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的增产增效潜力,笔者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中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一定的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与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高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山县2010年通过对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两优多系1号"高产稳产,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隆两优6号"增产潜力大,推广前景好。  相似文献   

3.
和两优1号在北流的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两优1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成功的感温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3年晚稻在北流市种植,全生育期122 d,平均单产达8.05 t/hm2,米质优,饭清香软熟可口,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北流市晚稻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6,(6):18-18
水稻:早稻主推鄂早18、嘉育948、两优287;中稻主推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宜香1577、红莲优6号、D优3232、丰两优1号、Ⅱ优084、绵2优838、福优58;晚稻主推金优38、中9优288、金优207、荆楚优148、鄂晚11、鄂晚15。推荐需要订单生产的高档优质稻鄂中5号、鉴真2号和鄂香1号。玉米  相似文献   

5.
两优 93 2是用W 95 93S/胜优 2号组配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 ,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全生育期 13 5~ 140d ,与Ⅱ优 5 0 1相当。大面积示范种植 ,比Ⅱ优 5 0 1增产 8 0 %~ 10 2 %。高产栽培要求搞好化学调控 ,增施磷钾肥 ,适时晒田 ,科学管水 ,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新两优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两优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倒、抗逆能力和分蘖力强等特点。4月中下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叶龄5-6叶)移栽,行株距16cm×23—27cm,每亩1.5万~1.8万穴,大田管理中应科学施肥管水,适时晒田,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551在吉安地区作一季晚稻种植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强、分蘖力强、结实率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介绍了与Y两优551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适时追肥与晒田、科学管水、适时防治病虫草鸟害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探索超高产杂交籼稻在上海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生育特点及产量表现,对"Y两优2号"、"两优1128"2个超级稻品种进行了小面积试种,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不太适宜种植这两个杂交籼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2号,于2012年和2013年在国家优质杂交水稻新成果蕲春展示基地连片示范栽培66.7hm2。Y两优2号上部3片功能叶具有长、直、窄、凹、厚的特点,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禾下穗,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高产栽培要求稀播壮秧,秧龄控制在20~25d。栽培技术:插足基本苗,增施磷钾肥,适时适度晒田,看苗巧施穗粒肥,间隙灌溉至成熟,适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中浙A与航恢570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其气候相似地区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氮肥用量对晚粳稻秀优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秀优5号是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晚粳稻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绍兴县2003~2005年试验、示范,表现出超高产潜力,2006年成为单季晚稻主推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秀优5号在油菜茬田种植、配施K2O 90 kg/hm2前提下,其氮肥用量折N 15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9.219t/hm2。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杂交籼稻中浙优8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在文成县作单季晚稻种植的最适宜移栽密度为8000~10000丛/亩。  相似文献   

13.
一、水稻品种(43个)1.早稻品种(14个)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株两优02、陵两优942、陵两优268、株两优30、湘早籼42号、T优705、T优15、金优463、金优433。2.中稻和一季晚稻品种(13个)Y两优1号、Y两优7号、深两优5814、准两优608、科优21、准两优1141、中浙优1号、C两优396、黄华占、Y两优2号、Ⅱ优58、Y两优9918、T优109。  相似文献   

14.
杂交糯稻新品种——嘉糯1优3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檑1优3号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嘉农wxA1与嘉糯恢3号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糯新组合。该组合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前期早生快发,后期转色好,熟期适中,米质优于当地主栽常规糯稻荆糯6号等特点,适宜于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其在龙岩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成的两系杂交稻,在陆川县作双季稻种植,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Y两优1号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适宜广西柳城县寨隆镇栽培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早稻中熟组合,特在寨隆镇下尧村委龙旦屯安排了Y两优1号、Y两优51号、丰两优1号、深优9734、坚优5063、丰源优299共6个品种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统一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的条件下,新品种Y两优1号、Y两优5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它品种,表现出性状优良和高产稳产的特性,只要在实际操作中作到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科学灌溉、病虫防治等,就能发挥出显著的增产效果,因此两个品种优良,高产稳产潜力较大,适宜在本镇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浙优12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浙04A与浙恢H414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粳稻组合。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在温岭沿海地区作直播栽培,表现高产、抗病、抗倒,食味品质好。总结了浙优12号的免耕直播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8.
据农业部种子市场信息监测点监测,全国杂交早稻种子供应充足、价格普遍上涨,涨幅为5%~15%,市场平稳。杂交中稻种子受"两系"稻制种减产影响,结构性偏紧,少数品种如深两优5814、y两优1号供应略紧。种子价格普遍高于上年。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9.
秀优5号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粳稻组合。在余姚市种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株型好、抗性强、米质优。2006年通过国家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湖北等地作单季晚稻推广种植。总结了秀优5号的特征特性表现及单季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6,(17):43-44
超级稻Y两优1号是一种新型的杂交水稻品种,此水稻具有产量高而且适应性强的优势,具有非常大的推广空间。本文以超级稻Y两优1号在福建省南安市的种植为例,讲述了超级稻Y两优1号的一些具体种植表现,以及具体分析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