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的水产养殖业具有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发展理念.文章总结了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了新时期广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战略,即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实施健康高效渔业;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和水产流通市场;重视渔业行业协会建设;严格渔业监管措施;发展热带海参产业.从而实现广西水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冰 《齐鲁渔业》2006,23(12):58-59
近年来,山东省立足自身实际,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加快水产加工业发展步伐,促进全省渔业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2005年水产加工业产值已占到渔业总产值的1/3以上,成为该省渔业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凸现。  相似文献   

3.
刘建峰 《齐鲁渔业》2005,22(7):50-51
水产加工业在渔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促进渔业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增值、提高渔业外向度、推进渔业行业标准化、增加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国的情况看,水产加工业普遍存在着发展滞后的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发展迅猛,如何加快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决策者、产业内人士、水产加工科研人员以及经济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渔业相比,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缓慢,阻碍了水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分析了水产加工业的发展现状,着重研究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即立足优势,加强基础性研究,提高质量,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不遗余力的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促进我国水产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产加工业现状与进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水产养殖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但水产加工业却始终是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水产加工业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水产加工业的现状如何、养殖户应该怎样从事水产品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水资源丰富,水产品产量较高。然而,尽管拥有发展水产加工业的诸多优势,尤其是水产行业中民营经济的崛起,但是当前四川省水产加工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加工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加工能力方面与渔业经济发达的省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制约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因素主要有养殖方式传统且单一;没有明确具体的产业规划;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等。  相似文献   

7.
孙兆胜  王瑗 《齐鲁渔业》2004,21(12):44-48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水产加工业以产品增值为目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动力,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和面向国内外2大资源、2个市场,不断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已迅速发展成为渔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有力地带动了渔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北京市水产业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渔业进入了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根据全国渔业工作会议提出"努力构建健康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新兴的休闲渔业"及"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北京市水产总公司作为全市最大的一家水产国有企业,在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渔业高科技、实现渔业产业化中发挥龙头作用,使企业在发展进程中,为带动渔业经营企业和养殖农户增收致富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庆 《水产科技》2005,(2):37-38
5月22日至6月1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麦贤杰副局长率我省六个山区市渔业主管部门领导赴江西、安徽考察,所到之处,我们感到江西。安徽在发展渔业,带领广大渔民致富方面,摸索出可行的路子,值得我们借鉴,其中安徽宿松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他们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对外招商印资发展水产加工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通过加工出口带动养殖业的发展,现将安徽宿松渔业情况介绍给大家,我们希望广东的渔业同行能抓住机遇,到内陆地区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8-29日,全省水产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全国渔业渔政工作电视会议、全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全省水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2014年水产工作。省水产局张西瑞局长作了工作报告,从渔业生产管理、水产品加工、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休闲渔业、渔业"三大安全"和渔政队伍建设六个方面对全省水产工作进行总结。对2()M年的水产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是引导现代水产园区建设;二是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发展;三是加强基层水  相似文献   

11.
<正> 水产加工业是现代渔业生产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别是渔业发达国家的水产品深加工,是其渔业增值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能源危机、资源衰退、环境污染等问题,许多国家对水产加工保鲜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尤为关注,同时世界新科技浪潮的出现也推动了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各国已把新技术、工艺广泛运用到水产加工保鲜中去,大大促进了渔业的综合发展。因此,水产加工在我省渔业中的重要性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续,是链接养殖、捕捞与市场的桥梁。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又是加快水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水产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出口创汇能力的要求,更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方向及措施作几点简述。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其影响迅速蔓延到水产品加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成为众多水产品生产企业应对危机实现由量向质升华的唯一出路。当前蓝色经济区战略方兴未艾,提升水产加工业发展水平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渔业产业政策的需要,也是渔业生产转方式、增加渔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必然要求,为切实做好对水产加工业的服务、扶持和宏观指导,加快水产品加工业在挑战中抢抓机遇继续推动水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3月份我们完成对面向不同消费领域、消费市场和消费对象的10家典型企业现状调研,达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4.
《齐鲁渔业》2009,(9):62-62
青岛围绕海水养殖业、水产种苗业、资源增殖业、远海捕捞业、水产加工业五大主导产业,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作为,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一是海水养殖业,以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方向,重点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池塘规模化养殖、浅海筏式和底播养殖、深海网箱养殖四种养殖模式,重点抓好10处工厂化集约养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迅速,一个包括渔业制冷、冷冻品、鱼糜、罐头、熟食品、干制品、腌熏品、鱼粉、藻类食品、医药化工和保健品等产品的加工体系已经形成。据统计,我国2002年有水产加工企业8140家,年水产加工能力1225万吨,实际水产加工品总产量704.5万吨。其中,冷冻水产  相似文献   

16.
《水产科技》1990,(5):46-46
近几年来,我国海、淡水养殖业发展迅速,许多地区和单位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信息传递和推广.特别是专业户、个体户从事海、淡水养殖业,特别需要一本能指导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工具书.为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杂志编辑部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现代渔业信息》杂志编辑部联合负责出版《水产养殖实用手册》一书,  相似文献   

17.
利用行业网站作为专业教育平台,实现水产知识的传播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种新兴、新型、开放式的水产教育模式,其基本特征有教育形式上的交互性、内容上的包容性、资源上的多样性、受众的广泛性和施教者的不确定性等.<中国水产网>在渔业核心知识库的支撑下,构建了由渔业专业频道、渔业应用系统、交互式网络平台和虚拟学校等四个相互交织的层面构成的开放式教育服务体系,并将这种开放式教育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8.
水产品加目前,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吃鱼难”早已成为昨日话题,伴之而来的是“卖鱼难”、“鱼价低”,水产品季节性、地区性压塘压库现象严重,这些情况一度制约着水产业的发展,也迫切地要求加快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已迈入了世贸组织的大门,如何利用我国渔业大国的优势,广泛深入地开展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增大出口创汇能力,分享国际市场这块大“蛋糕”,这是摆在水产业面前的一大新的历史课题。下面就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及措施作一浅述。一、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水产加工业发展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年-2020年)》通过农业部审议,正式出炉。根据《规划》要求,未来12年内,水科院将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与装备、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作为十大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游宇 《福建水产》2008,(1):80-82
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而水产原、良种是决定苗种数量、质量前,我省正处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的过渡期,如何加强我省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促进水产养殖良种化是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我省水产原良种体系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发展和建设具体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