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分析与野外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崩解速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PIC(土壤侵蚀和生产力影响估算)模型计算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研究了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抗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0—5cm土层<20—25cm土层<40—45cm土层,坡下部<坡上部,7°<10°。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中值粒径无明显变化规律。(2)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它与土壤容重和有机质相关性较好。容重越小,有机质含量越高,崩解速率越小。(3)土壤崩解速率随坡度和坡位变化规律一般表现为:坡上部>坡下部,7°<10°。(4)该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K值处于0.20~0.40之间,土壤抗蚀性能较弱,应加强土壤抗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失方面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坡耕地表土抗蚀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耕地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耕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开展坡耕地表土抗蚀性评价,对认识坡耕地表土侵蚀规律、促进该区域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坡耕地典型分布区域高安市、进贤县和湖口县为研究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表土抗蚀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荒坡地相比,坡耕地的抗蚀性较弱;进贤县、高安市、湖口县坡耕地表土相对抗蚀性指数较原状荒坡地减弱比例分别为13.46%、28.68%和12.30%,其中高安市荒坡地开发耕作后表土抗蚀性下降最明显,水土流失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该文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对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主导因子是腐殖质及料粒含量;水稳性团粒含量是反映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最佳指标;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可根据土壤腐殖含量和水稳性团粒含量分为6级,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地域分异是东南部最强、西部居中、而北部最弱。  相似文献   

4.
土壤抗蚀抗冲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该文是对土壤抗蚀抗冲性与其内在性质研究历史和特点的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玉米生长期土壤抗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土壤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摸清川中丘陵区土壤抗蚀力变化特征,该文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开展玉米生长期土壤抗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季各生育期土壤抗蚀指数随着土粒浸水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0~20 cm土层抗蚀指数均大于20~40 cm土层。各生育期土壤抗蚀指数总体特征表现为:苗期-小喇叭口期土壤抗蚀指数呈较小的增长趋势,小喇叭口期-抽雄期土壤抗蚀指数呈大幅增加并于抽雄期达最大,抽雄期-成熟期土壤抗蚀指数却呈小幅下降趋势。随玉米生育期推进,土壤抗蚀性总体表现为:抽雄期成熟期大喇叭口期小喇叭口期苗期。玉米植株对土壤抗蚀性的增强效应主要体现在大喇叭口期-成熟期,0~20 cm土层土壤抗蚀性增强效应明显优于20~40 cm土层。土壤抗蚀性与土壤容重和2 mm水稳性团聚体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与含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总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成果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配置及土壤侵蚀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壤抗蚀性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述土壤抗蚀性研究成果及抗蚀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介绍了土壤抗蚀性研究的进展 ,并指出目前土壤抗蚀性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提出土壤抗蚀性研究应建立在侵蚀动力和土壤抗侵蚀力作用过程的基础上 ,从土壤侵蚀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机理出发 ,使土壤抗蚀性的研究标准化、定量化 ,为土壤流失预报及水土流失调控措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1 前言流域泥沙来源主要有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称为快速途径),风化、侵蚀、雪融(称为慢速途径)。水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其影响因子有地形因子(坡度、坡长、小地形),地质因子(基岩和土层构成),植被因子(草本或木本植物的生长速度)、土层厚度和土壤结构、土壤颗粒大小及强度特性,以及水流等外营力。然而,由于各个因子间相互交错,互为作用,难以将全部因子考虑进去,且各流域状况不尽相同,因此,侵蚀量和表示侵蚀速率的主要模型都是以降雨及流域泥沙淤积的测量结果为基础建立的。所以,如将某一流域的模型应用到其他流域就显不妥。  相似文献   

8.
