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此研究以天津市某规模化猪场为试验监测点,开展猪场粪便和污水定点监测,获取规模化猪场粪污主要污染物含量动态变化数据,分析污染物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猪粪含水率(MC)、总有机碳(TOC)、挥发性固体(VS)、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4.1%~72.6%、44.8%~52.8%、63.4%~70.0%、2.25%~4.33%和0.05%~0.22%;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TN和TP变化范围分别为1 265.4~4 346.7 mg/L、173.9~525.4 mg/L、227.9~672.0 mg/L和48.9~153.0 mg/L。经过厌氧+生态塘组合处理设施处理后,COD、NH_3-N、TN和TP的总体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3.6%~95.3%、40.2%~91.8%、48.6%~92.0%和75.0%~91.2%。猪场粪污经干湿分离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后续处理负荷,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缓解畜禽养殖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养猪》2021,(3)
为了研究5种不同水生植物水葫芦、水花生、空心菜、水白菜、狐尾藻对于养殖污水的净化处理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对养殖污水进行处理,试验在同等浓度的养殖废水条件下,比较5种植物对于污水的净化处理率。试验主要对处理水体中的有机物指标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物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变化进行监测,对水生植物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水葫芦去除TN、TP的效果最理想,为54%和54.3%;水白菜和水花生去除NH_4~+-N的效果最好,分别为61.9%和63.5%;水葫芦处理COD的效果最好,为53.3%。  相似文献   

3.
奶牛场养殖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悬浮物(SS)、总磷(TP)含量高,处理难度大,常规废水处理工艺脱氮效率低、运行成本高、耐冲击负荷小,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本试验采用"折流厌氧反应(ABR)+间歇式好氧(SBR)"组合处理工艺,将厌氧、好氧相结合处理奶牛场废水。结果表明:ABR+SBR组合处理工艺对奶牛场废水的COD、NH_3-N、TP、SS去除率分别达到95%、92%、90%和95%,工艺出水水质COD≤150 mg/L,NH_3-N20 mg/L,TP5 mg/L,SS30 mg/L,各项指标优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该工艺在SBR过程中实现同步硝化及反硝化,与传统工艺相比,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废水处理效能,试验采用水解酸化-改进型厌氧-缺氧-好氧(MUCT)组合工艺处理畜禽废水,即在MUCT工艺前增加了水解酸化处理,将二沉池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结果表明:当进水固体悬浮物(SS)为1 000~2 500 mg/L、化学需氧量(CODcr)为2 500~5 000 mg/L、氨氮(NH_4~+-N)为230~370 mg/L、总氮(TN)为150~400 mg/L、总磷(TP)为25~60 mg/L时,SS、CODcr、NH_4~+-N、TN、TP处理率分别达93.12%、94.82%、95.43%、92.79%、87.58%,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该组合工艺对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效果优于传统MUCT工艺。  相似文献   

5.
以中水站进水为试验水样,以浊度、COD、TP、TN等为测定指标,进行气动絮凝试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铁铝(PFAC)与聚丙烯酰胺(PAM)的复配使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充气量与充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FAC最佳投药量为200mg/L,PAM最佳投药量为1.0mg/L,在此试验条件下浊度、COD、TP、T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5%、80%、70%、20%。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养殖模式,为渔业水域污染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试验采用搭配不同水生生物调控水质的方法,将筛选出的具有净化水体作用的水生生物分为花鱼骨低生物量组、花鱼骨高生物量组和鲫鱼组,检测总氮(TN)、总磷(TP)、硝酸盐氮(NO_3-N)、铵态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正磷酸盐(PO_4-P)、叶绿素a等的含量,计算各指标的配额。结果表明:花鱼骨低生物量组对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效果最好,试验期间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2.05,0.072 mg/L,明显低于鲫鱼对照组;在各项水质指标中,花鱼骨低生物量组对NH_4-N、 NO_2-N两种有毒物质含量的调控效果尤为显著,试验期间NH_4-N的平均含量为0.043 mg/L,NO_2-N的平均含量为0.018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花鱼骨高生物量组对水质的调控效果不佳,氮、磷含量高于其余两个处理组,且有恶化水质的趋向。试验组花鱼骨的经济价值高于对照组鲫鱼的经济价值,因此花鱼骨160 g,背角无齿蚌3 500 g,千屈菜40 g组为最佳搭配比例组合。定期收获这些生物,不仅能将营养元素有效移出水体,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面对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而日益严重的生活污水污染以及我国中小城市越来越迫切需要建成污水处理厂的问题,设计通过对现行的活性污泥的各种工艺的比较,结合中小城市的特点,活性污泥法中的SBR工艺进行设计处理。设计目标是出水水质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19-2002)一级B类排放标准:p H=6~9;BOD5≤20mg/L;COD≤60mg/L;SS≤20mg/L;NH3-N≤8mg/L;TP≤1mg/L  相似文献   

