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黑龙江省的栎林种类主要有蒙古栎林、辽东栎林、槲栎林、栓皮栎林和槲树。其中,蒙古栎林又包括杜鹃蒙古栎林、胡枝子蒙古栎林和榛子蒙古栎林。它们的分布情况、群落结构、生态习性等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连庄河市,森林覆盖率高达96.8%,珍稀物种多有分布,自然景观奇特。保护区内奇峰林立,沟谷幽深,溪潭清澈,林茂花繁,其中天然赤松-栎林顶极植物群落是亚洲现存面积最大的赤松-栎林群落。保护区内有大连冰峪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全国首批4A级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3.
为给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演替趋势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典型样地法,对该保护区典型杜鹃群落的结构特征及更新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百里杜鹃典型杜鹃群落由13科19属27种植物组成,重要值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马樱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80.99%)、迷人杜鹃R.agastum(48.69%)、露珠杜鹃R.irroratum(46.25%);典型杜鹃群落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都比较低,整体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群落稳定性较差。2)在林层的垂直结构中,上层主要为少量的檫木Sassafras tzumu、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下层主要包含白栎Quercus fabri和杜鹃属植物,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在分布的数量和高度上均略大于其他树种,且其胸径均较小,均具一定的竞争优势。3)百里杜鹃群落的更新方式,以萌生为主,其株数占更新幼树总株数的63.36%;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的幼树株数均较多,分别占群落幼树总株数的26.17%和26.64%,在未来演替中均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走近栎林,就深深感到标林对于中国森林的重要性。壳斗科植物的木材通称为“栎木”。由壳斗科植物为建群种构成的森林通称为“栎林”。我国的壳斗科植物计7属300余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它们的落叶种类在温带地区组成典型的落叶阔叶林,常绿种类在我国的各类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占据主要地位。在东北,蒙古林(柞木)林常见于大兴安岭南坡和小兴安岭、长白山的阳坡险峻陡坡上,是红松林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人称半旱生的森林类群或柞木系统。在华北,落叶际林是顶极的森林植被。辽东林、麻砾与赤松是组成东部滨海地区森林的主要树种;北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胸径和树高的一元、二元分布特征,揭示脆弱地带森林群落的林木大小分布特征。[方法]在大兴安岭呼中林场设置3种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固定样地,利用整体和分层的方法,对样地林分胸径和树高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草类-落叶松林直径分布为单峰分布,其他2块样地为双峰分布; 3块样地林木直径分布均呈左偏。杜鹃-落叶松林树高分布为多峰分布,其他2块地均为单峰分布; 3块样地林木树高分布均呈右偏。(2) 3块样地上、下层林木的直径分布均为单峰分布,上层木直径分布均呈左偏,下层木直径分布草类-落叶松林右偏,杜鹃-落叶松林左偏,杜香-落叶松林为近似正态。杜鹃-落叶松林的树高上、下层分布为双峰,其他2块样地均为单峰,3块样地上层木树高分布均左偏,而下层木树高分布均右偏。(3)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鹃-落叶松林小径阶林木株数占绝大多数。3块样地林分中树高与胸径的比值在小径阶林木中明显大于大径级林木。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鹃-落叶松林上层木中小径阶林木株数所占比例稍大,杜香-落叶松林和杜鹃-落叶松林下层木中大径阶林木株数比例稍大,但3块样地上层和下层木树高与胸径的比值在大小径阶林木中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密度的杜鹃-落叶松林平均树高要高于低密度的杜香-落叶松林和草类-落叶松林平均树高,而平均胸径无明显差异。3块样地林分中树高与胸径的比值小径阶林木中明显大于大径级林木,但其差异在上层和下层林分中均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以黄龙山分布的油松林、油松+辽东栎林、辽东栎林和白桦林4种森林群落类型为例,选择反映森林群落基本特征的种群更新潜力、林地土壤肥力、林地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人为干扰这5项指标(共15个因子),构建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该评价模型的隶属函数值来评判森林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黄龙山4种主要森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辽东栎林>油松+辽东栎林>油松林>白桦林,评判结果符合当地森林群落发育状况;评价模型中评价因子的选择反映了森林群落稳定性的基本特征,突出了常用方法对群落调查获取的林业数据的应用;评价过程避免了繁琐的数学计算,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基于5项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模型可以应用于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在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危害日益加重。到2008年,保护区内的所有赤松林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重灾林分面积达600hm2。针对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赤松栎林面临日本松干蚧危害的紧迫局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进行日本松干蚧综合防治的研究,实行主动防控的办法和策略,有效地控制了日本松干蚧的发生和减轻日本松干蚧的危害,达到了恢复和保护自然保护区赤松栎林群落健康、稳定、持续经营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山东树木志》出版后,近几年我进一步调查了山东树木资源,又发现了一批新的野生树木种类,有些种类很有开发利用价值,如在五莲山大量分布的杜鹃(R.simsii)与迎山红(R.mucronulatum)、照山白(R.micranthum)混生,常绿灌木,花红而美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园林绿化树种。北方各园林部门从南方引种者不能越冬,如利用当地资源,进行育种,繁殖,则易成功。  相似文献   

9.
