色、安全、无残留等特点,是最有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  相似文献   

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子宫所引起奶牛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繁殖能力并制约奶牛业的发展,明确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对其高效治疗。然而,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原因较为复杂,比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人提出奶牛肠道菌群紊乱也可能影响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也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过调节宿主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奶牛子宫内膜炎。本文就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子宫内膜炎之间的关系及益生菌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导不孕牛中约95%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引起。根据报道,奶牛不孕症中,子宫内膜炎特别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占不孕牛的60.1%~92.0%。Barbu等(1980)报道,136头产后不孕的牛中约有70%患有慢性或隐性子宫内膜炎;在国内,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在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导不孕牛中约95%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引起.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雌激素E E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是与动物繁殖有直接关系的生殖激素。动物机体内E主要来源于卵巢的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此外,黄体、胎盘、肾上腺皮质、雄性动物的睾丸也可少量分泌。体内以17β-雌二醇(E2)为主,其次是雌酮和雌三醇等。另外,某些植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不同能量补充物质对泌乳奶牛生产的影响。,以麸皮作对照,用全棉籽、膨化全脂大豆和脂肪酸钙作为能量补充物质,35d试验结果显示,奶牛产奶量分别提高了6.7%、14.4%和18.2%..乳脂肪分别提高19.(/9%、11.82%和11.21%、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20、5.36和8.72.'L/(头·d)!试验表明,全棉籽、膨化全脂大豆和脂肪酸钙作为能量补充物质,可减轻夏季热应激,提高牛奶产量和牛奶品质,尤以脂肪酸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梁松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4):152-152
通过对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与机体代谢失调的研究表明,有效生脂和生糖能量源之间的平衡在奶牛日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奶牛泌乳早期生糖和生脂日粮对肝脏甘油三酯、代谢物及其代谢激素的影响,并研究分析了代谢物浓度与能量蓄积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选用16头奶牛,从产前3周至产后9周分别饲喂生脂和生糖日粮(两种日粮净能相等),且产后第2周到第9周于环控仓中饲养。产后饲喂生脂日粮的奶牛NEFA浓度较高(0.46±0.04 vs 0.37±0.04mmol/L),而胰岛素较低(4.0±0.5 vs 5.5±0.6μIU/ml);血浆中葡萄糖、β-羟基丁酸、IGF-Ⅰ、甲状腺素在两种日粮中没有较为明显差异。两种日粮处理奶牛产前和产后2周肝脏甘油三酯浓度相一致;饲喂生糖日粮奶牛产后4周肝脏TAG含量较低,但无显著的日粮差异。本试验也发现能量蓄积和乳脂以及能量蓄积与NEFA呈负相关,而能量蓄积与胰岛素浓度呈正相关。总之,试验结果显示,胰岛素调控着奶牛泌乳早期产奶和机体组织之间的能量分配。与饲喂生脂日粮相比,泌乳奶牛早期饲喂生糖日粮能减低机体体脂动员;当饲喂生脂日粮时,可提高乳中的生脂营养素,降低血浆胰岛素和增加NEFA浓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2):374-380
病原菌感染可以引起动物多种疾病,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重要的繁殖疾病,多由病原菌混合感染所致。若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对该病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的报道很少,现对当前用于该病病原菌诊断的传统方法、免疫检测标记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简要介绍这些诊断方法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诊断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奶牛专用发酵蛋白饲料和益生菌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家禽和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过量地使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造成养殖行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药物残留严重,耐药的病原菌株越来越多,例如,抗生素、三聚氰胺、皮革蛋白等对奶源的污染,给广大牛奶消费者,特别是给婴儿造成的危害,至今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因此,饲料的安全性,进而  相似文献   

