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臭氧对淡水鱼虾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不同浓度臭氧残留对南美白对虾、鲤鱼、鲫鱼、草鱼、武昌鱼、花、白鲢鱼、斑点叉尾鮰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虾的耐受力要比鱼类强,虾在臭氧浓度≥1.0mg/L时,可存活至少48h,而鱼类在此浓度下3h后,即出现鳃部充血肿胀、呼吸频率加快等不适应现象,48hLC50为0.13mg/L。如果能正确控制臭氧的残留量,利用臭氧净化养殖用水是水质消毒净化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林省农药检查所以鲤鱼为中心进行了农药对鱼贝类毒性的有关实验。实验用药剂为杀虫剂14种、杀菌剂10种、除草剂6种,共计30种。将这些药剂溶于水中调制成1%或0.1%的液体以供使用(不用有机溶剂)。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3.
二十种淡水鱼虾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对青鱼等20种淡水鱼虾肌肉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数据,着重对淡水鱼虾脂肪酸组成的共同特点,淡水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淡水鱼与海水鱼脂肪酸组成的共同特点,淡水鱼与海水鱼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以及ω-3多烯酸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了解淡水鱼虾ω-3多烯酸的摄取量,开展各种脂肪酸对生物体内脂肪代谢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较为典型的淡水刺毒鱼类,本研究结合宏观毒棘骨骼标本制作和微观组织切片等方法,深入探究黄颡鱼的毒棘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胸鳍和背鳍均具有尖锐的倒刺棘骨,棘骨外包围着皮膜,皮膜拥有能分泌毒液的毒腺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了黄颡鱼毒棘装置。毒棘骨骼宏观结构表明,黄颡鱼的背鳍和胸鳍毒棘均具有贯穿全棘骨的中央管和包围棘骨的皮膜;背鳍棘骨细长、锥形,且轻微拱起,顶部骤尖,后缘为弱锯齿;胸鳍棘骨前后缘均有锯齿,但后缘为强锯齿。背鳍和胸鳍毒棘基部结构的髁突形状、大小、位置全然不同。微观结构显示,皮膜中的毒腺细胞聚集成层,位于鳞状上皮与色素层之间,未见导管与之相连,背鳍和胸鳍毒棘的分支性骨管中均未发现毒腺细胞。胸鳍和背鳍锁紧装置可让毒棘保持倒伏或者直立的锁定状态,降低猎物挣脱几率。本研究可深入了解黄颡鱼的毒棘结构和特征,增强人们对刺毒鱼类的认知,同时为淡水刺毒鱼类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种菊酯类农药对剑尾鱼、罗非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中,对病虫害的防治经常使用农药.有的农作物与养殖水体临近,在使用农药时,常会渗入养殖水体,造成水体污染,从而引起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而在所使用的农药中,菊酯类是经常使用的农药,为了探讨剑尾鱼和罗非鱼对三种常用菊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及两种鱼对其的敏感性的差异,特进行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6.
鱼毒精素(Fish poison)是一种具有天然活性物质的杀虫剂,其不仅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和优异的杀生特性,而且还具有高效、速效、用量少、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替代五氯酚钠、巴豆、茶粕的理想清塘药物。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1974,(3):25-28
杀草丹是一种较好的除草剂,它有较强的选择性能和杀草作用。但在稻田大量施用后,它对水质的污染程度以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如何,尚无确凿的依据。去年,省血防研究所和省水产研究所均作了杀草丹对鱼的毒性实验,但两者的致死浓度相差较大。今年六月,我们重新作了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碱、pH对中国对虾幼虾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结果表明,pH为8.6、9.0、9.3和9.5时,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幼虾24h半致死碱度(LC50)分别为22.00、11.66、6.57和3.28mmol/L;随着碱度、pH的升高,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下降。碱度和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应具综合作用,pH8。6~9.0时,HCO3^-、CO3^2-共同影响幼虾的存活率;pH9.0~9.5时,OH^-协同CO3^2-影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碱度对鱼类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7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1980—1981年所进行的碱度对鱼类毒性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碱度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碱度(A)和 pH值对鱼类的致死作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其24小时半致死关系方程为:pH=(10.00±0.038)-(0.0149±0.0007)A,(N=25,r=O.976,s=O.101)。在所进行的实验条件下,CO_3~- 对鲢鱼的24小时 TLm 值为 12.4me/l。碱度致毒是综合性作用,除主要因子 CO_3~-外,不同 pH区间还有OH~-、CO_2 和盐度等因子起协同作用。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碱度 10me/l可以作为鲢、鳙鱼养殖用水的危险指标。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因其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毒性较低,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害虫的防治.但是它们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却有很强的毒性作用.本文介绍了拟除虫菊酯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及影响拟除虫菊酯对鱼类毒性作用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用淡水鱼内脏油作配合饲料脂肪源是行之有效的。采用进口酪蛋白、糊精、纤维素、矿物剂及维生素为基础原料,配制四组不同的等量单一脂肪源饲料及四组不等量的相同脂肪源饲料,通过60d的团头鲂喂养试验,以鱼体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为试验评定指标,得出:(1)精制鱼油较粗制鱼油为好,添加效果均优于豆油,淡水鱼内脏油是一种理想的饲料脂肪源;(2)精制淡水鱼内脏油与海水鱼油饲养效果相当,淡水鱼内脏油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海水鱼油;(3)配合饲料中添加4%~6%的淡水鱼内脏油,不仅可加快鱼体的生长,而且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生态学因子。综述水温对淡水温水性鱼类的影响,为鱼类资源的增殖和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从繁殖、摄食生长、代谢速率、临界游泳能力、免疫功能5方面的鱼类生命活动进行综述,其中,水温对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影响最大,当水温适宜时,多数淡水温水性鱼类的各项生理活动都能正常进行;但当水温超过临界温度时会导致机体内代谢紊乱、活动能力降低、甚至造成鱼类死亡,最终引起鱼类种群结构和数量分布的显著变化。鱼类的临界游泳能力和高强度运动之后的重复运动能力也会受到水温的影响;鱼类免疫应答受水温影响较大,水温严重不适会导致免疫防御机制紊乱。水温只是影响鱼类生存的生态因子之一,但在航道建设、河流生态修复、鱼类资源评估以及水生态系统保护过程中均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在河流开发以及水文调节过程中,要最大限度降低其对水温生态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瑞芳 《福建水产》2004,(4):29-31,28
