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鸭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下的雏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现将其中一起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2年1月,贵州省惠水县和平镇爬头寨养鸭专业户张某饲养的5000只23日龄樱桃谷肉鸭发病,当天死亡103只,到第6天共 相似文献
6.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极快的超急性病毒病,病鸭或带毒鸭从粪便中排毒污染饲料、饮水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同时饲养管理不良,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鸭舍潮湿等会加速本病的发生,对养鸭业造成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鸭病毒性肝炎有三种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Ⅰ型呈世界性分布.可引起雏鸭的严重死亡,死亡率高达90%,其广泛分布,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高度致死性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表现为发病突然,病程短促、食欲废绝,运动失调,倒地呈游泳状.死后呈角弓反张,肝脏出现肿胀或出血。肝质变脆,呈土黄色或红黄色。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目前养禽业中常见的病毒性疫病之一,对养鸭业的危害极大。普宁市梅塘镇一陈姓养鸭户,于2006年10月引进樱桃谷肉雏鸭2000羽,养至14日龄时发生了病毒性肝炎,经正确诊断和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1临床症状本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一般死亡多发生在2~3天内。雏鸭初发病时表现精神萎糜,缩颈,翅下垂,不爱活动,行为呆滞或跟不上群,常蹲下或半闭眼,厌食,头向后背,故称“背脖病”,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发现抽搐后,约十几分钟即死亡,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或浅绿色稀粪。2诊断(1)根据本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如特征性的“背脖”,呈角弓反张;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发病急,死亡快。(2)根据剖检病变观察,如突出的肝脏肿大、质脆、色暗或发黄,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胆囊肿胀或呈长卵圆形,充满胆汁,胆汁呈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 相似文献
10.
11.
雏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易发。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鸭,7-20日龄的雏鸭发生率和死亡率特别高。我县为养鸭大县,年饲养量为130多万只。近几年雏鸭病毒性肝炎屡有发生,且无特效药可治,成为我县鸭的主要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对养鸭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进行快速诊断,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现将多年来用特异性疗法结合中草药治疗该病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一)发病情况
某养殖户从邻县购进未经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雏鸭1300多只,至19日龄时发现近70%雏鸭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闭、呈昏睡状。其中约占发病数的一半,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两腿抽筋,死亡后呈一种特殊的角弓张姿势。曾用恩诺沙星治疗,来见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某鸭场13日龄急性死亡角弓反张的病鸭进行了系列诊断。病鸭肝脏病理变化典型,肉眼观察呈土黄色,且肿胀,出血,细菌分离培养结果阴性,进一步取病肝制成悬液,接种鸡胚,收集尿囊液分离病毒,并用雏鸭病毒性肝炎单抗酶标抗体采用Dot-ELISA鉴定呈阳性。 相似文献
17.
1.主要症状雏鸭病毒性肝炎由1型病毒所致,发病突然,传染迅速,主要危害25日龄的雏鸭。病鸭出现明显精神症状,角弓反张,头颈弯向背部,两脚向后痉挛地反复踢蹬为特征。 2.病理变化雏鸭肝肿、质脆、色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充血肿胀。 相似文献
18.
19.
20.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鸭肝炎呈世界分布,其病原具有三个抗原性互不相关的血清型(血清Ⅰ型、Ⅱ型、Ⅲ型),在我国的大部分省份暴发流行,给养殖专业户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