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220kV的输电线路通常采用双分裂导线,为了保证双分裂导线线束间距保持不变以满足电气性能,降低表面电位梯度,以及短路时导线线束间不致产生大的电磁力,造成相互吸引碰撞,或虽引起瞬间吸引碰撞,但事故消除后即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故在档距中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了间隔棒。双分裂导线上的间隔棒由于当初安装时螺栓紧固不到位或在运行中长期受到导线振动等影响,会出现松动、损坏等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缺陷。提出一种双分裂导线更换或加装间隔棒专用工具,用于更换或者加装双分裂导线用间隔棒。本研究结果可为更换220kV双分裂导线间隔棒作业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利用2台牵引机和4台2线张力机同步展放8根630 mm2大截面导线的施工工艺,介绍了该施工工艺在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一般线路八分裂张力放线施工中的应用,对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输电线路升高改造中,我们常用的施工方法是采用落线法(由于中导线在塔身里面无法进行升高)。在跨越点临近耐张时,当在耐张塔处将中导线落下收回到跨越处,待新塔组装完毕后再重新展放至耐张塔紧线、挂线。但如果离耐张塔距离远,就需要在升高的线路一侧锚伟中导线,将中导线在耐张塔落线后收回跨越处,等新塔组装完毕后,重新再放设中导线,压接后在耐张塔挂线。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气化》2003,(5):44-44
(1) 输送相同功率时 ,线路造价低 :交流输电架空线路通常采用3根导线 ,而直流只需 1根 (单极 )或 2根 (双极 )导线。因此 ,直流输电可节省大量输电材料 ,同时也可减少大量的运输、安装费。(2 ) 线路有功损耗小 :由于直流架空线路仅使用 1根或 2根导线 ,所以有功损耗较小 ,并且具有“空间电荷”效应 ,其电晕损耗和无线电干扰均比交流架空线路要小。(3) 适宜于海下输电 :在有色金属和绝缘材料相同的条件下 ,直流时的允许工作电压比在交流下约高 3倍。 2根心线的直流电缆线路输送的功率Pd 比 3根心线的交流电缆线路输送的功率 Pa大得多。运…  相似文献   

5.
林生得 《农村电工》2001,(12):32-32
以往我们在更换10 kV线路导线时,必须增加临时拉线,即增加安全措施,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现介绍一种新方法更换导线,既安全可靠,而且省工、省时。 例如,某线路需更换某一耐张档导线,或者更换其中几档线。首先在更换导线地段,在每根电杆的横担上挂一个放线滑轮。把边线其中一根拆下的旧导线放到滑轮中。而在该耐张杆把拆下的导线与新导线相连接,在另一耐张杆进行收线。这样,以旧带新,把新线换上旧线拆下。把新更换的一根导线安装好后,再采取同样的方法拆除其他两根导线。 以上方法的好处:一是不必增加临时拉线也不会产生…  相似文献   

6.
在新建及改造高压输电线路上使用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经过试验和实际运行,证明此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是成功、经济和有效的,线路相同截面导线输送容量增大,杆塔投资相应减少,耐高温,过载较少。  相似文献   

7.
在输电线路导(地)线架设中,由于弧垂观测、划印、量线等操作误差,以及放线滑车转动不灵活、耐张杆塔产生倾斜和挠度等原因,往往碰到导(地)线收紧后弧垂不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需要收紧或放松导地线的线长,进行弧垂调整。因为现在架设的线路导线截面大,采用的是压接式内张线夹加调整板固定导线。当弧垂超过规定误差,幅度又不大时,可以利用调整板进行调整。而在调整前应对导地线线长调整量进行计算,以便使调整工作在受控下科学有序地进行。1导地线弧垂调整的简易算法永康市地处平地,输电线路一般不超过20km,导线悬挂点高差h<10L,可以不计悬挂…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二期农网改造中的一条10kV线路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导线换线施工的过程、施工方案及采取的各项措施,供正在参与农网改造的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单导线(不利用大地)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用模拟实验验证了其工作原理。模拟实验证明,可以用位移电流沿单导线线路向负载输送有功功率,传输效率高达98%以上。单导线线路可以采用非金属导电介质。还提出了用位移电流极化分量从无功功率获得热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电网中 ,随着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不断深入 ,各地都有大量的 1 0 k V新架线路和改造线路 ,如何选择导线截面 ,将直接关系到线路的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 ,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达到投资与效益最佳匹配 ,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目前实际工作中有两种选择方法 :1按允许的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 ;2按金属消耗量最小条件 ,分段选择导线截面 ;笔者认为 :后一种选择方法比较科学经济 ,符合当前经济条件。现举例说明 ,如 :我县新建贾村 3 5 k V变电所 ,需架设一条 6 km的1 0 k V线路 ,导线间的几何均距 Dcp=1 0 0 0 mm,负荷如图 1…  相似文献   