因开发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各种开发建设扰动土壤的抗蚀抗冲特点,对于预测水土流失和有效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3处在建房地产项目为例,分析研究了房地产项目建设对土壤抗蚀、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项目建设扰动土壤的抗蚀、抗冲性明显低于经果林地的土壤,其抗蚀指标值和抗冲系数平均值分别较后者小44.15%和30.28%;房地产项目区内压实土壤抗蚀抗冲性明显好于松散土壤,说明及时压实土体是防治因开发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间作模式下作物根系与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根系指标测定,研究了玉米单作、大豆单作以及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作物根系特性与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红壤质地和结构方面优于玉米或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在0—10,10—20,20—30cm土层的含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和根长较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均有提高,其中0—10cm土层范围内差异显著;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较玉米单作模式在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长分别提高了80.95%,50.93%,90.30%和77.99%,较大豆单作模式分别提高了58.70%,73.36%,123.05%和149.27%;在20—30cm土层范围内,间作模式根长较玉米单作模式提高了150.48%,较大豆单作模式提高了206.94%;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抗蚀性指数在10—20cm土层差异不显著,在0—10cm和20—30cm土层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深度土层范围内,间作模式土粒抵抗分散能力均最强;在间作模式下,同期土壤流失量较单作减少,土壤流失量与作物根系量、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呈显著负相关。玉米大豆间作可以通过改善根系特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土抗蚀性。  相似文献   

10.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土壤抗剪强度、抗蚀性与抗冲性不仅反映了土壤对水力侵蚀不同发育阶段(雨滴溅蚀、薄层水流片蚀与股流沟蚀)的侵蚀力大小,还通过共存、耦合决定对抗水力侵蚀的综合能力(综合抗蚀性)的大小。利用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数理统计法研究了植物篱-农作坡耕地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植物篱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得以改善,加之网状植物篱根系的固结等作用促使土壤综合抗蚀性增强。紫穗槐、香根草、紫花苜蓿和蓑草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指数分别比常规横坡农作模式增加102.9%、91.9%、87.9%、82.9%。不同植物篱模式增强土壤综合抗蚀性效应的大小为,20o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o坡地紫花苜蓿>蓑草。植物篱模式也增强了各坡位土壤综合抗蚀性,改善了土壤综合抗蚀性的过大坡面异质性。该论文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篱模式控制水土及氮磷等污染物流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紫色土丘陵区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主成分分析,>0.25 mm和>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构体破坏率能较好地衡量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蚀性能;(2)>0.25 mm和>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为竹林地>园地>传统农耕地>农林混作型耕地,结构体破坏率则表现为竹林地<园地<传统农耕地<农林混作型耕地;(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稳性指数差别明显,其中竹林地为0.868,其次是园地、农林混作型耕地,分别为0.704,0.627,传统农耕地为0.469.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壤坡地几种典型治理措施的径流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小区观测资料,对南方红壤坡地几种典型治理措施的径流调控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比较,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径流调控效益达到21.1%~94.2%,顺坡与横坡耕作措施的径流调控效益分别达到59.7%和72.3%在其它措施相同的条件下,南方普遍采用的梯田、水平竹节沟、鱼鳞坑这3种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径流调控效益均在68.3%以上与单一措施比较,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耕作措施优化组合的综合性水土保持措施,径流调控效益高达91.6%,这些优化组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在南方红壤区因地制宜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西南喀斯特地区普遍发育的生物结皮,对土壤侵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贵州喀斯特坡面不同退耕年限地块(0,3,5,8,11年)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流量水平(0.2,0.3,0.4,0.5 L/s)和坡度(5°,12°,17°,23°)条件下生物结皮对土壤抗蚀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发育能够促进土壤颗粒胶结,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和透水能力。(2)生物结皮发育可增强土壤抗崩解和抗剪切能力,与去除结皮处理相比,结皮存在时的土壤抗崩解和抗剪切能力分别提高24.83%~46.62%和25.77%~37.73%。