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兽用抗生素残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兽用抗生素残留对环境中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也被逐步重视.论文介绍了兽用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现状以及环境中细菌的耐药性现状,耐药基因的产生及其在环境中的传播途径,综述了兽用抗生素残留对粪便、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中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耐药基因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传播和扩散会对生态环境安全形成潜在威胁。为了解雅安市雨城区各类规模化养殖场粪污中耐药基因的污染现状,本研究对采集自雅安市雨城区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及新鲜污泥样本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粪污样本中都检出了较高数量的耐药基因种类(50~67种),鹅粪中检出数量最多(67种),其次为猪粪(65种),兔粪中检出数量最低(30种);此外,在新鲜污泥中也检出了54种耐药基因。在耐药基因抵抗类型中,抗四环素类、抗氨基糖苷类在所有样本中的检出数量及丰度占比均处于较高水平,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耐药机制方面是抗生素失活类、外排泵类、细胞保护蛋白类占比较高。结论:鹅粪、猪粪中检出的耐药基因种类较多,丰度较高,相较于其他粪污而言具有更高的环境传播风险;羊粪及兔粪中检出的耐药基因较少,丰度较低,相对而言传播风险较低;新鲜污泥中的耐药基因数量及丰度也处于较高水平,其潜在传播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猪肉生产链细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肉生产链中常见细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及其传递性。以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的环境及猪肉中常见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为对象,利用药敏纸片法检测细菌对常用的5大类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鉴定9种耐药基因的存在。研究发现,生产链中分离的细菌对5类17种常见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苯唑西林、四环素、甲氧苄啶等耐药性较高,对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最低。9种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 TEM、aac6'-Ⅰb、tet B、tet C的检出率较高,与药敏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耐药基因检出率屠宰加工厂养殖场农贸市场,耐药株可能具有传递性,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因此,猪肉生产链中存在致病菌甚至一些非致病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的污染和威胁,需定期加强调查监测,科学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对来自禽养殖场的季铵盐抗性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通过分析第一类整合子特性来探讨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生化鉴定耐药菌,采用K-B法研究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PCR法扩增一类整合酶基因和内部的基因盒,电泳检测后测序.结果显示:22株菌全部对至少3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Ⅰ类整合子检测全部阳性,检出率为100%.对其基因盒进行扩增,只有11株检测含有耐药基因盒,其序列分析显示多对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禽养殖环境菌中,其对细菌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动物机体只能吸收少量抗生素,大部分随机体代谢排出体外。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动物体内诱导出大量耐药菌和耐药基因,这些耐药菌和耐药基因随粪便排出机体进入环境。环境中的土著菌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及耐药基因横向转移机制下获得耐药性,并向其他菌群扩散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有可能对食品、水源和公共健康造成威胁。文章综述了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抗生素及耐药基因的去除方法等,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沙门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由于在食用动物中使用抗生素造成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增加,耐药菌可通过被污染的食品或直接与动物接触而使人感染.细菌多重耐药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方式是通过细菌之间的基因水平传播从环境中获得耐药基因,并已证实整合子是耐药基因储存和转移的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抗性基因已经成为公认的环境污染物,威胁着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抗生素在临床和养殖业中的大量应用,使生态环境中各微生物处于残留抗生素及抗药性遗传元件的影响中,导致抗生素抗性菌获得了竞争优势,破坏了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者从宏观环境角度阐述了抗药性基因传播的微分子概念,通过从抗药性发展机制、抗药性引起的环境污染、抗药性对环境微生物影响3个方面进行分析,阐明环境在细菌抗药性的发展进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分析环境抗药性,包括菌群生态多样性、抗药性细菌种类及传播、抗生素残留及抗药性基因传递富集的危害等。  相似文献   