11.
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时 ,在线路施工架设中时常会出现导线短缺的现象 ,从几年的施工经验中 ,总结出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导线进库后不核称重量农网改造时导线需求量很大 ,一盘导线从厂家运送到施工单位材料库后 ,一些材料保管员不核称重量 ,而是以线盘标示牌上所写重量数字为依据 ,入帐、发料给施工队 ,这一做法是不对的。一盘导线从生产到称重、填标示牌要经过很多工序 ,运输到施工单位 ,进入材料库应该再一次核实该盘导线重量。对于放完导线的空线盘也应该称一次重量 ,核实是否与标示牌所标盘重相符。防止由于厂家生产装盘…  相似文献   

12.
农网改造正在全国进行.长期以来农网10kV配电线路设计、施工、工程质量参差不齐.本文重点对山区施工打破常规加大档距后的机械强度验算加以介绍.1 导线最大使用应力σ_(max)=σ_p/K kg/mm~2式中σ_p——导线瞬时破坏应力,kg/mm~2;nσ_(max)——导线在弧垂最低点最大使用应力,kg/mm~2;K——导线安全系数(查表  相似文献   

13.
1舞动的经过 2010年1月19日寒亭区气温3~10℃,到了1月20日,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温度达-9℃,北风6~7级,雨夹雪。从11时18分至13时24分,先后接到35kV固高线、杨朱线、吴双线三条线路跳闸的调度令。经检查发现:因导线覆冰,以上线路均发生舞动,导致5根导线的悬垂线夹与绝缘子脱离,进而导线坠落。虽经过抢修,线路恢复了正常运行,这次事故令寒亭区供电公司猝不及防,因为寒亭区有关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的最早记录是在1980年。  相似文献   

14.
董园 《农村电气化》2013,(Z1):89-89
输电线路下的施工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怎么样才能够让施工机械触碰、挂断导线的次数降低,永城市供电公司QC小组结合大量的现场调查,研制出一种智能警示装置,以提醒施工人员时刻注意上方架空导线,大大降低了输电线路外力的破坏率。围绕这一目标,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了探讨,设计了警示装置的最佳图样。1设计原理智能警示装置外观采用PV材料做成的球形装置,外镶嵌若干LED小灯,小灯采用太阳能板供电,低碳环保。太阳能板白天储存电能,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小灯自动发光。  相似文献   

15.
1事故的经过及其处理10kV线路,由于某种原因导线相间短路,引起开关跳闸事故已屡见不鲜。如我局在1997年6月17日和f月28日曾发生了在同一线路上,两次导线相互缠绕的事故。因此对事故原因值得进行研究分析。两起导线相互缠绕事故,其原因主要是导线震动引起,而且耐张杆塔悬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电力网架的不断完善,在35kV输电线路增容改造中需要使用有较高载流能力、耐高温的导线,以解决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该文论述了耐热铝合金导线在35kV&路增容改造中的应用及对原有杆塔强度的校验。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在输电线路上导致导线疲劳损伤的几种因素,研究了导线疲劳损伤的一些实例,并针对不同的破坏方式,选用了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耐热导线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耐热导线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是北京电力公司2004年输电度夏工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项目之一。耐热导线具有比同等截面积的钢芯铝绞线载流量高,同时又可以满足低弧垂要求的特点。北京电力公司将其应用在输电线路的改造中,并对耐热导线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构建了双极单导线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PSCAD/EMTDC软件对线路输电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在不改变线路参数情况下,计算220k V等级输电系统的功率、电压传输特性,为发展单导线交直流混合输电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某横跨秦岭主峰的330kV线路自1992年4月投运以来,运行情况良好。但2005年11月一场大雪过后发现该线路76#-77#档中相子导线发生扭绞,2007年12月秦岭地区发生大雪冰冻灾害后,又发现该档两边相子导线分别发生扭绞现象,二次三相子导线的扭绞均为右线绞在左线上。同一档中三相导线在两年内分别发生子导线扭绞现象,此事引起了商洛供电局的高度重视,如果这一安全隐患不消除,将会危及线路的安全运行。故必须对子导线扭绞现象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以消除线路运行过程中这一重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