8.
基质类型和水力停留时间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运行参数,可直接影响系统的处理效果。本文选用两种混合基质(沸石+碎砖石、蛭石+碎砖石)构建人工湿地系统,比较其对畜禽养殖污水中COD、NH_4+-N、TP、Cu、Zn等污染物的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基质对COD、NH_4+-N、TP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且沸石+碎砖石的去除效果略好于蛭石+碎砖石。  相似文献   

9.
针对奶牛养殖废水COD、TN、氨氮浓度高的特点,以连续回分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为主,配合环保酵素进行相关设施、设备及技术改造,旨在为彻底解决困扰奶牛养殖场的废水资源化利用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运行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场经干湿分离的废水,在进水COD、TN、氨氮、总磷分别为17 000~21 000、1 000~1 800、560~810、120~240 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分别为COD100 mg/L、TN85 mg/L、氨氮10 mg/L、总磷5 mg/L,运行全成本为11.65元/m~3,实现了奶牛养殖废水稳定、高效的达标排放效果,基本解决奶牛养殖场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NH_3-N)含量的影响。分别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不同的浸提溶液(蒸馏水、去离子水和超纯水)、浸提温度(4、30、11~18℃的室温)、浸提溶液量(90、180、270 mL)、浸提时间(0.5、12、24、48 h)条件下处理,然后测定浸提液的pH和NH_3-N含量,并计算NH_3-N占总氮(TN)的比值(NH_3-N/TN),每个处理12个重复。结果表明:3种浸提液对青贮的pH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30℃条件下浸提的pH分别比4℃和室温条件下高0.06和0.05(P<0.05);pH随浸提液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浸提12 h的pH显著高于浸提0.5、24、48 h(P<0.05),浸提0.5 h与48 h的pH没有显著差异;浸提溶液的种类和温度对NH_3-N/TN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90、180、270 mL蒸馏水中浸提后的NH_3-N/TN分别为5.62%、4.22%、3.15%(P<0.05);NH_3-N/TN随浸提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在室温条件下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180 mL蒸馏水中浸提0.5 h后对pH和NH_3-N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1.
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年5月以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为供试材料、河砂为基质开展其为期30d的静态水培试验,研究在25%、50%、75%、100%共4种猪场养殖污水浓度下,双穗雀稗的生长状况及对污水的净化效果,选择适宜的猪场养殖污水浓度以提高双穗雀稗的净化效率和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污水浓度增加对双穗雀稗的株高影响不显著,但对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高浓度污水对根长的生长具有明显阻碍作用;与不栽种植株的静置组相比,双穗雀稗水培对污水中的总氮(TN)、总磷(T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TN的去除率为98.75%-99.31%,TP的去除率为96.54%-99.79%。100%污水时,TN、TP的去除量最大,分别为507 mg·L-1和32mg·L-1;而对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规模奶牛场粪污中污染物特征参数变化特点,以便对规模奶牛场粪污进行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试验选择南昌周边某常年存栏120余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规模奶牛场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8月份至2019年7月份对该奶牛场粪污进行春、夏、秋、冬季节性周年采样监测分析,即采集该奶牛场鲜粪便和自然堆积发酵后粪便监测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含水率及有机质(OM)含量,采集该奶牛场污水固液分离池水、发酵池出水和氧化塘出水监测电导率(EC)、化学需氧量(COD)及NH+4-N、TN、TP含量。结果表明:鲜粪便中TN含量在春季最高,为2.95%;TP含量在秋季最高,为7.63%;春、夏两季NH+4-N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显著高于冬季(P<0.05);OM含量在冬季最高,为61.10%;含水率在春季最高。发酵粪便中春季TN含量与夏季差显不著异(P>0.05),但显著高于秋、冬两季(P<0.05);TP含量在秋季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氧化塘处理污水的影响因素,本试验设计了一种人工氧化塘模型,从溶氧量、活性污泥面积与数量等参数优化其净污效果,通过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氨氮、悬浮物(SS)等指标,评估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通氧时间为4h(溶解氧为10mg/L)时,溶解氧浓度与污水体积比为2.6∶1(10mg/L∶3.85L)、淤泥面积与污水体积比为5.67∶1(21.83m2∶3.85L)的处理条件下,水体BOD5为41.7mg/L,总磷为3.3mg/L,氨氮为20.9mg/L,悬浮物为43.5,pH值为8.0,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排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EM复合菌对种鸭小水系养殖水体水质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水体水质变化情况分析,探讨小水系养鸭实用节水技术。试验选择6个大小一致、容积基本相等的戏水池,根据戏水池水体中EM复合菌泼洒浓度不同,随机分为A组(0cfu/L,对照组)和B组(1×105cfu/L,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14羽鸭。通过测定各组水体中PH值、COD、TN、NH3-N、SS、粪大肠杆菌、TPC等指标,比较分析EM复合菌对种鸭小水系养殖水体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M复合菌可使水体PH值基本保持稳定(p0.05),对照组PH值则随试验时间延长显著增大(p0.05);添加EM复合菌可在一定时间内抑制粪大肠杆菌的增殖,5d时试验组粪大肠杆菌比对照组降低73.12%,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EM复合菌可节约用水60%,降低NH3-N、TN和COD等污染物排放64.68%、50.01%和22.24%。因此,添加EM复合菌可以作为一种水质改善和节水措施在种鸭小水系养殖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卢鑫 《当代畜牧》2015,(2):80-81
通过对养猪场污水中部分化学指标的检测分析,判断养猪场污水排放是否达标,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依据。采集养猪场污水排放点及生活污水排放点共计5个样点的水样,测定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氨氮含量、p H值和氯化物含量(TDI)。测定数据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猪场污水中化学耗氧量(COD)平均为52.0425mg/L>40mg/L(GB),严重超标;氨氮含量平均为5.6525mg/L>2mg/L(GB),严重超标;p H值与氯化物含量(TDI)(p H<8.5,氯化物≤250mg/L)均能达标。  相似文献   

