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技术模式概述 (一)基本概念 大水面是指我国内陆水域中面积大于5000亩的湖泊、水库、江河、河道、低洼塌陷地等,不包括人工开挖的池塘和建造的养殖槽等.大水面生态渔业是指根据生态系统健康和渔业发展需要,通过在湖泊、水库等内陆水体中开展渔业生产调控活动,促进水域生态、生产和生活协调发展的产业方式.它的内涵是生物资源的保...  相似文献   

2.
当前湖泊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是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所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接纳过多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湖泊水质恶化,从而使湖泊生态系统和水域功能受到损害和破坏。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对湖南及长江流域的环境状况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使洞庭湖延缓老化、消亡及富营养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开展洞庭湖水质营养状况的监测、评价,及时地了解洞庭湖的营养动态,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动,与水体的氮、磷、硅、钙等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紧密相关,是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水生维管束植物是高等水生植物,也称水草。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可分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四大类。水草是湖泊中水体、底质和光的最大利用者,作为初级生产者在天然水域中为部分鱼类、底栖生物等提供饵料和栖息场所.并能净化水质、影响水域的理化因子。水草与鱼产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相似文献   

5.
水域中的许多浮游动物是众多水生动物和几乎所有幼鱼的重要饵料,在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络和能量转换中,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底栖生物、细菌、浮游植物各自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而其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动,又是评估水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湖泊分布很广,面积很大,其中栖息繁衍的鱼类种类很多,有些大湖(如洞庭湖、太湖、鄱阳湖)均在100种以上。可以进行鱼类等经济水生生物增养殖的湖泊数量很多,总面积约2,800余万苗。湖泊是我国淡水渔业生产的重要水域,湖泊渔业生产历史上多是以捕捞自然鱼类为主,由于对水域生态效益的忽视,对水产生产的重视不够,并一度受“以粮为纲”的影响,围湖造田,水利、水工设施闸坝的阻隔,  相似文献   

7.
正济宁市任城区地处南四湖北岸,此处湖泊属"草型湖泊",资源丰富,濒临任城的湖泊面积2万余亩,相对封闭的水域有0.6万亩。沿岸带和亚沿岸带水域内浮游植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丰富,组成了复杂的生物链,为鱼、虾、蟹、贝提供了良好的饵料。水域生产力高,水质良好,发展水产养殖业前景广阔。任城区水产局立足实际,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利用这些宜渔资源,开展了大水域  相似文献   

8.
富营养化在中国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1],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核心则是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目前控制浮游植物过量生长,可通过"生物操纵"[2]的方法进行控制.有许多研究报道:浮游动物是生物操纵的关键因子之一,浮游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次级生产者,在能量传递及物质转换中起重要作用,枝角类是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类群,理论上应该对控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和控制水华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2014,(7):54-54
细菌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蓝藻水华在高温、厌氧条件下,死亡分解常会引发“湖泛”,对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湖泊的水质安全。因此,认识蓝藻水华降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于了解揭示浅水湖泊营养盐的微生物循环机理、蓝藻水华暴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怎祥开创大水域渔业的新局面 当前我国大型水域所提供的渔产量和它的而积极不相称。在我国8,000万亩的淡水可养水面中,大型水域(湖泊与水库)占65%,但在淡水养殖的总产量中大型水域的产量只占15%左右(以1984年的实际产量计)。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目前这类水域的单产太低(湖泊为26斤/亩,水库为18斤/亩),  相似文献   