11.
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是目前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pH下降,从而引起瘤胃亚急性酸中毒.奶牛发生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瘤胃液细菌内毒素浓度升高.高浓度的内毒素转运至血液引发急性期反应,血浆中矿物质和代谢物水平发生改变,从而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高精饲粮下瘤胃中内毒素的产生和转运以及内毒素引发的急性期反应进行综述,同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一些减少内毒素产生和转运的新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或减少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内毒素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荆量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及纤维素酶活的影响.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饲喂不同剂量复合益生菌,分为对照组(0 cfu/d)、低剂量组(0.6×1011 cfu/d)与高剂量组(1.2×1011 cfu/d),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18 d.结...  相似文献   

13.
瘤胃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紊乱,对动物的健康及生产性能危害极大,益生菌进入瘤胃后可以通过稳定瘤胃内微生物群落的平衡,进而维持瘤胃液pH值的稳定,达到缓解瘤胃酸中毒的作用。此外,益生菌还通过刺激机体,恢复其正常的免疫机能,缓解由于酸中毒带来的症状。本文就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杨露 《中国乳业》2022,(8):15-18
优质牛奶的充足供给需要以奶牛的健康养殖为基础。益生菌在奶牛饲料中的添加对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瘤胃微生态区系均有正面影响,可以通过增加奶牛瘤胃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同时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定殖,进而提高奶牛的机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本文对益生菌的功能、作用机制及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旨在为益生菌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养殖过程中,围产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该时期奶牛从干奶状态转为泌乳状态,生理上所受的应激造成奶牛泌乳早期采食量降低,易发生能量负平衡.此外,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也会降低,并常常伴有一些围产期疾病的发生,如脂肪肝、酮症、乳房炎等.胆碱能影响奶牛的生产与繁殖性能,参与奶牛的脂肪代谢,可降低脂肪肝发生率,提高免疫性能.对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保护胆碱(rumen protected choline,RPC),可改善奶牛机体代谢,增加小肠胆碱供应,进而提高奶产量、改善乳成分、缓解脂肪肝、减少围产期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RPC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乳成分以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旨在为围产期奶牛的养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奶牛产奶量或延长奶牛泌乳高峰期时间,部分养殖户在科学饲养管理理念和技术不足的条件下,随意增加养殖密度或盲目追求产奶量,引发奶牛感染病原微生物或产生代谢性疾病,造成奶牛泌乳量降低,乳品质下降。乳房炎、瘤胃积食和酮血病是奶牛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其中乳房炎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达33.41%,是奶牛养殖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瘤胃积食和酮血症主要由饲喂不当引发代谢紊乱所致,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也较大。本文对奶牛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高的乳房炎、瘤胃积食和酮血症的发病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概述,以期为奶牛健康科学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者简述了奶牛能量负平衡产生的原因、对奶牛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主要从淀粉和脂肪补充能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有关淀粉和脂肪的互补作用,探讨如何对奶牛进行有效的能量补充,为生产中使用淀粉和脂肪减缓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繁殖的影响及相关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奶牛繁殖力低下是世界性难题。能量负平衡(NEB)影响脂肪动员,改变血液代谢指标,诱发能量代谢紊乱及相关疾病,影响卵泡发育及子宫胚胎内环境,影响机体多种激素的分泌,损害奶牛生殖免疫机能,提高该状态下子宫疾病的易感性并诱发炎症反应,延缓产后子宫恢复,制约奶牛的繁殖性能。本文主要阐述NEB对奶牛繁殖的影响及相关机理,为奶牛生产和繁殖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阐明奶牛分娩前后瘤胃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选取10头体况和胎次相近的健康待产荷斯坦奶牛,分别于分娩前后晨饲前采集瘤胃液,采用U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和MetaboAnanlyst 5.0中的通路分析方法研究奶牛分娩前后瘤胃发酵产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奶牛分娩后瘤胃中57种代谢物含量较分娩前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34种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23种代谢物含量显著升高,9个代谢通路(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的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半乳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和维生素B6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本研究表明,奶牛在分娩前7~10 d与氨基酸、糖、核苷酸和维生素相关的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发生了应答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阐述了胆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瘤胃中的代谢机理,同时论述了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作用。旨在为应用过瘤胃胆碱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减少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延长奶牛利用年限奠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