小陇山辽东栎次生林的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林层数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直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等非空间结构参数,对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直径分布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直径分布特征;林分天然更新良好,辽东栎实生苗占幼苗总数的46%;林分中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541,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属团状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高达0.71,群落中77.4%以上的林木处于中度混交以上,处于强度混交的比例也接近于24%;林分中各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大小比数排序为:锐齿栎辽东栎漆树灯台树华山松青榨槭三桠乌药椴树秦岭白蜡梾木;在垂直结构方面,林分的平均林层数为2.45层,林层分化明显。依据辽东栎林分的天然更新和结构特征提出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72块典型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太行山区主要天然栎林中辽东栎林、蒙古栎林、栓皮栎林的分布、生长、群落结构,此外,还就栎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有关建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茂兰喀斯特山地顶部森林群落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茂兰喀斯特森林山顶地段设置固定样地,定期观察植物的开花结实、种子雨、种子库的结构、组成及其萌发。结果表明:900m2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36种,其中21种已进入繁殖阶段,每年产生成熟种子520.9粒·m-2。种子雨量大,每年达910.3粒·m-2,其中对群落有用的成熟有效种子314.7粒·m-2。在天然萌发开始时的种子库中,有大量现存植物的活力种子,群落更新潜力很好。在天然情况下,1月上旬到5月中旬种子库中活力种子萌发。在天然萌发季节,900m2样地内每年共萌发出18种苗(7245株),当年存活幼苗2970株,群落更新良好。裸子植物华南五针松、短叶黄杉和翠柏在喀斯特山顶地段有良好的适应性,能长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主要生态因子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对火炬松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土壤的腐殖质、速N、速P含量与火炬松胸径、树高的生长密切相关,从而影响了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土壤K含量对火炬松生长没有影响;年降水量、2~7月份的降水量对火炬松的胸径、树高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年积温对胸径生长有明显影响,对树高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更准确估算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解析林分乔木层生产力的构成,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固定样地数据的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参数结构化估算方法。利用天台县2009-2014,2014-2016,2016-2017年3个阶段固定样地数据,同时考虑森林类别、树种组、龄组等因子,结构化估算4组参数,第1组是保留木生物量年均生长率,第2组是生物量年均保留率,第3组是进界木生物量年均生长率,第4组是单位面积年均进界株数。第1组参数结果表明,各树种组保留木生物量年生长率随着龄组增大而减小;商品林保留木生物量年均生长率普遍比公益林高。第2组参数结果表明,公益林内所有树种组的生物量年保留率都低于其在商品林内的保留率。第3组参数结果表明,除硬阔Ⅰ类外,公益林中其他树种进界木生物量年均生长率都高于商品林。第4组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龄组的增大,单位面积年进界木株数减少;任一龄组下,公益林中的单位面积年进界木株数均高于商品林。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解析乔木层生产力的构成情况,是一种结构化估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更具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选择了高海拔和低海拔2种立地条件,研究了不同立地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生长和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的湿地松胸径和树高均显著低于低海拔,高海拔地区湿地松平均胸径为7.65cm,平均树高为4.23m;低海拔湿地松平均胸径为10.69cm,平均树高为6.93cm。无论是高海拔地区还是低海拔区上,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均显著大于马尾松,高海拔地区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为1.33g,马尾松为0.41g,低海拔区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为3.96g,马尾松为2.36g;在不同海拔高度上,两树种的产脂量均为低海拔区大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5.