(3)发育年限内(3~11年)结皮层抗拉力变化范围为1.95~5.76 N,随着生物结皮发育年限增加,结皮层结构越趋稳定,其抵抗破坏的能力也越强。(4)生物结皮可明显提高土壤抗冲性能,且受流量和坡度的双重制约,流量和坡度都存在临界值,分别为0.4 L/s和17°,超过临界值后,其保护作用显著减弱。研究结果对于喀斯特地区准确估算土壤流失和生态恢复建设正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未退耕的陡坡耕地作对比,对退耕还林4a后三倍体毛白杨林地两种不同的草本层模式进行的土壤抗蚀性研究表明,两种模式林地内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上、中、下层和未退耕地总量差别不大,但林地上层和中层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未退耕地;人工草林地有机质比自然草林地略高,但不明显,未退耕地则由于人为增施农家肥而高于林地;以微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各项抗蚀指标,虽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林地的抗蚀性高于未退耕地,但不如以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明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量的坡度效应,以便为退耕还林及坡耕地水保措施提供依据。根据上舍河小流域2000年55场有效降雨资料,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耕地、杉木林地)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径流侵蚀模数与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植被盖度等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杉木林地的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侵蚀模数与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植被盖度等相关显著。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耕地的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和径流侵蚀模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杉木林分的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和径流侵蚀模数,随着坡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花岗岩红壤区不同地类土壤抗蚀性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5类16个指标对研究区不同地类土壤抗蚀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4个主成分因子为无机胶粒类、团聚类、水稳性团聚体类和有机及微团聚类。不同地类各土层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大小排序为典型林分林地、疏幼林地、旱地、荒(草)地、坡耕地,典型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性最强,其次为疏幼林地,再次为旱地、荒(草)地,最差的为坡耕地,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坡耕地、荒(草)地、旱地、疏幼林地是研究区主要的流失地类。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抗蚀性可分为5类,抗蚀性最强的一类是典型林分林地各土层。  相似文献   

17.
东北典型黑土区坡耕地涝渍地土壤化学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北典型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土壤退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涝渍地严重影响着垦区的农业生产。在东北典型黑土区坡面涝渍地及其周围正常耕地中布设采样点,测定了土壤氧化还原性及相关指标,以揭示坡耕地涝渍土壤与其周围耕种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得出涝渍土壤所具有的特殊化学性状。结果表明:涝渍土壤与耕种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著。涝渍土壤属于酸性土壤,pH值为5.53,显著低于耕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且越接近涝渍地中心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涝渍土壤Eh显著低于耕种土壤,空间变异范围较大,但还没有达到强度还原状态。涝渍土壤在长期淹水条件下,大量的Fe3+、一部分高价锰被迅速还原,与耕种土壤相比,涝渍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较高,高出20倍多,亚铁含量高出12倍还多,二价锰含量高出约10倍。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黄土高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为扩展农业等经济用地,大量边坡开挖工程对坡面土壤抗蚀能力影响等问题,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内开挖坡面为对象,未开挖坡面为对照,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开挖坡面土壤抗蚀能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开挖率为7%的坡面,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有机碳含量随坡位的降低,开挖坡面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对照坡面为逐渐增大趋势; 其中开挖坡面MWD在坡下区、开挖区相较于坡中区分别降低6%~8%和58%~73%; 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坡下区0—80 cm土层内显著降低8%~41%,开挖区0—40 cm内显著降低10%~39%;(2)土壤可蚀性KS值随坡位的降低,开挖坡面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对照坡面为逐渐减小趋势,坡下区和开挖区相较于坡中区分别增大4.8%~5.0%,65.0%~109.7%;(3)坡面土壤可蚀性KS值随开挖率的增大而增大,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随开挖率增加而降低,开挖率为7%的坡面,坡下区土壤抗蚀能力年变化呈显著降低趋势。因此开挖坡面在后期边坡防护过程中不仅应加强开挖区稳定性的防护,还应注重坡面开挖区上部各坡位土壤侵蚀风险的降低。研究结果为边坡开挖工程设计及安全防护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