本文通过对厦门海水养殖鱼虾病害的病原、流行情况、危害程度等的调查和研究,分析海水养殖鱼虾病害流行的主要特点以及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从病害的检疫防疫,养殖模式,健康抗病苗种的培育,宏观调控和健康养殖,渔药的使用和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海水养殖鱼虾病害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品系的低孵化率卤虫卵进行了孵化对比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添加孵化强化剂与对照组进行同等条件的试验,2组对照组的孵化率分别是66.8%、64.9%,试验组的孵化率分别是84.3%、81.5%增幅超过15个百分点,说明这种针对低孵化率卤虫卵研制的强化剂有效可行,可做进一步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15.
淡水鱼是我国水产品之一,定量分析科技进步对我国淡水鱼产量贡献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科技进步定义和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基于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分析原理的科技进步测定方法,并以2002年和2003年我国主要省市农户精养淡水鱼成本收益资料为样本,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测定了我国主要省市在2002—2003年的硬技术进步贡献率、软技术进步贡献率及要素投入贡献率,结论为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软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产量有负效应影响: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我国存在五种类型的农户精养淡水鱼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for transmission of aflatoxin B1 to humans through consumption of shrimp contaminated with this toxin. Pacific white shrimp (Penaeus vannamei) were fed diets dosed with three levels of afaltoxin B1 (300, 400, and 900 ppb) in an 8 week indoor aquarium feeding trial. The shrimp were analyzed for residues of the toxin in the feces, whole shrimp and tail muscle after concentrating the aflatoxin by monoclonal antibod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followed by radioimmunoassay. Aflatoxin B1 was not detected in shrimp feces, whole shrimp or tail muscle within detection limits of 2 ppb.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possibilities for aflatoxin B1 toxicity occurring in humans via consumption of shrimp fed on diets contaminated with this toxin are limited.  相似文献   

17.
The microalgae Isochrysis galbana and Chaetoceros muelleri were cultured with seaweed extract (SWE) from six different seaweeds and each SWE was used either as a supplement or as an alternative media to conventional f/2 medium. Microalgae cultured with only the f/2 media acted as the control treatment. I. galbana and C. muelleri were then fed to Penaeus indicus larvae, either singly or in combination, for 8 days to evaluate its nutritional quality. Shrimp larvae fed on microalgae cultured in f/2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SWE from Ulva lactuca or Enteromorpha intestinalis moulted faster (P < 0.05) to the second mysis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Survival, total length and growth rates were better in shrimp larvae fed on microalgae previously cultured in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SWE. In general, shrimp larvae fed microalgae cultured entirely in SWE performed equally wel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Shrimp larvae fed on mixed microalgae (I. galbana + C. muelleri) showed significantly better growth,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larvae on either single microalgal diet. It was concluded that microalgae cultured with SWE could be used as a low‐cost alternative media in producing live food for the hatchery production of shrimp larvae.  相似文献   

18.
光照在水产动物养殖业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外部生态因子,包括光谱、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光在水生环境中具有特殊的特征。鱼对光变化的感受性随着鱼种类以及发育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水生动物的摄食、生长、发育以及存活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光的影响。主要综述了光照对水生动物在这几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附着生物对栉孔扇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10月附着生物附着盛期对桑沟湾扇贝养殖笼上附着生物的种类组成、消长规律、附着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以及附着生物对扇贝生长存活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8月份附着生物总生物量达到最高峰,9月份开始逐渐下降;倒笼次数对栉孔扇贝的生长有较大影响,以每2个月倒换网笼1次、高温季节不倒笼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