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前、射阳县桑园面积曾达到7万亩。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因原,桑园面积日趋减少,至今年初还有38000亩。射阳县为了制止桑园面积锐减的不良倾向,采取了以下四条措施,以切实保证明年桑园面积回升1万亩。一、抓布局调整在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时,该县大多数乡镇将原来由集体经营的桑园按户平均分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县是绍兴市产茧重点县之一,现有桑园49900亩(集体桑园34752亩,其余为户种桑园),集体桑园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桑园分得散,养蚕户数多,肥培管理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好病虫防治工作,是促进蚕桑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调查,目前我县桑病虫防治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3.
<正> “致富能手”、“养蚕模范”,“农民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一排齐整整贴在粉白色墙壁上的奖状,反映了主人公的品质和形象。他就是苍溪县六槐乡新建村蚕桑专业户吴邦海。1882年春,农村实行户营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决定将集体栽植的3.2亩坡地桑园,以每亩上交60元承包到户.通知一出,有的人说,  相似文献   

4.
<正> 近二年来,由于多种因素,我县的桑园面积从3.48万亩减少到2.58万亩,蚕茧总产由1984年的688.8吨减少到588.2吨。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本县的6个乡、12个村、16个村民小组的191户蚕农中对蚕桑生产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于后。(一)蚕农对承包桑园的态度:通过对191户蚕农测验,对承包桑持积极态度的有15户,占调查总户数的7.85%,承包桑园面积35.7亩,占调查总桑园面积的8.54%;对  相似文献   

5.
<正> 我市约有二万三千多个生产队经营蚕桑生产,除10%的队以专业组承包4.7万亩桑田外,其余90%的队都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总共约16万户,承包17万亩桑田。这90%的队中,选择有劳力、有房屋、有一定养蚕技术的专业户、重点户承包的,约占20%,按户承包桑园、每户一亩左右的,约占50%;桑园平均分摊到人、到户的,约占20%。  相似文献   

6.
袁胜国 《四川蚕业》2000,28(1):36-38
<正> 1 安岳蚕业生产现状分析 全县有10个工委,58个乡镇,936个行政村,9725个社,42万农户。现有养蚕的工委10个,乡镇51个,村683个,社6746个,户12万户。其中年养蚕500张以上的村2个,50张以上的社85个,5张以上的户395户,3~5张的户1060户。现有大小行桑5万亩,计2800万株,小桑园6000亩,计600  相似文献   

7.
黄宗荣  汪勇 《四川蚕业》2000,28(1):56-57
<正> 宗海乡地处盐亭县东南角,距县城68公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有耕地8000亩(其中田2418亩),有8个村,69个社,7000多人,2083户,其中养蚕户1500户。该乡现有小桑园1160亩(其中1999年新栽小桑园1050亩),占旱地总面积20%,大行桑、四边  相似文献   

8.
<正> 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前,射阳县桑园面积曾达到7万亩。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桑园面积日趋减少,至1988年初还有38000亩。射阳县为了制止桑园面积锐减的不良倾向,采取了以下四条措施,以切实保证明年桑园面积回升1万亩。一、抓布局调整。在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时,大多数乡镇将原来由集体经营的桑园按户平均分配,分割过于零碎,有些农户因不便管理,索性毁桑种粮棉,致使桑园面积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虽号召大家要抓好蚕桑生产,但收效甚微。1988年以来射阳县通过调查研究,从抓布局调整入手,决定通过建立基地,走区域化生产的路子。在适宜种桑、且有种桑养蚕积极性的黄沙河以南8个乡镇,重点发展蚕桑专业村、专业组、专业户,以形成规模经营。而对黄沙河以北的稻区,特别是射阳河沿岸的低洼地区一般不下达拓桑任务,以集中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9.
彭大荣 《四川蚕业》2003,31(2):29-29
洪雅县余坪镇天星村2002年在全县41个年蚕桑收入10万元以上村中名列榜首。天星村有11个社581户1987人,桑园面积275亩35.8万株,四边桑28.3万株,折合桑园189亩,桑园总量464亩64.1万株。397个农户养蚕1965张,增长2.64%,蚕茧收入53.2万元,共育收入2.95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旬阳的蚕桑生产,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桑园不断扩大,发种量不断增加,蚕茧产量年年增长。区、社、队、户之间你追我赶形势大好,形势喜人。但我们不能不清醒的看到,在这个新的发展时划中,我们蚕茧单位面积产量,已经到了低而不能再低的地步了。广东省顺德县1978年有桑园7.3万亩,平均亩产321斤。浙江省海宁县云龙大队有桑园640亩,1977年平均亩产蚕茧358斤。而我县1981年有新老桑园3.36万亩,年产茧4539  相似文献   

