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2011年1月6日—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重庆·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重庆市南坪会展中心召开。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台盟中央副主席杨健及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基于GIS的中国西部耕地变化原因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我国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近年来耕地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该文基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1995/1996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库和本次调查的1999/200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数据,利用G IS技术,对两个年份空间数据进行迭加分析。结果显示:在此期间,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了1 910 727 hm2,同期减少了704 247 hm2,净增加1 206 48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41%;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开垦,本因子引起耕地增加了129.09万hm2,占总耕地面积增加量的69.45%;大量的草地开垦成耕地,这必将造成土地沙漠化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加之近年来国家政策开始向西部转移,这必将给西部各省的生态带来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干旱及现存八大原生沙漠 ,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西部生态环境演变成为现在的一片荒漠 ,及次生四大沙地的形成 ,是历代掠夺式的开发结果。今天的开发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前提 ,应保证西部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在2008年5月29日召开的“2007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表彰大会”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等16个单位被重庆市农业局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我院质标所副所长、中心(重庆)副主任柴勇研究员获先进个人,在会上受到表彰。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重庆)按照农业部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体部署,共完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任务3项8次,完成重庆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任务4项12次,全市各区县45个蔬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再次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多的入真正体会到了“无粮不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一简单的道理。粮食危机的爆发有诸多因素,比如汽车与人类“争抢”粮食资源、很多西方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生物燃料计划政策、社会各界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粮食饲料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然而近些年耕作土地的不断减少及恶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很多专家提出实施保护性耕作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温家宝总理多次重申这一原则,并要求坚决制止一些地方乱批滥占耕地行为,保护我国有效耕地的数量及质量。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免耕播种和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为主要内容,具有减轻土壤风蚀、水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的实际效果。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耕地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利用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1986年和2000年的TM数据,通过全数字化解释,得出了土地利用/覆盖在14a内的变化情况。研究工具采用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图像的增强、假彩色合成、几何精纠正、镶嵌、分幅,以及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分县统计出了6省的TM目视解释结果。土地利用/覆盖采用了3级分类体系,第1级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6大类。2000年,这6省沙漠、沙地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为85425467hm2,占该地区总面积的26%,大多数位于新疆、内蒙古西部、青海和甘肃,新疆最多,为52035232hm2,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32%。14a来,6省新增沙漠化土地面积1610062hm2,已沙漠化土地重新被利用面积为291776hm2,净增1318286hm2,占总面积的0.40%。6类土地类型中,草地沙漠化最严重,达到797081hm2,占到了新增沙漠化土地的50%。 相似文献
19.
根据改进的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中国西部各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西部地区2009年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的生产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量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 2009年中国西部生物资源账户与能源账户的生态承载量均小于生态足迹,说明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不安全状态;(2)空间上生物资源账户生态足迹整体上东部高于西部地区,南部高于北部地区,生态承载量呈现出南部明显高于北部;(3)人口的分布差异影响着人均生态承载量和承载总量的分布格局差异;(4)生物资源账户生态不安全地区面积占到中国西部地区总面积的68.6%;能源账户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较大的地方均分布在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能源账户生态足迹占到中国西部地区的75%.并揭示和提出了生产性生态压力指数较大的原因和减小生态赤字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