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983~1987年辽宁省花生花叶病调查研究,花生花叶病的发病程度与花生苗期总降雨量、气温和蚜虫消长密切相关。塑料薄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土温,保湿、保肥,消灭杂草和有驱蚜效益。使用自制微量元素铬合物处理花生种子,有提高花生细胞内酶活性、钝化病毒功能,且苗期病株很少,发病程度轻,生长势好,增产幅度较大。用0.4~0.7%呋甲种衣剂拌种治蚜防病效果明显,杀蚜虫药效期可保持60~70天,并有兼治地下害虫效益。推迟花叶病的发病期7~10天,并减轻发病程度,有明显增产效益。小区试验比对照区增产30~50%。在金县、新金县1985~1986两年200亩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凡是用种衣剂拌种处理田平均亩产比未拌种田增产5~12%。  相似文献   

2.
花生种利用不同种衣剂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花生种子不同种衣剂不同包衣剂量试验和种衣剂4号不同包衣时间试验,证明25%种衣剂4号利用种子量的2.8%于播种前一天包衣,是花生种包衣的最佳剂型、剂量和包衣时间.  相似文献   

3.
大麦黑穗病是大麦生产中以种子带菌传播的常见病害,对种子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可基本预防本病,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试验着重研究大麦种衣剂(拌种剂)不同剂型包衣(拌种)处理,对大麦黑穗病的预防效果,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可靠依据。1试验处理①12%福酮种衣剂,药种比1:50包衣(福10.8%、酮1.2%)。②12%多酮种衣剂,药种比1:SO包衣(多10.8%、酮1.2%)。③2%三哩酮种衣剂,药种比1:50包衣。④0.35戊峻酿种衣剂,药种比1:50包衣。⑤立克秀拌种剂拌种(2%立克秀10g加清水100~150ml调成糊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花生蛴螬在我县危害逐年加重,为了筛选对路农药,控制蛴螬对花生的危害,我们于1985年搞了应用40%毒死蜱乳油拌种和中期施颗粒剂试验。 一、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扣庄乡扣庄村,土壤为轻壤土,肥力水平较高,历年种植花生,蛴螬危害较为严重,主要虫种为毛黄、暗黑和大黑,播种前每平方米有幼虫1头,成虫2头。播前亩施土杂肥6000斤,复合肥20斤,于5月7日播种,露地种植,亩密度8300墩,中期施药在7月13日,本试验在同一块地分设两个小试验。  相似文献   

5.
甜菜是我局的主栽作物之一,苗期危害甜菜的主要害虫是跳甲,被害甜菜轻时保苗率下降,子叶皱缩、瘦小,一般较健叶短0.2~0.3cm;重时导致毁种。过去用菊脂类药剂或乙六粉等防治,往往因为防治不及时或其它原因效果不理想。35%呋喃丹种衣剂除含有杀虫剂外,还含有生长素类药物成分,既可以防虫又可以促进甜菜生长发育,1991年我局大面积应用后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块根产量增加8.8%。35%呋喃丹种衣剂主要是应用于种子处理,以培育毒苗,用量为种子重量的2.5%,拌种时,水、药比以7:1稀释,拌种在播种前一天进行,拌好后的种子堆起盖好,晚间可以摊开阴干,播前灌袋。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索地膜覆盖花生增产的新路子,我们搞了地膜覆盖双季花生试验。经验收,笫一季亩产498.6斤,比对照(不盖膜,下同)增产44.5%;第二季亩产379.6斤,比对照增产51.5%。两季覆膜花生总产878.2斤,比对照亩增产282.6斤。现将试验情况初步简结如下: 一、试验基本情况 本试验地为沙壤土,地力中下等,面积一亩,另设对照区。供试品种两季均为鲁花一号。第一季覆膜花生4月1日播种。7月23日收获,全生育期113天。第二季7月23日播种,10月24日收获,全生  相似文献   

7.
促进花生种子在低温胁迫下发芽的种衣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种衣剂对花生种子活力的影响,筛选适合我国南方应用的种衣剂,本文用科农系列种衣剂和闽农系列种衣剂及种衣剂1号、2号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同时结合预播种及低温淹水胁迫条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种子经种衣剂处理后,其发芽率、鲜重、活力指数及根系生长状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种子包衣处理后在低温淹水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活力.科农种衣剂使用效果好,但对花生有一定的副作用,闽农种农剂对花生没有副作用,效果也较好,应进一步完善并加速开发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县系福建省主要花生产区之一,历年来产量一直保持在250斤左右。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县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1974年我们就开展对花生根瘤菌剂和钼肥拌种的试验研究工作。三年来,根瘤菌剂应用推广的面积达五万余亩,生产实践证明花生拌根瘤菌剂能获得5—15%的增产效果,钼肥拌种也取得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防线剂1号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1992年,经过盆栽,小区及大面积示范试验证明:防线剂1号亩用有效成分300g,结合花生播种,将药施于播种沟内15cm深处,田间平均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效果为68.81%,增产113.44%,同时能兼治花生种苗期发生的蛴螬、金龟甲、蚜虫及蓟马等多种地上地下害虫。此药防效、增产率均高于涕灭威、克线磷、益舒宝、呋喃丹等药剂,是DBCP较为理想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10.
1987~1989年3年试验结果表明: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拌种防治甜菜苗期害虫的最佳剂量为有效成份占种子量的0.7%;拌种后最佳播种量为每亩1000~1500g,其平均防虫效果较甲基硫环磷和甲基异柳磷分别提高42.4%和39.9%;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根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咯菌腈等多种杀菌剂对花生根茎部病害的防治效果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咯菌腈等8种药剂进行拌种处理和敌磺钠等3种药剂进行喷雾处理,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法测定各药剂的防病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和25g/L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的花生小区产量最高,25g/L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和60%百泰(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喷雾处理的3种药剂中,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500g/667m2处理效果最好,且喷雾处理比拌种处理效果好,对花生产量提高幅度较大,因此此药剂适合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12.
种衣剂对花生的保苗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播种后常遭受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侵袭,出苗后蚜虫又为害幼苗,有时传染病害,造成花生缺苗,有时甚至补种几次仍不能全苗,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防病虫保全苗,1990年作了种衣剂对花生的保苗效果试验,现简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国产种衣剂4号、美国产FMC种衣剂、日本产大扶农种衣剂(均由中国农科院提供,胶体),辛硫磷(市售)。  相似文献   

