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研究结果表明,结英期是花生籽仁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所形成的干物质量,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分别占成熟时干物质总量的87.6%、73.7%和67.0%。单个籽仁干物质绝对增长量,中晚熟品种(1.022g)>中熟品种(0.895g)>早熟品种(0.403g)。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3个主栽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择了不同时期产量水平有显著差异的3个主栽小麦品种,对其于物质积累及分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物学产量差异不大,碧蚂1号和济南2号生育前期光合生产力高,而当前品种鲁麦14后期光合生产力高,其灌浆期的相对生产率(RGR)和作物生长率(CGR)占优势,花后干物质积累多,导致其收获指数较高。鲁麦14花前茎中贮藏的干物质输出率较高。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需在增库的同时增源。本文对与此有关的品种改良途径和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40个主栽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干物质与氮素的来源及累积转运过程,分析了氮素累积转运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小麦植株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差异明显,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基因型,植株氮素与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过程有显的差异。干物质与氮素的再分配是同步进行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花后合成氮素的再分配量呈极显正相关(r=0.6375**),而籽粒产量的提高有赖于花后植株氮素吸收合成能力及光合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状况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8个不同小麦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皖麦36和洛麦23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量总体较多。洛麦23主茎和分蘖的单穗重均较高,其产量最高;泰农18主茎和分蘖的单穗重均较低,其产量最低。供试8个小麦品种中,洛麦23的产量最高,淮麦35、良星99、邯6712和矮抗58的产量也相对较高,泰农18的产量最低。[结论]在高密度下洛麦23较适合大面积应用,淮麦35、良星99、邯6712和矮抗58 4个小麦品种也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8.
为明确不同潜力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特性与产量的差异,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烟农1212、济麦22和济麦229为材料,研究3个品种群体动态变化和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以及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①越冬期至拔节期小麦群体总茎数表现为济麦22、济麦229烟农1212,开花期和成熟期群体总茎数3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分蘖成穗率表现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②越冬期至拔节期烟农1212和济麦22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济麦229;开花期和成熟期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③开花后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开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④品种间单位面积穗数无显著差异,穗粒数表现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千粒重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烟农1212的籽粒产量最高,达到10 893.44 kg·hm~(-2)。烟农1212品种无效分蘖少,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强,收获指数高,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种密度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小麦干物质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配置对灌浆期间籽粒淀粉积累存在一定的影响。宽行灌浆前期淀粉积累较窄行的多,后期窄行种植的积累又快于宽行的,最终窄行种植的淀粉积累较多。不同密度处理淀粉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0.
11.
12.
剪叶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为了探讨高产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产量的贡献。【方法】选用两种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剪叶对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地上干物质积累、茎节重、籽粒结实与粒重的影响。【结果】抽穗期剪叶均导致两种穗型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和籽粒产量降低,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受影响较大;剪叶提高了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增幅较大;剪叶提高了茎秆内贮存物质的转移率,以大穗型品种宿2001转移率增幅较大,表现为茎节干重明显减轻。剪叶后,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茎秆内贮存物质转移率的提高,均不足以弥补剪叶造成的损失,最终表现为结实粒数减少,粒重降低;随被剪叶片数增加、叶位升高,结实粒数和粒重降低更多。【结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存在差异,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因此,在小麦抽穗后,多穗型品种叶片对增加籽粒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氮素营养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冬小麦“长旱58”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干物质转运、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共设5个氮水平,即N1(0 kg/hm)、N2(80 kg/hm)、N3(150 kg/hm)、N4(195 kg/hm)、N5(300 kg/hm)。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为195 kg/hm的水平下,籽粒获得最高产量, N1处理产量最低。其余茎中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最大,而颖壳是灌浆期干物质转运最先发生的部位。N4处理下花后干物质积累最大,而花前同化物转运率最小, N1和N2处理花前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最大,N5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小于N4,说明合理的增施氮肥可增加灌浆期光合同化物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体穗培养的方法,选取花后7d的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氮(0、0.5、1.0、2.0 g/LNH4NO3)对离体麦穗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天数的增加,离体穗干物质积累总量呈增加趋势,外源氮促进了离体穗干物质的积累,提高了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在外源氮供给下,离体穗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率和贡献率均降低,籽粒光合产物积累量增加。外源氮增加了籽粒中氮素的含量和积累量,提高了离体穗中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在本试验中,2.0 g/L NH4NO3处理效果最佳,促进了离体穗尤其是籽粒的生长,提高了籽粒的氮素含量和积累量,对籽粒建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甜菜品系产量形成特性。以4个甜菜品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甜菜品系间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块根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产量和产糖量以T02最高、T03次之、X18最低,T02产量和产糖量分别较X18高24.8%和64.7%。叶片光合能力表现为T02和T03大于X18。块根膨大期T02和T03倒四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比X18高74.0%和100.0%;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较X18高28.9%和23.6%。T01与T03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分别比X18高64.8%和65.8%;T01与T03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的72.2%和75.4%,分别比X18高22.2%和27.6%。荧光参数在不同品系间存在较大差异,X18呈现明显的正L带和正K带,性能指数(PIabs)、最大量子效率(Fv/Fm)、单位面积活性反应中心(RC/CS)和电子传递效率(φEO)在中午显著降低。T02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向块根中分配率、性能指数及电子传递效率,是较X18高产和高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