11.
张军 《四川蚕业》2009,37(1):48-48
横梁子村有11个社,1120人,354户,耕地1852亩,其中旱地1125亩,原有桑园21亩,年养蚕52张。在我市实施蚕桑“百万工程”的大行动中,该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组织全体村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把蚕桑业作为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2008年,全村一次育苗200床,夏栽一步成园1014亩,新老桑园总面积达旱地面积的92%,做到了旱地桑园化,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蚕桑专业村。2008年秋利用新栽桑树订购落实晚蚕种120张,收入茧款8万多元。该村计划到2010年全村发种2500张,蚕农茧款收入达1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 青神县汉阳蚕种场原是1960年建的国、社合办的蚕种场,1962年停产。1979年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大发展需要,由省财政拨款4万元进行维修,恢复制种。该场现有职工3人(其中技干1人),蚕房1200m~2,原蚕区收茧制种,有原蚕户100户,分布在2个乡5个村11个社,户平养蚕1张,有成片桑园130多亩,原蚕户  相似文献   

13.
<正> 西昌市月华乡新星村一社蚕桑专业户李和湘,全家10人,劳力8个,有田9.6亩,旱地2亩,自1980年以来,他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利用荒山荒坡栽桑,到目前,他家有桑园13亩,有桑2.2万株。投产桑1.8万株,1988年养蚕16.5张,产丝茧817.1公斤,收入7715.20元(包括小蚕共育费1223.10元)。为缓解全省蚕  相似文献   

14.
<正> 东党乡尧村有村民310户,1982年在坡地搞粮桑间作,由于管理粗放和茧价偏低等原因,经济效益不显著。1985年后逐步改实生桑为良桑密植,1989年有200亩桑园投产,养蚕农家达145户,占总农户47%。1990年共养蚕180张,产茧6000公斤,收入6万余元。其中,村民张苏梅家有桑园1.2亩,年养蚕2.7张,蚕茧收入1040元;村会计李德寿家有桑园1.0亩,年养蚕2.5张,收入880元;村支书王朱娃家有桑园0.7亩,年养蚕2.75张,收入940元。  相似文献   

15.
<正> 西昌市兴胜乡德胜村在该乡东测,与喜德县李子乡接壤,是无水源保证的贫瘠地水稻亩产700市左右,玉米亩产300市左右,无工付业,收入低,属乡内贫困村。 为改变贫困面貌,八十年代起,利用无水源保证的旱地低产田栽桑,到1994年全村435户中,有405户已栽桑1300亩,户均3.33亩其中320户,有投产桑850亩,产茧1250担,产值82万元。户均投产桑2.65亩,产茧3.9担,产值2570元。亩产茧1.47担,产值970元。全村11个组2个组超10万(九组18万居全村之首)2个组9万以上,2个组超5万,余均超万元,有30亩桑园产茧超4担。年蚕桑收入上千元221户。其中超五千不足万元的25户,超万元10户。2户产茧一吨以上。  相似文献   

16.
铜梁安居镇葫芦村位于琼江河沿线,距安居场镇4km。全村12个社,464户,1746人,耕地2185亩(1亩≈667m2,下同),其中良田1052亩,旱地1133亩。桑园1100亩,93·5万株。葫芦村是安居镇的蚕桑基地村。近几年,外出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多。据统计,全村长年外出务工的有185户,680人;因年老体弱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为中心,加强信息引导,稳定桑园面积,力争蚕茧生产有恢复性增长。 二、任务指标:力保三个“1000”,即保1000万户重点养蚕农户,保1000万亩投产桑园,保1000万担优质桑蚕茧。  相似文献   

18.
<正> 石泉县池河镇顺风村一组,有5亩河滩地无干密植桑园(亩栽600株),1982年秋承包给吴喜明等五户农民经营,每户一亩,一定五年不变。由于承包户精心管培,桑树枝繁叶茂,产叶量倍增。1983年五户养蚕18张,产茧1237.8斤,平均亩产茧247.6斤。1984年养蚕22张,产茧1338斤,平均亩产茧267斤,亩产茧值354元,加上桑条、蚕沙等,亩桑收入达400余元。其中吴喜明承包的一亩桑园,产茧310斤,蚕桑总收入450多元。他们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①舍得投工、投资。在桑园管理上习惯  相似文献   

19.
天兴乡位于我县西部,与隆昌、富顺接壤。辖9个村,99个社,3964户,13063人,耕地9523亩。现有桑树428.9万株,其中小桑园1278亩,良桑占67.1%。 1989年初,乡党委、政府根据乡情,把蚕桑生产列入“八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之一,制定了蚕桑“八五”规划,即:1995年养蚕发种1万张,产茧6000担,  相似文献   

20.
<正> 在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射洪农村中,蚕桑大户引导农民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经营发展,代表了蚕桑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发展“四边桑”、“大行间作桑”的同时,充分利用非耕地、鸡啄地和开垦荒山荒坡,积极发展家庭“小桑园”,为自己形成规模经济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最近,我们调查分析了这些大户桑树的结构状况,发现形成蚕桑大户与发展小桑园有密切关系。1987年,射洪县养蚕收入超1000元的户有245户,其中有小桑园的户为186户,占1000元户的79%,拥有小桑园181.98亩,户平0.98亩。见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