13.
1979—1986年,作者对呋喃丹防治花生病虫种类,施用效果及有效用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亩用药有效成分量100—150克,播种时用药盖种,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的效果为64.42%,增产43.79%。亩用药75克,防治大黑鳃金龟甲及其蛴螬减退率为95%,保果率92%,增产83%,防治蚜虫的效果为99.97%。亩用药75克,在成熟植株、种仁及土壤内皆无残留,对人畜、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复方适乐时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1999~ 2 0 0 0年分别在自然病地和土壤混合接菌条件下 ,应用 10 %复方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拌种进行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 ,复方适乐时以 10 0kg麦种拌 16 7、2 0 0、2 5 0ml和对照药剂 10 %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 0 .4 %拌种 4个处理防效显著 ;以复方适乐时悬浮种衣剂 2 5 0ml/ 10 0kg种子拌种防效最高 ,对纹枯病平均防效 5 4 .36 %~ 6 4 .0 3% ,对全蚀病平均防效 6 4 .33% ,增产幅度为 16 .99%~ 2 2 .32 %。复方适乐时拌种比三唑醇拌种安全性高 ,对小麦生长和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在马铃薯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6~1989年4年的土培、田间试验及多点示范,研究了马铃薯施用稀土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施用技术及生理作用。 1 马铃薯施用稀土元素的效果与效益 1.1 盆栽试验于1987~1989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网室中进行,供试品种为克新2号脱毒种薯。1987年设5个处理:①稀土拌种35克/亩;②稀土拌种70克/亩;③喷施稀土50克/亩;④喷施稀土100克/亩;⑤对照。喷施时间为开花始期,每亩用  相似文献   

16.
据报导,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对钼的反应特别敏感。钼能促进根瘤菌的固氮活性,提高固氮能力,因而对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有较明显的效果。 今年在吉林省召开的全国钼肥生产和应用经验交流会议上。综合各地试验材料说明,在花生上施用钼肥一般可增产5—15%,最高增产达20%以上。福建省1976年多点试验,用钼酸铵拌种、浸种,花生增产10.6—19.4%;福建省同安县每亩用20克钼酸铵拌种增产16.2—17%;辽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在河南安阳县研究了“新壮态”氨基酸液肥与杀虫剂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复配对苗期棉蚜的防控效果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壮态”原液与吡虫啉混合拌种对苗期蚜虫的总体防效优于相应剂量吡虫啉单用。尤其是吡虫啉4 g·kg-1(按每千克棉种计,下同)+液肥20 mL·kg-1、6+20(吡虫啉+“新壮态”,下同)、8+10、8+20拌种处理,能有效提高吡虫啉对繁殖盛期(播种后30 d)棉蚜的防效,分别提高39.1、13.9、6.0、6.6百分点。且“新壮态”原液与吡虫啉混合拌种对棉花的成苗率、株高、真叶数及叶绿素均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试验于1984年在湖南农学院教学实验场进行,供试杂交早稻威优35,常规早稻79—1163和二九陆1号。采用单株栽培和群体插植两种方式,追踪观察各品种分蘖发生情况。3月30日播种,秧田播量威优35为每亩40斤,79—1163和二九陆1号为130斤。5月7日移栽,群体栽培密度为4×6寸,每穴插秧4本;单株栽培给予充分的空间营养和土地营养面积,令其充分发挥分蘖潜力。威优35和79—1163于7月25日收获,二九陆1号于7月12日收获。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覆膜花生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及最佳施肥量,从1982年起,连续三年试验,结果有重演性。现以1984年资料为依据,进行整理分析。 一、试验方法 试验设置分4个磷肥量,按磷肥有效成分P_2O_5计算,分别为每亩10斤,20斤、30斤,以不施磷肥为对照,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大行距为95厘米,两大行区,行长5米,小行距为40厘米,株距5寸。覆膜栽培,品种选用蓬莱4—4。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1979~1983年黄麻夏播留种的研究结果。试验采用优良品种“179”和梅峰4号,在莆田以南地区7月15日以前播种,“179”平均每亩收种子81斤,麻皮547斤;梅峰4号收种子63斤,麻皮568斤。黄麻夏播留种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算的。文中对夏播留种的栽培技术特点也作了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