11.
一、生态条件 网栏养殖是在湖泊、水库、河道等水域中利用围栏设施,围隔成小型养殖水域,实施鱼类放养与管理的养殖生产方式。围栏饲养的鱼类生活环境是水域,其养鱼水域生态条件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鱼类的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而且水域的各种因子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了解水域的理化因子,对选择围栏养鱼的水域、规划养殖规模具有重要意义。这里重点介绍几种主要影响因子,如水温、溶解氧、营养盐类、有害物质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几个水域鲫鱼的主要形态性状和生长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淡水渔业》1975,(4):9-15
我国产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又称银鲫,是广生性鱼类.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的淡水水域中,在我国北自黑龙江南至海南岛的江河,湖泊,泡沼,池塘都有分布。它的优点是适应力强.杂食性.繁殖力强且在静水能够产卵.肉味鲜美。生长速度一般。因此.鲫鱼在我国淡水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许多天然水体中.它是主要渔业对象.在尚未放养四大家鱼的水域中(湖泊,水库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湖泊水库的初级生产力及其能量转化效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何志辉 《水产科学》1987,6(1):24-30
初级生产力是水域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由自养生物所合成的有机质总量,是评估水域鱼产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湖泊和水库的初级产量由浮游植物,水草和底生藻类构成,但浮游植物通常是主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深水水域水草和底生藻类微不足道,浮游植物几乎是唯一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湖泊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加上水工建设、环境污染.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濒危物种不断增加,生物群落的演替时常造成灾害和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湖泊渔业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促进渔业资源再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湖泊人工增殖放流品种的选择与放流技术进行比较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大中型湖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博斯腾湖生态系统结构及其鱼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斯腾湖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生态系统生产者由硅藻为主的浮游植物组成,构成博湖饵料生物的基础。淡水鱼类构成了生态系统消费者的主体。现有鱼群生态位分布较宽,鲢鱼、鳙鱼生态位重叠较多,池沼公鱼占有繁殖优势,鲈鱼和鲫鱼能够长期共存。根据不同深度水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运用ArcGIS软件计算博斯腾湖初级生产力为665091.07吨,理论鱼载力为4750.65吨。实际鱼载量远大于理论鱼载力,需要根据湖泊环境容纳量投放饵料。同时,建议考虑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功能,适当地引进有制约小杂鱼习性的高位营养级的鱼类来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将湖泊内的小杂鱼转化成经济价值高的优质名特鱼类。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在江河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正常情况下,水域生态系统各因素间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否则,在受到某些外界因素干扰时,超过它本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引起其内部因素的变动,并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使水域失去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水域中生物量减少,生产力降低,渔业减产。  相似文献   

17.
正河蚬俗称蚬子、黄蚬、黑蚬或沙蚬等,为双壳类淡水软体动物,原产于我国及东南亚,也称亚洲蚬(Asian clam)。作为我国典型、特色双壳贝类,在我国各大水域广泛分布,是江河水库等众多淡水生态系统的底栖优势种之一,在江河、水库和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地位。因为河蚬对污染物有较强的生物蓄积能力,参与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而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河蚬营养价值高,肉味  相似文献   

18.
正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水生动物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它在维持天然水域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水域生态系统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天然文岩渠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太行堤以南,临黄堤以东,京广线以东,全长160公里,是黄河鱼类重要的生长、繁殖和庇护场所。2012~2013年我们对该渠的长垣段,共计49.63km进行了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调查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采集方法采样时,挺水植物直接用手采集;浮叶植物和沉  相似文献   

19.
第四节 湖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环境状况 1999-2000年,据对5个湖泊鱼类产卵、索饵场共37个测点进行的监测,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化学需氧量,见图28-图34。 在所监测的湖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中,总磷平均含量符合地表水质二类标准的水域为0,在鄱阳湖白暨豚、江豚分布区(iv) 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为0.03mg/l,在武汉市主要天然湖泊经济鱼类索饵场(iii)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13mg/l,超过地表水质二类标准12倍。 化学需氧量平均含量符合地表水质二类标准的水域占67%,以洞庭湖重要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内陆大中型水域长期以来,主要进行单一的捕捞生产。由于捕捞强度大,渔业生产秩序较乱,水产资源得不到恢复和发展,捕捞产量逐年下降。即使开展养鱼生产的中小型湖泊,亩产一般也只有15公斤左右。八十年代初,开始探索在大中型水域中进行以人工放养鱼种、人工喂养饵料为主的集约化养殖,由于湖泊、水库等水域具有比池塘更优越的生态条件、产量、产值和利润比原来捕捞和粗放粗养大幅度增长。因此,引起了人们对大水域生产开发的重视。近十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