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蚕桑通报》2006,37(4):63-65
《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已于2006年7月28日经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现于公布(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7号公告),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年7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蚕种生产经营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蚕遗传资源,保障蚕种质量,维护蚕品种选育者和蚕种生产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蚕丝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蚕品种选育,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等活…  相似文献   

2.
俞玉梅 《蚕桑通报》2008,39(2):53-54
蚕种是蚕业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及效益,从而也影响到农民的经济利益和养蚕积极性。浙江省历来对蚕种质量非常重视,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颁布了新的《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和浙江省《桑蚕种》质量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了蚕种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全面系统地统一了蚕种的质量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了蚕种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按照"十二五"浙江省蚕业规划和浙江省蚕种业资源整合和转型的要求,2010年起浙江省的蚕种冷藏浸酸从原有的5个冷库全部集中到杭州冷库(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因此杭州冷库承担着全省蚕种的冷藏浸酸工作,责任重大。为了全省蚕业生产的安全,从2010年起逐步建立了蚕种冷库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同时严格执  相似文献   

4.
《江苏蚕业》2006,28(4):55-55
<正>浙江省对蚕种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并建立质量追溯制度,以便于蚕农购买的蚕种在发生质量问题后能及时追索赔偿。浙江省发布了《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从2006年12月1日起,未经国家或者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者审定未通过的蚕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或者推广。为防止不法分子炒卖蚕种,还规定蚕种生产、经营者不得向无蚕种经营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蚕桑学会蚕种学组于1979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德清县召开提高蚕种质量学术讨论会,交流学术研究和生产经验,报到会员56人,收到论文和资料22份,德清县各蚕种场技术人员50余人列席旁听。邀请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原蚕种场、省农业局蚕种公司、德清县农业局派代表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浙江省蚕种生产现状、主要问题与优势,提出了再创浙江蚕种业新优势的指导思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蒋满贵  汤庆坤 《广西蚕业》2007,44(A02):34-34
2007年1月16~17日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种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共14名组成了蚕种质量评比专家组分赴全区三个蚕种冷库,对全区23家蚕种场生产的2006年秋制2007年春用冷藏一代杂交种进行了质量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16~17日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种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共14名组成了蚕种质量评比专家组分赴全区三个蚕种冷库,对全区23家蚕种场生产的2006年秋制2007年春用冷藏一代杂交种进行了质量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蚕种保护、蚕种催青、检验检疫等蚕种繁育设施齐全,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公司作为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繁育基地,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繁育优良品种,以产学研相融合的方式实现育繁推一体化,雄蚕繁育水平全国领先。公司秉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逐步发展成为浙江省骨干蚕种企业。  相似文献   

10.
1 浙江蚕种业概况 蚕种是蚕桑生产和茧丝绸产业的基础.浙江的蚕种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品质优良,不仅为浙江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国蚕种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伴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浙江蚕种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与蚕桑相配套的一项独特产业.早在清代,浙江制种技术已渐趋完善,余杭、嵊县、新昌、诸暨等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蚕种产区.1897年杭州蚕学馆的创立更标志着近代蚕种业的开始.此后,微粒子母蛾镜检法在浙江开始得到推广,专业蚕种场也开始得到发展.1912年在杭州成立农事试验场并设蚕种场.1915年创建浙江省立原蚕种制造场.1927年两场合并扩充为浙江省蚕种试验场.1924年开始生产一代杂交种,此后逐年推广.1929年全省制种量约8.15万张,1931年全省已有蚕种场75所.  相似文献   

11.
陶涛 《蚕桑通报》2007,38(1):41-44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蚕种公司于3月13—18日在杭州召开了全省蚕种生产工作会议。会议在总结1956年蚕种生产工作的基础上,着重贯彻勤俭办企业的精神,结合本省蚕种企业特点,妥善安排了1957年蚕种生产任务。浙江省在具有历史意义的1956年中,蚕种产量创解放后各年最高记录。1949—55  相似文献   

13.
2005~2006年中秋,连续高温干旱的恶劣气候,对粮桑造成极大危害。为控制虫灾、保障农业丰收,水稻田和桑地使用大量农药,农药污染导致蚕桑发生中毒,严重威胁了秋期蚕种生产,2006年嘉兴市中秋中毒损失蚕种8.35万张,占发种量的28.3%,桐乡、海宁两个蚕种生产单位原蚕区损失原种蚁量9000g,使生产单位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蚕种供求平衡带来极大困难,2006年春期桐乡市乃至浙江省蚕种紧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广西蚕种业健康稳定发展,提高蚕种质量,保障全区蚕种供应,做好灾后蚕桑生产恢复工作。广西蚕种业协会和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8年2月25~27日组织开展了广西蚕种质量检查评比和灾后蚕桑生产情况调研活动,并于2月28日在南宁市召开”全区蚕种质量评比暨灾后蚕种生产供应保障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技术力量雄厚、蚕种保护、蚕种催青、检验检疫等蚕种繁育设施齐全。公司作为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繁育基地,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繁育优良品种,以产学研相融合的方式实现育繁推一体化,雄蚕繁育水平全国领先。公司秉持"以质量求生存,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3月30日,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与浙江省蚕种业协会联合在绍兴市召开了全省蚕种产销趋势分析会。全省39家蚕种生产、经营单位及省蚕种质检站、省农科院、各市(县)蚕桑管理站等单位相关负责人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2017年浙江省蚕桑生产及蚕种生产经营情况,交流了2018年春蚕种产销平衡情况,分析了全省蚕种产销趋势和产业发展形势,探讨了蚕种生产、质检和管理举措。会议要  相似文献   

17.
浙江蚕种业十年回顾及今后十年瞻望浙江省蚕种公司吴一舟一、前十年回顾我省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已基本完成,经过3-5年的调整,到八十年代中期,我省蚕茧生产进入了历史上高速发展的十年。蚕茧生产的迅猛发展,使蚕业需求量大增,为浙江蚕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谷利群 《蚕桑通报》2012,43(2):24-24
由浙江省蚕桑学会和江苏省蚕桑学会共同举办的“江浙两省蚕种疫病防控学术研讨会”于4月5-6日在杭州召开。来自江、浙两省三十个从事蚕种管理、生产、经营及蚕业科研、教学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25篇。浙江省蚕桑学会理事长吴海平,浙江省蚕桑学会副理事长周金钱、曹锦如,江苏省蚕种管理所长何金龙,江苏省蚕桑学会副理事长胡建、许明芬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省蚕桑站组织全省蚕种场场长和安康、汉中地区主管局的有关同志一行12人,于1984年12月到江苏省镇江蚕种场、常州市武进蚕种场、无锡市和桥蚕种场、苏州市吴江蚕种场和浙江省杭州蚕种场、临安蚕种场考察学习。并到两省蚕种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20.
浙江蚕种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建国以来浙江省蚕种行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蚕种产销管理办法、蚕种品牌、蚕种价格、蚕种场经营机制与体制以及蚕种标准、法规、行业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改革成果。提出浙江蚕种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深化改革,确立蚕种场的企业地位、开展有序竞争、加强行业宏观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蚕种产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