8.
对来自禽养殖场的季铵盐抗性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通过分析第一类整合子特性来探讨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生化鉴定耐药菌,采用K-B法研究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PCR法扩增一类整合酶基因和内部的基因盒,电泳检测后测序。结果显示:22株菌全部对至少3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Ⅰ类整合子检测全部阳性,检出率为100%。对其基因盒进行扩增,只有11株检测含有耐药基因盒,其序列分析显示多对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禽养殖环境菌中,其对细菌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兽用抗生素在畜禽养殖行业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在农业环境中广泛传播,严重危胁人类健康及生态安全。畜禽源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难、残留重等问题严重困扰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综述了四环素类抗性基因(tetracycline resistance genes, TRGs)的类别、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情况,在农业环境中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以及细菌自身系统、环境胁迫因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等影响基因水平传播的因素,以期为有效防控畜禽源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农业环境中的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饲用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尤其是抗生素促长剂的滥用,导致动物体内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不断增强。耐药性细菌及其耐药基因会在动物、环境、人体之间水平传播,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限制饲用抗生素的使用。研究表明,抗生素促长剂停用后,畜禽体内及动物性食品中耐药菌显著减少,相应地人体内耐药菌携带率亦随之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软膏治疗奶牛临床乳房炎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很多养殖场饲养管理不科学,疾病防治技术落后,致使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经常发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目前基本上都是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造成许多病原微生物耐药,给乳房炎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有的抗生素通不过乳房屏障,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奶牛使用抗生素以后,乳中残留的抗生素对人体也是有害的[1].  相似文献   

12.
韦骏 《当代畜牧》2013,(18):4-5
<正>当前,抗生素在国内畜禽养殖生产中被滥用,预防性添加抗生素已成为规模化养殖的惯例,造成了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问题普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破坏了动物体内微生物菌群间的平衡状态,一些以有害细菌为主的"耐药菌"大量繁殖。这些"耐药菌"通过畜体和环境的传播,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对畜体和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和威胁。因此,  相似文献   

13.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养殖场土壤、饮用水、环境物品以及牲畜体内,在畜禽免疫力低下时可造成各种急慢性感染,进而发展成致死性腹泻、菌血症和败血症等疾病,危害动物健康.铜绿假单胞菌可通过突变或基因水平转移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近几十年来抗生素在医院和养殖业的使用,造成了该菌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导致了抗生素疗效不佳.本文简要概...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是兽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但养殖场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十分严重,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且使不良反应与耐药菌不断增加,造成治疗效果不显著.从而会对猪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猪场滥用抗生素还会产生药物残留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在我们养猪业必须强调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保障养猪业安全、健康发展.下面简述有关抗生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几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及其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堆肥对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残留的去除效果进行综述,并指出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抗生素降解产物的环境效应和耐药菌对环境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以期为利用堆肥技术去除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残留和抗生素环境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全球畜禽饲用抗生素在2010年超过了6300万千克[1].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在人类选择性使用抗生素的压力下,导致细菌耐药基因的快速转移和耐药菌株的急剧增加.为了减轻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基因水平上解析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及耐药性传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鸟粪石(MgNH4PO4·6H2O)结晶法是畜禽废水中磷回收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畜禽养殖废水中兽用抗生素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广泛残留,使得回收鸟粪石在后续农用中造成抗生素抗性的扩散、传播,对生态环境健康造成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常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养殖场的粪便、空气、土壤和污水中均有残留。空气中的ARGs通常由生物气溶胶携带,通过吸入或摄入方式威胁畜禽以及人类健康。本文在分析畜禽场生物气溶胶中ARGs来源、传播方式及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气溶胶ARGs的危害及控制措施,以期为减少气溶胶ARGs污染、改善养殖环境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东湛江地区肉鸡养殖场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流行与传播特点,从湛江地区的8个肉鸡场分别采集粪便和土壤样品各120份,从中分离鉴定出200株大肠杆菌,药敏纸片扩散试验检测分离菌株对23种抗菌药的耐药情况,并利用PCR法检测分离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从粪便和土壤中分离的200株菌株均对磺胺异噁唑、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等12种抗菌药具有较高耐药率(≥50%),对美罗培南、呋喃唑酮、磷霉素等11种抗菌药具有较低耐药率(≤50%)。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均检出耐药基因,养殖场粪便分离菌中检出耐药基因28种,其中blaTEM、sul2检出率较高;土壤分离菌中检出耐药基因25种,其中blaTEM、int1、sul2、tet D检出率较高。分离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耐药机制复杂,细菌耐药性的传播特点和方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养猪业不断发展,抗生素在预防猪消化系统传染病方面的效果更加突出。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仔猪生长环境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如二重污染、耐药细菌、抗生素残留等。这些现象会直接导致仔猪生长质量明显降低,间接威胁人体健康。基于此,选用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对改善畜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乳酸杆菌是一类新兴的饲料添加剂,具备无污染和不易发生耐药性等优势,逐渐得到养殖场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