16.
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污染源头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中小型生猪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污水产生量大、造成后续处理与利用难度大、给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的状况,本文从饮水器和栏舍冲洗方式这两个影响生猪养殖污水产生量的方面着手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和深入分析,探索生猪养殖污染源头控制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鸭嘴式饮水器与碗式饮水器改装的组合式饮水器可比鸭嘴式饮水器减少饮水过程中污水产生量85%左右,采用水气混合方式冲洗栏舍较常压冲洗方式减少冲洗水量55%左右,三个周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COD_(cr)、TN、TP和NH_3-N可分别减少49%、43%、30%、24%。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一种微藻即蛋白核小球藻处理猪场废水的能力。将猪场废水稀释为3个不同浓度组,G1组(100%废水)、G2组(50%废水)、G3组(25%废水),分别加入等量蛋白核小球藻,分析其对猪场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处理猪场废水浓度为50%时(COD、TN和TP分别为296 mg/L、64 mg/L和7 mg/L)具有最佳效果;微藻生长浓度前2 d和4 d分别达到0.029 g/L和0.016 g/L,对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0.07%、79.69%和87.14%。说明蛋白核小球藻对稀释50%的猪场废水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五种水培蔬菜对鸭场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水培蔬菜对鸭场污水净化效果,利用鸭场污水水培种植水芹菜、空心菜、苋菜、生菜与青菜等5种蔬菜,研究其对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去除效果及在污水中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5种水培蔬菜对鸭场污水污染物去除均具有良好效果,其中生菜对COD平均去除率最高(89.95%),但与苋菜、空心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空心菜对NH3-N平均去除率最高(85.05%),较生菜、苋菜、水芹菜分别提高7.60%、8.72%、9.90%(P0.05);水芹菜对TP平均去除率最高(79.26%),较苋菜、生菜、青菜分别提高12.78%、18.10%、12.86%(P0.05),与空心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5种水培蔬菜均能在污水中正常生长,以空心菜、青菜植株生长效果最好,相对生长率较市售营养液分别提高13.75%、16.57%(P0.05)。因此,生菜去除COD最高,空心菜去除NH3-N最高,水芹菜去除TP效果最好,水培蔬菜法可用于鸭场污水净化。  相似文献   

19.
<正>1个年产10000头商品肉猪养殖场,采用漏缝地板方式养猪,其日排放污水200~300m3/d,年排放污水达7.5万~11.0万m3。畜牧场污水富含高浓度的有机物和大量病原体。其中,COD高达10000~12000mg/L,BOD9500mg/L,悬浮物21000~130000mg/L,氨氮(NH3-N)3000mg/L。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兰州市渔业中心青城试验基地不同鱼池水质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对繁殖过程中不同池塘中的13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池塘(亲鱼池、鱼苗池、孵化池)间TNH_3-N差异不显著(P0.05),TN、COD、DO、总硬度、pH、t、TP、NO_3~--N、NO_2~--N、透明度、Cl~-、Ca~(2+)差异极显著(P0.01)。兰州市渔业中心青城试验基地水质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的标准限值,适合鱼类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