叶片表皮指纹在杜鹃花属分类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于2004年在东北林业大学进行。用指甲油印记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杜鹃花属6个种(牛皮杜鹃 Rh.aureaum,兴安杜鹃Rh. dauricum, 照白杜鹃Rh. micranthum,迎红杜鹃Rh. mucronulatum,苞叶杜鹃 Rh. Redowskianum 和大字杜鹃Rh. schlippenbachii)的表皮指纹特征。对叶片的形态特征包括叶片下表皮气孔类型、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特征、叶片两面的普通细胞(形状和垂周壁特征)和表皮毛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所研究的6种杜鹃花中,有3种气孔类型,其中兴安杜鹃、照白杜鹃、和迎红杜鹃为单细胞型气孔(Pericytic 型),苞叶杜鹃为不规则型气孔(Anomocytic 型),牛皮杜鹃和大字杜鹃是平轴式气孔(Diacytic 式)。不同种间,单细胞型和平轴式气孔的副卫细胞类型在形状和表面特征上有所不同。普通表皮细胞的表面观为从四边形、六边形, 多边形或不规则型, 垂周壁呈平直或弯曲状。兴安杜鹃、照白杜鹃和迎红杜鹃3种的叶片两面均有腺鳞。所有这些叶片特点表明上述6种杜鹃花的表皮指纹具有种的特性。图4表2参29。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Spacing trials were established inPinus pinaster, in plantations in the Southern and South-Western Cape Province in South Africa. Eight spacings, with nominal initial stem numbers between 125 and 3000 were tested in each of the two trials, with a single replicate in each experiment. The Chapman-Richards growth model was applied to mean diameter, mean height and basal area/ha. For diameter and height, the assumption m=0 holds true, but for basal area/ha, this parameter is related to initial stem number. The volume growth of each sample plot was estimated from equations with basal area and mean height and their interaction as predictor-variables. The regression model also included constraints for basal area and height, to prevent anomalies for the estimated volume per hectare at young age. Each of the trials contained a number of plots, thinned after the onset of competition. The growth rates in these plot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stand density in the unthinned plot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过密林分采取超强度间伐试验,结果表明,对过密林分实施超强度间伐不仅可极大地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卫生状况,而且能促进保留林木快速生长发育,对提高林木质量、增加单位面积林木生长蓄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入侵都十分有利,超强度间伐27年后,Ⅰ、Ⅱ级木所占比例为71%~75%,比常规间伐区高46~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片区内海拔800 m左右的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2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35科47属55种,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同时温...  相似文献   

19.
Relations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Structure of Wo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ermeabil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heartwood and sapwood of the solvent-exchange dried and the air-dried green-wood of Chinese-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and masson pine(Pinus massoniana Lamb.) were measur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ermeability and the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sapwood of both the air-dried and the solvent-exchange dried woo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artwood,and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olvent-exchanged a bigger number of flow path per unit area of the wood perpendicular to the flow direction resulted from a bigger number of unaspirated pits per unit area and a bigger number of effective pit openings per membrane,and on the other hand,a smaller number of tracheid in series connection per unit length parallel to flow direction resulted from a longer tracheid longth and an effective tracheid length for permeability.  相似文献   

20.
油松移植容器苗育苗及造林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为对象,选择常用的3种规格的移植育苗容器,核算了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价格对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变动引起劳动力投资比例的变化与总投资额差异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劳动力价格为100元/(天·人)时,3种规格育苗容器油松苗的平均培育成本分别为1.56元/株,1.80元/株,2.11元/株,单位面积(667 m2)平均造林成本分别为1 543.57元,1 570.21元,1 604.6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